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电影黑科技 > 第441章 育种

电影黑科技 第441章 育种

作者:第十个小号角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8:42 来源:笔趣阁

魔鬼鱼的设计图耗费了陈神好几天时间,等他把主要精力重新放回到那些培育中的受体细胞身上时,时间已经到了三月下旬。

此时上百种受体细胞已经培育完成了,没有出现意外,所有团队都完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把这些娇嫩脆弱的细胞伺候得舒舒服服。

在实验室里面,受体细胞的传代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这项工作已经开始两天了,由于受体细胞的不同,所以它们贴附停滞的时间也不一样,指数增生期和进入停滞期的时间更是不同。

停滞期时细胞虽然不会继续增殖,但是代谢活动依然存在,会继续消耗营养液里的物质,然后排出代谢产物,污染营养液。

而细胞生存在这样的环境里,轻则改变形态,重则从底物上脱落死亡,而且传代不及时还会影响下一代细胞的机能……

所以在达到停滞期之后,细胞就需要及时传代。

上百种受体细胞的传代工作时间跨度长,而且消耗时间多,陈神自然是把这项工作交给了团队里面的人练手。

一直到第一种受体细胞传代完成之后的第四天,陈神才收到所有传代工作完成的报告。

无视掉衣着诡异还在实验室里面发出惊叹声的张景辉,陈神向其他人要来了工作报告。

上百种人造受体细胞,现在都摆放在他面前这张实验台上。

此时已经有人拿了太空育种箱过来。

陈神把箱子接过打开,向众人说道:“这些细胞再做一次检查,没有问题就直接放到箱子里面冻存起来,然后继续培养新一代的细胞。”

“好的。”众人应声,然后在实验台前面开始自己的工作。

陈神看着这些细胞样本长出一口气。

虽然没有像他过年时想的那么美,但是这个项目到目前为止的进展还算顺利。

这些被分装出来的二代细胞就是要送上太空接受辐照的原始样本了。

这些细胞在完成异变之后落地,接着再进行下一代的培育,会很快速地开始蜕变。

到时候是不是真的能变出一只大怪兽来,就看变异的方向对不对了。

检查工作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一切细胞正常,然后放入育种箱,连接上电源冻存起来。

接下来这些细胞会被空运到载人航天基地去,安装到藏羚羊号上面,然后送上太空。

陈神和其他一部分工作人员也会跟着一起去现场应急,在太空育种这段时间里,实验所里面没有需要他完成的工作。

这期间实验所里只需要重复之前做过的工作就可以,人造受体细胞,基因复制,植入基因,培育细胞传代……

只不过相比起坐飞机的其他人,陈神只能乘坐列车前往载人基地。

陈神到达的时候,人造细胞和其他研究员已经抵达一天了。

按照他的要求,大家小心地托着育种箱开始往藏羚羊的顶盖上面装。

藏羚羊顶上临时安装的挂扣像一条铁路,跟笔直的育种箱贴合得很完美,结合它们跟列车相似的造型,看起来就像是一列高铁停在铁轨上。

而当四个育种箱装完的时候,藏羚羊头顶上已经变成了一个车站,上面稳稳停靠着四列“高铁”。

按照标准,所有人造细胞各一个单位凑到一起就是一个样本的数量,而一个育种箱可以装下十个样本,也就是一千多个单位的人造细胞,外加它们的培养器皿。

不过这还没完。

藏羚羊号还有一些边边角角,可以挂载的地方也被安排上了。

只不过这些二等座挂载的不是人造细胞,而是货真价实的种子。

陈神没有忘记,怪兽项目外面还穿着一层太空育种的皮。

这一层皮才是真正的太空育种,育的是各种植物的种子。

既然提出了计划,那自然就要做出行动,不然披的这层皮一眼就被有心人看破了。

在陈神他们完成了所有育种箱的安装之后,农业科学院、中科院、各所农业大学还有各个省市农业科研院所筛选出来的各种种子才开始往藏羚羊号上面装,把藏羚羊号的剩余载重塞满。

陈神留在机库里,饶有兴致地看着工作人员把密封舱安装到藏羚羊身上,跟同样在现场的农科院研究员交流。

毕竟理论上这个育种计划还是他发起的。

陈神跟他们说起密封舱里面的种子种类。

一个已经秃顶的男研究员伸出手指,仔细清点:“里面的种子主要是稻麦棉油菜果花,都是我们各地筛选出来的,重量在三百公斤左右。”

“每一架飞船三百公斤。”旁边一个人补充了一句。

说到重量的时候,在场的研究员都露出了笑容,很有一种脱贫致富的感觉。

他们身边还放着没安装的密封舱,考虑到里面放的是农作物,所以如果把里面的种子倒出来用麻袋装好,几个人再换一身下地的衣服,那就是一幅活脱脱的农民喜丰收.jpg……

还有一个人感慨道:“这么大规模的太空育种,我们还是第一次。”

“那确实是,以前太空育种要么靠卫星,要么靠空间站,种子得按克算,老贵了。”

“之前看到藏羚羊亮相的时候我就想过,要是这东西可以用来太空育种那该多好,谁知道还没有等我的提案交上去,陈总师你就已经主动发起育种计划了,而且这一来就是好几吨的量……”一个模样看起来比较成熟,似乎还是个小领导的中年男人十分感叹。

而他旁边的研究员们感叹之余,还有点扬眉吐气。

国内重视太空育种的时间不算太长,第一颗专职于太空育种的卫星直到2006年才发射升空,携带的种子只有两百公斤。

而且这两百公斤种子在太空遨游之后,不是全部都可以发生变异的。

太空育种的变异率能达到百分之一就已经是极高极高了。

而且基因突变表现出现的新性状一般都是恶多而利少。

本来可以变异的种子就少,这些变异种子里面还有大部分都是往坏方向变异。

有时候一次太空育种下来,在花大力气培育传代之后都不一定有一个能有合格的表现。

再把火箭卫星的成本一分摊,太空育种在之前的成本简直高到吓人。

所以以前国内对于太空育种并不是非常热心,一般都是搭其他项目的顺风车,哪里像今天这样,一来就是一艘藏羚羊载三百公斤,合计起来足足三吨多的量。

这个重量都比得上之前国内所有太空育种重量的总和了。

更夸张的是这还只是第一批次的种子,后面如果再来几个批次,那说不定就赶得上所有国家太空育种的种子重量总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