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灭宋 > 第二四四章 大明国

灭宋 第二四四章 大明国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2:51 来源:笔趣阁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

让他们自己单独建一个国家就行,然后以这个国家向大宋称臣纳贡,作为类似大理一样的大宋附庸……

大理已经算大宋的附庸了。

因为之前大画家已经册封了大理国王。

这样辽东半岛上这个小国,完全可以仿照这个例子。

然后是他们的制度,这个也很简单,采用开封公社模式,反正原本的豪强已经被清洗了,剩下都是平等的,那么他们可以根据地域组成一个个公社,比如辽阳公社,辰州公社之类,同样在内部自己推选总管。但最上面他们还需要一个国王的,这个国王自然是中山王了,左右这里是大宋的附庸,中山王以大宋郡王的身份来给他们做国王也是合理的。

呃,他说合理就合理。

然后国王殿下在每个公社派驻一个总监,监督公社推选的总管治理公社,需要时候为他们提供保护。

而公社每年肯定要给他多少保护费了。

这也就和欧洲的自由市差不多,不过以后国王殿下为了保护他们,肯定会在各地驻军的,这些驻军也会带来随军的家属,甚至在本地娶妻生子,他们后代也就兼具本地人和宋人的双重身份,毕竟国王殿下的军队都是大宋军队,然后他们也可以加入公社。

这就可以了。

这个公社也就慢慢变色了。

那么剩下就是这个国家的国号了。

“明,日月之明,国号大明!”

面对数万各地青壮的共同请愿,不得不接受国王重担的王大王,端坐在宝座上摆出国王姿态说道。

“这个国号好,过去契丹就是以日月旗为天子旗,咱们也以日月为国号,也算是大辽一脉了。”

杨春立刻拍马屁。

“咱们是向大宋皇帝称臣,岂能算大辽一脉。”

辰州籍的汉人军官韩林立刻指责他的错误。

“宋辽兄弟,何须分的那么清楚!”

铁州籍渤海人高平说道。

……

然后拥辽派和拥宋派继续吵架中。

而崭新出炉的大明国王殿下,则坐在自己的宝座上笑而不语。

这些也都是各地公社总管,反正各地青壮基本上都在这里,由他们直接自己把总管选出来就行了,这时候整个浑河以南,辽河以东各州县全部拿下了,在这片土地上总共聚集起了十万青壮。不得不说这一带人口真少,不过也还有大概两万青壮其实被签发南下作战了,这些只是剩下的而已,他们现在都跟着大王踌躇满志,准备好了杀到会宁去发大财。

至于常胜军反而已经沦为辅助,主要是以骑兵负责警戒。

这个大明国纯属王跃的恶搞性质,不过有这样一个小国也不错,说到底在这片原本农奴制,奴隶制为主的土地上,一个人人平等的制度,无疑会真正让这些遗民们的积极性最大限度调动起来。而这种各地公社自治的制度,又确保了他们不会因此凝聚成一个整体,或者说只有在他这个国王的旗帜下,才会凝聚为一个整体。

这一点很重要。

王跃又不是来做救世主的。

虽然他现在对于这些人来说真就是救世主。

同样类似于开封公社式的自由资本主义,也就意味着他可以很容易进行经济控制……

银行过来就行。

他的武力加上银行在经济上所向无敌。

经济军事控制的同时,也就意味着移民的不断涌入,而且这种模式还可以套用到那些非大宋体系的国家,像周围西夏,大理,安南,高丽这些,武力征服与吞并必然要面对大规模的反抗。

必须得清楚,他们对大宋都是视为敌国的。

无论这些小国的是什么人,里面到底有多少汉人,他们对大宋朝都一样是没有任何感情的。

尤其是旧辽这些。

他们对南朝估计只有鄙视而已。

真的,如果不是王跃的出现,连燕山府的汉人都对南朝没兴趣,原本历史上左企弓这些人,可是拼命阻止阿骨打把燕山府交给宋朝,而当初反对投降宋朝被王跃砍死的张琳是沈州也就是沈阳的汉人,正在死守嵖岈山的韩庆民同样也是汉人。

连汉人都不喜欢大宋啊!

直接吞并为宋朝州县会让他们产生天然的反感。

除非学蒙古人物理清除。

但那样的话成本太高,而且必然会面对坚决的抵抗。

相反这种打着解放者的旗号,跑到这些国家带着奴隶和农奴起义,然后玩流寇模式清洗上层,打散政治体制然后玩一个个自由市,再以武力威慑加经济控制进行殖民渗透,最终完成控制才是最容易的。反正大宋有的是人口,对周围这些小国本来就是人口碾压的,只是统治者没有扩张的能力,才最终只能内卷,但凡踏上扩张的步伐,大宋的一亿人口就是无敌的推土机。

这时候全世界才多少?

顶了天三四亿而已。

三四亿人口的世界上,一个超过一亿人口的国家开始扩张,那对其他真的就是一场噩梦了,要知道剩下那些国家里面,哪怕最大的也才一千多万人口,而且还是实际上四分五裂的军阀割据状态。

好吧,这个最大的是既不是神圣也不罗马的神罗。

阿拉伯帝国已经分崩离析,印度次大陆上同样几十个国家混战,根本不存在能在人口上与大宋匹敌的。

人口碾压就能压死他们。

而这个大明国向大宋称臣纳贡了,双方之间的贸易展开了,王跃的手下带着大批雇员来做生意了,开矿开工厂了,本地劳动力自然越来越不足。

他们得带着宋人雇员来。

他们带来的宋人越来越多,而本地人在经济发展的红利面前,没有任何反感只有快乐,然后互相通婚,大量移民加入公社,甚至王跃还可以打着慈善的旗号在这里建设学校,完全进行汉化教育。反正渤海人本来就严重汉化,现在所有人都是汉姓,这样过去五十年,这片土地上也就没有任何分别了,谁还记得他们过去是什么身份?

而且因为王跃的保护,他们的武力也越来越弱化。

这才是融合。

当然,不是谁都有这个资格的,像渤海人,契丹人,奚人都可以,但女真人就得物理清除了。

王大王对女真人的感情还是很特殊的。

“都闭嘴!”

大王呵斥道。

下面的总管们赶紧闭嘴。

“什么辽宋,以后你们都是大明!”

王跃说道。

“对,大王教训的是,咱们以后都是大明国王的臣民!”

杨春赶紧说道。

然后其他人纷纷表忠心。

“那就把大明的旗帜立起来,把你们的刀枪磨利,跟着我,跟着你们的国王,我带着你们继续向前,把更多你们的同胞从女真的魔爪中解放出来!”

王跃站起身嚎叫着。

那些总管们赶紧纷纷掉头,一片混乱地跑向他们各自的队伍,很快一支支队伍里面,刚刚制作的龙抱日月旗举起,那些蝗虫一样的青壮们,拿着乱七八糟的武器,带着对黄金白银和美女的渴望,浩浩荡荡杀出辽阳。而他们的下一站是沈州,这时候那里已经严阵以待,就连原本在乾州的蒲鲁虎,得知绳果兵败身死后都匆忙撤到沈州……

沈州以北几乎所有女真军,全都被调往了南方的战场,除了那些豪强拼凑起的少量本地军队,真正女真军的数量连辽南都不如。

辽南是因为要警戒沿海。

虽然吴乞买没想过王跃登陆,但那里始终得留下部分军队警戒。

但沈州向北是早就被女真征服,而且契丹人已经清理干净的,完全属于大后方,根本就没有几个驻军。

蒲鲁虎必须在沈州阻挡住王跃。

否则的话,王跃率领的这些蝗虫们是真能直捣黄龙。

至于他爹吴乞买那里,这时候留守的全是老弱妇孺,真要是被这些蝗虫杀到那就真是一场浩劫了,实际上这时候蒲鲁虎已经派人给斜也和粘罕送信,要他们火速撤军回援。但什么时候能回来,这个就很难说了,毕竟这里面哪怕最近的粘罕,其实距离沈州也得两千多里,距离会宁更是远达三千里,对他们基本上是不能抱任何希望的。

蒲鲁虎只能选择在沈州与王跃血战到底,只要他能在沈州阻挡住,那么一个月左右应该能够等到粘罕的回援。

但如果他守不住……

那就麻烦了。

哪怕王跃手下全是步兵,也足够在一个月从沈州走到会宁。

从沈阳到哈尔滨才多远,会宁其实还在哈尔滨南边,更何况这时候已经开始入冬,很快沿途河流就会结冰。

如果王跃能够拼凑起更多骑兵,直接北上突袭会宁就更麻烦了。

总之,沈州如果阻挡不住他,那粘罕绝对无法将他堵住,剩下只能寄希望于沿途那些豪强们,而这同样没什么戏,毕竟这种流寇战术真的无解,他会像滚雪球般越走越庞大,最终汇聚成碾压一切的庞然大物,指望沈州以北本来人口稀少的那些州府阻挡住他根本不现实。

不得不说,王跃这一下子把他们搞得十分狼狈。

(三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