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电影黑科技 > 第138章 组装完成(上架前最后一次求推荐)

当天的测试结束之后,李言并没有离开基地,而是叫来了负责驾驶舱组装的工程师们,大家继续商量一个可行性高的组装方案。

虽然在图纸里面,陈神已经把驾驶舱的各个位置,要放什么设备都标注出来了,但是这么多设备仪器和线路,他们仍然要考虑要怎么布局,先装什么,后装什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此外还有一些安装难度高的部位,比如赤红暴风头部观察窗的变焦望远镜!

最前面是一块玻璃镜片,在深海之中,玻璃是非常脆弱的,一旦玻璃的表面有一点细小的划痕,都有可能成为巨大水压的突破口,这就导致玻璃镜片从生产出来,到安装的全过程中不能与任何的硬质物体接触,哪怕是指甲。

而且观察窗口和玻璃之间贴合需要十分紧密,两者之间的缝隙不能超过0.2丝,也就是0.002毫米。

这些基础的经验都是从之前潜龙号的项目里面得到的信息,李言也找到潜龙号项目,拿到了其中更多的细节信息。

虽然在陈神的图纸里面,因为玻璃材料特殊的原因,安装要求并不需要这么高,但是李言还是习惯性地以最高的标准来做。

李言和手下的工程师们看着潜龙号那边给出的一手工程资料,商议着安装方案,一个可行的方案渐渐成形。

还有其他一些安装难度高的部位,都被他找到了国内类似的参考案例,为组装方案提供了可行性上的支撑。

李言不止一次感慨过,如果没有了这些案例,他们想要解决这些问题,肯定得花不少的时间。

陈神那边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也不由和李言发出了同样的感慨,如果没有国内各个领域不同项目的支持,这个项目还真的走不了这么快。

赤红暴风的运载平台来自航天,部分组装工艺来自深潜器,矢量发动机依靠航空工业,还有装甲、机械部件加工……

这完全就是一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小子!

当然,这些领域出了这么大的力,以后赤红暴风的技术也会反馈到这些领域里面。

有了目前的超大运载平台基础之后,航天领域以后的运载平台设计可以省去好多功夫。

深潜器或者潜艇以后可以使用赤红暴风身上的密封技术,还有深海耐压钛合金的加工工艺。

暴风系列矢量发动机,如果魔改成功,国内就可能增加一款推力大到恐怖的矢量发动机……

更别说还有阻尼减震领域这些许多领域都用得上的技术了。

至于民用的领域,短时间内不会开放赤红暴风身上的技术,一者是保密需要,二来是科研人员自己都还没有吃透技术,谈什么把技术转化到民用领域?

陈神可不想干这种累活儿。

但光是这些科研或者国防领域的效益就已经足够可观了。

赤红暴风手臂并没有拖延太多时间,一条右臂是早就已经组装好了的,现在只需要把它拆开,分成上臂下臂两段,再组装上去就好。

另一条右臂在有了之前的组装经验之后,组装的速度也是飞快。

至于剩下的那条左臂则是更加轻松。

原本左臂是等离子炮,但是等离子炮早就造好了,还被送进大山了,自然不可能再造一门安装到左臂上面。

所以陈神之前就已经在图纸上对左臂进行了改造。

虽然外表的造型以及其他的密封设计不变,但是小臂内部已经变成一个油箱了。

左臂以后将作为机甲的副油箱存在,增加机甲的续航时间。

预计在增加了这个副油箱之后,赤红暴风的全功率行动时间能够达到八个小时左右。

这样的改造减小了组装的难度,如果还是等离子炮的话,里面各种高精尖仪器可没那么容易组装。

安装完了左右双臂之后,剩下需要安装的就是驾驶舱和背后的两个大油罐。

首先安装的是两个大油罐,在安装这两个装置之前,机甲的背部装甲无法安装,底下的三个矢量发动机现在都只能光溜溜地露在外面。

两个大油罐如同水壶内胆一样的油罐储箱被高高吊起,所有可移动的空中平台都处于使用状态,技术员们在上面站立,一边用对讲机报告吊装的状态。

等到落位正确,他们才操控着空中平台靠近,系着安全绳开始对油罐储箱进行固定。

从下面看上去,施工的人们就像是攀爬在巨人身上的蚂蚁。

不过这些“蚂蚁”的力量却让人惊心,不知道多少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储箱安装好之后,还需要安装其他小型部件,最后安装的是油罐外表的赤红钛合金装甲。

在装好油罐的装甲之后,事情到这还没有结束。

它的下面还需要安装一块巨大的背部装甲,同时左右两边还要安装两块用于保持机甲平衡的圆三角肩胛鳍。

不过安装这些装置只花了三天,期间陈神就在旁边看着,速度快得惊人。

等到这两样装置安装好,赤红暴风的完成度已经超过90%,只缺少一个驾驶舱了。

“驾驶舱那边也差不多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李言等到库房这边组装完毕,对陈神说道。

这自然要去看一看。

陈神和李言一起前往组装区,现在驾驶舱的组装工作已经开始了。

之前李言他们商议出来的方案是空中分散组装。

先把驾驶舱的底部安装上去,获得一个立足之处,随后再把四面的框架和舱内其他装置安装到底部上,最后再安装最为娇弱的变焦望远镜部分。

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边组装边施工。

驾驶舱的底部是一个特殊的互抵式活塞装置,可以极大地增加颈部连接的灵活性,使得机甲转头的速度几乎与人类无异。

在装好了这个巨大的活塞装置和四面的框架之后,许多内部装置便通过空中平台或者吊机转运到上面,由技师们进行安装。

而在地面的组装区,还有大量的技师在按照组装方案,组装舱内的剩余设备,每组装好一件,立马就送上机甲安装。

最复杂的驾驶舱,就这样用这种蚂蚁搬家的笨方法一点一点地搬上了七十二米的高空。

最后的组装在深夜进行,基地里面仍然灯火通明。

陈神和李言即使困倦,也仍然站在墙壁边缘的天桥上,盯着对面的施工状况。

现场几乎听不到一点声音,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着前方。

机械臂带着观察窗口小心地与驾驶舱实施对接,在精准定位的仪器下,两边的对接没有丝毫的失误,完美对接到了一起。

哗啦啦!

就在对接完成的那一刻,天桥上、空中平台上……现场响起了一阵阵狂热的掌声,还在这里奋斗的人们强忍住内心的喜悦,不停鼓掌。

即使向来稳重的李言也不禁揽住陈神的肩膀,摇晃着陈神:“成了成了!”

陈神笑得开心又感慨。

这个项目居然这么快就完成了,就连他自己都十分出乎意料。

对接成功之后,许多个技师按捺下激动的心情,连忙带着机器设备,进入舱内对刚刚安装的观察窗口进行固定。

直到他们固定好观察窗,赤红暴风才算是真正的完成了。

陈神走上空中平台,控制着移动到赤红暴风的前面,看着这架世界上的第一台大型机甲,也可能是最后一台大型机甲,不由得感慨万分。

它虽然身躯庞大,但魁梧雄壮的躯干和双腿,以及纤长有力的三臂,都能让人感觉到致命的气息,它必定是一个敏捷的杀手!

“明天对整机进行检查,一周之后,进行第一次测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