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春秋大领主 > 第733章:灭此朝食!

春秋大领主 第733章:灭此朝食!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0:10 来源:笔趣阁

这一天,东方刚有一缕阳光时,“魏”城的各处城门打开。

城内先是涌出一大批的战车,随后就是常规类列装的步兵。他们在城池外约一里进行列阵,像是又在等待着什么。

这是魏氏要出城邀战吗?看样子,似乎不是那么一回事。

吕武得到汇报,想了想,说道:“命弩兵射箭。”

阴氏这边的主营盘搭设在距离“魏”城约七里之外的开阔区域,留出足够的空间当然是用来摆阵。

事实上,攻城部队肯定会留出足够的空间,抵得太近是在给自己制造麻烦。

到来的阴氏大军除了主营之外,还有许多屯兵数量适中的营区,基本上控制住了“魏”城对外的各处要道,甚至连城外通向城内的水道都进行了掌握。

城池内肯定会有水井,只是一座城光靠地下水来维持,用水方面会非常勉强。

诸夏这边不像罗马的一些大城市会建立水渠链接城池,一般情况下建城时就利用上了天然的水系,要么是让水系延伸到城内,不然就是水系处在城池边上。

不管水系是在城内或城外,每天清晨和傍晚绝对会是最热闹的所在。

清晨会有无数的人肩挑、手提,用各种工具将水运回家中。

傍晚则是会有妇女拿着需要洗的衣物或其它什么东西前往下游,各自占一块地方进行洗漂。

吕武有来过“魏”城,只是好些年头没有再来,不太清楚“魏”城有没有学阴氏的城池在城内搞蓄水池。

什么蓄水池?其实就是吕武模仿罗马人,会建立一些人工水道引水入城,再建设数量足够的蓄水池储水,甚至还能让水顺着渠道不断循环,搞一些城内水渠什么的。

喷泉啥的?阴氏暂时没那功夫去弄,要看某次作业会不会发现相关的原理,专门研究则没到那么闲的时代。

能这样当然是阴氏这方面的技术累积足够,要不然并不是挖一条通道就能让水流通,还要看渠道水平合不合格,否则水还真的无法从低处往高处流,并且一旦某处水位太低要通向水平高的地方会出现漫水的情况。

所以,哪怕只是修建水渠,里面要用到的知识也是一点不少,没搞懂相关技术的话,还真不是谁都能来主持修建水渠的工程。

阴氏会断掉“魏”城的外连水道吗?要看战事的烈度究竟怎么样,没打红眼之前大概率不会那么干,真的到了必要的时刻投毒都能干得出来。

当然,投毒什么的只是说说而已,什么毒才能将整座城池的人一下子毒死,哪怕是砒霜想立即毒死一个人的量都不低。

其余的毒?比如将死掉腐烂的动物尸体弄进水里,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作期,再来危害的范围不是一般的大,并且还会遗祸后代,得是多么阴损才会这么干啊。

出城列队的魏氏部队遭到了阴氏远程兵种的漫射,突兀间的伤亡不少,乱则是没有乱起来,使得准备冲锋的阴氏骑兵终止了动作。

这一股魏氏部队出城是想干什么?他们只是在大河西岸的援军没抵达之前,需要出城来钳制阴氏的攻城,会找个地方驻扎再死守,一旦阴氏展开攻城则会配合守城部队干扰阴氏的攻城部队。

该做法是军事中再普通不过的常识,也就是说除非是蠢到一种极致,又或是情况不允许,要不然守城的将领没可能将所有己方军队龟缩入城,造成一种孤城困守的局面。

城外的军队哪怕不多,对敌人多少也会造成一种心理压力。

如果城外的军队数量充足,配合城内守军就能对敌人形成一种夹击的效果。

城内和城外都有军队,还会从事实上形成一种掎角之势,对于防守不是一般的有利。

那么,魏绛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在城外驻扎大军,并且早早地构建硬寨呢?

同样的一件事情,什么时候去做很有讲究,过早干了可能是白给,时机合适再做则是恰当。

吕武来到前沿,看着不断有人中箭倒下的魏氏部队,低声说道:“我家储箭多也。”

刚才魏氏的弓箭手试图反击,三石以上的强弓回击的射程不够,一轮之后就再也没有反击了。

阴氏在“沫之战”对阵楚军,射出了两百万“次”以上的箭。

需要用到“次”,主要是阴氏没携带那么多数量的箭,有些是收回再利用,跟现代出动多少“架次”一样,同一架战机多次出动,也就有了“架次”这么种计数方式。

当然不光是阴氏弩兵列阵在射,阴氏的战车以及步兵肯定需要一块出场,一旦魏氏军队反击就是一场大战。

吕武转头看向稍微靠后的位置,那边用布盖着一些大家伙,看轮廓好像是床弩,并且还有投石机?

是的,就是床弩和投石机,却不是来到“魏”地再临时打造,乃是从“阴”城那边出发就给带着。

这些器械阴氏之前还没有在战场上用过,就是准备用来打内战的。

那句话怎么说?对内重拳出击,对外唯唯诺诺???

没有的事,纯粹是对外作战阴氏能赢,对内则是要赢,并且赢得举世之内的所有人无话可说。

吕武现在会拿那些器械来攻击出了城的魏氏士兵吗?不会的。

攻破“魏”城对阴氏比较重要,肯定是要留下足够的惊喜给魏绛的咯。

“魏”城的城墙上已经人影绰绰,远远看出弓箭手的数量不少。他们能够借城墙高度将箭矢射得更远,可惜的是射程依然够不着阴氏的弩兵。

出城的魏氏部队达到三千左右,肯定不止这个城门的三千,其它三个方向一样有魏氏士兵在出城,共计约有个一万两三千的数量。

有些出了城的魏氏部队硬着阴氏弩兵漫射下,整队之后发起了反击,战争也就正式爆发了。

“阴氏有弩,韩氏亦不及也。”魏绛看上去面无表情。

晋国韩氏以远程攻击享誉“东方世界”,还包括韩氏制作的硬弓很精良,更重要的则是韩氏掌握了很溜的箭阵技艺。

同样是射箭,该怎么射,什么时机又该主要针对哪,其实还是非常讲究的。

玩游戏都懂“集火”这个词吧?什时候该各自针对各自的目标,必要时对某个目标“集火”打击,讲究的就是一个效率问题。

魏绛太知道远程武器的射程越远越占便宜了,尤其是达到了一定的数量之后,谁挨射谁难受。

所以,他刚才说的是阴氏大量装备了弩,使得韩氏的善射优势已经不再。

“主,北面、东面已在酣战,是否……”魏刚话没说完被制止了。

这一次他们出城固然有要建立掎角之势的目标,无法在城外立足,又或是难以突围成功,也能是一次“火力侦察”的呀。

对于魏氏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大河西岸的那支援军,一旦这股援军抵达的话,才会是跟“魏”城形成一种掎角之势,到时或守或攻完全没有问题。

在大河西岸那边,魏氏有个两万左右的兵力,有部分是从辟耳山突围过去。

除了魏氏的两万部队之外,还有来自三戎的九万联军,合计十一万大军。

魏绛现在非常在意的是中行吴在干什么,打完了“辟耳山之战”后是就地休整,休整完了去攻打魏氏的其余封邑和盟友,还是会向“魏”城这边逼近。

以现在的习俗和法则,之前阴氏没有掺和辟耳山那边的战事,中行吴没有得到邀请也不该来参与对“魏”城的进攻。

没什么太特别的原因,有能力吃独食,谁愿意大方分享,是吧?

魏绛扪心自问,换作自己绝对不会来阴氏的主战场,跑去抢占其余城邑,它不香吗?

大概一个时辰之后,出城的魏氏部队,北面和东面先后被迫撤向城池,西面和南面则是还在不尴不尬的坚持着。

败撤的魏氏部队并没有入城,主要是城门并没有打开。

而魏氏不开城门的原因是有阴氏骑兵在虎视眈眈,害怕开城门让己方败兵入城期间,阴氏骑兵紧随其后夺取城门。

要是发生那样的事情导致“魏”城陷落,绝对会是春秋战争中最为搞笑的一次交战。

所以了,败退回来的魏氏士兵只能紧紧依着城墙,再瑟瑟发抖地挨着阴氏弩兵的远程打击,时不时有人中箭死去或受伤。

他们到底该怎么办?要么是等着城上落下吊篮被救,要不就是等着时机城门打开,反正还有得熬。

魏绛耳边传来了战鼓的作响声。

战鼓的节奏再令人熟悉不过了,催促着大军出营列阵,也就能看到各处的阴氏营寨有大批的将士有序出营,不慌不慌地整队列阵。

“今日确实乃是大战的好天气啊!”魏绛抬头看着蓝天白云,脸庞感受着微风的吹拂。

时间应该是一天的卯时三刻(7:45)。

其它城墙面魏绛看不到,他所处的这边有大约两万左右的阴氏部队完成列阵。

“攻城车、攀城车、云梯、盾车……”魏绛当然认得那些攻城器械,眼睛看向了城墙上准备好的带钩绳套。

那些带钩绳套是用来对付攻城车和攻城塔的,钩中再让士兵拉,可以将大型攀城器械拉倒的呀。

所以说吧,出现了矛,人们就会研究出盾来针对。

有了大型攻城器械,肯定就会想方设法来对付攻城器械,军事装备历来就是这么更代研制的。

魏绛看到了一些事先没见过的玩意,眼睛瞳孔缩收了起来,心想:“那些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

操!

阴氏能不能老是这么花样百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