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春秋大领主 > 第694章:从不玩阴的武大帝【6K(谢啥名字了万赏)】

没有晋国发话,联军中的其他列**队怎么敢离开?

楚君熊招深知上面那边,只是想不明白晋国怎么会放多**队离开。

“或是它方有变?”楚君熊招只能这么想了。

什么让列国联军去袭击楚国的其它区域,或者要让列**队绕道偷袭楚军后方截断粮道,等等的很多战术在目前这个时代没人玩过,也就难怪楚君熊招没想到。

斗弃疾突然大声说道:“王上,晋新军羊舌氏所部退却。”

楚君熊招赶紧看过去,一看之下大声喝道:“彩!”

不愧是蒍氏和薳氏啊!展现出了楚国男儿的善战,不到半个时辰就击退了晋国新军羊舌氏所部。

当然,本来就是强军打弱鸡,忘记掉晋国新军里面的公族太拉垮这件事实吧!反正能赢就行了。

一样察觉到战场局部情势的其余楚军,他们立刻变得情绪激昂了起来。

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成、芈、斗、屈各部要么加强了攻势,不然就是增快推进的速度,连带被范氏所部压着打的芈姓和屈氏也投入更大的热情抵住战线不再后退。

晋军这一边,大家都知道公族战斗力堪忧,老实说看见羊舌氏所部扛不住蒍氏和薳氏的进攻并没有觉得多么意外。

解朔眯了眯眼,心想:“元戎命我时刻关注公族,需有放纵楚军深入,再行夹击之准备,果然为元戎料中。”

晋军这一边,没有事先让羊舌肸做假败的战术。

假败做得再怎么逼真,真当所有楚人是傻子咯?哪有真的扛不住真实嘛!

事实上,晋国公族一再吆喝要奋起,包括吕武在内的多数“卿”以及各个中小贵族,他们觉得听一听也就算了。

沉沦下去想要再次爬起身来,怎么都要有一定的时间重新打固基础,甚至还要遇到良好的契机,哪可能是衰弱后下一秒就重新变得高大上的。

晋国内部的环境没有让公族找信心的空间,公族想要对外发起战争来重获自信,对外开战权利掌握在吕武的手里。

比较要命的还有一点,晋国的国君学初代周天子的做法,也就是将公族大多数封主的封地安排在舒适又安全的地方,周边全是自己人,想练兵都没有对象能挑。

像是另外那些家族位处边境,他们不努力不血勇就要被异族或敌国所消灭,很多家族就是那么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幸存下来的任何一个家族又有哪一家长期享乐而变得颓废的呢?

晋国的贵族以及列国的君臣,他们总以为阴氏的崛起突兀,阴氏的战斗力强悍也归功于接收了郤氏和栾氏的“士”、“徒”和“大夫”,他们就没有看到吕武十来年一直在对北方和西方用兵。

从未有听过未历经战火之强军!

没有经历过战火的洗礼,平时训练时看上去再怎么像精锐,一概是没有经过考验的样子货罢了。

当然了,平时的刻苦训练就是为了在战争到来时能够应对,到了真的爆发战争的那一天不至于措手不及,再因为平时不刻苦训练而缺少战斗技能,上了战场变成去送人头。

晋国公族的不幸太真实,他们加强了平时的训练,上阵之后一次次却要面对楚军,还是总能被楚国强力氏族给盯上。

楚军选择挑软柿子的来捏有错吗?站在他们的角度,肯定没有错的。

当然,田忌赛马还没有发生,教科书上也没有写“田忌赛马”之后的故事,也就是作为主人公的田忌因为这件事情而后半生非常不幸。

拿弱兑强,弱的就是弃子,能干出这种事情的人,或是能占到一时的便宜,品德肯定是要遭到质疑,再来就是并非无时无刻都能拿弱兑强,等己方的人都觉得自己会是炮灰,某天兑无可兑真的会下场很糟糕。

要说晋军这边的排兵布阵是不是有问题,肯定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想要规划为故意而为,也要楚军配合不是?

总的来说,还是晋国公族太倒霉了!

楚君熊招看到蒍氏和薳氏的军队突入太快,脑子里怎么都觉得有点似曾相识,对斗弃疾问道:“‘沫之战’乃是我军击溃晋公族,过于深入遭受晋中军、下军夹击?”

斗弃疾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那一场“沫之战”过于深入的是“左右广”,他们被断了后路陷入苦战,连带去救援的其余各部也是弄得了一个死伤惨重的下场。

斗弃疾观察了一下战场,看到晋国新军属于解氏的部队和魏氏分兵向蒍氏和薳氏靠拢,咬牙说道:“晋军必想重演‘沫之战’战法,我以为解氏不足虑,独魏氏需谨慎应对。”

还有另外一点,蒍氏和薳氏很强,真的很强。亲自率军的蒍子冯和薳罢没理由看不到左右两边合拢过来的解氏和魏氏,以蒍子冯和薳罢身经百战的经验,应该能采取合理措施的吧?

楚君熊招一再犹豫还没有向蒍子冯和薳罢发去什么命令。

寡人对军事真的不太行啊?

只能干着急啦!

既然斗弃疾那么说,蒍子冯和薳罢也有充足的临场经验,还是让前方部队自行拿主意吧。

斗弃疾却是说道:“王上,催促公子成、公子橐师、公子追舒速速进攻。”

楚国的几大家族一块上阵,各局部的指挥官却不一定是那些家族来担任。

这一次,或者说今天,楚君熊招是拿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努力,楚国高层几乎都亲自上战阵了。

一阵阵战鼓声从楚军后方传出。

战阵中的楚军各局部负责人,他们转头看向了后方,耳朵里听着“鼓令”,眼睛看到的是发出指示的旌旗,各自明白应该怎么做,命令执旗手一再发出指令,也派出传令兵到各地方呐喊军令。

“加速,加速,加速!”

战场局势在不断变幻,几乎每时每刻都有新的情况出现。

第一次指挥这种大型战役的解朔看得眼花缭乱,扪心自问是有些慌了。

不慌不行啊!

解朔真的没有指挥大型战争的经验,自认军事才能也是一般般,控制不住想道:“元戎当如何做?”

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让解朔多做犹豫,一咬牙下令:“夹击之势不变,余部临阵不可退,退者军法处置!”

换作吕武会怎么做?在解朔想来,晋军的素质就摆在那里,让吕武来指挥肯定是乐呵呵地下令来场硬碰硬咯。

从战场退下去的羊舌肸正在遭到吕武的训斥。

吕武也没有骂得太难听,说道理讲事实而已。

一个脏字都没有的话,一句句却像是刀子那样在刮羊舌肸的削肉刮骨,再拿锥子玩弄羊舌肸的心脏。

“公族既如此,日后恐需削减纳赋份额。此不以我所愿,乃是公族不堪一用。如羊舌氏难以担负为‘卿’重任,肸以为卿位可稳?”吕武一脸的怒其不争。

晋国的“卿”在地位上十足超然,却不是谁都能坐一坐卿位,没有足够的实力非要坐上去,害了自己的家族不提,还会带着一大帮亲近的家族倒血霉,近一步再害了国家。

羊舌肸当然觉得那些话刺耳,甚至听出了一种警告的味道,作为公族在内心里再对吕武有提防心理,还是必须承认吕武说得完全没错。

晋国有多少个家族爬上了卿位,再一家子整整齐齐的入土?

要说晋国的卿位必须以德配位,当然是瞎几把扯淡。想担任卿位个人的品德要有,却不是一种必需品,有拿得出手的实力才是硬条件。

羊舌肸急促地呼吸再吐气,行礼道:“请元戎允我再上阵!”

憋着难受是吧?

鼓起勇气以及重新振作,要争一口气是吗?

吕武摇着头,温和声说道:“此战与我至关重要,决不容有失。你等既难担重任,怎可坏了大局。”

以前吕武觉得有必要削弱公族,并且也真的削弱了两波。

现在公族有心重新振作,完全不给机会太明显,给了机会公族没有把握住,遭到一次血肉到心灵的重创,想要再获得一次机会,吕武不会给咯。

羊舌肸再次请命。

刚来的士匄饶有意思地看着好像很犹豫的吕武,从旁人那里了解到事情的经过,劝道:“匄以为公族必当知耻而后勇。”

我去!

又一个拐弯抹角骂人的。

偏偏羊舌肸还要对士匄露出一脸的感激。

吕武盯着羊舌肸看了几个呼吸的时间,说道:“如此,你部补解氏空缺。”

好吧,有人帮说话,俺不能将事情做得能落下画饼。

“甲”类方案行不通?俺就拿出“乙”类方案。

正好这一场战争需要一个死扛的角色,就将这个伟大使命交给公族啦。

这样一来,羊舌肸重整部队再上战场,对上的就会是成氏和斗氏的部队。

不会再次对上蒍氏和薳氏的部队,也不是一头撞上芈姓的军队,就看公族这一次的表现怎么样了。

如果公族还是不堪用,再死伤一波,什么心志都该没了。

要是公族真的奋发寻强,说明他们就是缺被逼一逼,吕武会一再给他们证明自己的机会,直至公族的心气是够了,手头的实力却被消耗得差不多。

所以了,能看出外姓来掌握一**事权利的坏处了吗?公族怎么样都会遭到算计,不知不觉从这个坑掉下去,爬起来没有多久再一次落坑里。

楚国的芈姓和其余家族有什么区别?区别是芈姓算是铁杆公族,享受最好的封地,却没机会像晋国公族那样混吃等死,反而每战必然有他们的身影,并且不打“中原大战”期间还一直找南边的蛮族练手。

羊舌肸走了,带着极大决心要找其余的公族封主好好谈谈心,再次上阵说什么也不能再拉垮了。

那么,士匄是来干什么的?

“阿武,楚军精锐齐出,是否命上军出击?”士匄当然不想输,还想赢得很漂亮。

晋国这边的军事制度一点都不复杂,由卿位家族充当各军团的骨干,哪里最需要打硬仗一般是让卿位家族的部队顶上。

这个也是为什么吕武说羊舌氏继续表现拉垮,没人去针对也要有自知之明赶紧滚蛋的原因。

羊舌氏真的不行,再不自己辞去卿位,该轮到某个家族对羊舌氏发起挑战,到时候肯定会见血,区别是到底会死多少人而已。

楚军当然是精锐尽出了。

吕武能猜中楚国高层的心思,主要是昨天下去楚军败得太难看,极度需要挽救一下低迷的士气。

今天楚军那边“暴种”了,晋军就要跟着玩梭哈吗?

“勿用如此。”吕武笑了笑,继续说道:“今日楚军精锐耗尽,明日该将如何?”

要相信下军和新军啊!

安排下军和新军今天出战,事先就有在会议上猜到楚军会“暴种”,不求再来一次畅快淋漓的大胜,只要不是败得太凄惨就行了。

当然,没有出现结果之前,晋军的每一部都不认为自己会战败。

士匄听出了一丁丁点的预言。

刚才吕武可能是出于军事需要,然而讲了一句大实话。

今天双方都要做好付出重大伤亡的心理准备,代表的是战事会极度激烈,各个参战的家族输赢都不免要承受极大的代价。

士匄在会议上就已经听吕武提过今天难打,一开始还没有当回事,心里纳闷吕武怎么不凭借昨天的大胜再让中军出战,一下子将楚军彻底打崩。

吕武并不是没有给出说法。

一切都是猜测,不一定会发生,再来没有排除中军和上军会入场的可能性。

事先就知道今天难打,出战的各个家族心里会有意见吗?

他们有意见又怎么样!

昨天阴氏交出了近乎完美的答卷是一条,他们既然出征肯定也要参战,没有所有的战事让阴氏一力承担的道理。

真的轮到晋国所有的国战都让阴氏一力承担?他们才是应该感到害怕。

如果说要有意见,他们不能去埋怨将楚国“左右广”打崩的阴氏,该是对昨天打了酱油,今天却得了休整机会的范氏有意见。

要说怎么埋怨,更多的只能纳闷自己命不好,不能骂老天爷让范氏得到那种运气。

比较现实的是,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吕武带着士匄上了位处营盘的箭塔,借高度眺望战场。

他们看到的是各局部都打得非常激烈,总的来说是彘裘那一部分还在继续压着芈姓和屈氏打;解氏和魏氏各出一部分军队从左右两面夹击突入的蒍氏和薳氏;魏氏和解氏又同时需要各自应对抵近了的其余楚军。

“战事僵持矣。”士匄这点眼光还是有的。

吕武看出来了,心里想道:“我也不是故意要消耗各个家族,一切还是要看硬实力。”

完全是事实,好吧?

阴氏挑了楚国最强的“左右广”来对阵,没敢保证一定赢,会付出多少伤亡也难以预料,不是一样顶上去了吗?

输了拉到,赢了当然是当世无愧的第一强军。而阴氏赢了!

最难的一仗已经被阴氏承担起来,他们还想怎么样!?

其余各个家族纳赋,参战肯定是要参战,他们打不过楚军,或是在跟楚军的堂堂正正之战中伤亡惨重,要怪的是自己实力不行。

硬要说吕武搞阴谋是不对的,玩的是阳谋啊!

吕武环视了一下战场,比较重视解氏那边的境况。

解氏是从获得卿位才迅猛发展起来,有了来自阴氏的庇护,极少担当打硬仗的任务,战斗力方面给人一种存在怀疑的迷雾感。

如果说晋国的大多数卿位家族的军队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解氏、羊舌氏和赵氏目前并没有展现出什么特色来。

不过话又说回来,晋国的军队不管是来自哪一个家族,本身就自带特色,只是没有另外几个卿位家族拥有“独门战法”而已。

吕武对解氏能扛住楚军,没有马上崩溃,一点都不感到稀奇。

事实上,吕武多次接手解氏军队的指挥权,很清楚解氏该有的战斗意志和韧性一点不缺,可能无法打出高光时刻,要说会发生一触即溃也没可能。

现在就看蒍氏对解氏的攻击有多猛,又舍得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去硬打了。

吕武注视了一会,判断蒍氏攻势怎么样,心想:“解氏所部最多再坚持两刻钟。”

“崔氏及各家出战也。”士匄怎么有点像是一个通报官?

吕武当然看到了,还是解朔那边的旌旗给下的命令。

说明解朔还是非常有自知之明,需要担任下军尉的崔杼带着各家赶紧奶一波。

吕武对于解朔的选择没挑出什么毛病,心里则是想道:“没有很强的能力,胜在足够谨慎也是一种优点。”

刚才羊舌氏率军退出作战序列,顶上去的是来自韩氏以及少部分的公族部队。

现在以韩氏为主力,剩下的公族为辅助,几乎是拼着命在扛住薳氏的进攻。

这个着实也是为难韩氏了。他们以善射而闻名,从来没听说韩氏有过什么出色的“抗线”能力。

吕武所看到的是韩氏真的是豁出命在扛,死伤方面很惨重啊!

士匄也注意到了韩氏那边,低叹一声用很感概的表情,说道:“献子误家多也。”

这个“献子”是谁?当然是韩献子韩厥啦。

在没有吕武的历史之中,韩厥领导下的韩氏其实更怂,又或者说更能忍耐,不轻易与谁结仇,不主动参与到内乱之中,乃至于想帮赵武都是等到韩厥继任元戎之后再做。

成了元戎的韩厥有变得强硬一些吗?一样是没有的事。

韩厥将“老实人”这个角色成功扮演到入土的那天,给了晋悼公能有足够的操作空间,致使晋国的卿位家族遭到削弱,极多数的中小贵族能喘息的同时又在实力得到增涨。

这位“老实人”足够佛系,没干成什么大事,却也让晋国得到喘息的时间,使得后面的智瑩继任元戎有更多的资本跟楚国快乐玩耍。

某种程度上来讲,韩厥制定的韩氏家风有好有坏,他们将“老实”来作为家族风格的那一天起,成了各家争相拉拢的对象,也决定了“三家分晋”后韩氏得到实力最弱的开局,吞并完郑国就进入到慢慢等死的阶段了。

吕武的眉头在慢慢皱了起来。

战局变得僵持,双方的死伤都很惨重,晋军这边有晋人的素质和军律支撑,楚军那边则是显得很不正常。

有赖于阴氏在防具和武器方面的革新,带动了晋军在武器装备上的优势比楚军更大,然而装备的优势其实就是一时的。

什么意思?简单的说,上战场拼命在装备上有优势只是一方面,人的体力总是有限,有再好的装备没有了力气,一样会糟糕的。

打从事实上来讲,战场上搏杀消耗体力跟玩运动根本不是一回事。

人上了战场会一种心态紧张和精神紧绷的状态,没有可能搞什么节约体力,保持呼吸节奏啥玩意,首要的就是保住自己的命,再将死亡带给敌人。

“阿匄,你部与上军皆需集结。”吕武说道。

吕武看到的只有魏氏打得很有节奏,其余各部在楚军的猛烈攻势下多少乱了方寸。

士匄张了张嘴,问道:“我部?”

吕武就那么静静地看着士匄,一脸:你丫自己没逼数吗?

然而,士匄还真没逼数,又或者说中军的范氏那一部分在昨天已经完成“份额”了,以军律和规矩来算,上了战场没有实际参战,他们拒绝执行额外的军务不违反什么的呀。

士匄被吕武看得有些受不了,妥协道:“也罢。”,说完自己下去了。

知道什么规矩最让吕武受不了吗?他明明是元戎,晋国的军政事务也都掌握在手,为所欲为则是完全没有可能,依然会受到既定规则约束。

所以,什么作为最高指挥官之类,下达军令也是要按着规矩来,超过规矩之外就要看有没有那个能耐去说服或逼迫别人去干了。而这,其实就是春秋,跟其它年代真的不一样。

吕武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眼睛注视着战场,心里想道:“这一仗打完,楚国不会好受,晋国产生的伤亡也绝对不会小。今年只是开胃菜,明年,后年,接下来不管多少年还是要继续侵入楚国,直至楚国遭到最大的削弱!”

路数对了,肯定是趁着楚国遭受重大打击,逮着可劲地继续折腾。

晋国各个家族在战争过程中有什么付出,一切都是为了让晋国成为当世的唯一霸主。

跟吕武想要创造“化家为国”的环境,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