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新中医时代 > 第三卷 学医 287 中医知识竞赛上

新中医时代 第三卷 学医 287 中医知识竞赛上

作者:沐仲景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8:36 来源:笔趣阁

说话间,主席台评委开始就位。

其中左面一位西装革履,有些秃头的男人郑好认识是省中医学院王风骏,在中医选拔赛中,他的点评给郑好留下深刻印象。

右面评委是位六七十岁的老年妇女,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她身前牌子上写着马淑芳。

蒋百里旁边说:“马淑芳老师是咱国家中医学院的著名妇科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没想到竟然把她也请来了。”

中间一位评委是位年轻人,约莫有二十七八岁。面容白净,神态俨然。

郑好惊诧于对方如此年轻就做了评委,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来头。左右两位身份都那么高,中间这位年轻人应该身份更加显赫才对。

等到工作人员把牌子放到对方面前时,胡凌风恍然大悟说:“我道是谁呢,原来是叶思泽老师,叶八味老师的儿子啊!”

叶思泽是中医基础理论编委,郑好想不到对方竟然如此年轻。就不免多看了对方几眼。见对方面容白净,神态安然,举手投足之间竟然与叶校长有几分神似。

时诚信说:“他一定是靠了他老子名头才能当上评委。唉,这有个好爸爸真是少努力十年啊。”郑好也有类似想法。

郑好这时看见了来参加比赛的宋玉梅,就过去与她打了招呼。

看见郑好,宋玉梅很高兴。问:“郑好,这次比赛你准备的怎么样了?”郑好说:“准备了,怎么样不好说。你们呢?”

宋玉梅说:“准备也没有用,人家太强大了,高考都是六百多进来的,你看人家这化验室的条件,据说上解剖课都是在化验室拿着刀子真正解剖死人的。

上中药课,每一样中药都有实物标本,听说他们还亲自动手熬膏药,做中成药呢。每个星期都要进行中医中药知识班级对抗赛。我们这些死学书本的学生,肯定没法跟人家比。”

旁边胖乎乎的宋清哈说:“没有错,无论是天华医学院还是省中医学院,还是下面各地区中医学校的参赛者,他们的软硬条件都比我们这些民办学校不知好多少倍。我们这些人只是个陪衬,是个绿叶。”

郑好说:“西医学生需要的是现代化的仪器与教学设备。中医应该不需要吧,只要我们记住书本上的知识,领悟其中的道理,应该不会比他们差多少。这是中医中药竞赛,我们自己不应该妄自菲薄。”

宋玉梅说:“据说,比赛主要是以四大经典的知识为主,书本知识反倒少了。我们这些民办学校的,书本知识都没有学好,更毋论四大经典了。”

这时候,胡凌风指着台上说:“你们看,那个美女是谁?”宋玉梅有些惊喜地说:“那不是我们东洲省的新闻主持人李雨珊吗?”宋清哈说:“这次比赛的规格还真不小,省电视台王牌主持人都请来了。”

时诚信点头说:“我说怎么越看越眼熟呢!”

九点整,比赛正式开始。参赛学生按照座次各就各位。李雨珊果然是请来的主持人,她一袭绿色纱裙,风摆荷叶似的走到前台中央。

她说:“东州省中医知识竞赛已经举办了六届,影响力不断扩大,受到业界广泛赞誉。

中医知识竞赛的举行极大地推动了中医的复兴,涌现出了大批优秀学生,推动了中医的极大繁荣和发展!

本次竞赛同学都是经过各学校自荐、推荐、而后层层筛选产生。是各个学校的中医高手,你们有着拯救万民的抱负和理想,将来一定会是降除病魔,拯救苍生大医。”

甜美的声音,让在场所有人都如沐春风。她先是介绍了参赛双方,接着介绍了参加中医竞赛的省市卫生部门的大小领导。

这次比赛与选拔赛规则类似。首先参赛选手抽签决定比赛对手,然后互相提出问题,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的退出比赛。

时诚信听后有些发蒙,自言自语说:“开始就是一对一厮杀,连个帮手都没有,这也太残酷了吧!”

胡凌风拍手叫好:“如此甚妙,不吃大锅饭,各显其能,各逞家技,能行的留下,不行的滚蛋,不要在人民队伍里滥竽充数。这个好,我举双手赞同。”

胡凌风首先被对手抽中,他的对手是中西医结合大学的宋清哈。

胡凌风临上台对郑好说:“我这还有些小紧张。”郑好鼓励说:“出发吧勇士,拿出你平生所学,定会所向披靡,光荣的桂冠已经等待属于他的主人。”

胡凌风说:“好的,胜利的号角已经吹响,我现在已经热血沸腾了。”

对方的问题是普济消毒饮的组成,以及功用。胡凌风没有想到对方竟然会出这么一个问题,他得意的对郑好做了一个胜利的微笑。

要说没有上次瘟疫流行,他还真不一定注意这个方子,因为银翘散才是清热解毒的一类方。

可是自从得过病以后,他对这个方子已经是印象深刻,熟练到就是在梦中也可以对药物组成及适应症张口就来。

时诚信摧足顿胸说:“这个问题应该由我来回答啊,这个方子我也熟悉,我可是这个方子发的财。老天真是太不公了,怎么把这么简单的问题给他了呢!”

郑好说:“这个方子让你发了财还不可以啊,你总不能什么便宜都占着啊。”

胡凌风轻松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又向对方提问了一个中医内科学方面的问题。结果对方没有能够回答出来。淘汰赛胡凌风胜出。

淘汰赛继续进行。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中西医结合大学毫无悬念的陆续被淘汰。

挑战郑好的是天华医学院沙茉莉,这真是冤家路窄。

沙茉莉已经知道郑好是民办学校的学生,她心想,“现在我可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并且是重点学校中医本科,一定要把你淘汰。”

想到这里,她说:“黄帝曰:咸走血,多食令人渴,何也?”沙茉莉心说:“你区区一个不知名的民办学校学生,书本知识能够学好就不错了,我就不信黄帝内经的东西你也懂。”

末了对方颇有些傲慢地说:“提醒你一句,这句话出自中医经典,是黄帝内经五味论中的一个问题。白话文

解释是咸味善于走血分,食用太多咸味的东西会令人口渴,这是为什么呢?”

胡凌风暗自替郑好捏了一把汗,这道题可真太他妈的变态了。内经的东西那么多,谁能记得这么些边边角角的问题,郑好今天恐怕要栽跟头了。

郑好前段时间为了给柱子治疗偏瘫,曾经仔细翻了几遍黄帝内经.灵枢篇。翻到此处,恰好生理学最近学到了西医口渴的机理,使得他对这个问题多看了几眼,他记忆力超好。全部记在心中。

郑好说:“少俞曰: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而善渴。”

接着又用白话文做了解释。少俞说:“咸味进入胃后,咸味之气上行于中焦,输注至血脉,同血相合,随血行走,血和咸味相合,则令血液粘稠,血液粘稠就需胃中水液接连注入血脉中进行补充。如此一来胃中的水液便会不充足,影响咽部的津 液输送,令咽部及舌根部都感觉到干燥,因此就会感觉到口渴。”

郑好用文言文回答完毕,沙茉莉瞪大了眼睛,有些吃惊的看着郑好。等到郑好回答完。胡凌风率先鼓掌,大喊:“好,太好了。”

主持人问评委马淑芳:“马教授,你看这位郑好同学对内经的回答可以吗?”

马淑芳说:“这是黄帝内经中的一道题,这位郑好同学回答堪称完美。我想,就是我们这些所谓的专家教授,对这道题的回答也未必完整。我为这位同学鼓掌。”大厅内又是一片经久不绝的掌声。

该郑好出题了。胡凌风有些不满地说:“这个黑女生出的题如此变态,郑好,给她也出个内经问题。”

对方看着郑好,心中不免坎坷不安,倘若让郑好给淘汰了,她恐怕会是开天辟地以来天华医学院最丢人的一个本科生了。

郑好说:“某病人脉象:左寸细弱、右关细弱。”请试分析此病人的病机,临床症状表现,及其用药。”

沙茉莉皱了皱眉,心说:“他是民办大学的学生吗,怎么看都不像啊,这么高难度的题他怎么可以想得出。”

她想了很久,才说:“人的左手寸关尺依次可以候心肝肾,现左手寸脉较弱,应该是此人心脉有不足,右手可以侯肺脾肾,右关细弱应该是脾脏不足。

综合两手脉象此人病机:心脾不足,不足者虚之意,即是心脾两虚。心虚病人会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脾虚病人会食少、大便稀溏、倦怠乏力、或见崩漏、便血、皮下出血。治疗:益气健脾,养血安神,方用归脾汤。”

郑好点头说:“你回答的正确。”评委王风骏拿过话筒说:“天华医学院的这位同学中医基础很好。仅仅通过脉象就把病人的病机、临床表现分析的很到位。

这道问题郑好同学提的更有水平,它涉及了中医诊断,中医方剂,以及中医基础。一道题涵盖中医理法方药诸多内容。这让我们看到,脉学其实是很重要的。随着时代发展,很多学中医的同学忽略了脉象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意义,往往心中茫然,指下了了。这对于中医发展很不利。这对于中医走向世界很不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