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春秋大领主 > 第566章:这是一盘大棋

春秋大领主 第566章:这是一盘大棋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0:10 来源:笔趣阁

这一刻,“临淄”在吕武心里的地位是跟二十世纪的“巴黎”平等的。

不是什么其它原因,只因为城市不设防了。

话又说回来,齐鲁大地真的相当邪性,田氏齐国面对强秦被迫乞降之后,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仿佛中了什么魔咒,后续一再历经没怎么打就投降的事情。

久远的还有秦末旧楚干脆利索投降刘氏汉国麾下大将韩信,并且是用最嚣张的态度叫嚣,投降却不带一点点的迟疑。

最为骚操作的是,他们投降刘氏汉国之后,偏偏还要一再给楚项招魂,着实令人搞不懂是个什么神奇操作,以至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在汉帝国是文化界“搅屎棍”的存在。

蒙元以及满清时期,又是这个邪性的地方第一个站出来承认国家没救了,反过头来为侵略者歌宗颂德。

话说,想投降并给发声需要有“江湖地位”。而因为这地方有那么一家子,“江湖地位”是绝对足够的。

离现代近的那些例子?不提也罢。

作为城池部分的“临淄”就那么大,城内布局看着并不混乱,有着大国都城该有的一种规格。

城内居住的一般是达官贵人,以及为达官贵人服务的群体。

“临淄”之所以是“东方世界”最为繁华的商业之都,跟齐国的一些政策有关,繁华的是“临淄”城外那些“町”和“市”。

“町”就是商业街,一般是各种手工物品的零售区或大宗批发地点。

“市”则是涵盖更杂,包括贩售各种活的牧畜或家禽,死物方面则是包罗万象。

已经有晋军进入“町”和“市”各种活动,杀人只在遭遇反抗时才有发生。而之所以需要杀人当然因为晋军在没收“町”和“市”里面一切有价值的物品,包括连没跑掉的齐人一块打包准备带走。

这个时候怎么证明自己不是齐人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一再强调的是“临淄”是当前商业最为发达的一座城市,怎么可能少了从其他诸侯国来做生意的人?

这年头能够四处走动经商,起码也要有一个贵族的身份。

所以,不是每一个商贾都是贵族,但他们的背后绝对有一个或多个贵族当靠山。

很浅白的道理摆在那里,不是人人有恒产的年代,背后没有一个家族哪来的货物,他们又哪来的底气敢四处行商?

野外不止有各种野兽,还有野人衍生出来的小偷、强盗、劫匪之类,许多有活力的团伙甚至就是某家贵族长期或临时客串,行商必然需要带上数量不少和战斗力有保证的武装人员。

“齐国完了!”鲁国人看上去无比高兴。

自家干不过齐国,爸爸一开打就直接占领齐国都城“临淄”这种事情,鲁国人很是与有荣焉啊!

心里太过于高兴,鲁国人连自家的货物被晋军士兵缴了都不是那么气恼,损失一波能换来齐国完蛋,他们打从心里感到乐意。

“齐国完了?”卫国人心态非常复杂。

卫国跟齐国的关系不好不坏,有摩擦也有合作,大体上趋于合作更多一些。

有些消息灵通的卫国人听说晋国的上军就在卫国边境处跟齐国三“军”开打,导致那边的道路被阻隔。

他们无数次祈祷自家那位国君不要犯病,安安静静看着晋国和齐国打生打死就好了,千万不要搞出什么幺蛾子。

如果他们在国内还好说,能经商谁不是个贵族,又或者背后不是有贵族在撑腰,多多少少是能参与国策制定,能对国家大事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力,远在他乡就只能做精神祈祷了。

现在可是齐国的都城“临淄”被晋国中军轻易拿下,晋国肯定不会让齐国真的亡了,齐国衰弱下去则是一种必然,要是因为自家那位国君犯病导致晋国连卫国一块打,得是多冤啊!

其余的小国想再多也只是那么一回事,有点特别想法的宋国人除了对齐国的遭遇感到幸灾乐祸之外,开始思考“商丘”有没有可能取代“临淄”成为商业第一都。

事实上,宋国的地理位置在经济相关方面比齐国更加有优势,只是宋国没有出现一位管仲而已。

一旦齐国衰落下去,再被晋国大肆地抢一波,不但货物会被清空,连带匠人肯定也要大批没了。

失去了那么多技工劳动力的齐国,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才能重新振作经济,宋国的地理位置优势肯定会得到凸显,不抓住机会简直是天理难容啊!!!

当然,宋国人想到了另外一层,他们需要想办法把郑国给搞一波。

毕竟,郑国也是实际上的中原“腹心”呢!

“尽快回国向君上与右师禀告?”有想法的宋国人心里无比的火热。

他们现在想走挺难的。

晋军逮住了“临淄”这边的人,能证明自己不是齐国人也遭到了监禁。

晋国很强,却是不会一下子将所有诸侯国给惹了,需要的是经过一再的确认和甄选,时间合适了哪怕错放一些也无所谓,短期内则不可能放任来去自由。

“不可动宫城。”吕武来到了‘临淄’的宫城边上,一点进去的想法都没有。

他们这一次灭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灭国,对秦国不能灭,齐国一样不能说想灭就灭,会引起各个诸侯国恐慌的。

如果没有楚国,晋国的胆子会更大一些,未来晋国要的是将楚国打服了,有什么其它举动再下手,暂时则是需要悠着点。

所以这一次“灭齐”,晋国要的是齐国吐出在莱国身上的收获,也就是让莱国复国。

吕武还拿出了一个方案,齐国割让多少座城池给鲁国和卫国,鲁国交割多少座城池给卫国,卫国再拿出相关数量的城池给晋国。

那是没办法的事情,几个国家中只有卫国跟晋国实际接壤,晋国的国君和其余“卿”不在乎飞地什么的,吕武却不允许存在那样的隐患给自己的执政生涯添麻烦。

在吕武的计划中,卫国交出来的城池不会是孙林父的那些,需要出血的是卫国的公族。

那么,卫国交割给晋国的城池,应该就是西境的几座,大部分则是卫国北境的那些。

晋国拿到那些城池会进行内部分割,给予国君必要的“上税”,剩下的主要是阴氏和范氏来分,一些汤汤水水划给一起出征的中军那些中等家族,小贵族会获得其它赏赐。

不是说好了阴氏不适合当前阶段再扩张吗?不稳定的扩张是一回事,拿到手就稳固下来的不一样呀!

阴氏已经完成对西边的第一步筹谋,拿到“随”、“瓜衍”、“铜鞮”、“断道”、和“曲梁1”,缺了大河边上的一些控制区来完成对“甲氏”和“太原”的掌控。

一旦阴氏获得大河边上的控制权,会打从事实上将“邯郸”和周边困成“孤岛”,对阴氏的百年大计非常重要。

哪怕吕武无法对“西部开发计划”进行实施,某天拿来跟范氏或哪个家族做交易也是可以的。

“临淄”被晋国中军接管之后的第十八天,上军那边的消息传了过来,又或者说是“临淄”陷落的消息先传过去,才有了上军的消息传递而来。

带着三个“军”迎战晋国上军的崔杼,他采取了最为谨慎的态度,多少能说在跟魏琦的较量中不至于太过于一边倒。

晋国中军从北边直插“临淄”,打崩了齐国临时凑起来的四万大军,再轻易占领“临淄”的消息传过去,对崔杼和所有齐军无疑是一道在脑海炸响的惊雷。

崔杼得知自家的国君没有被俘虏先松了口气,左思右想派人向魏琦请求投降输一半了。

那是有条件的投降,请求魏琦不要继续进军,为了作为交换崔杼将愿意交出一个齐国的“军”当人质,事后会进行赎回。

他们的交战地点在哪?就是在齐国纺织业最为发达的区域边上。

崔杼很清楚齐国的优势是什么,都城“临淄”可以被抢,纺织业和产盐业必须保住。

事先很清楚自己该干什么的魏琦拒绝了崔杼的请降,理由是需要得到国君或元戎的许可,也就是会将崔杼请降的请求上报,一边打一边等待本国国君和元戎的下一步指示。

现在,吕武拿着魏琦的请示,想的却是国君在哪又会是什么反应。

国君在下军那边。

下军是不是已经开始在攻击齐国南部,又或是因为新军那边的事还没攻击齐国南部,取决于郑国敢不敢打新军。

而新军跟中军的距离很遥远,中间还相隔着好些国家,通讯上面非常麻烦。

士匄说道:“齐执政未与齐君相商,我等自是不可应允。”

那啥,没抢够呢,不要停手啊!

这些日子光是清点和搬运货物,好像才弄走十分之二不到?

人口方面的清点和押解也该加速。

当前阶段的“临淄”之富有远超想象,的的确确需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来抢。

他们还盯上了“临淄”周边的各座城池以及“邑”、“邦”,抢物资、抢人口,肯定需要更多的时间。

吕武说道:“齐君仍在逃亡。”

士匄现在满脑子都是抢这个念头,才不管齐君吕环到底怎么样了。

今次东征是吕武构思和发起,齐国应该衰弱到什么份上,不是拍着脑袋决定,事先就做好了定位,好形成晋国……或者说他想要的国际态势。

总的来说,吕武上任元戎取得了一个开门红,能在接下来跟楚国的较量中不失分,注定会是近百年来最优秀的元戎有利竞争者之一了。

一旦在未来跟楚国的较量中占据优势,吕武不但会成为最优秀的元戎,还将作为一个要实力有实力,要威望有威望的权臣!

国君想翻身?恐怕只能在梦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