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春秋大领主 > 第592章:怎么就敢啊!(谢人可欢万赏)

自从韩氏不再作为卿位家族之后,好些个家族都增加了弓箭手的数量。

这里面并不是全部觉得韩氏不行了,根本原因在于韩氏的纳赋额度被削减,晋军却是不能没有弓箭手,他们肯定要想办法将弓箭手的数量补上来。

韩氏之所以被称为善射,不是他们家族中有多少神箭手之类,在于韩氏将箭阵玩得非常溜!

箭阵是个什么玩意?不是许多弓箭手列阵就叫箭阵,内涵在于什么时候应该进行箭雨覆盖,覆盖的范围多大,敌军的哪里是必需要进行定点着重打击,等等。

韩氏就是摸索了以上的规律,又积累了远比其它家族更多的经验,他们才被认为善射。

当然了,韩氏的善射还跟他们掌握了制作更好的弓和箭的技术,也就是掌握了远程武器的尖端制造科技。

现在很多家族的发展方向能不复杂就绝对不会复杂,一般是认定应该走什么路线,集中人力物力往专精的方向一直前进。

这个当然是因为受限于人力物力的关系,再来就是获取知识非常不易,能够窥探到一个发展方向已经十足幸运,没有足够人力物力支撑怎么发展第二项?

晋国在韩氏没落之后,着重发展远程武力的当属阴氏和范氏。

阴氏即便是“发明”出了弩,然而在韩氏失去卿位之前还是显得相当克制,等韩氏连续两轮没有获得卿位才显得有那么些高调了。

范氏没有拿出什么新鲜花样,他们人多、地广、财帛足,走一惯的家族策略玩“量”足那一套。

所以了,由阴氏和范氏联合组成的晋国中军,远程部队的数量多一些是完全能够理解的。

“此为何物?”楚君熊审问的不是物体,是兵种。

薳罢被问得很是懵逼。

那不是明摆着的嘛!

外面一看就是铁甲,里面不知道有没有再套几层甲,手里的玩意是戈矛,跟楚国“王卒”的区别只是没有携带盾牌。

其实阴氏用来阵战的甲士用的是“戟”这种兵器。

事实上很多列国都有“戟”这种武器,一般是用来当作“礼器”而已,他们将相似的兵器都叫戈矛。

阴氏的“戟”比楚国“王卒”的戈矛要略长一些,达到了两米二。他们没有专门的佩戴盾牌,每一名甲士的腰间却有一柄战剑。

另外,吕武挑选了极为精锐的一批甲士,给配上了弓这种武器,左胯部位置还有一囊装着大约五十支箭的箭囊。

这一刻魏氏有无数的mmp可以说!

不看近战兵力的长短,阴氏精锐甲士的装备分明就是“魏武卒”的标配。

阴氏在训练甲士上面,没有疑问用的就是吴起对“魏武卒”的标准。

当然,魏氏那边觉得阴氏发展重步兵有点侵权了,认清阴氏训练甲士的标准比魏氏还高,阴氏训练甲士的方式也比魏氏更先进,选择紧闭上嘴巴。

剽窃什么的,一旦变成剽窃一方做得更好更强,怎么去认定剽窃会变得很难。

毕竟,人们的观念中只有弱的会去学强的,认定没有强的会去学弱的。

吕武所在的战车已经在往前冲,冲的速度并不是很快。

这种做的主要原因是一种威慑,也就是想要赶跑楚君熊审;再来就是要让精锐甲士跟上,形成一种冲阵的配合。

薳罢看到了什么赶紧举盾护住自家老大,下一秒听到了一阵磕碰声。

“安敢如此!”楚君熊审认定自己遭到了极大的冒犯。

原因?晋国中军那边又朝他们所在的方位射箭了。

之前距离远还能说不是故意的。

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双方已经进行了近距离的交战,一杆“王旗”看上去是那么显眼,怎么就敢刻意朝一国之君射箭啊喂!

刚才那一拨是晋国中军弓弩手的协同覆盖,并不是专门的针对,完全是一种“走流程”的箭阵区域漫射。

正在向前推进的阴氏甲士方阵,携带弓箭的甲士将自己的戟暂时交给袍泽,他们在口令声中一边迈步一边做挽弓搭箭的动作。

“王上!”薳罢瞪大了眼睛看着距离约七十米外已经挽弓搭箭的晋军甲士,呼吁道:“速速退后!”

楚君熊审对看到的画面简直感到难以置信,发呆间对面的晋军甲士已经射出箭了。

阴氏甲士的射击目标并不是楚君熊审所在的战车,他们听从命令朝楚国“王卒”进行了精确打击。

楚国“王卒”早早就搭起了盾墙,射来的箭矢绝大多数钉在盾牌上面,仅有少数从盾牌的空隙射过去。

箭矢射中了一些楚国“王卒”,很有自信哪怕被射中也不会怎么样的某些“王卒”感觉到了疼痛,低头用不解的目光看向中箭部位。

怎么回事啊?

外面套着一层犀牛皮甲,里面还有两层其它皮革制作的皮甲,还能特么被射穿!

阴氏甲士的弓从三石到六石不一,再看看箭囊里面的箭是怎么箭镞,它们是一种三棱箭镞。

三棱是个什么构造不多作解释,简单了解据有破甲效果就行了。

箭镞这种玩意在阴氏那边是使用模具浇灌铁水来生产,后面再进行各种处理就行。因为制作方式并不复杂的关系,产量方面很大。

吕武与楚君熊审眼神形成对视。

又是吕武率先行礼。

楚君熊审看着吕武行礼之后没有再调转车头回去,知道这一次晋国这个元戎是来真的了!

实际上,楚君熊审不理解吕武怎么就敢这么对待一国之君,还是当世两大霸主国之一的楚国国君。

刚才阴氏甲士的射箭是最后的警告,配合吕武行礼不退,明摆着告诉楚君熊审:没错,就真心是在玩真格的,再不跑就不用跑了,要跟俺到晋国作客啦。

薳罢在大喊大叫,语气听上去很急切。

周边听到的楚军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仔细听了一下才明白自家国君陷入危险。

楚国的贵族一方面是担忧自家老大的安危,再来就是清楚“救驾之功”的功劳有多大,他们的选择是带上士兵向自家老大靠拢。

那么做的楚国贵族太多,很直接地让楚军的阵型先是扭曲,再因为晋国中军抓住机会加强攻势,导致楚军阵型出现瓦解的迹象。

之前在关注左右两翼的晋君姬周,看到楚**阵中央要瓦解,经人提醒才看到吕武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快抵近到楚君熊审跟前了。

同样作为一国之君的姬周欣喜这场战役有点像是要取得胜利,内心里对吕武逼向楚君熊审则是很不高兴。

好家伙,真的是好家伙!

今天吕武敢对楚君熊审动粗,什么时候会干弑君的事情?

看吧,有什么想法都是取决于屁股坐在什么位置,一国之君则是会更加的敏感。

晋君姬周为什么觉得要胜利了?楚军中央军阵出现明显混乱是一方面,位处右翼的范氏正在压着楚军打,左翼的魏氏彻底稳住,一切都在显示战况对晋军这边大好。

跟范氏所部交战的不是楚国“王卒”,士兵来自子囊和蒍以邓的所在家族。

子囊跟中行吴打一次输一次。

蒍以邓所在家族的战斗力是楚国的天花板之一,不代表就稳赢晋国卿位家族。

其实也是楚君这边受到了极大的干扰,比如谁都没有料到郑军怎么就敢攻击楚军的营寨,再来就是吕武逼近了楚君熊审的位置。

所以说“御驾亲征”这种做法,没有十足的把握去干,能给予己方带来士气增幅,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极大。

一阵阵的鸣金声从楚军后方传出。

各国的鸣金声都有自己的特点,听错那是不可能听错的。

楚君熊审听到鸣金声先是感到错愕,随后怒火万丈。

天下第一猛人正在逼近怎么啦?

没看到那个天下第一猛人还是非常克制,迫进的速度并没有多快嘛。

说明天下第一猛人还是忌惮君权,干的是一种心理胁迫而已,不敢对一国之君怎么样。

如果吕武能听到楚君熊审的心声,会笑楚君熊审只是站在第一层,自个儿却是站在第三层俯视楚君熊审。

吕武第一层用意的确是那样,第二层则是引起附近楚国贵族的紧迫感,第三层是给全体楚军带去无尽的心理压力。

听到鸣金声的薳罢跳下战车,招呼周边的楚国“王卒”赶紧来帮忙扛车和驱使拉车的牛一块完成调头。

这并不是在搞笑。

晋国的战车因为阴氏进行改革的关系处在“战车1.5”的阶段,其余各国还是老样子。

无法短距离进行转弯,真的就是需要用人力去扛着调头。

吕武已经被很多楚国贵族带士兵来拦住。

并没有楚国贵族带着士兵直接攻击吕武,一方是身份上面的差距,再来是因为有阴氏甲士的存在。

这边开打的时间最晚,打起来的激烈程度却是远超其余局部。

事实上,鸣金声出现在战场之后,左右两翼的楚军已经在进行后撤,中央交战区域的楚军则是蜂拥向吕武所在的区域。

人在巢车之上的晋君姬周眼睛紧紧盯着吕武的位置,脸上的表情一再转变,能看出脑子里也在进行思考风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