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灭宋 > 第二六二章 向朱元璋同志学习

灭宋 第二六二章 向朱元璋同志学习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2:51 来源:笔趣阁

事实上王跃的大计划,正在水长城沿线引发激烈反抗。

原因就是童贯说的。

他的计划是让水长城大面积萎缩然后退出更多良田,当然也包括大量水田,但这样的结果是让水长城沿线士绅原本圈占的水田变旱田,原本他们可以在这些水网区种稻,但王跃的计划实施后,他们的那些水田就只能种粟了。

对王跃没有影响。

因为退水后增加的土地上一样可以开垦了种稻。

但是……

那又不是这些士绅的地。

新开垦的土地是那些被王跃从各处带回来的移民的,那些士绅又不可能得到好处,但水稻变粟以后的损失得他们承受。

他们肯定不干。

同样他们也可以用这个理由鼓动那些佃户们,毕竟对佃户们来说这也是损失,最终就演变成了文安洼那些挖渠道的移民,和士绅指挥的本地佃户的大规模械斗。双方动用了包括弓弩之类各种冷兵器,甚至出动了骑兵进行混战,到常胜军出动强行阻止的时候,双方已经伤亡过百。而当王跃匆忙赶到的时候,已经酿成了一场大规模民变,保定军,莫州,雄州等地数万青壮和同样达数万的移民展开武装对峙。

“玛的,要是和女真交战时候有这阵势就好了。”

王跃无语地说道。

在他眼前的渠道两旁,无数青壮执械对峙,不断隔着渠道叫骂,还有拿着弓箭互相射的……

这个很正常。

河北因为过去属于前线,所以遍地弓箭社,民间为了购买弓箭一度导致弓箭价格暴涨,而那些移民多数都是辽东回来的,同样都是玩弓箭的好手,这种情况下拿出弓箭来互相攻击是必然的。

“大王,这背后有人组织。

末将得到的消息,最初动手的是文安本地大户姓刘的,他家的儿子是举人,与知河间府蔡靖的儿子蔡松年关系极好,在刘家闹事前一天蔡松年才刚刚去过他们家。另外这里闹起来之后,蔡靖立刻以河间府路安抚使下令给各地,虽然命令是防备闹事,但怎么看都像是通知各地,否则没这么快就聚集如此多的青壮。另外知保定军和知雄州,再加上各地知县,全都对此事坐视不管,甚至大城知县还阻挠那些移民青壮,把十几个移民青壮抓了,虽然喊着避免事情闹大,但怎么看都是拉偏架。”

史进说道。

王跃虽然接管河间等府,但他终究也是朝廷官员,这些地方官只要没逃跑的,他都暂时先留着,毕竟这一带不是燕山府。

单纯任命几个官员没什么用,因为实际控制基层的是士绅。

得先清洗士绅。

燕山府借着女真入侵,那些士绅纷纷当带路党,然后他以汉奸的罪名进行了清洗,基本上除了极少数幸免的,其他统统被杀了,这样他才真正控制了基层。而大宋这边一直还没找到理由,现在这些家伙居然蠢到自己把刀递给了他,那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他们就这么迫不及待想尝尝专政的铁拳?”

王跃无语地说道。

说完他走向前方混乱的现场。

这个家伙依然骑着驼鹿,这东西只是不耐热而已,但这时候只是刚刚开春而已,还是很适宜的。

他的出现让已经濒临再次开战的双方立刻停下,一个个有些敬畏的看着他,高踞驼鹿上的王大王的确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这些参与械斗的本地人一方,基本上全是佃户,或者用这时候的称呼叫客户,但也不仅限于客户,宋朝佃户包括但不仅限于客户。因为按照宋朝农村的五等户籍,四等户大致上能够算自耕农,五等户就已经不可能靠自己的土地养活自己,最多自己家有几亩地,但主要还得靠给那些地主种地。而五等户和客户,在农村基本上能够占百分之六十到七十,也就是说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人口,是靠给地主当佃户为生。

不过宋朝有一个比明朝强的,就是超级大地主的数量很少。

当然,也有。

但像明朝时候徐霞客他曾祖,无锡华家之类,并非官宦世家却以商人坐拥数十万亩土地的没有,说宋朝重商其实是不对的,宋朝商人远没有明朝中后期商人势力强大。

宋朝商人是小商人。

明朝商人才是向着资本家晋级的。

“我知道你们是有人煽动的!”

王跃对着那些本地一方的青壮高喊道。

后者默默看着他。

“那么我们可以做一件对我们都有利的事情吗?”

王跃说道。

后者疑惑地看着他。

“去把那些鼓动你们闹事的人抓起来交给我,然后我会把他家的土地籍没为官田,但这些官田还是给你们继续耕种,只是你们不需要向地主交租,只需要向我交田赋。当然,这个田赋得比过去多一些,毕竟你们也不能让我一点捞不到,咱们就按照你们过去田赋的双倍吧,然后剩下的就是你们自己的了。”

王跃说道。

后者愕然地看着他。

“还不明白?”

王跃笑着说道。

“我再说一遍,你们回去把那些鼓动你们闹事的士绅抓来,在你们抓他们期间,要是发生些意外,比如他们家少了些粮食,少了些钱,甚至跑了些牲畜,这个都是法不责众,无从追查的。然后我会把这些被你们抓来的士绅田产籍没为官田,以后你们原本种这些田的还继续种,只是它们既然是官田,你们田赋就比过去翻一倍作为我的份子,原本你们要交的地租去了田赋之后是你们的份子。

现在明白了吗?”

王跃说道。

一帮人包括他身旁的史进在内全傻眼了,一个个目瞪口呆地看着他。

紧接着人群中一个清醒过来……

“别听他的,朝廷没有这样的律法!”

他惊恐地喊道。

“的确,大宋朝廷是没有这样的律法,但那是以前没有,从现在起大宋朝就有这样的律法了。

朝廷?

朝廷是我说了算!

律法?

我就是律法!”

王跃吼道。

说话间手中斧头凭空出现,恍如旗帜般举在头顶。

“都看什么,有这样的好事还管什么水田变旱田,那点少产的粮食可比得上你们交的地租?兄弟们,都赶紧去把你们的地主抓起来扭送中山王这里,别忘了顺便让他们家的粮食少几袋子钱少几贯牛羊少几头!”

史进毫不犹豫地吼道。

“乡亲们,别听他们的……”

那人惊恐地尖叫着。

但下一刻他周围的佃户青壮们却突然转身,一边亢奋地吼叫着,一边恍如洪水般席卷,他立刻就在这洪流面前被冲倒,还没等挣扎就被一只大脚从脸上踏过去。然后他就像溺水般举起两只手,但紧接着第二只大脚就踏在他脖子上,然后就这样一只只大脚不断从他身上踏过,很快他举着的双臂无力地垂下了。而这个消息也在以极快的速度不断传播,所有听到并明白了其含义的青壮,全都像这里一样亢奋地吼叫着转身冲向后方,去把他们后面的地主抓起来,然后交给王大王。

就是嘛!

和地租相比水田变旱田造成的产量减少简直不值一提啊!

旱田怎么了?

旱田也是水浇地,粟加小麦也是少不了两石纯粮,种稻在这里就不能种麦,一季稻也就产三石谷,最后还是两石多点纯粮,比粟麦轮种增加产量有限。

但是……

产多少都是一多半给地主啊!

只要不用给地主交租,别说是这样的水浇地,就是纯粹靠天等雨的旱田也能养活一家啊!不就是交双倍的田赋吗?一年田赋就算双倍也不过占产量两成内,但地主老爷可是要五成甚至六成的,这哪个划算是不用想都明白的,有这好处谁闲的蛋疼了来给地主老爷拼命?

“大王这一招真是英明,如此一来那些士绅谁也没本事造反了,咱们还不用费力气,这些老百姓自己就把一切都办了。”

史进由衷地感慨着。

当然,他不知道王大王这是跟别人学的。

朱元璋就是这么干啊!

找借口抄江南士绅家,把人家绑着拿刀子逼着去凤阳开荒,然后把人家的地籍没为官田,交给原本的佃户继续耕种,后者给他交比民田高一倍的田赋,他打土豪和佃户一起快快乐乐分成,然后苏州士绅忍无可忍,在大街上号召百姓推翻这个暴君,结果百姓把他送官府了。

“对了,那些被抓来的地主,全家都押往沧州去开荒!”

王跃说道。

要学就学全套的。

“大王,不如把他们扔的更远,杨宗闵那里正缺开荒种田的。”

史进说道。

王跃把奉圣州改名宣化府,然后以杨宗闵为宣大宣抚使,掌管这片大宋刚刚获得的土地,不过那里人口损失太严重,所以急需人口填充,杨宗闵也正四处搜罗人口开荒。

“不行,那里靠近白鞑靼,这些士绅已经对咱们仇恨了,再有人叛逃到白鞑靼那里教他们咱们的技术就后患无穷了。”

王跃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