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新中医时代 > 第三卷 学医 270 医理探究

新中医时代 第三卷 学医 270 医理探究

作者:沐仲景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7:10 来源:笔趣阁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一早晨,升完国旗以后,当着全校学生。叶校长亲自宣布,国民兽医学校在这届民办学校中医选拔赛上取得了第二名的骄人成绩。

叶校长深情回忆了国民兽医学校从建校到现今不平凡的历程。回顾了由从倒数第一名到现在第二名的成功逆袭。

叶校长说:“给我们学校带来莫大荣誉的是郑好、胡凌风、时诚信与李开运四位同学。现在欢迎四位同学上台领奖。”

在全校师生崇敬的目光中,四个人先后走上领奖台。时诚信乐的嘴都合不上了,边向领奖台走,边向众师生频频挥手,以致于脚下踩空,如不是郑好及时伸手相扶,就要在全校师生面前演出狗啃泥闹剧。

胡凌风悄声对郑好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扶他干什么,就要让他出个丑,否则他还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呢!”

胡凌风、时诚信每人二百奖金。郑好参加了上午的选拔赛,李运来在郑好去医院的时候接替郑好参加了下午比赛。两人一人领了一百。

会后胡凌风对郑好得到一百元的奖励很不满。他找到班主任李文说:“时诚信虽然全程参与了比赛,可是并没有为比赛贡献一分,相反还倒扣了许多分,郑好虽然仅仅是参加了上午的比赛,可是却为学校贡献了大部分分数。现在仅仅给郑好一百元奖励就太不公平了。应该按照得分的多少发奖金才对。”

李文说:“咱们叶校长他老公陆校长对郑好未经学校允许,擅自离开比赛,当了逃兵,很是不满。”胡凌风说:“郑好不是逃兵,他是因为老乡受伤,生命危险才不得不离开比赛,去照顾老乡。他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李文说:“陆校长认为,这次比赛我们学校完全有实力拿到第一名,可是因为郑好下午没有参加比赛,使我们学校仅仅取得了第二名。与第一名失之交臂。这都是郑好的过失。”

胡凌风说:“陆校长颠倒因果了,正是因为有了郑好,我们才能够取得第二名的成绩,要知道从前都是倒数第一名的。当时叶校长不是说过,只要不是倒数第一名就是成功吗?”

李文说:“此一时彼一时,学校毕竟还是陆校长当家,陆校长的目标是进入全市决赛。可是被郑好搞砸了。”胡凌风愤怒地说:“由倒数第一成为正数第一,这也太过分了。”

胡凌风在郑好面前说起此事的时候,郑好对这件事情看得倒是很开,他说:“既然我们共同参加比赛就是一个集体,无论谁有得失,那都是集体的。倘若老是斤斤计较自己得失,这还叫什么集体呢?”

胡凌风对郑好的集体观念很不以为然,他就是对这次比赛奖金分配不满。

自从谢彩霞、柱子走了以后,郑好夜间常常梦到柱子绝望的眼神,梦到谢彩霞对他说:“郑好,你行,你一定能把柱子的病治好。”

他开始不知疲倦地翻阅课本,中医、西医。每天教室里走的最晚的那个人是他。每天别人睡醒一觉的时候,郑好依然在厕所的灯光下看书。他一旦有空就去图书馆、新华书店翻阅资料。

西医对柱子的病介绍的很详细,原因明确,治疗手段却乏善可陈。因为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许多西医资料对这种病治疗往往一笔带过。

郑好只能把希望放在中医上面。通过这一年多的学习,他发现中医是一个系统的东西,并不是说你掌握了一两个中药方子就可以给人治病了。这还远远不够。

每每回想起从前用伤寒论给人治病的事情,往往自己都吓出一身冷汗,虽然把别人的病治好了,可是这其中存在了多么大的偶然成分,多么大的运气使然。

胡凌风问郑好:“现在既没有考试,更没有比赛,为什么突然这么认真的学习中医了。”

郑好说:“通过将近两年的中西医学习。愈来愈感到中医伟大与浩瀚。愈来愈敬佩古人的智慧,套用古人描述宇宙的词语来形容中医,那就是:其大无边。而且愈是深入,愈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不足。”

胡凌风说:“你这是太谦虚了,我们现在学习中医两年多,快三年了。什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学、还有方剂学、内科学、针灸学、儿科学、中医妇科学……都学过了,而且还学了西医的解剖、生理、病理、西医诊断、西医内科学。医学知识应该是可以甩古代医生好几条街了吧?”

郑好说:“那要看什么样的古代医生,古人把医生分为上中下三等,或许我们比下等医生要强,恐怕比起上等医生还是差远了。我们学的这些看似有不少知识,其实只是一些最基础,最表浅的入门知识。”

胡凌风说:“照你这么说,应该怎么样才算是登堂入室呢?”

郑好说:“中医知识浩如烟海,我们穷其一生又不能全部掌握。好在四大经典给我们明确了中医学习方向,不至于我们像苍蝇一样茫无头绪的胡乱学习。只要我们能够吃透中医四大经典,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中医。”

胡凌风说:“中医四大经典是古人两千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积累,大浪淘沙,这应该都是精华中的精华。要说能够吃透经典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郑好点头,深有同感地说:“那些经典中所涉及的理论就是能够熟练背诵,也未必能够真正理解,因为那些描写都来源于实践,没有常年实践,又怎么能够明白书中所写的道理。”

胡凌风说:“这段时间我正想星期天去药店坐诊,来实践学的内容。让你这么一说,我们只是学得皮毛,这还怎么能够给人看病呢?”

郑好说:“学一些中医的皮毛,懂一些粗浅的理论知识当然也能够给人看病。比如治疗风热感冒我们可以选用银翘散,治疗风寒感冒可以选用荆防败毒散,也可以选用伤寒论上面的麻黄汤或者桂枝汤。这样治疗也会很有效果。

可是要想像古人一样根据病人的体质虚实,寒热多少,结合大自然气候变化,用最少的药物,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病人的病治疗好。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胡凌风说:“什么是最少药物,怎样才算是最短时间呢?”

郑好说:“这应该是相对而言的吧,譬如说感冒,正常人自然病程应该是七天,可是中医用六七样药,三天好了应该是不错了,可是能否用五样,四样甚至是更少味数的中药,让人能够两天、一天甚至是覆杯而愈,这应该是每个中医孜孜以求的。可是我们好像永远都到达不了那个最好的点。”

胡凌风说:“张仲景应该是到达了吧?”郑好说:“那应该是无限地接近了。看伤寒论,他能够根据病人的脉象表现精确的预言疾病发展趋势,以及疾病减轻痊愈的时间,这应该是达到了神一级的水平了。”

胡凌风说:“可惜我们现在大部分人,无论怎样努力也达不到哪个水平了。你说这是为什么呢?”

郑好想了想说:“不仅仅是现在,两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名医还是普通医生不都在学习他的伤寒论吗,他之所以能够达到常人所达不到的水平,我想应该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他的确有着超越常人的智慧。

另一方面是他在伤寒论序中所说,余宗族素多,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刃,其死亡者十之七八,也就是说他经历过这么多的死亡,这么多的生死实践。使他能够对疾病的演变有着一次次深刻的观察体会。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他有着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誓愿解救天下含灵之苦。在实践基础上汲取前人的医学成就结合自己的实践,最后做出总结,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伤寒论。”

胡凌风说:“让你这么一说,我更感觉我珍藏的伤寒论宝贵了。”

郑好说:“那当然了,古人写书不像我们现在,写在纸上或是敲击在电脑上,可以废话连篇,古人那是写在竹简上,可以说是字字千金,句句珠玑,绝无一点废话。”

胡凌风说:“这也造成了经典上的好多歧义,出现对经典的好多误读,甚至是对经典注释的篇章比经典本身都要多。”

郑好说:“是啊,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有时候翻阅伤寒论会发现对一段经文会出现好多不同的解读,可是历代医家根据自己实践中不同理解,出现了不同的解读,而这些不同解读确实都可以治疗疾病,而且都取得不错的效果。比如桂枝去桂汤还是去芍药。”

胡凌风说:“大概这就像是射雕英雄传上的九阴真经,按照正规练法可以练成很高的武功,比如王重阳、郭靖练得九阴真经。对经文的误读比如梅超风与欧阳锋也可以练成很邪门的武功,不过就是有些邪性。”

郑好说:“是啊,要把中医学好,就应该在伤寒论上面好好用功。伤寒论就应该是中医的九阴真经。”

胡凌风拍拍郑好肩膀说:“你说的很有道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郑好,希望你将来能够成为一位像张仲景一样的神医。”

郑好说:“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吧。不过,两千多年,中国那么多学医的,有聪明的。有愚钝的,也有不世出的奇才,可是张仲景也就只有这么一位。他就像天空的明星,可望而不可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