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春秋大领主 > 第505章:秦国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春秋大领主 第505章:秦国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0:10 来源:笔趣阁

秦国贵族对现任国君的感官比较一般,不觉得某方面有多差,也不认为秦君嬴石能带领秦国走出当前困境。

秦国东出是秦穆公时期定下的国策,先后经历秦康公嬴罃、秦共公嬴稻、秦桓公嬴荣三代,历时差不多七十年,到秦君嬴石这一任是第四代人。

秦君嬴石暗中观察众臣,心想:“诸事不顺百事哀,寡人如此这般,竟无人真诚待寡人?”

病了是真的病了,多严重看演技。

秦国众贵族的态度很是耐人寻味,个别藏不住心事的贵族甚至露出期盼秦君嬴石来个当场去世的表情。

这一点很是让秦君嬴石心惊,想起了郑成公姬睔的旧事。

那是晋军南下要进犯郑国,时任国君的姬睔玩了一手“当场去世”的表演,导致晋军不好伐丧选择撤退。

秦君嬴石不无悲哀地想道:“寡人便是效仿姬睔,阴武可会退兵?”

有点不好说呢!

秦国没有站在道义的一边,是他们先玩脏手段的。

战场之上,魏氏的军队还在继续推进,经过整队的秦军还是缓慢迎了上去。

前方传来了新的讯息,讲到嬴武已经跟魏绛在两军阵前致师。

秦君嬴石强自打起精神,询问致师的结果。

嬴武与魏绛的致师不是单挑,他俩各自乘坐战车互相靠近,互相见礼之后开始了言语交锋。

什么魏氏助纣为虐,屡屡跟随阴氏进犯秦国,多造杀戮,戕害生民,等等之类。

魏绛捡起了蒲元的说辞,反驳嬴武的胡说八道,再次指责秦国无视礼仪制度,对晋国屡屡不宣而战,国事上玩脏手段,更甚还干了刺杀这种勾当。

两个阵前主将你来我往的言语交锋,讲的话是给两军将士听,说得好了能够鼓舞士气,增加己方胜算的同时,还能为这一场交锋进行定性,比如:俺/额才是正义的一方!

秦君嬴石的注意力并不是全部在阵前,国内的局势牵动了更多的精力。

他回到帐篷之后,喊来了公族的一些近亲,进行必要的商讨,一些交代也不得不提前说明。

一个国家进入到衰弱阶段,国家的统治者就越会怀念曾经强大的过去。

要说秦国什么时候最为风光,无疑是秦穆公嬴任好的时代,秦国再那个时候胖揍西戎,能够干涉中原列国的内部政务,甚至还能扶持一人登上晋国国君的宝座。

这几代秦君之中,秦共公嬴稻是可以忽略的一代。只因为这位秦君仅是在位四年,没有来得及干点什么便薨逝了。

“霸业起于穆公,衰于何人……”秦君嬴石又是咳嗽了几声,心态却全放开了,复道:“旧事如何,寡人无从述说,方今紧要为寡人死不死得。”

一众公族没有表现出多么激烈的情绪。

不止是秦君嬴石想到了郑成公姬睔,他们也想到了呀!

开始让秦国从称霸的鼎盛走下坡路的是谁?老实说,有点不太好定义。

秦穆公嬴任好仍然在位时,秦国与晋国爆发了“崤之战”。这一战秦军大败亏输,国中精锐几乎损失殆尽。

让重臣陪葬这种事情依然是秦穆公嬴任好干的,不但吓得列国的贵族不敢选择秦国为逃亡的国家,连带本土一些有能力的贵族也不敢与秦君亲近。

世上什么最珍贵?人才呀!

君王薨逝选择重臣陪葬的事情会一直影响秦国,看哪一代秦君能抹去这个负面影响,重新获得人才对秦国的青睐了。(秦孝公表示,喂喂喂,看过来!)

带领秦国从“崤之战”阴影走出来的是秦桓公嬴荣,不过他又带着秦国走入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也就是礼仪制度有用才当存在,没用就将礼仪制度丢到一边去。

如果是以预言的角度看来,秦桓公嬴荣其实是为秦国横扫**做了不俗的贡献,并且担当起了“礼崩乐坏”先驱者的角色。

没有亮眼表现的君王会得到最为基础的尊重,礼敬或敬畏什么的则是别想。

秦君嬴石现在就面临很尴尬的局面,别人尊重的是那张君主宝座,不是他这名君主,也就不存在什么礼敬和敬畏。

嬴鲍觉得大战已经开始,多余的废话不能再讲,径直说道:“阴武言明不复于礼,君上便是薨了,恐战事亦不得止。”

秦君嬴石脸颊控制不住抽搐了几下,心里骂道:“这特么是什么公族,又是什么臣子,话讲得这么难听。”

某种程度上,秦君嬴石也从嬴鲍的表现看出一点,他这位君主真的没被当回事。

嬴鲍则不那么认为。他就是在讲实话而已,还提醒秦君嬴石一点,国内的贵族体系已经面临失衡。

秦国的都城“雍”是一个核心圈子,赵氏嬴姓的公族成员大体上就是栖息在这一片区域,血缘关系较为远的公族和一些得不到重视的贵族才会被丢在“冀”这个旮旯掎角,甚至丢出去过游牧生活。

哪里是核心圈子,必然会汇聚大量的权贵。这一批权贵也必然是君主的亲近之臣,算是君主最能信赖和倚重的力量。

核心圈子之外?边边角角的区域平时很难得到各种福利,等于就是一批边缘人物,会对君主感恩戴德才是怪事。

现在秦国是个什么情况?正面临核心圈子遭遇重大打击,实力方面损失太多,导致很难撑起场面,给了另外一些“外人”插足中枢的机会。

偏偏因为核心圈子遭遇重创,那些“外人”还是被君主主动招过来,具备了“插足”的合理性。

一个看上去很老的赵氏嬴姓公族,问道:“晋有‘曲沃代翼’,秦复有‘冀代雍’之危?”

这是提醒秦君嬴石悠着点,想死之前先考虑明白仔细,该做的准备和安排一定要妥当,不要稀里糊涂给那么死了。

秦君嬴石听了没有任何安慰,相反是心头一梗,差点真的上演当场去世。

他的孩子不少,儿子中最大的嬴籍已经十七岁。

关键问题不在于接班人的年龄,要看的是主脉和旁支的实力对比!

秦国为什么非要打这一仗?

力求将阴氏重创,打出一个和平的环境,能够好好地舔伤口,只是其中的一个目标而已。

他们不得不重视的是“核心圈子”遭受重创的这个事实!

这一次集结六七万部队,有多少是“核心圈子”的兵力,又有多少是从其它区域集结过来?

秦君嬴石侧耳倾听远处传来的厮杀之声,低声说道:“如能扭转国运,寡人实不在乎国中何人主宰沉浮啊……”

拼吧,尽力杀死晋人。

各处集结起来的秦军死多死少,一样将决定秦国未来的内部格局。

一众公族纷纷低下了头,心里想道:“为君者的必备技能就是虚伪吧?”

他们也没好到哪去。

前方有将士正在搏命,后方却是心思那么多。

甚至!以“雍”为核心的秦庭君臣,他们将其余区域秦人召来作战的出发点,一开始就带着阴谋。

战场之上。

嬴武跟魏绛互相哔哔叨完毕,各自回到本阵就下达一连串的命令。

这一场致师不是单挑,产生的影响却是不小。

说来讲去,秦国别跟什么正义扯上关系,以阴氏为首的晋国联军就是因为秦国的所作所为来进行报复的。

再怎么哔哔叨,无法改变秦国玩得很脏的事实,无论输赢都要遭到世人的唾弃。

这么一个事实会让秦军将士干什么都缺少理直气壮的底气,晋军这边的将士则坚定认为自己在干正义的事业。

两军将士的心态能从军容上面得到极大显现!

阵阵的战鼓声和号角声中,魏氏的两个“旅”率先推进,他们踩着鼓点的节奏,渐渐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将其余的杂音掩盖,看上去是那么的军容严整,又是一副能正面击垮任何敌军的堂皇气势。

嬴武先观察了一下,发现魏氏的战车兵被落在后面,郁闷地想道:“魏氏这是什么打法!?晋军将‘超乘者斩’的军法丢弃啦???”

战车兵率先冲锋,步兵牢牢紧随其后,还真是诸夏各个诸侯国的传统战法。

这么一套“步坦协同”的战术横行,一定是有其道理和威力,然而魏氏这一次偏偏玩了一手不同的战术。

正在推进的魏氏部队,身穿重甲、手持长戟与大盾的重甲兵位于前三排,他们的第一排会将大盾护在身前,长戟则是平方而出;第二排侧扛大盾,长戟向前成为二十多度左右的举动;第三排则是将长戟向前架出一个四十五度左右的位置。

人在营寨箭塔之上的吕武,看到推进中“魏武卒”的阵型,脑子里“翻片”似得一再搜索,很多“资料”被翻阅了出来,一时半会不知道该拿哪支军队来进行对照。

这么一个“刺猬”阵型的推进方式,懂行能看出可以防御骑兵,还能防止敌方远程部队的覆盖,就是摆明了要打“防守反击”的战术。

吕武将目光移向秦军,看到的是秦军的骑兵已经活跃起来,战车兵和步兵则是仍然待在原地不动。

“魏绛要试验战法,我却要帮着看顾些,不能给玩脱了。”他收回目光,又想道:“这边就是拖时间的。该是拖住秦军主力,给偏师创造夺取‘雍’的机会。一旦将‘雍’成功拿下,秦庭必然震动,少不了心神不稳什么的?到时候就能给予致命一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