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灭宋 > 第二十章 兄弟,你还好吗?

灭宋 第二十章 兄弟,你还好吗?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2:51 来源:笔趣阁

浩浩荡荡的船队就这样开始了黄河大漂流……

这时候的黄河当然不是现代的,过了三山浮桥之后向东北到达濮阳,然后再几乎折向正北,纵贯大名府一直向北到达现代的武强,再转向东横贯河间府进入沧州然后折向北,剩下就大致上相当于后来的运河了,最后在天津转入现代的海河进入渤海。

这就是宣和年间的黄河。

直到几年后杜充扒开了滑州李固渡黄河大堤。

浩浩荡荡的黄河终于结束了北流的漫长时代,开始了夺淮入海的岁月,然后再到六百多年后,以自己冲垮铜瓦厢大堤来回到她原来喜欢的方向。

沧海桑田啊。

只不过每一次变迁都是一场浩劫。

王跃乘坐着童贯专门拨给他的船,连同刘錡,马扩还有武松一起欣赏着沿途风光,享用着沿途官员犒军的酒肉,舒舒服服地漂流在滔滔黄河上,仅仅五天就到达了大致上现代武强。这时候也属于武强,只不过县城在现代街关镇,而在现代武强县城与街关镇之间,还有一条湮灭于历史的河道……

“滹沱河!”

马扩摇着折扇说道。

这个人还是有点喜欢附庸风雅的,还喜欢写个日记什么的。

“那再往前呢?”

王跃问道。

他们的船队已经转入这条河道,开始逆流而上。

“这是人工疏浚连接滹沱河与大河之水道,据说还是曹魏之时开凿,再往前就是饶阳,在饶阳转入滹沱河主流,向前一段之后转向另一条水道进入唐河,剩下就是沿着唐河一直到高阳关。”

刘錡说道。

他们的目的地就是高阳关。

也就是现代高阳,孙承宗老家,那里是整个河北防线的后方基地,这条防线以三关也就是雄霸二州及信安军为右翼前沿,另外还有西边的保州和广信安肃两军为左翼前沿。一旦两个前沿有一处被突破,那么后面的水长城,也就是从高阳关北边,现代保定东边的边吴泊开始,一直向东绵延到黄河的数百里水网沼泽开始阻挡敌军骑兵。

以高阳关为突出部的第三道防线开始准备血战。

因为这是最后防线。

一旦被突破就是整个华北平原的一泻千里,敌军骑兵不到三山浮桥是刹不住车的。

所以靖康时候宋军烧了那座倒霉的浮桥。

不过烧了桥也没挡住人家。

“若不失幽云,又何至于此?”

马扩怅然叹息。

这就是大宋朝对幽云那近乎着迷般的追求。

王跃却站在那里,看着岸边衣衫褴褛的贫民,后者正在用麻木的目光看着这支顺风而行的船队,在他们身后是一座座破败的草屋,他们脚下的农田里是稀疏的禾苗……

清明上河图的盛世距离他们已经很遥远。

开封的繁荣富庶,是大宋朝在整个国家抽血的结果,以一国养一城,甚至都用纸币来搜刮财富,当然可以得到一个局部的盛世,后人只看到那副堪称不朽的画作,却看不到在这幅画作外面,是整个帝国的贫穷。

连江南都造反了更何况是别的地方。

北方也一样。

很快就是宣和北方大暴动了。

张万仙,张迪,贾进,高托山,武胡,李太,徐进……

从后年也就是宣和六年开始,整个河北,山东无数造反的蜂拥而起,然后再到靖康之变,这些乱七八糟的官方定义盗贼们,又纷纷转向了抗金。

和明末也差不多。

顺风的船队当天傍晚到达饶阳,第二天从滹沱河走一条连接水道进唐河,到他们从开封启程十三天后,也就是四月二十三日上午到达顺安军,这里也就是高阳关,再向前就是边吴泊的沼泽。不过实际上仍然可以向前,这条水运线一直到最前沿,然后接入另外一条线,也就是沿着黄河直接向北到沧州,然后转入南易河向西的水运线。

整个北方前线基本上都能用水运连接。

毕竟大宋朝经营这道防线已经一百多年,所有能想到的都做了,包括雄霸之间的地下通道。

可惜,再好的防线终究得人来守。

高阳关码头。

旌旗猎猎,鼓乐齐鸣。

“这个老头是谁?”

王跃指着人山人海的岸边,一个正面带微笑,看着童贯登岸的老者,这个人同样也穿着紫袍,头上戴着平脚硬幞头,也就是大宋那造型别致的官帽,看起来得六十大多,反正比童贯年纪大。

“种师道,保静军节度使,宣抚司都统制。”

刘錡说道。

“这个呢?”

王跃指着种师道身边一个略微年轻些,但实际上也得六十的老头。

此时童贯已经登岸,这些前来迎接的文武官员都在行礼,他们的船因为等级太低必须得等着,别看他们都是这郎那郎,甚至还有刘錡这样的,但实际上在这支巡边大军里面就是三条杂鱼,这种大场合在一边看着就行。

“他弟弟种师中。”

马扩说道。

俩老头也算是老赵家的忠臣了。

“那这个呢,话说这个家伙无耻的嘴脸很有几分我的风采。”

王跃指着一个激动地就像见了亲爹一样,拉着童贯卑躬屈膝就差跪下了的,这个也是紫的,不过年纪要轻一些,看着也就五十出头,身边还跟着两个年轻的应该是子侄,直接就给童贯跪下了,估计要不是人太多,都能喊一声爷爷,这无耻嘴脸的确很有他的风采。

“刘延庆父子,刘延庆,刘光国,刘光世。”

刘錡说道。

我大宋中兴名将啊!

“这个不输刘延庆!”

王跃指着另一个正奋力挤向前的说道。

“辛兴宗。”

回答他的是武松。

“果然不愧为太师之忠犬啊!”

王跃感慨道。

“你这话最好别乱说,他两个弟弟辛企宗和辛永宗可是胜捷军大将,你以后怕是少不了要听他俩的,辛家兄弟的确是太师亲信,除了这三个还有道宗和其堂兄弟彦宗,都是军中宿将。”

马扩说道。

不过就在这时候,王跃却发现武松正目光复杂地看着岸上。

他顺着武松的目光望去,就看见那些迎接童太师的人群中,一个估计官职较低不敢往大佬们中间挤,只好在后面等待机会的武将,后者正好转过头,也一下子盯上了他们,或者说盯上了武松。两个人就像一对死玻璃一样,一个船上一个岸边默默对视着,紧接着那人看了看童贯,确定还轮不到自己去拍马屁,索性转身走向了这边,很快在不远处站住。

“哥哥如何到的此处?一别近年,可想煞兄弟了。”

他拱手带着笑容对武松说道。

“某乃出家人,将军不必再以旧日称呼。”

武松缓缓说道。

那人一脸尴尬,站在那里想说什么,但却又说不出口,只是很无奈地站在那里。

而武松则转头看向另一边。

王跃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一幕,很显然这个就是杨志了。

此刻他身上也穿着官服,只不过和刘錡一样是绿色,不超过六品,实际上王跃也有官服,从九品怎么了,从九品也是官,当然,从九品也是绿色,所以这里全都是绿色……

杂鱼的颜色。

“下官承信郎王跃,这位将军是?”

王跃拱手说道。

“武功郎,河北路第四副将杨志。”

后者拱手回答。

“原来是位上官。”

王跃一本正经地说道。

然后刘錡和马扩二人纷纷和杨志见礼。

好歹人家也是个从七品,河北路第四副将。

之前马扩已经介绍过河北各军驻防情况,河北路总共三十七将,第四将的驻地是广信军,也就是徐水,这时候叫遂城,也算很近了,前来迎接一下童太师也是必须的。不过马扩也说过,各将的副将通常都会是知城或者知寨,杨志没有知城或者知寨是很难捞钱的,最多也就吃空饷,但他是副将,所以只能跟着正将分一份子。

总的来说混得还是很惨。

那个深得童太师器重,很明显属于美化。

就在这时候,前面的大佬们终于拍完童太师马屁,杨志一看赶紧抛下他们跑了过去,恰好童贯也正在向这边看,一下子就看到了他,倒是的确还对他有点印象,很慈祥地朝他招了招手,杨志激动地跑过去……

(感谢书友醉枫晚,打企鹅的小豆豆,老娘起不出名字,轩辕贵胄祖述尧舜,人生路去何方,晋安明月,梦想天天睡懒觉,骆驼*搭恩骑士,37033等人的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