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电影黑科技 > 第367章 最高端的设备往往都只需要最朴素的检查…

外界因为等离子电池的事情闹翻了天,甚至有人认为局势已经到了爆发战争的边缘。

不过这些风波都跟陈神这个始作俑者无关。

人们顶多在报道新闻的时候会把他的名字顺道提一嘴,大多数人都不会把眼下世界的紧张局势和各处频起的悲剧归咎于他这个发明人身上。

所以他现在正在山里的大工厂,一边看着等离子推进器的生产,一边看着系统里面的黑羚羊号项目进度快速上涨。

等离子电池出世这些日子以来,黑羚羊号项目的进度就快速推进到了92%。

在赤红暴风开始准备深潜任务的时候,项目进度才刚刚走到60%。

等离子电池样品推出之后,项目的上涨速度已经远超平时速度,哪怕是赤红暴风下水深潜那几天也比不上。

说到底,大多数人看赤红暴风都只是看个热闹,但是等离子电池可是实实在在地关系到地球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

按现在的进度,估计等到这批用于试验的等离子推进器出世之后,黑羚羊号项目就可以完结了。

陈神把眼光放回面前这台机器上,它看起来就跟纳米线管的总装机差不多,都一样巨大无比,由许多种机器生硬组合起来,宛如一个畸形儿。

不过此时在它内部孕育着的物品却可以说是人类目前的最高技术结晶之一——三维纳米加工之后的等离子纳米推进器。

按照之前的预计工期,这一条总装产线只需要二十天时间就可以生产五十万枚纳米推进器,理论上可以满足一套推进单元的需求。

不过这是极理想状态下的情况,所有生产都是有良品率的,五十万枚纳米推进器里能有多少枚及格的,谁也说不准。

陈神盯着屏幕上面的参数沉思。

眼下这一批纳米推进器在赤红暴风完成深潜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生产,现在接近生产后期,里面的纳米推进器已经自动加工成形,正在进行筛选。

筛选合格之后的纳米推进器会再进入装配线,自动装配到同样由这台机器生产的推进器上。

理论上来说,这一步生产之后的推进单元是可以直接装到飞船上面使用的。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一些必不可少的试验还是要准备的。

所以第一套推进单元,按照惯例都会送到试车台上进行试车。

所谓试车,就是试运转的意思。

“总师,唐组长那边送过来一份报告。”这时身后走来一个人递来一份资料。

陈神接过来,第一页上就是之前已经投入生产的藏羚羊号机身。

这段时间来机身不仅完成了制造,而且已经在进行除推进器外的整机试验。

至于结果,从唐华聪发回来的报告来看,效果显然很好,完全达到了之前的技术指标。

虽然藏羚羊号的技术超越了当前的时代,但是说到底还不是什么戴森球一类的技术,只是一艘地月系内的飞船罢了。

在有技术理论,有具体参数指标的情况下,举一国之力不计成本把一艘太空飞船的机身造出来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很多事情不做,不是因为做不到,而是因为做出来不划算,或者有更经济的方案可以选择。

比如移民火星。

以现在的技术如果非要做的话,并非做不到。

送一小部分人移民火星,并且给他们建好一个生存基地肯定没有问题的。

但是成本会高到吓死人,就像是登月时一样,数以千计地造发动机试车,找出关键问题并解决掉它,移民火星也可以这样干,实践出真知,不停地向火星发射移民模拟飞船,哪里出问题改哪里。

只不过现实不是玩坎巴拉,这样靠实践硬堆上去的话成本以千亿美刀计算都是小的,而登陆火星的回报显然不可能有这么大。

所以全世界都只能慢慢投入,让科研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等待技术的发展和时机环境等因素的成熟。

俗称“省钱式科研”,能算出来的就不要做试验,可以做一次试验的,就不要做两次,哪怕为此付出碍的时间成本。

不过藏羚羊号不同,它正是属于不计成本硬堆出来的“移民火星”。

当然,藏羚羊号的成本不可能有移民火星那么高。

陈神把报告从头到尾简略地看了一遍,确定没有出现意料之外的问题才把报告合起来。

原本他预计是要在五月份完成藏羚羊号首次试飞的,现在看来还是太乐观了。

等离子推进器的推进速度已经跟飞船本体完全脱节了。

其他技术都已经在进行整机试验了,推进器还要几天时间才能看到实物,等到试车完毕,再造出第二批推进器装到飞船上面,应该已经是六月了。

幸好造出来的推进器总装机不止这一台,不然的话他光是等推进器都不知道要等多久。

陈神看一眼时间,现在已经是四月二十七,藏羚羊五月首飞的可能性已经归零了。

这还是他第一个延时的项目。

“筛选结果已经出来了。”

正想着,从厂房里面送出来一辆小推车。

上面装着一大团湿腻粉末状物体,咋一眼看过去像是一垞沾了水的面粉。

不过陈神知道那是什么。

他马上走过去,一边还说道:“马上送去检测。”

陈神看着装在玻璃盒子里面的粉末,这些粉末可比面粉细多了。

如果不是积聚成堆,他们说不定都看不清楚有这么一堆东西。

这些粉末其实都是纳米推进器,正是被机器通过溶液筛选出来的不合格产品。

纳米线路生产还相对简单,良品率相当高,目前每一批次都维持在95%以上,不过看刚刚那一堆粉末,陈神就知道恐怕推进器是维持不了纳米线路的良品率了。

“好的。”马上就有人过来把这些推进器送到不远的实验室。

要测量良品率,第一个步骤不是上显微镜,也不是上其他仪器,反而是把推进器送上最朴素的电子秤。

最高端的设备往往都只需要最朴素的检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