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只想自力更生 > 664、造谣的就是你

我只想自力更生 664、造谣的就是你

作者:中秋月明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0:26 来源:笔趣阁

是导演。

陶正简直有点哀叹:“你是大老板,也不至于来了沪海,都不到剧组看看呀,这边很多表演专业的高职生,也算是视察你的兵啊。”

赵德柱也莫名其妙自己有意无意躲着易菲干嘛。

他对姚敏都能驾轻就熟的撇清:“不是已经快杀青了么,我以为高职生都回去了。”

这趟几十上百人被挑选过来沪海跑龙套,除了路费就是点生活补贴。

充分显示了资本家的剥削本质。

高职生们还新鲜开心得要命。

加上易菲的片酬是分成制,冠西哥更是联合投资方提议就他们负担费用。

所以号称一个亿的拍摄成本,实际投入的一千多万大部分都会在后期制作上。

其他当然已经算是影业公司赚到的了。

陶正承诺,借着这次制作,把比较先进的后期制作编辑设备完整的配给西南学院。

这样拍个两三部电影,估计就能在西南学院凑一套挺不错的机房。

因为西南学院跟高新科技产业园,拥有大量的计算能力和廉价技术劳力,可以构建耗资不菲的影视动画基地。

用人力弥补设备阵列群的高昂费用。

这个赵德柱上一世都听说过,当冠西哥因为照相技术名声狼藉的时候,他有位连襟却靠着在hk投资建立了最强大的制作基地,早早的成了亿万富豪。

所以说男人还是得管好裤裆,专心做事。

现在赵德柱更想把这些好处收拢在西部地区,带动大量的就业。

留在那个白眼狼的地方有什么用?

他就这点认知。

要把西南学院和产业园合作的影视动画基地做到国内最大最强!

以后国内大片做特效,首选到江州。

这得是多大野心啊。

也就赵德柱不知道那些做特效的行业猫腻,才敢这么干。

但这也不得了,几十上百亿的年产值。

所以陶正对这种越来越大影业公司化的模式感到要抓住机会,毕竟现在越来越多影星加入,导演却只有他一个。

接连出了溙囧、潜伏两部影视剧,成绩都还不错。

更要把老板招呼好啊:“故事构思是你的,易菲和埃森演得还不错,你好歹品评下目前粗剪的效果如何啊。”

结果一问,陶正就在附近,赵德柱干脆邀请他过来帮自己把把脉。

这一带就是戏剧学院、音乐学院比较密集的文化区域。

不过等陶正赶过来,赵德柱已经在给中介机构刷卡付款。

真的不贵。

人家挂出来这个片区的三套房子被赵德柱直接买了俩。

沪海的老洋房其实就是别墅,市中心带花园的别墅。

那么著名的租界之类老洋房,全市一共就几千套,其实九成都在政府手里,市面流通的也就四五百套。

永远都这个数儿,其中大多数还都住着人。

于是在买的一般同时期就十来套。

大点那套五百多万的三层老洋楼三百来平米,光是地价税都快百万了。

院子也有一百多平,淡雅舒适,充满了浓浓的海派怀旧风。

陶正不吃惊赵德柱买楼跟吃碗面那么轻松,主要是诧异:“我以为你现在应该买那种顶级豪宅。”

沪海郊区也在搞了,跟宫殿似的。

赵德柱笑:“我女儿明年就考大学了,万一来沪海读书,算是给她买个家,豪宅有什么意思,就得是这种弄堂里街道边充满生活气的地方,住着才有意思。”

陶正鼓掌都像是在拍马屁:“可以的可以的,你这眼光和手气都没问题,这一带是很有名的老宅子,出了好几个名人故居,去年前年炒老洋房非常厉害,有价无市的那种,结果上半年出台文件降温,正好落了点价格,你就收了。”

是挺不错,赵德柱都没打算重新装修,那带着岁月沧桑的陈旧感,磨得露出底色的拼木地板、老楼梯和偶有剥落的红木扶手,都显得是那么真实。

另一套四百万多小点,而且是空置的,不像这里还随赠了原来的老家具。

两个男人坐在两把藤椅的阳台上,偶有一群灰鸽盘旋而过,便成了最典型的沪海风景。

时光过去近百年,这里仍是地处闹市的高档住宅区,所显示与透露的气度、氛围,依旧令人称道。

陶正上上下下看了好几圈,啧啧称赞:“主要是这两年房价波动得厉害,好多人都在说连东京的房价都在跌,这一万多一平也到头吧,没什么投资价值了,不然我也想凑凑买一套。”

赵德柱正在看陶正带来的笔记本电脑上粗剪样片,闻言笑了:“听我一句话,买,钱不够,公司借给你都没问题,多贵都可以买,你要相信股市不一定会涨,但房市一定会持续下去。”

陶正下定决心:“好!那我就把那第三套给买了,一起做邻居。”

为了巴结好金主,他也是不遗余力。

赵德柱嗯:“还行,就得是这种带点很青春明亮的风格,回头把整个颜色再p得鲜艳些,不过易菲这扮丑的样子很勉强啊。”

因为是要表现丑小鸭一般的蜕变,电影前半部分就得掌握好这个度。

既不能丑到恶心赶走观众,又要跟后面白天鹅般的绽放拉开距离,最大的难度可能还是在于易菲这种天生丽质很难掩盖,

除了把脸色抹黄,戴上牙箍、眼镜,头发再枯黄散乱,就没法再更进一步了。

这种不修边幅的中学生,简直不符合常理。

陶正闻言靠在阳台门上看见,笔记本屏幕上是女主角在自己的书桌边,芳心暗许、小鹿乱撞的纠结情节。

正是看着镜子里平凡的自己,自惭形秽的觉得距离校草男主太遥远,才萌生了改变自己的愿望。

穿着普通人家的纯棉睡衣,披头散发的在窗前遥望星空的眼镜少女,还是有点演技的。

赵德柱心想,这还叫丑啊,那天底下就没有漂亮人了。

陶正却觉得:“哎呀,就是这几场戏没演好,我们找的那个弄堂外景地,是这边一个已经上过无数次影视剧的老场地,为了避免被人认出来我拍得累死了,明天到这边重新拍!借用下没问题吧,我会叮嘱保护好不要损坏房屋设施的。”

赵德柱能说什么:“我还说不住那个五星级酒店了,搬过来住呢。”

陶正大包大揽:“你住你的,绝对不会影响,实际上就是用三楼布置个场景,拍些楼道里的画面,就得是这种原汁原味的老风情,才衬托出易菲的清新脱俗来。”

赵德柱行行行,吃饭吧。

他能提出的也就是淡化处理点女主角老爸到花旗国打工,资助女儿也到花旗国成为优秀设计师的桥段。

赵德柱抄袭的溙国电影里面,人家跑到花旗国打工洗盘子,仰望花旗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东南亚人民都把那里当成天堂。

包括2005年的国内,特别是沪海这些地方,也觉得挺合理,但赵德柱就是觉得不舒服。

其实粤东闽建沿海很多乡下偷渡过去的更多。

可十多年以后的价值观,哪怕在赵德柱身上,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

必须改。

这部电影不能放到十多年以后,让人回看觉得卑躬屈膝,更不能成为易菲的黑料,赵德柱没说她那花旗国护照已经够闹心了。

简直成了任何情况下都会被拿出来一击致命的短板。

陶正虽然有点莫名其妙,但对金主的要求都一叠声答应下来。

两人在外面餐厅和保镖们吃过饭,又在很有情调的咖啡馆聊天谈影视公司接下来的创作。

赵德柱也反省了下,建议陶正好好做个《人在囧途》的春运回家故事,先贴近国内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他和王保强的搭配喜剧效果。

又把自己跟士兵突击那帮人的许诺讲了下,十二个人,十二部影视剧,陶正有兴趣跟其中的人合作也行,总之都是在为了扩充整个德喜影业的影响力。

赵德柱不迷信港台明星,就是要把资金全都用在发展内地影视剧上,而且不跟那些乱七八糟的潜规则掺和,尽可能的动用高职生参与跑龙套。

陶正听得是摩拳擦掌。

晚上快九点,陈燕玲才打电话过来关心:“吃过饭没?晚上还回酒店么?”

还很小声,好像生怕打扰了赵德柱在干嘛事儿。

赵德柱就招呼她和周梦霞准备搬住处。

小财务算得精:“今天的房费已经给钱了,不住空着多浪费呀,明天再搬过去吧?”

也行。

告别陶正回了酒店,陈燕玲汇报庞勇成功的把西南学院电子生产专业提供职业培训写进了协议,企鹅那边还在纠缠各种版权、专利的细节,估计还要谈几天。

住在这每天好几万的总统套,她也觉得可以转移阵地了。

第二天一早前往谈判酒店之前,陈燕玲和周梦霞还好奇的跟着去看了下新买的老房子。

有点吃惊赵德柱的喜好,但更喜欢弄堂外的早餐店,然后体验了一把大清早高峰期打不到车的窘境。

赵德柱自然是手一挥:“买个车!”

他记得沪海也限牌,就像平京分公司那样刷刷的买了六辆车,就凭车牌未来都有价值可用。

结果等陶正他们吭哧吭哧的带着设备、外景车之类的聚集过来,给赵德柱科普了,沪海限牌已经有十年了!

当然买个外地牌照开开是没问题的。

这时候一大群媒体记者来了,这可比江州能聚集的媒体海了去。

陶正深耕这里好些年,明显都是他招来的正正头上很有导演逼格的鸭舌帽过去字正腔圆:“我们是精益求精的在拍摄,因为觉得之前的外景地大家都去过好多次探班,没法拍出想要的那种感觉,所以专门买下这里,最能契合易菲的气质跟发挥……”

赵德柱正在悄悄把自己往院子角落躲,就看见易菲站在院子门口,听见陶正这话,满眼惊诧,然后用眼神到处找人。

跟赵德柱对上眼,这货心里就哎哟,不是的!

那光头造谣,不是为你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