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新中医时代 > 第四卷 行医 379 先治与后治

新中医时代 第四卷 行医 379 先治与后治

作者:沐仲景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8:36 来源:笔趣阁

郑好对张传经为冯小民用针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做了解释,他说:“足阳明经是多气多血的经络,这条经络的支脉是从大迎下走人迎,沿着喉咙进入缺盆经过胸部乳 头向下进入腹部。现在你针刺了这条经络上的穴道,从而扰动阳明胃经气血,使得气血推动病人胸部热实之邪上涌,所以病人咽部就像被堵住,而不能发声与呼吸。”

张传经说:“可是我并没有采用补啊,而是用的平补平泻。”郑好说:“你因为只有采用补法才是补吗?”张传经疑惑地问:“难道不是吗?”

郑好说:“阳明经多气多血,你因为只是古人说说吗,它本就是一条补虚的经络,足三里更是补虚的要穴,只要是你选取了这条经络上的腧穴,你又怎么能指望不补不泄呢?”

张传经说:“选取足阳明胃经治疗是我错了,可是为什么用了足厥阴肝经的太冲穴就可以救逆呢?”郑好说:“你应该知道肝经在人体的走行吧!”

张传经点头说:“当然,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的丛 毛处,沿足背内侧向上,经过内踝前一寸处,上行小腿内侧(经过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至内踝上八寸处交出于足太阴脾经的后面,至膝胭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 毛中,环绕过生殖器,至小腹,夹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通过横膈,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之后,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目系,上经前额到达巅顶与督脉交会。”

郑好说:“是的,没有错,你说的走行完全正确。这条经络是经过喉咙后。另外人体肝脏的作用是什么,想必你也应该很清楚。”

张传经说:“第一它主疏泻,二它主藏血,三……”郑好摆手制止他再接着说下去,“对,它主疏泻,这是关键点。有时候我们虽然记住了作用,但是一旦临证却一定能够想到。现在病人胸中热邪被气血涌至喉咙,这种情况下只能选取肝经疏通气血,而恰好这条经络又经过喉咙。”

张传经恍然大悟说:“选取太冲穴是因为太冲穴是肝经原穴。原穴的含义有发源、原动力的意思,也就是说,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找到形质。”

郑好赞道:“对,你说的没有错,在这里是通过太冲而疏通逆乱气血。就好比是军队统帅指挥混乱的军队恢复秩序。”

张传经赞扬道:“郑老师心事缜密,实在是中医中的高手。”张传经此刻对郑好由衷佩服。 不用你或者是郑大夫,而是改称郑好为老师。

冯婷婷说:“你们说的什么啊,我可是一点也不懂。”冯小民说:“中医大夫就是会拿些别人不懂的东西故作高深,实际不过是故弄玄虚罢了。不要让我再听这些人啰里啰嗦,把我扶走。”

冯婷婷说:“你还没有治病呢,怎么可以走?”冯小民说:“老姐,刚才的治疗你也看到了,不治疗还好,越治疗变得越糟糕了,难道今天非得让这些蒙古大夫把我治死吗?”

冯婷婷不理会冯小民的阴阳怪气。他对郑好说:“郑大夫,刚才张大夫说了,难道我弟弟的病真的不治了吗?”

郑好说:“张大夫刚才只是说他的病不好治疗,并不是不可治,世上无不可治之病,言不治者,未得其法也。五脏有病,就像身上扎了刺、物体被污染、绳索打了

结,江河发生了淤塞现象。

时日虽久但刺还是可以拔除的;污染的时间虽久,却仍是可以涤尽的;绳子打结虽然很久,但仍可以解开;江河淤塞很久,仍是可以疏通的。

高明大夫治疗疾病,就像拔刺、涤洗污点、解开绳结、疏通淤塞一样。病虽然复杂,仍然可以治愈。”

冯小民说:“不要因为刚才你瞎猫碰到死耗子给我扎那一针,就因为可以治疗我的病,你们这些夸夸其谈的大夫我见的多了,有的说是一百副药可以治好,有的说打上几天的吊瓶就好,可是现在我还是不能动。”

冯婷婷不理会冯小民的牢骚,他问郑好:“他的病现在应该怎样治疗呢?”

郑好说:“刚才张大夫候的脉很准确,病人上半身是实热,下半身是虚寒,治疗起来的确有虚虚实实之弊。”冯婷婷说:“那怎么办呢?”

郑好说:“在治疗之前我想问病人一个问题,刚才张大夫也问过,只是病人没有回答。”冯小民一副爱答不理的模样“你想问什么?”

郑好说:“下半身虚寒一定是在车祸后,经络受到损伤,气血运行不畅引起。那么你心烦胸闷的实热是发生在车祸之前还是之后,请告诉我?”

冯小民伸出手说:“不要问我,你可以候脉啊!”

郑好说:“或许有更高明大夫,可以通过望、闻与切诊,不需要问诊,就可以洞察患病先后。但我的中医水平还没有达到这么高的境界。”

冯小民讥讽说:“哈,把脉都整不明白,却敢给人随便看病,这不是拿人生命开玩笑吗?”冯婷婷说:“小民不要胡闹,这位郑好大夫是一位很高明大夫,你一定要配合他。”

郑好说:“虽然不能通过把脉候出你所患疾病先后,倘若你能配合治疗,相信通过中医问诊,一样可以明确你所患疾病,从而进行有效治疗。请告诉我所患病的先后。”

冯小民说:“这与治病有什么关系吗?”

郑好说:“当然有关系。病本第二十五说: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

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标;先病后泄者,治其本;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有客气,有同气。大小便不利治其标,大小便利,治其本。

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谨详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为独行;先小大便不利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也。”

冯小民哈哈笑道:“操,这是什么,又是本标又是标本,又是大便小又是小便大,绕口令吗,啊,哈哈哈。”

张传经说:“这是黄帝内经灵枢经的话,大意是先患有某一种疾病,然后出现四肢厥逆的,应该治疗其原来的疾病;若是先有厥逆的症状,然后出现其他的病变,治疗时就应该先治疗厥逆;先有了寒病,再出现其他病证的,寒病为本,应先治疗寒病;先有了某种疾病而后产生

寒证的,应该先治疗原来的疾病;先有了热病而后产生其他病变的,热病为本,治疗时应该先治疗热病;先有了某种疾病,而后发生热病的,应先治疗原来的本病;先有了某种疾病而后发生泄泻的,应该先治疗原来的本病;先有泄泻,而后转生其他病的,泄泻为本,应先调治泄泻,再治疗后来发生的其他的病变;先有某种疾病,而后发生中满的病证,应先治疗中满的标证;先患中满而后发生心烦的病变,中满为本,应当治疗其中满。

人体在感受了非时令之气的六淫之气而发病的,也有因为不能适应按时而至的六气而发的,不论是哪一种情况,只要出现大小便不利的情况,虽然大小便不利为标,但应先救治这一个紧急的标证;只有在大小便通利的情况下,方可先治其他的本病。

疾病发作之后出现实证的,治疗时应以祛邪为主要的治法,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疾病发作以后表现为虚证的,治疗时应该先扶正,一般应该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治疗当中还要谨慎地观察病情变化的深浅轻重,根据客观的情况,治疗也随症状而变化,精心调治。病情轻缓的,可以标本同治,病情深重的,要抓住症结之所在,先从一个主要的方面下手治疗。先有大小便不利的症状而后变生其他病证的,应先治疗大小便不利这个根本的病证。”

郑好说:“没有错,这几句话在临床的治疗当中是十分重要的原则,临证时具体的病情变化十分复杂,常有病证的混淆和证候的交叉,因此,分清疾病的标本先后是非常关键的。在“治病求本“这一大原则的前提下,黄帝内经又提出了两个原则,一是“急则治其标“,属于此范围的包括“中满者治其标“和“小大不利治其标“两种情况;二是“间者并行,甚为独行“,即在病情轻微的情况下可标本同治,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则但治其标或先治其本。张大夫刚刚解释的很正确,看来你也一定是经常熟读经典。”

张传经说:“说来惭愧,虽然经常读黄帝内经等古代经典,但却如鸭子吃蜗牛,食而不知其味,今天与郑老师交流才实实在在认识到自己差距。治病救人必须活学活用,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

冯小民对张传经说:“你们这越是解释我就越是听不懂了,这和我的病有什么关系吗?”

张传经说:“你的病有实热有虚寒,病情复杂。可是黄帝内经这句话告诉我们,先有了热病而后产生其他病变的,热病为本,治疗时应该先治疗热病;先有了某种疾病,而后发生热病的,应先治疗原来的本病。”

说罢他看向郑好,问:“郑老师,病人现在的病应该是遵照上面内经中提到的治疗宗旨,就不会发生虚虚实实的错误,对不对?”

郑好说:“张大夫,你说的很对,另外,请不要叫我老师,我们是同道,互相探讨,谁也不是老师,只有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才是我们真正的老师。”

张传经此时对郑好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他点头说:“是,郑老师,哦,不,郑大夫。”

冯婷婷说:“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了,只有明白了热病与寒病得病先后,才能确定先治疗那种病,才能把病治好。”

郑好说:“对。黄帝内经告诉我们既有实热也有虚寒的疾病,一定要明白那种在先那种在后,这样才能辩清标本情况下正确治疗这种复杂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