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上位 > 第五十三章 山乡巨变第一乡

上位 第五十三章 山乡巨变第一乡

作者:寂寞鸦片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0:22 来源:笔趣阁

段泽涛的试用期已过,他那代乡长的“代”字也终于去掉了,成为名符其实的上林乡掌门人,他对于上林的经济发展规划思路也更加成熟完善,除了继续推进汇仁集团生产基地和曲江美食休闲带的建设,他把工作重点转向推进小额创业低息贷款和劳动力对外输出两件大事。

汇仁集团生产基地的建立大大刺激了乡民们种植果树的热情,而曲江美食休闲带的即将建成也带动了河鲜、野味、山珍等的需求,从而推动了捕鱼、打猎及养殖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老百姓发家致富的热情高涨,但问题也来了。

首先是资金方面,买树苗、鱼苗、各种经济作物种子要钱,买化肥、农『药』及饲料等也要钱,建农家乐也要钱,而上林乡的老百姓家底都比较薄,基本没有存款,根本拿不出钱来。

于是段泽涛通过马福贵找了县里几个银行的行长,银行虽然不归『政府』直管,但县委书记的面子还是要给的,而且身为古林人,他们对于段泽涛的神通广大多少有些耳闻,再加上到上林实地考察后他们也认为向这里的老百姓发放贷款风险不大,于是都爽快的答应了向上林乡发放小额创业低息贷款。

资金的问题解决了,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却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虽然汇仁集团专门派出技术员对老百姓进行了指导,而段泽涛也让乡农技站的技术员组织农民培训班,又专门派人到田间地头去进行指导,但因为老百姓的文化程度都很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速度很慢。

同时段泽涛也注意到,乡里有不少富余劳动力,主要是一些辍学在家的小年轻,眼高手低,苦活累活不愿意干,技术活又干不了,整日在乡里寻衅滋事,偷『摸』抢骗,不仅给上林治安带来了不安定因素,也造成了生产力的浪费。

于是段泽涛同钟汉良商量组织这些富余劳动力到沿海地区去打工,钟汉良摇摇头道:“别提了,乡里现在有不少人在外面打工,赚到钱的却很少,不是在外面被骗了,没拿到工资就是吃不了苦工资低跑回来了,之前有一任乡长组织了几百人到海南那边去种树,结果被骗了,工钱没拿到,还是家里寄路费去才回来的,所以现在一提到出去打工,老百姓就摇头啊!”。

段泽涛想了想道:“那也不能因咦费食啊,出去打工不仅能解决富余劳动力的问题,关键是这些人出去后,将来就能把外界的技术和资金带回来,对上林发展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过去我们吃亏在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管理才会上当受骗,据我了解,如今沿海地区实际上对于民工的需求是很大的,只是他们也对这些民工的管理问题也很头疼。”。

“我看可以由『政府』出面,派人去沿海去联系,也对招工的企业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调查,由『政府』出面与企业签订用工合同,这样应该就不存在上当受骗的问题,而且我们这边可以先期组织统一的培训和管理,指定临时的管理干部,这样也为企业解决了不好管理的后顾之忧,梁万才同志头脑活,交际能力强,我看这事就让他来抓起来吧”。

钟汉良自然没意见,梁万才如今在段泽涛的推荐下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副乡长,干劲很足,段泽涛派他去了两次沿海,成功签了几份劳务输出协议回来,第一批劳务人员输出后反响很好,用工企业纷纷表示愿意长期合作,上林的富余劳动力开始源源不断的向沿海输出。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段泽涛到上林已经快两年的时间了,如今的上林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的烂泥路变成了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镇上过去低矮的砖瓦房不见了,一栋栋漂亮的小洋楼拔地而起。

人民群众的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镇上出现了小超市和各种卖新奇物品的商铺,段泽涛专门从财政拨出钱来在镇上种植了花草和绿地,又修建了专门的娱乐休闲广场,现在的上林不象一个偏远的小镇,倒象是大城市里的某个大型社区。

而沿着曲江边走,你会有更惊奇的发现,大片的休闲式度假酒店建筑群与这里美丽的山水风景相映成趣,宛如人间的天堂,另一边独具特『色』的农家乐美食带则带给你另一种感受,宛如来到一个极具风情的江南古镇,颇有些“偷得浮生几日闲”的感觉。

现如今,不止古林的矿老板、山南的客商,就连省城的有钱人也喜欢开车来这里住上一段时间,或在江边垂钓,在江中游泳、划船,或坐在江边别墅的观景阳台上,在温暖的阳光下, 喝着咖啡,聊着天,看清波『荡』漾、群山倒映,看江中竹排划过,渔民唱着动听的渔歌,看江中美女戏水,感觉舒适而轻松。

远处则是一栋栋整齐的厂房,那里是汇仁集团的生产基地,更远处则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那是汇仁集团的二期工程和其他配套生产产家的建设工地,一条果汁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正在逐步形成。

而在周围的山上,过去杂草和灌木丛生的山地上如今全部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果园,如果游客有兴趣还可以自己到果园里自己采果子,临走时还能带上一大袋子,淳朴的果农只在果园门口放了一个小箱子,你凭自己的良心随便给几个钱。

上林乡的gdp比两年前将近翻了十倍,而人均收入也比两年前将近增加了十倍,过去一穷二白的乡财政如今也富裕起来,乡里干部的工资和福利也大大地提高了,最主要走在路上受人尊敬,一个个腰杆挺得笔直,脸上绽放着诚挚的笑容。

段泽涛意外地接待了一个他意想不到的客人,省都市报的谢娜,自从那次尴尬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关系慢慢也恢复了正常,段泽涛去省城和潭宏他们聚会的时候谢娜也常会来参加。

“哟,谢大记者,怎么想起来看我啊?!”。

谢娜俏脸一红,啐了一口道:“我才不是来看你的,我是早几天听一个朋友说起上林变化很大,正好有朋友说要到这里的休闲度假式酒店来玩,所以我就跟来看看。。。”。

谢娜上次来上林还是陈道民来上林视察的时候,当时她被淳朴的上林乡民所感动,拍了很多上林的照片回去,还联系了一家爱心企业,为上林镇中学援建了两栋新的教学楼。

这次再来上林,谢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完全找不到记忆中上林的影子,唯一没变的就是上林乡『政府』那几栋低矮的楼房。

看到谢娜张大她『性』感的嘴唇,满脸难以置信的表情,段泽涛也难免有些得意,“怎么样?谢大主任,我们上林的变化大吧!”。

“大!太大了,我简直怀疑我走错了路,到了另外一个地方!”,谢娜对着段泽涛竖起大拇指道。

段泽涛兴致也很高,他带着谢娜走遍了上林镇的每一个角落,“你过两年再来,这里的变化会更大,我要让上林的老百姓五年内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里将会是江南的大邱庄,江南的华西村!”,段泽涛叉着腰,看着这片在他的努力下正在发生着巨变的土地,心中豪情万丈!

谢娜有些『迷』醉地看着眼前这个雄心勃勃神采的男人,心中再次掀起了波澜,自己真要与这个第一次让自己心动的男人就此擦肩而过吗?见段泽涛转过头来,她有些慌『乱』地避开段泽涛的灼灼目光,顾左右而言他道:“你为什么不把你们的乡『政府』修一修啊,和你们这漂亮的上林镇太不协调了!”。

“呵呵,我和乡里的钟书记商量过了,只要上林还有一户百姓没能住上新盖的楼房,我们的乡『政府』大楼就不能修,我们就是要让这几栋陈旧的楼房提醒我们,只有让所有的老百姓过上幸福的日子,我们才有资格修自己的办公大楼!”,段泽涛笑着说道。

“说得太好了!你等一下,我把这句话记下来。。。”,谢娜暂时忘记了儿女情长,又恢复了新闻记者的敏锐,开始为段泽涛做起专访来。。。

谢娜回省城以后,在省都市报整版刊发了长篇报道《山乡巨变第一乡》,并配发了几年前拍的上林乡的照片和如今上林乡的照片对比,对上林这两年发生的巨变进行了细致的描述,结尾还用了段泽涛关于修乡『政府』大楼的那段话。报道一发出,立刻在省城引起了轰动,多家媒体纷纷到上林来跟踪采访,连带上林美食休闲带的生意也更加火爆了。

报道引起了省委书记赵向阳的注意,他指着报纸对自己的秘书黄云龙道:“这上面写的上林乡就是上次那个‘柑橘乡长’段泽涛任职的那个乡吧,变化很大嘛,看来这个小段还真有本事啊!两年时间就让一个贫困落后乡大变样了!”。

黄云龙不知怎的就是有点看段泽涛不顺眼,总觉得这个年轻得有些过份的乡长是自己潜在的威胁,就在一旁给段泽涛上眼『药』道:“我看这里面有些自我炒作的成分,两年时间让一个贫困落后乡gdp和人均收入翻了十倍,这牛皮吹得有点大了!”。

赵向阳有些不悦地看了黄云龙一眼,摆摆手道:“小黄啊,你的缺点就是缺乏容人之量,有成绩当然要亮出来,我们就是要树典型,树榜样嘛!你安排一下,我要亲自到这个上林乡去看看,是炒作还是事实,到实地去看看不就清楚了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