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灭宋 > 第一六七章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灭宋 第一六七章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2:51 来源:笔趣阁

勤王大军的第一轮进攻,紧接着就开始。

但战况还是老样子。

那些渣渣般的士兵们,隔着一两百米朝城墙上混乱地扔石头射箭,然后抬着梯子跑不到护城河,就因为出现伤亡而掉头逃跑,唯一与之前不同的是,有了部分西军弓箭手加入后,他们给城墙上造成的伤亡增加些……

西军其实也分精锐和渣渣,只不过他们的渣渣比其他地方的渣渣稍微不那么渣渣点。

西军能打的是精锐。

也就是类似将领的部曲军。

正牌家丁的数量当然不会太多,但在这以外还有大量这些将领家族控制土地上的募兵,这些是真正能打的,因为这些将领对于他们,基本上相当于领主和属民。

宋朝西北这些将门实际上也都一定程度上明末将门化。

或者说他们本来就是。

折家在府州干脆就是等同于土司,他家是实际上世袭的知州,目前的知州是折可求,他接他哥哥折可大的班,至于折彦质是他侄子辈,折彦质的爹折可适是折可求爹的从子,这个从子就不知道是侄子还是更远的了,但总之他们都是属于这个家族。

折家从五代至今始终控制府州,然后府州折家与麟州杨家又以世代婚姻结成牢不可破的同盟,最终两大家族掌控麟,府,丰三州,进而成为陕北的老大。

目前麟州杨家是杨宗闵。

在靖康时候他与折可求分兵,一个南下保关中,一个东出救河东,但两家精锐尽出后,被原本依附辽国的世仇党项首领小斛禄抄了老家,他儿子杨震和全家老弱妇孺战死,之后他带着杨家军战死长安。而折可求对上粘罕最终兵败交城撤回府州,之后投降女真,但女真对他不信任,然后把他毒死,府州折家同样落幕。

不过折彦质跟了赵九妹,算是在南方延续折家,至于杨存中究竟是不是杨宗闵孙子……

这个,南宋其实冒出过很多自称杨家将的。

刘延庆家也差不多。

只不过他家等级比折家低得多。

刘家出身只是个世袭巡检,甚至关于他们家族来源都有很多说法,三朝北盟会编记载是西蕃熟户,但是不是汉人还存疑,毕竟经历唐末五代百年乱世,那一带早就乱套了,不过有一点确定,他手下骑兵部曲多蕃人。

姚家是关中世家豪强,从姚古爷爷辈就已经是西军大将。

种家也一样。

只不过种家是洛阳的。

但种家的一切都基于从种师道爷爷种世衡开始,在西军体系建立起来的实力。

刘锜家族的地位更低,不过他爹和高俅关系密切,所以刘家才上升比较快,但总得来说仍旧算第三档。西军第一档折杨同盟,不过他们属于老牌世家,实力强,但受朝廷压制。第二档种,姚两家,也是目前朝廷更倚重的,尤其是种家因为祖上其实是大儒所以更受信赖,已经可以说是明面上西军的代表。

但实际上种家惹不起折家,人家是地方土皇帝,种家只是因为受朝廷信任而已。

折杨联盟惹急了可以割据。

但种师道兄弟朝廷要他们去死他们也只能去死。

第三档就是刘延庆这些杂牌,地方上的豪强家族,然后带着家族青壮在军队中建功立业,但因为刘延庆听话,得到童贯的全力扶持,所以开始爬出来向第二档挤,类似的还有辛家一帮子,但他们的一切都系于童太师,就像刘锜家一切也都系于高俅一样。

根基不行。

但必须明确一点。

折杨联盟始终都是北宋在西北的镇石。

朝廷的地方官可以换,折杨两家对领地的控制不变,而只要折杨两家效忠赵家一天,赵家在西北的天也就不会变,折杨两家的确目前没有高官,但那只是因为朝廷压制,毕竟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已经是土皇帝,折可求已经世袭府州,再给他个鄜延路经略使,那是准备把整个陕北给他家做封地吗?

所以无论折可求还是杨宗闵,名气官职都无法与种师道相比。

甚至比不过姚古。

但是……

他们是大宋朝在西北的镇石。

同样这些大大小小家族自己的类似于部曲,那才是真正西军精锐,而这些以外的西军,也只不过是因为常年战争所以战斗力稍强而已,但本质上还是大宋禁军这个糜烂体系里的一份子。

熙河路最高时候,总共也就五六万的将兵法改革后禁军,逃兵数量高达四万。

这样的军队能强吗?

“大王,请!”

王跃举着酒杯说道。

他俩就在陈桥门城楼上,虽然这里是外面攻击的重点,但并不妨碍他俩摆上酒宴。

“将军真豪杰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赵楷很不自然地举杯说道。

就在此时蓦然一声呼啸,他吓得惊叫一声酒杯差点掉了,然后一支明显床弩射出的铁羽箭撞开窗子从他俩中间掠过,又从另一边窗子飞出,瞬间落在了城内的街道上,路边几个女人欢呼着从房屋里冲出,紧接着捡起来堆到一旁。

那里已经堆了好几支,这些铁羽箭很快会送去修理,然后不超过半个时辰就会射回去。

这座城市的战争机器已经运转起来。

开封公社这些天运行良好。

甚至就像王跃所设想的,外城九厢八十九坊超过八十万人口,已经开始喜欢这个制度,没有苛捐杂税,没有各种官府限制,想怎么做生意就怎么做,这样的制度当然受欢迎,所以无论男女老幼,也都很愿意为了维持这项制度而努力。他们有八十万人口啊!这时候超过这个数字的国家都没几个呢!西夏能凭借不足两百万人口逼着大宋交岁币,开封外城九厢八十九坊八十万人口,凭什么不能逼着皇帝容忍他们自治?

现在这场战斗已经不是为了抢钱抢金银珠宝。

虽然能抢还是好,但对于开封这些刁民们来说,逼着皇帝接受这个制度,延续目前这种好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无论男女老幼全都上阵。

各坊民兵全部登城,下面他们的女人甚至小孩,都在运送武器,参与制作箭矢,甚至拆那些豪门园林然后把石头运来往外扔,至于常胜军的精锐们,则堵在朱雀门外,只要内城有异常举动,立刻炸开城门杀进去。

当然,内城衮衮诸公们表示他们都不敢动。

“大王,咱们就别说这些废话,首先我想知道你为何如此?”

王跃笑着说道。

赵楷尴尬一笑,不过他也知道这是王跃要跟他搞互信了。

“不瞒将军,小王原以为将军与太子合谋,想置小王于死地,故此在宫中情绪有些冲动,甚至试图将官家推入湖中,算起来这也是小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只是虽然是一时情急,但要细算起来,也的确有弑君弑父嫌疑,如此小王哪还敢回去,就算官家不想计较,我那大哥也不会放过我,此时唯有将军能救我一命了!”

他说道。

说话间还站起身,一脸真诚地行礼。

王跃赶紧起身扶住他。

“大王言重了,这也不过是一时情急昏了头而已,哪有什么弑君弑父之说,大王贤德名闻天下,某也是一向仰慕,不过太子的确是想让某在外面害了大王,只是某从未有过这念头。”

王跃说道。

“多谢将军,大哥一向误会小王有夺位之心,故始终不能见容,倒是让将军笑话了。”

赵楷挤出几滴眼泪叹息着。

“末将又何尝不是被误会?”

王跃同样叹息着。

赵楷机械地一笑。

“末将真没什么异心,我带兵闹事最初就是为救燕国公,但闹起来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毕竟我手中也就五百骑兵,填不满一条街道,我也没想到京城百姓对那些奸臣如此切齿,会酿成如此大乱。

但事已至此我也只能被这潮流推着往前走。

想退也退不了。

但我对大宋忠心始终不改。

而此刻我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能够以一个完美的方式,解决这场持续一个多月的乱子。

我的设想很简单。

第一,我会撤军回燕山府。

但燕山府得给燕国公,这样我手下兄弟和那些跟随的兄弟,就不用担心以后朝廷会报复了,但我们会继续为大宋守卫北方,阻挡女真的南下,有我们在一日,就不会让女真踏过三关,这一点无需怀疑。

第二,开封公社必须延续。

我得对这些百姓负责,他们跟着我起来的,我不能看着他们以后被那些豪门显贵们报复,而开封公社就是最好的办法,但他们还是大宋还是官家臣民,他们会继续效忠官家,只是不接受朝廷管辖,由他们自己推选自己人管辖。

这样就不怕朝廷报复了。

第三,官家承诺的那些,尤其是诛奸臣,也都必须给我们兑现。

承诺的当然得给我们。

我就是这三条,只要满足这三条我就撤军,但现在是外面这些人不同意,是他们在阻挠我撤军,否则只要官家把承诺的那些兑现,明天我就可以带着兄弟们走人。

可他们不让我们走,是他们在外面要打要杀,那我们当然不能引颈就戮了。”

王跃一脸义愤地说道。

(三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