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春秋大领主 > 第717章:一言定生死,一念天下惊

春秋大领主 第717章:一言定生死,一念天下惊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0:10 来源:笔趣阁

赵武认输了?要看士匄愿不愿意放过赵武这名个体,不然赵武还是难逃一死。

不管赵武有没有死,晋国此后再也没有赵氏,产生了一个新的冠氏。而这还因为赵成有范氏的血脉。

年纪大一点的人,他们一时间精神变得有点恍惚,脑海中有无数的画面在进行回放,心里无比感慨地想道:“一年复一年,岁岁复年年,多少卿位家族灭亡了?”

自晋国设立卿位伊始,先后在卿位上被灭的家族还真的有点多,胥氏、狐氏、赵氏、栾氏、郤氏哪一家不是风光一时,一家又一家成了历史书上的一个符号。

覆灭又复立的卿位家族有先氏和赵氏。

曾经差点灭门的先氏重新发展起来,家族成员取得的最高成就也只是担任“军尉”,不像赵氏的赵武重新获得卿位。

大冷天,风冷嗖嗖地吹着,还是让先屏额头冒出了冷汗,心想:“幸好我的家族实力不够,没有头铁地去竞争卿位,要不然赵武就是我的下场啊!”

这一刻,先屏真的太害怕啦!

他下意识看了一眼解朔,又想道:“除非像解朔那样找到一个好老大,要不然哪怕是卿位砸到脑门上,说什么也不能接下来。”

剩下的三个“军尉”都在脑海风暴。

张老多次想出声,硬生生又咽了回去,心想:“完了,完了,赵氏死定了。我老张家到底该怎么办?”

崔杼则是在想:“晋国实在太危险了!我一定要死死抱住阴氏不松手。”

关于解朔辞去卿位是之前早就定下的事情,连他会去秦国担任“大良造”的消息都传得满天飞了。

大家是怎么来看待解朔的这一件事?排除掉几个本身很强的家族,绝大多数家族还是觉得解氏非常幸运,前一次能够全身而退,这一次还是全身而退,并且得到了一条很好的后路。

为什么会那么看呢?主要是晋国又爆发内乱,境况最为危险的赵氏投子认输,魏氏的情况看着并不美妙。

解氏担任卿位时得到了极大的壮大,以他们一家的实力又没有能力自保,早早脱身难道不是一件好事?

然后,解朔去了秦国,以后晋国这边的解氏就是解武当家主,解氏又能在秦国那边获得新机遇,不是天大的好事又是什么呀!

此后会有两个解氏,也就是解氏非但没有因为解朔辞去卿位而衰弱,相反会在两个国家同时进行发展。

等待解朔寿终正寝,解武必然接收秦国的解氏,势必会变得更为强大。

当然,那只是按照目前的春秋法则来判断,谁又能肯定不会出现什么变化呢?

好好的一次众“卿”会议被赵武辞职一搅,会议肯定是开不下去了。

众人各自散去,入城没有多久,士匄带着彘裘来到阴氏。

他们干么来了?赵武代表赵氏认输,不代表事情就此结束,后面的事情还多着去了。

“赵武赠‘温’予阴氏乃是歹意。”士匄必须给这件事情定性。

关于“温”没有处理妥善,会成为阴氏与范氏交恶的开始,两家一旦形成对抗的话,很多事情就将出现太多的不确定性。

吕武本来就没打算拿回“温”,或者说一点插手南方的**都没有。

现在尴尬的是,不能因为范氏态度强硬就让阴氏妥协,传出去就好像是阴氏怕了范氏那样,对一个家族来说会损害威望的。

吕武能够大度,不能是遭到范氏的威胁而放弃“温”地,怎么处理也就变成了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

“韩氏何来获取城邑之妄想?”士匄摆事实,讲道理:“我家出兵,赵氏若败,尽可归我。此亦是赵武歹意!”

如果单纯的讲事实,真的是赵武认清局势,偏偏还分别给阴氏和韩氏挖了坑。

以晋国贵族的贪婪,完全没自己什么事也就算了,能够获得城邑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呢?

士匄讲得也对,范氏将赵氏灭了就能获得全部,凭什么一点付出都没有的第三方来侵占胜利果实。

所以,范氏对阴氏在其中获得好处能够容忍,实力不够强的韩氏染指就将变成范氏的敌人。

吕武说道:“如此一来,你可不纳赵武之言。”

打呗,不用接受赵武的认输,继续打下去呀。

这个将会是解决事情的最好办法,代价则是范氏继续耗费大量粮秣,承受未可知的伤亡代价,并且在名声上会更烂。

士匄说道:“我有一言。阴氏、韩氏亦可攻赵,所获城邑各归自家。如何?”

“赵武算计我等。阴氏、韩氏攻赵,何人有异议?”彘裘给出了理由。

在这么一件事情上,有脑子又不蠢的人,基本能够看出赵武的盘算,更恶意的解读也许是赵武的一种“救命稻草”般的操作,用意就是拉阴氏和韩氏下水,间接让赵氏站到阴氏、荀氏、中行氏、解氏、韩氏、智氏的战船,一起来对抗范氏和魏氏。

范氏肯定是有相关的担忧,才有了士匄和彘裘回到城中立刻来找吕武这么回事。

他们正聊着,韩起过来了。

“见过元戎、中军佐、下军佐。”韩起该有的礼节不会缺,心里则是多少有些郁郁。

也就是十来年之前,大家还是处在同一阶梯,能够玩到一块去,时过境迁的变化可真大啊。

彘裘负责将刚才聊的一些事情有选择性地挑一些讲给韩起听。

听完的韩起安静了一小会,问道:“元戎意下如何?”

范氏能想到那一层,阴氏和韩氏怎么会忽视呢?

有一些事情不沟通,误会将变成冲突,冲突则会引发更大的冲突,最终使得战争爆发。

吕武不意下如何,奔着“大业”而去,某些事情是可以忽视掉的。

“明岁攻宋,解朔为‘将’,彘裘为‘佐’,我不离‘新田。’”吕武答非所问。

晋国攻打宋国也就是教训一顿,宋国及时醒悟过来,并不会太过于大动干戈。

换作宋国抵抗太顽强,事后也不认怂,完全是在逼晋国动真格的了。那么后面的战争规模肯定会增大,打到什么程度不会是宋国说了算。

士匄比较无所谓地点了点头。

范氏真的是家大业大,出动两个“师”让彘裘带着去打宋国,没问题的。

刚才问了一嘴的韩起有点后悔了,心里知道不该多问,要自己先表态,说道:“我以为中军佐所言在理。”

得了,韩起不是韩厥,自小以为是捡来的已经够窝心,接管韩氏立刻跟赵武划清界限,可见心里有多么不爽赵武这个人了。

后面,赵武多次能帮韩氏,却是一次次装聋作哑,能不让韩起恨赵武入骨吗?

韩起说的是韩氏加入到攻打赵氏的队列没问题,甚至有种觉得能出心中一口恶气的舒爽感。

某种程度上来讲,还是能够增加家族的城邑,不想放过呗?

吕武还是没有表态要不要打赵氏,心里则是认定要有所行动。

这一波赵武不管是怎么想的,反正是同时得罪了阴氏、范氏和韩氏,活该被群殴啊。

他们聊着聊着,谈到了明年卿位的变动。

士匄、彘裘和韩起没有忘记吕武之前提到解朔会担任主帅率军南下,等于解朔还会在晋国卿位的岗位上奋斗至少一年的时间。

“削减卿位一事……,需得谨慎啊。”士匄从本意上是不想削减卿位,琢磨着能不能帮自家再争取一个卿位,复道:“楚虽败,郑、宋、诸国二心已显。楚大国也,三五岁必有反复。”

卿位的减少会让国君的权力增加,当前的晋君姬彪年纪太小无法掌权,权力会集中在吕武手里。

吕武打算趁楚国新败削减卿位,主要是想让国家获得更多的税,好好地将晋国的交通修起来。

修路干什么?以为吕武就想着“化家为国”就完事吗?他完成“化家为国”之后,是不是要尝试一统天下?道路也就显得很关键了。

“我意已决。”吕武没给理由,不给更多哔哔的机会。

全程盯着看的彘裘下意识点了点头,反应过来看到士匄恶狠狠地看着自己,露出了讪笑。

那一刻,彘裘想的是:“元戎好霸气呀。”

吕武又说道:“削新军,赵武不复为‘卿’,彘裘任上军佐,韩起任下军佐。”

另外三个人脑子里过滤了一下下。

士匄说道:“如无新军,魏氏、羊舌氏将如何?”

看看吕武刚才讲了什么呗。

按照那样的安排,元戎和中军佐、上军将、下军将没变化,依然是吕武担任元戎,士匄作为中军佐,中行吴担任上军将,解朔再干一年下军将。

等于是没有了新军,作为新军将的魏绛和新军佐的羊舌肸同时失业。

这样就是:

元戎吕武,中军佐士匄。

上军将中行吴,上军佐彘裘。

下军将解朔,下军佐韩起。

看看名单,是不是只剩下以吕武为首的阵营和以士匄为首的范氏?格局一下子就明朗了。

士匄很是玩味地问道:“羊舌肸失卿位,阿武如何安抚公族?”

之前是局势过于敏感,搞得吕武不能轻易发出对公族不好的信号。

现在讲公族什么的?他们自己在打生打死,不争气又能怪的了谁。

吕武面无表情地看了士匄一眼,没有给出安置方案。

在他的安排中,分晋本来有范氏、荀氏(中行氏)、魏氏的一份,棋局进行时被智氏搅局了。

现在情势发展到这份上,变成了魏氏非灭不可,也着实是令吕武有点唏嘘了。

士匄对吕武的态度没感觉有什么,又问道:“阴氏、解氏何时攻魏?”

韩起一下子就震惊了,有点拿捏不定阴氏和范氏的联系有多频繁,关系又是多深,潜意识里觉得阴氏与范氏的合作,所图绝对超乎想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