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春秋大领主 > 第609章:怎么才能抱紧阴氏这条粗大腿啊?

中行偃在临死前严厉警告中行吴不能靠拢向阴氏的话,不要得罪吕武这个人。

有些人在将死时会回忆非常多,很多以往没有琢磨明白的事情会一下子整理清楚。

没有任何疑问的是吕武非常会钻营,每一个特殊时期总能分辨出谁将得势或是马上倒霉,再发挥出自己的利用价值得到拉拢,去在事件中获得一份好处。

中行偃觉得吕武的眼光太可怕了!

阴氏任何时候都是朋友远比敌人多,偏偏敌人还不觉得是最大的威胁?这样的人不能与之为敌,要不然想解决也拉拢不到愿意一块动手的盟友。

荀氏(中行氏)的现状比较紧张,家族在十数年没有得到太大的发展,各家实力一再上升,荀氏(中行氏)却是在原地踏步,甚至因为智氏“单飞”的关系弱了一波,维稳成了中行吴的唯一选择。

中行吴有自己的想法,认为单纯靠拢向吕武得不到重视,有肉也分不到肥美的那一块,狠下心来想好好地表现一次,展现出自己的价值好得到重视,才会在“沫之战”那么卖命。

当然了,有中行吴太年轻怕遭到看轻的因素在内,两种需求合起来迫使荀氏(中行氏)不得不爆发一波。

“阴氏着力于西方与北方,与荀氏(中行氏)并无冲突。”中行吴扫了一眼荀会、荀家和中行喜这些长辈,想要得到什么意见。

荀氏的历史很长,发家史也据有传奇性质。

一个大家族怎么能没有数量众多的族人?

中行吴算是小辈,头顶还有着很多长辈,尽管是作为家主,好些事情还是无法自己做主。

他的一众长辈并不简单,能够说很少有安份的。

拿中行喜来说吧?这位跟中行偃同辈的家伙,他是栾氏坚定的盟友之一,曾经试图想要尽起自家的兵力救援栾氏,遭到荀会一记闷棍没干成。

荀会跟智瑩的感情极好,很多时候屁股坐到了智氏那一边。

在针对中行偃和智瑩的刺杀发生之后,荀氏(中行氏)就是由荀会在在查,一度差点化身疯狗来着。

荀家的立场比较模糊,或者说完全没什么立场。这个跟他很平庸有关联,拥有自知之明也就不想搞东搞西,安份过小日子才是正经事。

一大家子,一个人就有一颗脑袋,有脑袋就能产生思想,存在思想就有追求,很少有家族能够像魏氏的内部那么和谐。

中行吴再次扫视了一眼自己的长辈,见他们不说话,没有什么着急的地方。

硬要有个排名的话,荀氏(中行氏)认为自己是在晋国卿位家族的中游位置。

要知道也就在二十年前荀氏(中行氏)不敢说第一,排名在第二总是没跑的。

所以说,智氏的独立对荀氏(中行氏)的伤害很大,再来就是中行偃当家时期原地踏步让荀氏(中行氏)有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

“阴氏强也!”荀家觉得靠拢向阴氏挺好的,能够得到一个大树底下好乘凉的结果。

没有人开口说阴氏不强,他们甚至觉得阴氏比范氏要强一点。

只有“一点”不是阴氏的人口、资源、财力和武力比范氏低,光有那些优势也不能判断阴氏比范氏强,需要看家族的历史底蕴和人脉关系。

一个家族的历史底蕴越悠久,想和谁结盟就更有优势。这个是祖祖辈辈给后代留下的一种无形资产。

荀会说道:“阴子乃是元戎,年岁三十四。”

不出意外这位元戎还有好多年能活,再看吕武表现出来的能力,压制一代人几乎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冬天马上就过去,新一年春暖花开的季节就要来临。

以公元的纪年来算,冬天没结束就算是到了公元前562年。

他们回到“新田”之后的事情很多,赶紧地让家族做好明年的备战是其一,再来就是职位带来的一大堆事情。

“元戎亦是秦国‘庶长’、‘大良造’。”中行喜一直纳闷国内怎么那么多人会忽视这一点。

一人身兼两个国家的要职。这个人还要管理自己的家族,能顾得上来不?

“我闻元戎欲与魏氏置换封地,解氏、赵氏、范氏亦牵扯其中。”荀会看向中行吴,问道:“今日便是为此事召唤我等?”

中行吴没有马上说话,想什么似得寻思了一小会,才说道:“元戎欲以‘原’、大河之北多地,置换魏氏‘栎阳’、‘高陵’、‘徦’、‘桑田’。此间魏氏城邑元戎皆欲得,魏氏欲得何处,元戎尽可周旋。”

其实就是更加让晋国的所有家族坚定一点,也就是吕武想要发展的方向是西面和北面,对南边和东边兴致缺缺。

他们不能理解的是,封地东一块西一块是一件挺正常的事情,阴氏为什么非要将封地集中在一片区域呢?

中行吴说道:“元戎寻中军佐,亦提议置换封地,使‘黎1’换取‘麻隧’。”

“如此一来,阴氏除西境、北疆,余下无一座城邑?”中行喜非常纳闷和惊讶地继续说道:“元戎先使‘温’置‘杨’,再‘原’膏肓之地,为何?”

是啊,到底是为了什么。

知道当初郤至抢“温”地抢得有多凶狠吗?得到“温”地的郤至这一支就直接发了。

很久之前,他们以为吕武用“温”地换“杨”地是变相的扶持赵武。

现在看来,吕武的用意好像没那么简单。

当然,他们想不到吕武已经在加快布局,为阴氏取代赵氏嬴姓成为秦国之主,创造一个更好的周边环境。

荀会问道:“众家如何应答元戎?”

中行吴说道:“皆是欣然应允。”

阴氏想得到的城邑不是各个家族的禁脔,相反阴氏拿出来的城邑很肥美,光是以产生的效益来判断,置换封地是各家占了阴氏的便宜。

荀会想了想,说道:“如此,我家如何拒绝?”

如果有几家拒绝阴氏还好,光只有一家,是嫌自己的小日子过得太舒服了吗?

中行吴没有想要拒绝,很想知道吕武那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已。

“阴氏、魏氏、韩氏、解氏,荀氏、中行氏、智氏,范氏、刘氏、巩氏、彘氏……”他在心里默念名单,觉得很有必要理清楚,什么都不知道,可不要将抱大腿做成了结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