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新中医时代 > 第四卷 行医 333 续命汤

新中医时代 第四卷 行医 333 续命汤

作者:沐仲景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7:10 来源:笔趣阁

听到郑好说出这位急性脊髓炎的中医诊断为风痱以后,徐院长若有所悟,重新翻看处方后问:“这个病人用的方子由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川芎,杏仁组成。应该是金匮要略所载(古今录验)续命汤原方,对吗?”

郑好点头说:“徐院长说的没有错,这个处方就是金匮要略所载续命汤。”

徐院长说:“你用这个方子,是辨证论治吗?”

郑好说:“不是,我使用本方的依据是方证对应,即张仲景所创立的‘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只要证候相符就可大胆使用,不受后世创立的各种辨证方法限制。”

林大夫说:“这个案例有点新奇,如不是亲身经历,很难相信。现在病人已康复,我心中的疑团依然很多。为什么用这几样中药后有这么好的效果?实在不明白此中奥妙何在?”

黄明福主任点头说:“是啊,郑好大夫,你给我们这些西医说说,这到底是个什么方子,为什么有这么好效果?”

徐院长点头说:“分析本方中九味药物,并没有什么出奇的药。这处方,用药平平,为什么能迅速治愈截瘫,说得坦率些,这样的高效,是否属于偶然或幸中?”

所有人目光投向郑好。郑好说:“徐院长这问题提得很尖锐。其实从前我也对这个方子保持怀疑。可是当我看过前辈大夫写的医案以后,却又不得不相信这些事实。

我把前人使用本方治疗风痱的历史病案给大家做个介绍,大家来评议一下,看这个药方治疗急性脊髓炎患者是否属于偶然或幸中。

30年代,四川名医江尔逊初学医时,有病人唐x,男,年5旬,身体肥胖,平素喜欢饮酒。一日,闲坐茶馆,忽然四肢痿软,不能自收持,呈弛缓性瘫痪而仆地,但神志清楚,说话流畅,遍请当地医生,却没有人说出是什么病。

江老的授业老师蜀中名医陈鼎三先生接诊之后说:此病为风痱,治宜续命汤。结果服原方一剂,次日患者病愈。

那时候,市场销售食盐为粗制雪花盐,含氯化钡较重,不少人长期食用后,往往突然四肢瘫痴,世人不解其故。陈鼎三陈老独用续命汤药方治疗,效如桴鼓,活人甚多。

1950年有病人乔x,正当壮年,一日,忽然双下肢动弹不得,不痛不痒,卧床不起,请江尔逊大夫诊治。江老投以此方,服两剂患者即能下床行走。

1965年8日,江老使用本方配合针刺,抢救成功1例风痱证。该患者男性,18岁,患“急性脊髓炎“、“上行性麻痹“。除了上下肢麻木,不完全瘫痪之外,当时最急迫的是呼吸、吞咽十分困难。

西医在抗感染、输液及维生素治疗的同时,不断注射洛贝林等药物并吸氧进行抢救,前后救治6天,疾病未见减轻,反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呈吞咽式呼吸,有气息将停之象,瞳孔反射消失,昏昏预睡,呼之不应,深浅反射均缺失。

西医认为病人已经难以救治,多次叮咛病人家属做好

后事准备。但后来病人家属邀请江尔逊江老用中医治疗。

江老亦投以续命汤,配合针刺。仅服药1剂,危急之象顿除;守服5剂,诸症消失,继以调补气血收功。

我治疗本例风痱,便是师承陈鼎三-江尔逊等前辈中医治疗经验,结果取得了预期的高效,我不认为存在偶然和幸中的因素。”

林大夫说:“如此说来,续命汤治疗的风痱,并不限于急性脊髓炎一种疾病?”

郑好说:“是的。这个方子治疗的风痱,除了上面提到的急性脊髓炎、氯化钡中毒之外,还有多发性神经炎。后有西医学习江老经验,使用本方治疗了10余例多发性神经炎,疗效也是很好。”

徐院长说:“这方子的药物组成奇特,其作用机制很不好理解。不知当年陈鼎三江尔逊老先生是怎样理解的?他们留下的医案有没有详加解释。”

郑好说:“江老当年目睹本方功效,也是十分困惑,为什么区区几样药就可以治疗如此复杂疾病。便向陈老请教方解。

陈老说脾主四肢,四肢瘫痪,病在脾胃。此方石膏、干姜并用,为调理脾胃阴阳而设。

江老又问,医家都说此方以麻、桂发散外来的风寒,石膏清风化之热,干姜反佐防寒凉之太过。今老师却独出心裁,但我仍不明白。

陈老笑曰,此方有不可思议之妙,非阅历深者不可明也。既然陈老不愿意再说,江老遂不便继续追问了。”

黄明福问:“江老中医以后悟出了续命汤不可思议之妙处了吗?”

郑好点头说:“江老又多年经行医实践,后终于悟出了风痱的基本病,机,他说:《素问.太阴阳明论》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歧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养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 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徐院长说:“但是常识告诉我们,脾胃久虚,四肢才会不得禀水谷之气而痿废,病必起于缓:今风痱起病如此急骤,四肢迅速瘫痪,却也责之脾胃,不是有点牵强附会吗?”

郑好说:“江老认为,经言‘脾病而四肢不用’,不言‘脾虚而四肢不用’,‘病’字与‘虚’字,一宇之差,含糊不得。我们大多在‘虚’字义方面大做文章,是囿于李东垣脾胃内伤学说。

江老指出,脾病而四肢不用至少有两种情形:一是脾胃久虚,四肢渐渐不得禀水谷之气;二是脾胃并非虚弱,却是突然升降失调,风痱就是如此。

徐院长说:“既然如此,就应调理脾胃,复其升降之权。但方中并无升脾降胃药物,换言之,治法与方药是脱节的。这又当怎样解释?”

郑好说:“您所说的方中并无升脾降胃药物,大概是指李东垣升脾降胃的常用药物吧?”

徐院长说:“就是这个意思”。

郑好说:“那是另一条思路。

但江老认为,治疗风痱,应当依顺脾胃各自的性情。脾喜刚燥,当以阳药助之使升;胃喜柔润,当以阴药助之使降。干姜辛温刚燥,守而能散,大具温升宣通之力;石膏辛寒柔润,质重而具沉降之性。本方以此两味为核心,调理脾胃阴阳,使脾长胃降,还其气化之常,则四肢可禀水谷之气矣,此治痱之本也。

由此看来,若能透析脾胃的生理病理特性,以及干姜与石膏寒热并用的机制,则本方的神妙,便不是不可思议的了。

方中的人参、甘草、川芎、当归,乃取八珍汤之半,川芎、当归组成佛手散,活血力大于补血力。因风痱虽非脏腑久虚所致,但既已废,便不能禀水谷之气。气不足,血难运,故补气活血,势在必行。

方中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就是麻黄汤。风痱之因于风寒者,麻黄汤可驱之出表;其不因于风寒者,亦可宣畅肺气。‘肺主一身之气’,肺朝百脉,肺气通畅,不仅使经脉运行滑利,而且有助于脾胃的升降。

况且中医‘还魂汤’就是由麻黄、杏仁、甘草组成,可以用来治疗猝死。要理解本方,必须整体分析,若拘泥单味药功效,则很难解释本方的精义。”

林大夫听后笑了,表扬说:“这段时间你没有白用功啊,引经据典,一口气说出这么多东西。我也受教匪浅,是不是以后我们只要遇到这样的病,都可以用这个方子治疗?”

郑好说:“当然,只要是以突然瘫痪为特征(偏瘫或截瘫),身无痛,多无意识障碍(或仅有轻微意识障碍)。就可以用这个方子治疗。”

神经内一位进修医生问:“用这个方子治疗这些疾病有没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郑好说:“要遵循中医的基本用药特点,比如冬天要少用石膏,夏天要少用干姜。体质虚,经常出汗的人麻黄用量就要斟酌用之。”

进修大夫说:“这就太不科学了,根本没有一个固定的量与标准,可不如西医科学好掌握。”

郑好说:“你错了,不确定性这恰恰是中医科学所在?”

田萍说:“不确定怎么就科学呢?”

郑好解释说:“试想,人高矮胖瘦不同,体质千差万别,用药当然就要随之发生变化。比如有的人喝酒二斤没有事,有的人喝上半两就晕的走不动。你给他们喝同样剂量的酒可以吗?”

徐院长点头说:“有道理,治病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用药,活学活用,绝不能刻舟求剑。”

郑好说:“这个方子虽然可以治疗急性脊髓炎等疾病,但必须符合中医风痱特征,用药剂量也必须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时加减。”

徐院长看了看表,说:“好,今天病历讨论会就到这里,感谢郑好大夫今天下午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中医课。”说罢起身鼓掌。

众人纷纷跟着鼓掌,办公室内想起雷鸣般掌声。田萍拍的尤其起劲,边拍手边冲着郑好点头微笑,意思是说:“郑好,你真了不起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