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灭宋 > 第十一章 王都头三笑留情

灭宋 第十一章 王都头三笑留情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2:51 来源:笔趣阁

这个时空究竟是不是原本的北宋历史?

王跃也有点懵逼。

他现在不知道是真正的北宋历史上,宋江一帮人就是如此,还是这个时空并非真正历史上的北宋……

当然,肯定不是水浒传。

水浒传七十二地煞是施耐庵自己加的。

宋江三十六人的传说在水浒传之前就已经流传一百多年,从南宋后期就已经出现,无论大宋宣和遗事还是宋江三十六人赞都证明北宋历史上确实有这样一帮人。而且官方历史的确也记载了他们,哪怕只有简单的几句话而已,但现在的问题是,官方对于他们参加征方腊的记载,同样也仅仅是一句话而已。

但这些士兵说的似乎并没那么简单,相反这些人在征方腊过程中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说的不会假。

和武松打过的王跃,很清楚他们说的那个勇猛无敌并不假。

而且这些人的结局似乎也不一样,至少水浒传里死了的史进几个并没死,而且史进表现的还很够爷们。

至于宋江的官职那个倒是很合理。

楚州没有安抚使。

北宋的安抚使是路一级,这个职位几乎和童贯目前的宣抚使同等,如果比较起来前者类似明朝的巡抚,而后者则类似于督师,前者通常由路的重要府州知府知州兼职,但宣抚使就不一样了,得参知政事,枢密使级别才行。宋江就像这些士兵说的,不过是个反贼而已,怎么可能做安抚使,而且楚州一个州也不会设立安抚使。

都统制就更不可能了,这个是统辖禁军野战军的临时职务。

一个团练使的虚职充当楚州兵马都监的实职,这才是符合他身份的,兵马都监就是管地方驻军的。

的确算是知州的狗。

“方腊是谁抓住的?”

王跃问道。

“这个尽人皆知,乃是熙河路辛防御。”

老兵说道。

只是看表情很有故事。

“咱们都是自家兄弟,难道还有什么不放心,我又不会出去乱说。”

王跃一脸不满地说。

“其实是他手下的裨将韩世忠,只不过人家是大将,统帅一军的,韩世忠这样的怎么跟他争,也就算作他头上了,咱们军中就是如此,有甚底功劳先得让着官大的报,否则在人家手底下找个罪名军棍打死也白死。”

那老兵说道。

其他那些士兵也都无奈地摇了摇头。

王跃大致上已经明白了,擒方腊的确不是宋江这些人,但宋江这些也是征方腊这场战争中的重要力量,而且在杭州之战损失很大,剩下活着的也基本上寒心了。宋江用兄弟们的性命换了个半大不小的官,其他有留在军中,在地方上做小军官的,有干脆不伺候了的,鲁智深死在寺庙,武松出家,至于在开封出现很正常。

出家他也不是念佛的。

无非就是弄了张度牒,以出家人身份在外面逍遥快活。

宋朝的度牒可是财政的一大支柱,每份度牒都不便宜,但有度牒的僧人都是国家承认的,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尊敬,这个和僧自己给徒弟的戒牒不同,类似于有编制的和临时工。

这样的话……

“谁那里有旧衣服要卖?”

王跃问道。

第二天,黎明。

上襦下裤头戴斗笠穿着一双粗布鞋的王跃,一脸警惕地站在汴河岸边,看着前方正在打开的东水门。

他是溜出来的。

反正也没人看着他,军营里面一到临近开城门时候,那些闲得无聊的军官和士兵都往外跑……

什么?

训练?

大宋禁军什么时候训练过?

大宋禁军要是真训练勤快些还不至于这么糜烂呢!

新兵或许还能训练一下,但这些都是跟着童贯多年的,在西北打过仗,在江南也打过仗,他们已经是能征惯战的精锐了,不需要还得天天训练,而且马上就要出征了,本来也就是让他们在京城撒欢的。这些都是去年才刚刚从江南的战场上撤回来,现在紧接着又要他们北上拼命,还训练,训练个毛啊,爱怎么玩怎么玩去。

就是夜不归宿的都有。

包括王禀自己其实一样住在自己城里的家中。

那些家在本地的,多数其实都回家住,而家在外地的,白天基本上也都是在城内逍遥快活,甚至夜晚留宿哪个俏佳人家里。

军纪什么的不用管。

都是童太师的亲信,只要不太出格自有童太师罩着。

王跃一身刚买的这时候衣服,混在那些出营进城的中间,他不过是刚参军一天而已,军营里又没几个真正认识他的,他就这样大摇大摆地出来。

他得进城找武松。

他得哄着武松跟他一起去河北,武松的确断了条胳膊,可断了胳膊依然能和他打平手,再说断了胳膊也就不能射箭不能用长兵器,给他一把刀,混战之中依然是勇猛无敌的,这样的人哄在身边,至少安全性增加不少。王跃此行目的只有一个,在战场上保住性命,只要能活下来,再有点战功,那他在胜捷军里面就能继续升官并真正成为带兵的。

那就可以了。

乱世里只要手中能有兵马,就是找地方当山大王也行啊!

再说这时候到靖康还有三年,这三年里若能在军中爬到一定位置,靖康年完全可以在北方的混乱中搞一番事情。

韩世忠也只是个裨将。

岳飞应该就是这一年童贯兵败后才在河北参军。

张俊靖康时候也只不过是种师中部下一个裨将,这时候恐怕还不如韩世忠。

剩下刘錡这些世家子,也就还是世家子,纯粹正在镀金中,至于刘光世他爹就在这次出征行列,估计他也跟着他爹。

这些南宋初年的军头都不比他强多少。

这样算也还有希望。

当然,首先他得在战场上活下来。

所以武松这样的好保镖,是绝对不能错过的,无论如何都得把他哄着跟随自己一起。

前面的通津门,伴着黎明的第一缕曙光缓缓打开……

汴河东水门不仅仅是水门,左右还各有一座陆门,北边通津门,南边上善门,都是有瓮城的,靖康时候这里是主要战场。

城门外早就拥挤等待的行人立刻开始向前移动,王跃拥挤在其中走着,旁边汴河的水门同样打开,一艘艘来自遥远江南的商船,同样和两岸的行人般走向左右两道水门。王跃边走边饶有兴趣地看着最近的一艘船上,一个穿窄衫长裙的少女正皱着眉头,站在船首甲板上默默看着前方,大概感受到了他的目光,转头冷冷地看了一眼。

王跃冲着她一笑。

那少女径直转回了头。

紧接着她脚下的船开始进入水门,被岸边的护墙挡住。

王跃同样跟着行人到了通津门瓮城,因为前面很多进城的商贩需要交税,他略一等待才进城,进城以后再次看到了那少女,后者同样看到了他,王跃跟卖笑一样再次冲着她一笑。

那少女没理他。

她脚下的船没有在旁边码头停靠,而是继续向前沿着汴河航行,王跃同样沿汴河向前走着,一路上经过便桥,下土桥,最终她的船停在上土桥,这里向西就是城内主要商业街了。这条商业街与内城城墙平行,保康门瓦子就在西边,然后到朱雀门再到崇明门都是商业街,而纵贯朱雀门的御街内城州桥至外城龙津桥这一公里多段,更是整个开封的核心商业街。

也是大宋朝商业繁荣的象征。

所以南方来的客商都在上土桥一带上岸,这里一直到保康门全都是供应外地客商的旅店,他们在这里卸下货物住进熟悉的旅店,然后从这里开始进入这座城市的庞大商业体系

王跃走过上土桥。

他还是走保康门进内城,他这幅打扮不用担心会被发现,进了内城直接去大相国寺找武松就行。

那少女也正好登岸,后面还跟着几个壮汉,为首一个中年人身材魁梧恍如一尊铁塔般,很有几分巨石强森的味道……

那胳膊看着都快赶上那少女的纤纤细腰了。

就在王跃走过上土桥时候,那少女正好踏着台阶走上来,王跃终于冲着她完成了三笑……

然后少女变成了铁塔。

“这位兄弟,你挡路了!”

伴着犹如洪钟般的声音,一只恍如鹰爪的大手居高临下落向他肩膀。

王跃在被抓住的瞬间闪开,那人略微意外了一下,随即伸出另一只手横在他面前,那少女低着头在手臂阻隔中走过,王跃却很认真地伸出手指,戳了戳那人粗的吓人的手臂,感受了一下那肌肉的硬度……

“你能不能手撕活人?”

他好奇地问道。

“这位兄弟说笑了,我等皆奉公守法之良民,手撕活人这种事情,那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壮汉说道。

“我觉得你肯定撕过。”

王跃说道。

那壮汉脸色略微一变,不过紧接着恢复了正常,然后只是略微一笑,随即跟着已经走过去的少女等人走了。

“难道我真的猜对了?”

王跃一脸惊悚地自言自语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