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新中医时代 > 第四卷 行医 337 再给柱子亲戚看病

新中医时代 第四卷 行医 337 再给柱子亲戚看病

作者:沐仲景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8:36 来源:笔趣阁

回煤城人民医院的前一天,郑好再次来到龙山。经过谢彩霞最近的针灸治疗,柱子两条腿已经可以离开床面作稍稍移动。

郑好给柱子作了检查 说:“虽然能抬离床面,但是不能对抗阻力,按照西医肌力分级应该达到3级了。”

对于平常人来说,也许这根本不算什么。但对柱子来说,这却无异于重生。毕竟他的两条腿已经是被判了死刑,一辈子与床为伴了。

柱子激动地拉住郑好的手说:“兄弟,谢谢你,明显地感觉到这两条腿似乎越来越有力量了,我想我这辈子应该还有希望去地里种庄稼!”

谢彩霞说:“柱子,你真没有出息,整天就想着你那一亩三分地。”

郑好笑了,说:“种地有什么错,没有农民种地,中国这么多人吃什么,喝什么?”

谢彩霞得意说:“郑好,看来我的医术也很高,是不是?”

郑好说:“正确的持之以恒治疗当然很重要,可是柱子身体强壮,气血旺盛,这才是病情向愈的重要原因。”

谢彩霞撇嘴说:“郑好,你可真不会夸人。”

当郑好说出要再次去东庄给柱子姨姐看病时候。谢彩霞说:“你对这事还挺上心的,不过,我提醒你,她姨姐可没有诊费给你,你去是免费义务看病。”郑好说:“我知道。”

他们再次到东庄,找到柱子的姨姐家。

由于主屋倒塌,院子里砖头瓦块的乱成一团。在院子角落处,一个**岁女孩正在烧水。看到他们进来。怯怯问:“你们是谁?”

谢彩霞问:“我们是柱子朋友,来给你妈妈看病,你妈妈在家吗”?

女孩大概听说过柱子,就领着他们进到旁边破旧偏房内。刚进屋,一股浓浓的膻臭味扑鼻而来。屋内一位五六岁女孩正跪在地上,端着盆给羊喂水。想来这是柱子姨姐的小女儿。

郑好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两个穿着破烂的孩子,过早的承担起家务,可正是因为有了孩子,这个家庭才有希望与生机。

柱子姨姐躺在一张破床上,面色黑黄,皮肤干瘪,眼眶凹陷。谢彩霞说明来意。女人说:“是柱子让你们来的啊,他还好吧?”谢彩霞说挺好,你对象呢?”柱子姨姐有气无力的说:“去外地打工赚钱了,挣足了钱,回来盖屋。”

郑好说:“柱子请我们来给你看病,你愿意治疗吗?”柱子姨姐点头说:“你们是大夫啊,给我治吧,治好了,我好照看孩子们,我还要种地!”说着配合地伸出手。

郑好给对方把了脉。脉又细又快。让对方伸舌头,看到舌红干,舌苔黄燥,就说:“你这个病应该是在产后感冒所得吧?”

女人点头说:“是,有了老三,担惊受怕,身体一天比一天差。三天两头感冒。”郑好点头说:“你的病中医叫热入血室。是不是现在月经不正常,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

女人点头说:“是,月经很少,有时干脆没有。两

腿像是灌了铅,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而且晚上可以看到好多死去的人,他们都来找我。”

较大女孩走过来接口说:“妈妈有时候晚上会大叫大嚷。白天有时候也对着空气说话呢!”

郑好点点头,他对谢彩霞说:“你掀起她的衣服,两侧胁部期门穴上下应该有发暗发青的瘀滞。”

谢彩霞闻言,掀起对方衣服,果然看到了胁下经过期门穴纵行发暗发青犹如细蛇般迂曲的一条瘀滞,想必应该是曲张的静脉。谢彩霞说:“果然有。”

郑好说:“好,现在你用三棱针给她点刺出血。”谢彩霞依言而行。对方胁下瞬间流出不少黑血。

放完血,柱子姨姐长长舒了一口气,说:“哎呀,真是舒服啊,就像突然卸下了一块千斤巨石。头脑也清亮多了。”

谢彩霞问:“还要开中药调理吗?”郑好重新给对方把过脉说:“本因为还要用小柴胡汤加减,但脉象现在已经平和,吃药就不需要了。”

谢彩霞说:“以后还有什么要注意的事项吗,比如饮食什么的?”郑好不假思索:“要清淡.......。”

谢彩霞指了指对方锅内食物,郑好看到锅内除了萝卜就是白菜。就把“清淡饮食一月”省略了,人家吃这些东西,还要什么清淡饮食呢?

郑好与谢彩霞出门的时候,女人已经可以从床上起身送他们了。就在女人刚刚站起的时候,本来在外面的孩子突然跑进来,满脸惶恐地说:“妈妈,妈妈他们又来了。”

女人变得惊慌失措。显然她知道孩子口中的他们指的是谁。

此刻,院子里呼呼啦啦进来十七八个人,他们气势汹汹。径直来到门前。这群人之中有两个工作人员,满脸通红,脚步踉跄。一看就喝多了。

其中一个喷吐着酒气,对女人说:“你家男人呢?”女人怯怯地说:“他去打工了。”

“罚款什么时间交?”女人说:“打工回来就交。”“他什么时候能挣到钱,是去挣喝酒的钱了吧!”来人的话引来同行人的窃笑。

那人得意起来,一脚踹在木门上,轰一声木门应声倒下。锅碗瓢盆全被砸在了下面。

柱子姨姐吓得脸色铁青。身子摇摇晃晃,眼看就要摔倒,谢彩霞赶忙搀扶住她,两个孩子已经吓得哭泣起来。

另一个喝醉酒的家伙进屋牵了羊说:“这个羊牵走。”郑好一直尽力按捺着自己心中的怒火,安慰自己:“要忍住,一定要忍住,这是人家在执行公务,在行使国家赋予的权利。”

但是当看到对方把屋门踢倒,牵走这个家庭唯一值钱的东西时候,他实在忍不住了。他终于明白了,古代侠士路见不平,把肺气炸的那种心情。

郑好走过去,拦住了牵羊那人说:“这个家庭除了这只羊,已经一无所有了,古人说:不涸泽而渔。请给这个家庭留下一点点指望吧!”

牵羊那人抬手去推郑好,嚷嚷道:“你是谁,不知道我们在执行公务吗?

但是郑好像是一座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郑好说:“虽然国家有政策,可是执行政策的是人,看看孩子们穿的,孩子们吃的,你怎么还能狠心夺取她们的物品,难道你就没有一点点做人的良知吗?”

那人喷吐着酒气,愤怒的吼道:“你大胆,敢教训我,信不信现在我就让人把你抓到所里去。”

郑好也愤怒了,他说:“你们的骄横,让公安开路,你们的嚣张,由政策掩护,你们的工作就是伤害与掠夺。这难道就是当年无数先烈流血牺牲所希望的吗?”

这时过来一个披着黑色外套的中年人,他说:“你是龙山的郑好吗?”郑好没想到对方竟然认得自己,但却并不畏惧,点头说:“没错。你想怎么样,也要到龙山去扒我的房子吗?”

旁边有人训斥郑好说:“小子,说话注意些,这是我们吴主任。”

吴主任对手下使了个眼色,那人不做声了。他对郑好说:“看样你是读书明理的人,难道不知道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道理吗?”

郑好说:“你说的不对,如果按照你说的逻辑,岂不是无儿无女的光棍是所有人之中过得最富裕的。”

吴主任说:“他家这么穷,生这么多孩子干什么?”郑好说:“一个家庭如果没有了孩子,他们将来会更穷,会更没有希望。正是有了孩子,虽然暂时贫穷,但是将来这个家庭还会有希望与未来。”

吴主任说:“中国人太多了,所以我们的国家才贫穷,不发达。只有控制人口,国家才能发展。所以计划生育才被定为国家的基本国策。”

郑好说:“这在从前或许是制定政策理由,但现在不是。走出贫穷的办法,是给予孩子们最好的教育,帮助有病的人战胜疾病,给不良习惯的人予教导,让他们知道不良习惯的危害。发展农村的水利,使干旱的耕地得到良好地灌溉。这样才能使他们不再贫穷,而不是用减少人口的方法使国家富裕。这是最无能的做法。至于夺取他们的财产,摧毁他们的房屋,抢走他们的家畜,只会使他们更加贫穷。”

吴主任说:“我们只是国家政策执行者。”郑好说:“不,你们更应该是政策反馈者。把真实情况反应上去。即便你们不得不执行的政策,也请扪心自问,你们的言行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你们的每一种行为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请多份同情,多份理解,多份宽容。政策是死的,但希望人性是宽容的。”

吴主任叹口气,转身对柱子姨姐说:“你要尽快让你男人把罚款交上来。”接着对众人摆摆手说:“我们走吧。”说完率先扭头走了出去。

牵羊的人喊:“吴主任,这只羊还要不要牵着?”吴主任说:“生活不易,夺走她们最后一点希望,你对的起自己良心吗?”

走出大门后,一个工作人员赶上来问吴主任:“那个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来头,主任认得他吗?”

吴主任说:“知道当初宋主任是怎么被抓的吗?”“难道与这个年青人有关系?”

吴主任什么都没有说,转身上了汽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