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春秋大领主 > 第125章:负责越多,权力越重

春秋大领主 第125章:负责越多,权力越重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22:59 来源:笔趣阁

季节轮换,转眼间来到了冰雪融化的时节。

冰雪融化时,天气进入到了多雨的阶段。

站在高处看向“交刚”所在的方向,能看到除了“交刚”这座城池之外,旷野上多了一片建筑物整齐的营地。

这一座营地里面有着一排排木舍,数量之多超过数千。

另有比木舍更大的建筑物,它们分布在营区的各个方位,有大批的士兵正在排队进入。

像是厂房之类的建筑物,有些是食堂,有的则是仓库,更多是安置牲畜的农舍。

排队的士兵,他们手里拿着自己的用餐用具,走到一个食档前方,交出竹牌并领取属于自己的食物,再去长椅坐下,将餐具往长桌上一放,闷头开始吃起来。

在春秋时代,各家都是吃各家的食物。

也就是因为作战属于纳赋的行为,国家是不提供粮秣,他们需要自行携带。

往常的时候,他们也就是将自己的食物交给伺候自己的辅兵,再让辅兵去煮,煮完拿过来随便找个地方吃就是了。

现在他们依然是吃自己带来的食物,只不过是早早将食材交出去,再经过专业庖丁烹饪,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所以了,以前吃饭只需要辅兵拿过来,他们现在却要带上一根写有编号的竹牌。

这个编号就是对应哪一份食物,避免给拿错了。

竹牌从零开始写,用的是壹、贰、叁、肆、伍、陆……等大写,数字会增加到多大,就看有多少战兵。

“此法甚妙啊!”智罃仿佛被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兴奋地说:“如此一来,有战兵多寡,存续战力几许,一目了然。”

这个是必然的事情。

有竹牌才能领取属于自己的食物。

那么有多少编号就是有多少人。

其实,辅兵也有自己的竹牌,只不过他们不再专门的食堂吃饭。

这个是一种规矩。

等于说,什么样的身份地位就有多高的待遇,一切都被明摆着。

“武若无勇力,厥以为可任多职。”韩厥其实非常感慨,说道:“便是冰雪融化,初春细雨连绵,营中道路依然通畅。”

他们已经不止一次统兵出征作战,算起来这次驻营最为舒坦。

这个舒坦是建立在想完成什么,只需要对吕武下达命令,事情就会被办得妥妥当当。

吕武当然知道冰雪融化和下雨会对地面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说白了就是泥土的水份太多,导致会变得无比松软,践踏之后就会变成泥泞地。

他命辅兵伐来足够多的木头,砍成了一致的长度,编成木排再铺到主要交通路线上。

这样一来就不存在反复踩踏后变成泥泞地的事情。

所以不但军将和军佐觉得舒坦,各级军官和士兵也是第一次出征时觉得舒服。

唯一不是那么舒坦和舒服的是辅兵。

吕武接到了什么命令,需要完成什么事情,肯定是指派辅兵干活。

辅兵需要收集材料,还要当工人,能舒服到哪去?

他们辛苦,贵族却觉得赚大了。

贵族想的是,自家的属民被指派着干活,以后再干类似的事情就会很熟稔,自家要干肯定能更得心应手。

智罃看上去有些魂游天外。

他一直想让吕武去自家的封地,以前是想让吕武帮自家设计一套灌溉系统。

经过了一个冬季的观察,他发现吕武好像什么都会,并且能干得令人无可挑剔,纳闷吕武怎么能有一颗七窍玲珑心。

只不过,他发现吕武越能干就越开心,每每想到吕武已经答应帮忙,心里只有喜滋滋。

“阴武方为‘大夫’便出征在外……”智罃精神力有些不集中,想什么说什么,道:“封邑岂不耽误?”

韩厥不苟言笑,却有一双能看透人心的眼睛,一看智罃的表情,再听讲的那些话,哪能猜不出智罃在想什么。

他都不吐槽智罃明知道吕武需要建设自己的封地,还开口让吕武过去帮忙的事情了,说道:“若有余力,可使之。”

你特么要指使吕武,好歹给些好处啊!

智罃点头,说道:“阴武缺粮,我已应承派人运去。或可再遣农夫,助阴武开垦荒地。”

韩厥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觉得智罃太无耻了。

先卖粮食,再派农夫过去吃。

这是人干的事情吗?

到了雨季,出征在外什么事情都干不了。

军团的老大和老二每天聚一聚,一边聊一边喝着小酒。

其余贵族其实也是一个鸟样,找熟悉的人窝在一间能遮风挡雨的地方,喝着小酒吹着牛逼。

他们除了聊一聊征战的事情,要么是吹嘘自己的家乡新鲜事物,只剩下聊吕武这个能干的人了。

而吕武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现自己需要负责的公务越来越多。

连带的,老吕家的一些人,只要不是脑子太笨,基本上也成了大忙人。

“我寻思着有些不对啊?”吕武在批复后勤物资调度,一边想道:“我的人设不是猛将兄吗?什么时候又成了文职???”

这又有多稀奇。

能文能武是这个时代贵族必须要有的素养。

也就是上了战场要有砍人的实力,不是出征状态还有治理封地的才能。

要不然,怎么完成纳赋的同时,为自己博取到前程。

想要纳赋,没点家底又不行,肯定是要将封地建设好。

“武,此些牛羊近日宰杀?”韩起就坐在吕武旁边不远处的地方,一边埋首在案几上,一边说道:“又取姜,何处取?”

韩起跟在吕武身边做事已经有一个多月。

韩厥这是让韩起跟吕武学做事。

不止韩厥,智罃以及另外一些贵族,能塞人给吕武,不会错过这个学习的机会。

以至于吕武的手下突然有些多,还是来自各个贵族的嫡系族人。

如果不是情况不允许,驻扎在“交刚”城内的“中军”一些贵族,他们在全程见证营地从无到有,被建设得那么漂亮不说,还显得井然有条,窥知是由吕武来主导完成,都想让自己的子侄过来跟着吕武学一学。

吕武并没有觉得烦躁,他很珍惜这一次建立人脉的机会。

只是吧,该教的会教,不该教的肯定藏着咯。

吕武奇怪地看了韩起一眼,说道:“自是何处有,何处取。”

姜的原产地就在华夏,山野找一找肯定能找到。

当然,野生姜最多的是在山东,其余区域的数量有多少就看缘分了。

“天气骤变不定,冰雪融化连下雨,寒气过甚。”吕武现在管后勤,有多少人生病能拿到数据,说道:“姜能去寒气,喝一喝准没错。”

很多时候吕武不打算装了,每次小心翼翼构思该说什么话,真的累。

韩起当然知道姜能去寒气,只是大规模地收集来煮姜汤,没有统兵将领这么干过。

这一场雨,一下就是小半个月。

等待天气放晴之后,大太阳普照大地上十来天,泥土的水份减少,地面又恢复了硬度。

转眼间就来到了应该播种的时节。

各家基本上都来了信使,向各家的家主汇报领地的情况。

老吕家来的是宋彬。

他带来了吕武要求轮换的武士和辅兵,肯定还包括另外的辎重。

去年被带来出征的武士和辅兵,他们算是完成了年度的纳赋责任,继续待在战场就什么都要领主来出。

吕武已经亲自经历过国君的荒唐,极度怀疑国君会不会履行之前的承诺,也就是将各家消耗的物资补上来。

国君要是不补足各家的消耗,等于各家都是拿自己的物资在支撑。

打仗是一件很消耗资源的事情,再厚的家底都不够挥霍的。

老吕家底子薄,能合情合理的节省,肯定是要节省一些。

吕武却没将自己的“预言”到处传。

能看出国君不靠谱,做出正确的应对,自己悄悄干也就是了,广而传之哪怕是在讲事实,也是一种以下犯上。

新被征召的武士和辅兵到来。

已经纳赋的武士和辅兵回去。

韩起比较诧异地问:“如此波折辗转,为何?”

吕武想了想,说道:“我的武士和属民来自各家,一直没有机会让他们完成更好的磨合。”

这是一个好借口。

老吕家的人口真是各家凑起来的。

尽管已经过去了两年多,武士和属民还是会互相比较,没有完全忘记老东家,等于对老吕家的归属心不够强烈。

吕武清楚需要比较漫长的时间,自己也要做得足够好,才能让他们忘记以前,将自己视为老吕家的人。

韩起得到答案点了点头。

早就等得有些着急的宋彬,他低声开始向吕武汇报“阴”地的情况。

总的来说,有建设计划表这种东西,什么阶段应该做些什么事,按照计划表去做就好了。

宋彬汇报完建设进度,又说了智氏运来粮食,该付出一些什么之类的。

然后,话题转到了今年的纳赋。

他没讲太多就是一件好事,代表老吕家没出现什么意外状况。

“秦军离开‘高陵’往白翟领地进军。”吕武负责的事情太多,知道的也就多,说道:“不出所料,春季中旬将过大河。”

韩起插话,说道:“两国三军齐出,来岁必定艰难。”

是啊!

武士出门在外,家里的播种无法监督。

出动的辅兵数量不少,家里少了那么多的劳动力。

这样一来,来年的粮食出产肯定会受到影响的。

谁都盼着赶紧打,快些分出个胜负,再继续拖下去,真的太不好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