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春秋大领主 > 第736章:斩草不除根的下一句是?

春秋大领主 第736章:斩草不除根的下一句是?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0:10 来源:笔趣阁

“魏”城毫无疑问是陷落了。

失去了主城的魏氏,他们哪怕还有其它的城邑,以当前人看来魏氏已经打从事实上遭到灭亡。

为什么会是那种看法?只因为连主城都守不住,其它城邑基本上也会不保,不是注定灭亡又是什么情况呢!

阴氏等“魏”城的火势减小才进入,进去了也就是收拾残局以及肃清还在抵抗的魏氏士兵罢了,战局什么的压根不可能遭到颠覆式发展。

“大河南岸已有敌军超十万,‘魏’城大火映天,敌军迟疑未有渡河举动。”宋彬看上去有些害怕吕武?

其实,人们怕吕武就对了。

诸夏的战争发生过太多次,搞到焚城的程度则是几乎没有,无论是从哪一方面来看,吕武都显得太过于残暴了。

另一层面来讲,其他人可以害怕和憎恨吕武,独独阴氏这边的人不行。

吕武的举措减少了己方的伤亡,阴氏的人应该心存感激,不应该是产生其它负面的情绪!

“克‘魏’,我军伤亡不足三千。”吕武感到很是心累,强调道:“歼敌约四万,我军阵亡不足三百。此乃大胜。”

没人否认不是一场大胜,他们觉得不习惯的是使用了焚城的方式。

宋彬秒懂了吕武的意思。

这一场胜利需要进行舆论控制,着重宣传阴氏用很小的代价攻克“魏”城,弱化所使用的手段。

哪怕提起焚城,该延伸的思想也是敌军被全歼,己方伤亡极少。

“我之我氏,我亲我朋也。”吕武用着很认真的表情说道:“他人性命,与我何干?敌对之命,我取也。与如何索命,有何干系?”

玛德!

一帮王八蛋,不懂一点点的感恩之心吗?

没逼数是吧?哪一次让你们撞得个头破血流,再品尝一次苦果。

当然,吕武不会轻易去那么做,阴氏的一草一木都是他这个家主的财产。

只是真有必要的话,吕武并不介意给予一些抱有圣母心态的人一个大大的教训。

有那么一些圣母的脑子真心坏掉了,己方阵营的人命不是命,对其他阵营的人抱有很诡异的同情心。

他们怎么不想想自己是得到谁的保护,一旦保护他们的那些人被牺牲掉,其他阵营会去怎么对待他们。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一些乐色能够蹦跶和各种嘴炮,是有人在流血牺牲扛起所有危险。

这种乐色到了某种时刻,可能会后悔以前莫名其妙的同情心,又或是跪的比谁都快?甚至他们老早就已经跪下,不打算再站起来。

一些人吧,不是早早就歪了屁股,就是蠢到了一种极致!

在吕武的重视之下,阴氏这边的人总算醒悟,明白层层推进会付出多少伤亡,自己极可能是在攻城战中阵亡的其中一人。

然后,知道应该怎么做吗?感恩就对啦!

经过大火焚城的“魏”城,它作为一座城池的价值已经失去,事后不可能再进行利用,能做的就是铲平。

鉴于大火烧过的地方,再来是有四万以上的人命浇灌,土质一般会更加肥沃,也许会成为一个非常富饶的农耕区?

魏绛哪去了?焚城之后,没人再见过他。

有些魏氏的战俘提到他们最后看见魏绛的地方是魏氏在城中的住宅,而那片地方早就被烧得一点不剩。

烧死的人肯定认不出是谁,仅是能够用没有烧干净的甲胄进行甄别。

问题是,衣服谁都能穿,认出某具穿着魏绛甲胄的尸体,不一定就是魏绛本人。

吕武并不纠结那个问题,事情的进展到了这一地步,魏绛死或没死都是一件挺无所谓的事情。

阴氏的做法是对外公布了魏绛死亡的消息,用以瓦解各地魏氏驻军的抵抗决心。

没有多少耽搁,吕武率军离开“魏”城向南,来到了大河北岸的河畔。

他们过来之前,大河南岸只剩下少许的魏氏军队,其余的魏氏军队以及三戎大军已经撤离。

对岸那边有人渡河过来。

“绛……”毕阳只讲了一个字就停下来。

他以毕当前缀,说明是毕氏那边的人。

现在人们熟知的是魏氏,对毕氏会比较陌生,基本忘记魏氏是出自毕氏,等于毕氏才是主宗,魏氏只是小宗了。

在晋国小宗发展得比主宗好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其他诸侯国则是见不到这种情况。

吕武见过毕阳,并且不止一次。

“‘魏’城陷落,魏绛已死。”吕武说道。

从毕万算起,魏氏的第四代只剩下毕阳这么一个辈份高的长辈了。

原本作为魏氏家主的魏悼子早早离世,家主之位落到了魏琦身上,后来魏琦将家主之位传承给了魏绛。

魏氏也算是命运多舛,长辈极少有高寿者,家主的宝座从这家落到那家,来来回回地更变,令狐氏更是因为没有继承人而消失。

另外,他们的发家之地“毕”早就不是自家的封邑。这个也是权柄落在小宗魏氏这边的必然结果。

毕阳沉默了一小会,没有讨要魏绛的尸体,请求道:“魏氏已灭,阴子何不放过毕氏?”

什么意思啊?

这是在请求吕武不要率军渡河,去攻击去了伊洛之戎的魏氏那些人吗?

吕武问道:“毕氏可有复仇之心?”

魏氏没了,毕氏得到了大量的口中以及物资,甚至已经有了安身之地。

不要以为二十多万的人口很少,已经比很多诸侯国的人口要多很多了。

尤其是毕氏有三戎作为盟友,以诸夏这边的文明优越性,他们花点时间不是无法吞并三戎。

毕阳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吕武的提问。

他们会在某一天找阴氏复仇吗?肯定会的呀!

吕武说道:“我与范氏征讨三戎,伊洛之戎乃是阴氏所属,岂有因毕氏而罢兵之理。”

行吧,阴氏就算不刻意针对毕氏,不可能停止对伊洛之戎的讨伐,那么毕氏要不要挪个地方?

范氏当然也不会放弃对陆浑戎以及蛮氏的征讨,到时候毕氏要不要再进行迁徙?

同样是斩草除根,吕武的话术用得不错。

现实就是那样,毕氏肯定会等机会找阴氏复仇,阴氏不太好表现出要斩草除根的态度,放过却是不可能放过的。

拿三戎来做文章,阴氏和范氏早就跟三戎进入到战争状态,到时候毕氏遭到打击,不是阴氏非要攻灭毕氏,变成是毕氏没逼数自己卷进去。

毕阳说道:“我闻宋、楚、郑合兵,合围‘斗首’南下之军。”

然后呢?

士匄已经统率十万大军南下去救援“斗首”那边的晋军,不需要消灭或是击败多国联军,只需要将被困的晋军救出来。

毕氏能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

又或者说,毕阳是拿这事在威胁吕武?

“你随我渡河,抑或早早归去?”吕武问道。

别特么再多废话了。

毕氏要接下魏氏的仇恨,摆明阵仗跟阴氏接着打也就是了。

如果毕氏没胆子,趁着阴氏的大军没有渡河,赶紧麻利地溜吧。

有那么一件事情吕武没说出来,阴氏跟范氏早早就在攻略三戎,其实是有军队在三戎的地盘活动的。

就算吕武没有说,毕氏也绝对知道。

这个就是魏氏和三戎联军迟迟没有渡河到北岸的原因之一,他们觉得“魏”城没救了,不敢渡河跟阴氏主力交战,再被阴氏在三戎的驻军抄了后路。

有一个问题,吕武怎么不调动在三戎地盘的阴氏大军攻击魏氏和三戎的联军?

答案非常现实,阴氏虽然很强大,还是要看各个区域有多少兵力,某地的阴氏军队有没有能力独自开启一场战争。

很明显的事情,阴氏在三戎这边一直是打辅助的角色,军队数量也就两三万,以骑兵的数量多一些,打一打袭扰还行,阵战就能免则免了。

现在,待在三戎地盘的阴氏大军已经动弹起来,没有出错应该是在袭扰从大河边上撤退的魏氏和三戎联军?

吕武不清楚伊洛之戎怎么允许魏氏撤那么多的人口进入己方地盘,猜测是一种抱团取暖。

而现在不光是异族对领土没有清晰的概念,诸夏的诸侯国其实也没有,接受外人进入己方势力范围是常态,定居什么的也不是不能商量。

阴氏这边乘胜渡河,目标明确向着一个叫“桃林塞”的地方推进。

那边是魏氏残余部队以及三戎联军驻扎的地方。不是他们不想朝其它地方转移,完全是拖家带口又有家当拖累,着实是无法摆脱阴氏骑兵,再来就是驻扎在三戎地盘的范氏军队也加入到军事行动。

那个“桃林塞”的地形很险要,算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

没有多余选择的魏氏残军败将以及三戎联军,他们记得魏绛说过各诸侯会组建联军来征讨阴氏,无力反抗阴氏和范氏联军,是不是应该将希望放在诸侯干涉军的到来呢?

吕武太明白敌人的心态了,纳罕地想道:“就算诸侯会组建联军,那也是晋国遭到瓜分之后。现在魏氏的残余,他们一个个化身光头,寄望于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救援和调停了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