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春秋大领主 > 第487章:看寡人驴车漂移!

春秋大领主 第487章:看寡人驴车漂移!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0:10 来源:笔趣阁

天上云多缓缓地飘过,地上的人们异常忙碌,马蹄掀起了阵阵的尘烟,车轮滚滚向前。

晋军和郑军确认要开战,双方各自摆开阵型,一时间两军之中旌旗随风猎猎起舞,全副武装的士兵列队而立。

“郑军整齐有序,阵列喧哗之声不盛,不乏决死之志。”魏琦必须提醒士匄啊。

这样的郑**队已经很久没有看到了,回想起来好像是郑国称霸中原时期才能有的军容。

另一边。

子驷对郑君姬恽说道:“晋人行事刻板,好整以暇闻名宇内,与之对阵凶险异常。”

军人刻板代表守纪律。

好整以暇其实就是纪律得到体现的一种证明。

子驷说什么都不愿意郑君姬恽犯傻去亲自冲锋,考虑到这位国君总是很胡来,必须进行最严厉的警告。

晋军摆出的是一个一“彻”的阵型,也就是出战的军队没有分什么前后左右,全军就是一种长方形,摆明了就是想打一波流。

与之相对的是,郑军同样只列出了一“彻”,来了个麦芒对针尖。

双方的战车都是摆在前方,每一乘战车必然紧随着步兵。

两乘战车协同作战,大概就是“主机”和“僚机”那么回事,配属有二十五名步兵,形成一个“两”的编制;问题是晋军有自己的特色编制,到了以“旅”为单位的时候,配属的士兵足足比其他列国多出了一千名。

各诸侯国,一个“旅”由二十乘战车和五百名士兵组成。

晋军多出的那一千名士兵的兵种并不是一成不变,里面可以有弓箭手也能有专门的盾牌手,形成了体系更加复杂的多兵种配合。

其他列国的一个“旅”的人手方面比晋军少得多,哪怕同样能玩多兵种配合,问题是人手就那么多,抽出一百人当弓箭手就等于少了同等数量能冲锋陷阵的士兵,兵力单薄的劣势肯定体现无疑。

为什么各个诸侯国不学晋国?这个的原因非常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只能概括为兵源多寡、军官素质的差距。

郑军不想致师,也就是出个人到阵前唠嗑或邀请单挑都不想干。

他们知道吕武没有过来,晋国却不止有吕武这么位猛将兄,不是还有魏琦这位悍将吗?

当然,晋国的“卿”不会轻易跟谁单挑,郑人很明白这个道理。

郑人现在最不想做的就是干一些额外的事情来激怒晋人。

摆开阵势交战?只是在走一种符合礼仪规章的程序,跟干一些事情来刻意激怒是两回事。

晋军率先将阵型布置完毕,没有趁着郑军还在继续列阵,给那么杀上去。

“郑人欲与我死战?”士匄话是这么说,一点紧张感都没有。

他能得出那个结论,主要是郑军的士兵太过于安静,反而显得很不正常。

慢慢地,郑军的阵势完成,一段鼓声随后响了起来,列在最前方的郑军战车缓缓向前,后面的步兵在沉默中踏步跟上。

一声招呼都不打,就要直接开战?

士匄与魏琦对视了一眼,由士匄下令敲响战鼓,命令军队出击。

战场之上立刻被马蹄声和脚步声所充斥,过多的频率使得声音汇集变得喧哗。

“执政家中何人出战?”郑君姬恽没关注战场,很好奇地问了这么一句。

子驷有点没反应过来,纳闷这么问是个什么意思,答道:“子深位于阵前。”

郑君姬恽“啧啧”了两声,评价道:“执政心志何其坚也。”

那个“子深”是子驷的继承人。

而子驷的策略就是跟晋军玩命,己方出战部队会全部拼光,能杀死多少晋军则很不好说。

让自己的继承人去送死?无论子驷的策略是个什么样,起码做到“公平公正”了。

既然子驷能让自己的继承人去打一场注定有去无回的战争,其余郑国公族和贵族又有什么话好说呢?他们再不愿意也只能奉陪了。

战前各自的阵型很整齐,开打之后就看双方各编制的配合和调度,队形则绝对不可能再保持整齐。

郑军很快发现晋军的战车发生大改变,也就是转弯不用溜个大圈,还特么能紧急刹车。

这一个发现让舍身拼死的郑人感到极度的吃惊。

只有这个时代的军人才能明白那种战车的存在意味着什么,代表着随时随地能够灵活机动,想要依靠以前的老经验事先拦截不再可能,也就弄不清楚该在哪里堵截,不知道敌军的某乘战车会从什么角度冲上来。

出战的是范氏的军队,能够灵活机动的战车则是采买自阴氏。

抱着决死信念出战的郑人,他们豁出去想要跟晋军拼命,无奈地发现时代变了!

往往是郑军咬牙要跟正对面的晋军玩命,侧翼传来了一阵大动静,先是一乘晋军战车犁进来,随后晋军的步兵从战车撞出的缺口杀上来。

另外一些局部的郑军,他们不是处在冲锋的第一序列,沉住气等待自己补位上场,往前挪动一段距离却是遭到了箭雨的覆盖。

如果郑人没失忆的话,晋国最为善射的是韩氏的军队,然而战场上没韩氏的军队啊!

不是晋国其余家族没有弓箭手,只是在列国的印象当中,晋国除了韩氏之外的其余家族无法将射箭玩得那么溜。

那种想法正确也错误。

首先,晋国不是没有家族看不懂韩氏是个什么玩法,他们只不过摄于韩氏作为卿位家族,学了韩氏的“技术”和“战术”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将侵权摆在明面。

然后,韩氏现在已经不是卿位家族,范氏不再存有太大的顾虑。

在范氏看来,用一用韩氏的一些战术,咋地啦?

同样在战场上的魏琦发现范氏在模仿韩氏的战法,不留痕迹地扫了一眼士匄,内心里升起了很大的警惕感。

魏琦心想:“范氏紧随阴氏研究骑兵,现在又在战场使用韩氏的战术,曾经那么嚣张跋扈的郤氏都没跨过这条红线啊!”

这一刻,魏琦将范氏列为不可深交的名单,对士匄这么不讲规矩也感到极度的排斥。

士匄哪里知道魏琦在想什么,只知道交战之后范氏军队全面压着郑军在打,不免又会奇怪郑军到底什么个情况,劣势那么明显还没崩溃。

他看向魏琦,问道:“上军佐能否出兵再开一局?”

魏琦看了一眼对面郑军的“厚度”,点头说道:“可。”

范氏的一个“师”又三个“旅”跟郑国的一个“军”已经开打,郑国那边还有一个“军”的可用兵力。

考虑到自家的国君怎么都要有人保护,郑军最多也就再向战场投入三五千人,魏氏出动两个“旅(三千士兵)”就可以了。

晋军想要开辟新战场的举动很快就被郑军看到。

郑军对晋军再出兵不是投入正在酣战的战场,选择开辟新战场进行了讨论。

郑君姬恽听不懂太多,品出晋军是要让己方营寨变得空虚,问道:“寡人仍留此处?不若转回‘新郑’罢。”

拼命玩命这种事情交给臣子和士兵去干就好了。

寡人是万金之躯啊!

哪怕知道晋人不敢杀害,被俘也是一件极度丢脸的事情吧?

换作其它年代,将士们在前面拼命,首脑却想逃跑这种事情,想干也不会直接说出来,只会悄悄地玩一出“驴车漂移”的操作。

郑国的一众大臣和贵族听了郑君姬恽的话却是感到认同,心里不感到排斥的同时,赶紧顺着郑君姬恽的话附和,再安排“领导先走”的诸多事项。

一阵忙碌之后,郑君姬恽上了自己的座驾,他却不是直接灰溜溜地逃跑,很是威风凛凛地带着大约七千郑军向战场逼近。

“郑伯(爵位)亲率出战?”士匄正感到有些难办,却又看到郑君姬恽丢下大部分郑**队,拐了个弯不知道要去哪里。

跟随郑君姬恽离开的郑军大约有个两千左右?用一种雄赳赳气昂昂的姿态,朝着西南的方向一去不回头。

士匄有点纳闷地想道:“‘中劲’、‘后劲’自东北而来,西南并无攻郑大军吧?”

他怀疑那边是不是有楚军在过来的路上,觉得自己该悠着点,派出人手催促前方的参战部队加大进攻力度,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将战场上的这股郑军给打崩了。

这一次郑军的韧性有点出乎晋军的的意料之外,换作是以往的话,军阵队列乱了都能喊暂停,等重新列阵再继续战斗;甚至是,损失差不多一成的郑军,早该偃旗息鼓求放过。

现在,出战的郑军不但队形完全乱掉,折损的兵力也早就超过一成,他们却是没有任何的退缩,以一种与之交战晋军感到死气沉沉的状态继续坚持战斗。

可以是心怀壮志,也能是悲壮气愤,带着一种沉沉死气的死战不退,怎么看都会令人觉得极度诡异。

没有亲自到前方的士匄无法得知郑军是个什么情况,他站在巢车上远远地观察,只能看到郑军步步退却,又顽强地在坚持不懈。

“郑人怀此心志,不可小觑啊!”士匄评价了一句。

同样没有前往冲锋陷阵的魏琦对郑军的顽强感到很意外,说道:“需派侦骑往西南窥探!”

郑军的表现太过于顽强,尤其是郑君姬恽带着少量的军队朝着西南而去,不得不令士匄和魏琦怀疑楚国的军队就在西南方向。

楚国的军队已经离开济水河畔,他们不是向着郑国与晋国的战场而来,直奔陈国都城“宛丘”而去。

一直在关注楚军动向的晋国只知道他们离开,不知道楚君熊审会带着大军去哪。

郑国则是连楚军离开济水都不清楚。

而晋国这边会派出侦骑关注楚军,其实是受到吕武统兵作战方式的影响。

只不过,包括士匄、魏琦等人,他们也就是有了这么一个概念,没有将成熟的斥候体系给搞明白。

什么叫成熟的斥候体系?除了要有人紧盯想要盯住的对象,还要掌握消息的传递方式。这里面能说道的地方非常多,真不是谁负责盯人,发现什么值得汇报的消息立刻回去禀告那么简单。

“郑军为何不退?”士匄越来越感到迷惘,同时心疼己方部队的损失超过预计。

这是建立在两个局部战场上郑军都陷入劣势,明明就是打不过就是不肯认输罢战,有种要打到夜幕降临,再奋战到天亮,类似的架势。

“中军佐,我等需预防楚军突至。”魏琦的表情很严肃,心里的警惕性也拔升到最高。

他们哪里能想到郑君姬恽会玩一手“驴车漂移”呢?再看战场上的郑军顽强到折损三成都还不退,能猜测的就是西南方向来了郑国的援军。

士匄下意识看向西南方,将视线转回到尘埃弥漫的战场,再看向显得很空旷的郑军营寨,说道:“不若直击郑人军寨?”

范氏一个“师”又三个“旅”跟郑国的一个“军”打得非常激烈。

魏氏出动了两个“旅(3000士兵)”引来了郑军的两个“师(5000士兵)”。

郑军营寨里面的部队不会超过三千?

士匄手里还有范氏和魏氏总共四个“旅(6000士兵)”的兵力,抽出其中的两个“旅”去攻击郑军营寨,哪怕无法攻进去,也能搞崩胶着战场的郑军心态吧?

而攻不进去在士匄看来属于不可能。

毕竟,无论晋军还是郑军,他们是在半路上给碰到,一天的时间用来搭建营寨,隔天摆开阵势交战,哪有多余的闲工夫加固营寨呢?

所以双方的营寨外围有个栏栅围栏,不存在拒马、鹿角,更来不及挖沟渠。

这种营寨也就是作为军队的落脚地,完全达不到固守的硬寨级别。

现在,士匄唯一需要顾虑的是关于名声方面的考量,真那么干的话,少不了会被人视为过于咄咄逼人。

看着好像挺搞笑?

然而,目前打起来真不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战争模式啊!

上一次楚国邀请晋国到“鄢陵”会战,再干出将己方营寨逼到晋军营寨不足三十米的位置,很是符合他们自号“蛮夷”才能干出来的事情。

士匄心疼范氏士兵的损失一直在持续,又要顾着身为晋国“常务卿大夫”的颜面,一时间陷入两难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