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灭宋 > 第三零九章 进击的道君皇帝

灭宋 第三零九章 进击的道君皇帝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2:51 来源:笔趣阁

陈遘就这样抬着棺材出征了。

他集结了自己能够集结的所有军队浩浩荡荡杀向盱眙。

一万骑兵。

包括盱眙南逃的在内六万步兵。

实际上倒戈的并不多,四万守军也就一万倒戈的,主要逃跑的太快,宣传的速度没跟上。

同时驻高邮的一万步兵,还有从濠州分出的五千骑兵和一万步兵,也在从左右两个方向合围盱眙,最终三路加起来近十万大军……

当然,有水分。

不可能没有水分,我大宋官军怎么可能没有水分。

大家总要吃饭的。

不过因为陈遘在粮饷方面的保障始终充足,所以吃空饷的情况比过去禁军要轻的多,九万五千的账面数字怎么着也得有七八万的实际数字,尤其是那一万骑兵是实数。或者说应该是实数,大画家多次告诫刘家父子一定要实数,而且为此特意给刘家父子每年额外赏赐一笔钱,总之就是要他们别在军队吃空饷。

这支骑兵太重要。

本来就才一万,再吃三成空饷那还怎么打仗?

但具体情况……

反正陈遘管不着他们,也不是很清楚。

这支骑兵虽然隶属他指挥,但编制上属于御营,大画家也没重建过去的殿前司侍卫司之类,而是单独设立御营司,以高俅为御营使,这支骑兵就是御营司马军,都统制刘光世。

实际上还有水军和步军,这两支才是高俅指挥的。

刘延庆原本没有实际职位,他就是顶着个太保和延安郡王的招牌在家享清福而已,他大儿子刘光国是淮南宣抚司都统制,另一个儿子刘光能是淮西置制司都统制,三个儿子都手握重兵,那他就不能再掌握实权,这也是大画家南渡后朝廷内斗的结果。

毕竟文臣们对刘家充满警惕。

刘延庆的儿子们全都是手握兵权的军头,还让他再掌管枢密院之类地方,那文臣们可真的受不了,越是这种时候越得要小心谨慎,最终他养老,他儿子们掌权。而各地宣抚使安抚置制使手下都有都统制,他们是自己在各地募兵的,最终各地军队归文臣控制,以此来制约刘延庆父子。

不过现在刘延庆头上加了一个巡阅使的头衔。

他算大画家的钦差。

毕竟现在他三个儿子都上阵了,他不出马的话陈遘不一定能指挥动啊!

镇江。

大画家昂然端坐肩舆之上。

两旁的街道上是无数欢呼的人群,尤其是那些太学生们,更是狂热地向英勇的皇帝陛下欢呼着。

御驾亲征啊!

皇帝陛下终于奋起了。

此刻所有人都忘记了他的欺骗,或许他也是被赵明诚骗了,同样也忘记了他的一次次逃跑,毕竟他也是形势所迫,同样也忘记了他们父子恶斗的种种奇葩行为,毕竟那更多反衬王跃的凶残。总之此刻在这些还不知道真实情况的官员士绅太学生们看来,皇帝陛下在最后的危急关头,终于挺身而出负起责任,像一个真正的男人一样勇敢地选择了战斗。

一百多年前他的曾曾祖父就是靠着御驾亲征,保住了大宋江山,虽然是求和保住的……

但如果现在能够用御驾亲征,同样换来一份类似的盟约也行啊!

说到底江南官绅对恢复北方也没多大兴趣,实际上在他们看来目前这样就很好。

过去可是一年要送六百万石粮食。

但现在不用往北方送粮食,各地商税也不用送到北方,虽然还是得交,但在江南就通过流通又回到了士绅口袋,这样的日子真的很好,也就是还得维持几十万军队花费不菲。但如果真能通过一场胜利,逼迫王跃和谈,维持目前局势,那么完全可以削减军队,毕竟王跃背后还有女真人,真要是这场决战失败,王跃估计也没有信心继续打下去。

总之此刻对着大画家欢呼的声音,全都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官员士绅太学生们真正为皇帝的奋起而欢呼……

就是皇帝面色有些沉重。

忧国忧民啊!

“官家,陈遘与刘延庆已经北上,据说陈遘准备了棺材,如若战败便以死谢罪。”

石如冈凑到肩舆旁低声说道。

“他倒是个忠臣。”

大画家缓缓说道。

说话间还抬起手,向着两旁欢呼的人群致意。

“亨伯此举不祥啊!”

蔡攸说道。

“想来应不至于失利,据李琮奏报,目前渡过淮河的贼兵最多四万,骑兵一万多些,陈遘所部近十万,且骑兵同样一万多,刘延庆也是疆场宿将,此战终究不是那逆贼率领。刘延庆父子就是怕王跃,王跃不来他们还是能打的,那贼军主将名为杨惟忠,实则王逆亲信杨再兴,据说是原本禁军中一个小卒,此辈勇猛或有之,但要说这运筹帷幄就未必了。”

石如冈笑着说道。

“小卒,盗贼,水匪,这逆贼手下尽是些此辈!”

蔡攸鄙视地说道。

“好好出身的,谁会跟着他为虎作伥,逆贼终究是逆贼,这逆贼竭尽所能收买,种师道等人还不是在陕西观望?”

石如冈说道。

“这些也不是什么忠臣!”

蔡攸说道。

实际上种师道等人已经够意思了,毕竟他们要是真心和王跃一伙,那这边真的就没戏了。

“忠臣!”

大画家叹息着说道。

这时候他们前面护卫的高俅等人停下了。

大画家的肩舆随即落地,紧接着他在石如冈搀扶下走出。

眼前是浩荡长江,长江上帆樯如林,他的长江水师两万大军都在此处。

这支水师是高俅的兄弟高伸统帅,高俅实际上兄弟三个,高俅,高伸,高杰,后面那个当然是傑,其中高伸是御营司水军都统制,高杰是步军都统制,再加上上刘光世的马军都统制,共同组成大画家的御营司。马军都统制已经率领部下北上了,现在就是大画家亲自率领步军在水军运输下渡江,前往扬州坐镇指挥这场决战,这时候步军三万人都已经登船。

就等着他了。

“官家!”

为大画家送行的一帮官员赶紧上前。

这时候他的太宰是吕好问,大儒,吕夷简的后代,但只是个牌位,用来显示大画家对儒家的尊崇,毕竟他信道的标签让文臣很反感,迫切需要一个大儒来收买人心,但实际上已经六十多的吕老头能力有限。而真正做事的是少宰李回,江宁人,原本历史上黄河岸边史诗级溃败的统帅,他是以佥书枢密院事指挥禁军在黄河迎战的。

大画家南渡后实权自然少不了被江南籍官员夺取。

李邦彦之流已经被挤到一边去了。

吕好问当招牌,实权归少宰李回,尚书左丞吴开,滁州人,尚书右丞孙觌,常州人,知枢密院事宋焕,同知枢密院事朱胜非,许份,前者蔡州人,后者是福建人,他爹许将是宋仁宗朝状元。

“诸卿,朕北上之后,这朝廷就交给你们了。”

大画家扶着吕好问说道。

“官家,老臣请官家明示诸位皇子之中,当以哪位为监国?”

吕好问耿直地问道。

大画家的脸色瞬间不好了,这个老家伙太不懂事,你这意思是想问我死了谁继位啊,不过他也是老狐狸,紧接着就恢复正常,没有再理睬这个老家伙,转而扶着李回的胳膊。

“官家?”

吕好问继续耿直地问道。

孙觌毫不客气地插入他和李回中间,将这个越老越不懂事的家伙挤到一边。

“官家请放心,臣等唯有肝脑涂地以报陛下!”

李回说道。

吕好问还想继续往前挤,朱胜非很好心地拉住了他。

不过前面的这点小插曲,后面的人没几个注意的,大画家一一拉着这些忠臣们嘱咐他们替自己管理好朝廷,最终就这样在欢送中踏上了一艘巨舰,高俅和蔡攸等人一同登船,而谭稹留守镇江。紧接着这艘实际上的巨型车船两旁一个个水轮转动,缓缓驶离码头驶向江中,而它的终点其实就在十几里外,京口到瓜洲还能有多远。

“诸位这是何故?陛下御驾亲征,岂有不立太子监国者?”

吕好问看着越来越远的战舰,还有甲板上挥手致意的大画家,一脸不满地怒斥其他大臣。

“舜徒公,陛下就是去扬州而已,这几十里路用得着什么监国?朝廷有事直接去扬州面奏就行,您非要什么太子作甚?”

李回无语地说道。

“陛下是去打仗,万一陈亨伯兵败,贼兵不用两天就包围扬州,不预立太子监国万一有事那这江山社稷何人为主?”

吕好问怒道。

“舜徒公,您怎么这么固执,陛下亲自坐镇扬州,陈亨伯十万大军对不过三四万贼兵,如何就能败了?陛下既然未回答,就是已稳操胜券,您一次次追问就不怕乱了军心?”

吴开忍无可忍的说道。

“老夫说的是万一,江山社稷岂容有丝毫大意,陛下……”

吕好问说着转头看大画家。

“呃,陛下为何调头向下游?”

他愕然说道。

李回一激灵,瞬间将目光转向了江面……

(两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