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新中医时代 > 第三卷 学医 328 林大夫的故事

新中医时代 第三卷 学医 328 林大夫的故事

作者:沐仲景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8:36 来源:笔趣阁

他们边吃边聊,郑好说起了医校一位要好同学,邀请他一同去中医大师叶八味那里学习中医的事情。自己因为医院实习没有完成,犹豫再三,至今尚未决定。希望林老师能给一个意见。

当然,郑好迟迟没有离开煤城的真正原因是不想离开颜晓雪,嘴上却不便说出。

林大夫想了想说:“叶八味我听说过,据说是当代了不起的中医大师。无论是医术还是医德都是声名赫赫。至于你要做什么样的选择,要由你自己决定,在你做决定之前,让我给你讲讲我家祖辈发生的一些故事吧!”

郑好与林大夫交往已经很久,而且对方也是他最值得信任与尊敬的人。但对林大夫的家庭情况,郑好并不是很了解。对于郑好来说,林大夫是一位既熟悉又陌生的朋友兼老师。

林大夫说:“我祖上其实并不是行医的。可是不知什么时候,我家族中出现了一种可怕的病。祖辈男丁,一到五十多岁,就会发生肚子硬,像石头一样,剧烈疼痛,吃不下去饭,慢慢的人就会逐渐消瘦,最后直到水米难进而死亡。可以说是如同魔咒一般,困扰着我们整个家族。”

郑好说:“是不是胃癌呢?”林大夫说:“现在想来,应该是吧,可是那时候没有x光机,更没有胃镜,当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病。就是知道,现在看来依然是很难治疗的病。好在我家祖辈经商,攒下来不少钱,一旦有人生病,就遍请名医。可是依然没有医生能够给看好。”

郑好说:“每个时代都有那么多名动全国的好医生,难道请他们也治不好吗?”

林大夫说:“或许请的医生还不够高明,到我祖爷爷那一辈时候,还是逃脱不了活不过六十的魔咒。”郑好感叹说:“有时候要找一个好医生,特别是好的中医真的很难。”

林大夫说:“是啊,恐怕是比摸彩票还难。”郑好心说:“这话就过了,倘若比摸彩票还难,那么世上还有好中医吗?”林大夫接着说:“后来我祖爷爷机缘巧合,得到了一本伤寒论。”

郑好问:“就是那本宋刻板伤寒论吗?”林大夫说:“就是。我祖爷爷是名秀才,俗话说:秀才学医,笼里捉鸡。他那个时候五十多岁,胃里已经有了不舒服的感觉,他发誓要自己学好中医,治好自己的病。”

说到这里,林大夫突然对郑好说:“你知道吗,中医大夫里面有很多自学成才的名中医。” 郑好想了想说:“黄元御张锡纯等都是自学成才。”

林大夫说:“其实我的祖父也是靠着伤寒论自学成才的。他以后又博览医书,终于治疗了自己的疾病。并且成为当时名噪一时的医生。到了我爷爷,我父亲,虽然有祖父的指导,面前放着各种医书,可是已经远远不如祖父的医术通神了。到了我的时候,祖父已经认识到我的确已经不适合学习中医了,彻底放弃。”

郑好说:“老先生似乎太过武断。”林

大夫说:“不是,我的祖父精通周易,是个识人断事极准的人。他说:倘若你们能够学好中医就去学,倘若学不好,那就干脆放弃。其实西医已经传入中国,中医已经倍感危急。”

郑好说:“倘若要求如此严格,中医岂不是要失传了。”林大夫说:“我祖父常说:你们如果学医就要学好,否则就不要学,半吊子医生给人胡乱看病,图人钱财,害人性命,与土匪何异。”郑好点头:“我明白老先生的意思了。他是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林大夫说:“是的,我祖父是个做人做事都极其严格的人。通过祖辈学习中医可以看出,中医是可以自学的,而且能够自己学的很好。”

郑好说:“可是前人的经验与实践不通过老师教诲怎么能够融汇贯通?”林大夫说:“单凡能够通过语言传达的意思,都可以用文字表达出来。我们中文是伟大的,没有中文表达不了的语言。但凡说是通过书籍不能领会先人医学精粹的,那不过是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郑好说:“可是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认为中医需要跟着老师才可以学好呢?”

林大夫说:“人云亦云,世人庸俗之见而已,其实,自学对于中医来说,是抛弃庸俗之医的误导,通过古代圣者的著作直达圣意。这当然需要学习者有着极高的天赋,更要有刻苦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否则是很难领会古代经书所阐述的至理与深意的。”

郑好听得有些心潮澎湃。心说:“是啊,自己多努力,多读前人留下的医书,一样是可以成功的。何必一心心的求助于外人。”

林大夫说:“郑好,知道我为什么把传家的宋刻版伤寒论给你吗?”郑好摇摇头。林大夫说:“那是因为你有着学医的天赋,我看好你。”郑好说:“谢谢林老师的夸奖。”

林大夫接着说:“你果然如我期待走上了学医的路。”郑好想起当初学医的初衷,虽然有自己的坚持,但更多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出路,情不由己的选择。想及此,不由苦笑。

林大夫从身上掏出一份检查单,递给郑好说:“你看看这份检查。”郑好接过打开,这是一份胃镜检查单。诊断是:萎缩性胃炎。

林大夫说:“前段时间感觉胃中不适,就做了这项检查。你知道萎缩性胃炎转变成胃癌的几率吗?”郑好说:“百分之四十。”

林大夫说:“在我们家族是百分之百。”郑好说:“会不会诊断有错误?”

林大夫说:“我找的是一位很好的朋友,他在这方面是专家,他检查的很仔细,应该不会诊断错误。刚才你给我诊的脉很正确。胃不好,心情也很不舒畅。作为一个大夫,对于别人的病可以作为旁观者开导,自己生了病,却往往不能开导自己。”

听到林大夫说自己诊脉正确,郑好心中高兴。想到对方

的病马上又心情沉重起来。

郑好想了想,提醒说:“你长辈既然可以治好自己的病,应该留有治病的方子,找到了,按照原方服用,或许是个好办法。”林大夫听后,颇有些无奈地摇摇头。

郑好说:“怎么,难道那些方子都寻不到了吗?”林大夫说:“不是,都还保存着呢!”郑好高兴地说:“那不就很好吗?”

林大夫说:“我祖爷爷用的方,我爷爷用的方子,我父亲用的方子都不一样,而且即便同一人,吃的药也是经常变化。所以根本就无法选择用那一付处方治疗。”林大夫说到此处,郑好心有所感,脱口而出:“知犯何逆,随症处之。”

林大夫有些惊奇地望着郑好问:“这话什么意思?”郑好解释说:“这是伤寒论的原话,意思是根据病人具体病情,辩证用药。”

林大夫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突然高兴地说:“对,就是辩证用药。祖爷爷临走时,父亲曾追问,将来孙辈们得了同样的病,需要怎样治疗?祖爷爷说的好像就是这句话。郑好,你有办法治疗这种病吗?”

郑好摇头说:“其实辩证用药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寻常病,容易辩证,用药也简单。可是有的病却并不容易辩证,比如有的病人表现为一派热像,实际却是真寒假热。”

林大夫说:“郑好,我现在休假一个多月,你就给我试着用中药治疗吧!”郑好断然拒绝说:“不行,不行,我中医学的还只是皮毛,也根本没有实践,这样看病是要出问题的。”

林大夫说:“你就用我实践。这一个多月我给医院请假,你就搬到我那里,边读书边用我实践。”

郑好说:“我怎么可以在你身上实践呢,这万万不可以。”林大夫看着郑好,说:“可以,肯定可以,因为我信任你。”郑好说:“人命关天,不能儿戏,我学的真的不行。”

林大夫不再说什么,站起身说:“走,你现在跟我回家看件东西。”林大夫结了账,他们一起下楼,租了辆车。

林大夫在煤城的住所是一处高档小区,叫龙华家园。他们下了车,坐电梯到了七楼。七楼东户看样好久没有人住了,门把手上沾满了灰尘。林大夫开门而入,郑好跟了进去。

这是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屋内陈设简单,林大夫领着郑好来到书房。书房墙壁上挂着一口木箱。林大夫招呼郑好一起把挂在墙上的箱子卸下。

木箱边缘都已经磨损,显然已经有着很长历史了。看上去,箱子做工极其考究,正面和侧面都镂刻着精美的花纹,虽不知经受了多少岁月风霜,却难掩其华贵气派。

箱子长约一米,宽约五十公分。重量却是不轻,两个人一起托着放到地上。郑好很好奇里面装了什么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