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新中医时代 > 第二卷 在农村 201 郑好要杀人下

新中医时代 第二卷 在农村 201 郑好要杀人下

作者:沐仲景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7:10 来源:笔趣阁

郑好回来时候,见唐树贵家里的灯光还亮着。夜里睡醒,翻身坐起。透过窗户看见唐树贵家里的灯还亮着。

他再也睡不着了,找来了笔与纸,明天去夏镇,也许再也不能回来了,他感觉有必要给自己的父亲写点什么。

“爸爸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或许我已经在派出所了。做出这个决定时候,并不是盲目的。我也是经过深深思考。

想到将来老迈的你无人照料,我也心生动摇,可是看到孤苦的嫂子,我又坚定了信心,我要让她知道,这个世界是有正义的。现在无论怎样都不能改变我的决心。

当年你们出国打仗,冒着生命危险,是为了国家。现在你的儿子也是为了这个国家。

小时候,你就常常告诉我,不要害怕邪恶,不要屈从权威。认定不对的就要勇敢站出来斗争。

书上告诉我这是个法律社会。每一条法律都像日月一样高悬在上,每一个犯罪都无处可遁。

现在我们最好的邻居因为他们的暴力殴打离开了这个世界。可是法律迟到了,法律没有昭彰正义。

现在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犯了错,是一定要受到惩罚的。

这样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些持有特权的人就会知道,即便他们有钱,即便他们有权,即便他们打着执法者的名义,即便法律不能奈何他们,可是只要犯了罪,就一定会付出代价。

写至此处,郑好泪如雨下。

早晨,天蒙蒙亮,郑好看到郑铁山从牛棚里出来,拿了打药的喷雾器,挑了水桶,走出门外。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郑好泪水又一次模糊了双眼。

郑好看了看墙上的表,约莫着经过夏镇去煤城的车马上就要来了。

他拿起了枕边的刀,放在了化肥袋子里面。并卷好了拿在手中。出门回望。唐树贵家的大门紧紧关着。他想象的出大嫂程培英孤独痛苦的神情。

郑好理解她的苦痛。因为这理解,使他更坚定了自己的意志。他要让犯法的人付出血的代价。

到了夏镇路口,天还早,郑好估计计生办上班大概还有半个小时。

就到旁边的油条铺子,要了二斤油条,两碗粥,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吃的饱。也许以后再也吃不上这样的饱饭了。

约莫九点钟,郑好估计此刻宋大和应该上班了。就大踏步向计生办走去。

路上有小孩嬉戏,不时从他身边奔跑而过,他们是幸福的,他们还没有开始有烦恼。路边墙根下有老人坐着聊天。郑好羡慕他们,他应该永远不会到他们这般岁数了。

到了计生办门口,郑好解开化肥袋子。抓到刀柄的同时,顿感热血上涌。

这时候,突然耳边响起急促的警笛声。远远地两辆警车呼啸而来。

郑好不由得松开了拿刀的手:“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宋大和怕我报复,叫来了警察。”

很快三

辆车停在了计生办门口。警车上哗啦啦下来十多个荷枪实弹的警察,他们一起冲向计生办办公楼。

郑好心中充满了狐疑,“怎么办,现在还动手吗?”就在徘徊不定间。荷枪实弹的警察押着一个人从计生办走了出来。看见被押的人,郑好吃了一惊,这个人正是夏镇计生办主任宋大和。

宋大和此刻早已经失去先前嚣张气焰,垂着头,耷拉着脑袋。被两个警察拖进了警车。

随着两声沉闷的车门关闭声。警车鸣着笛,闪着灯从郑好身边呼啸而去,这一切来得是那么仓促,让郑好目瞪口呆。

许久郑好才反应过来,他对自己说:“宋大和被抓了。”说完后不由得涕泪交加。

抬头看看天,天是那么的蓝,微风吹来是那么轻那么柔。就连远处树梢上麻雀的鸣叫,也像是演奏一曲动听的歌声。

这时候远处传来摩托车的突突声,郑好循声望去,却是段天明。他开的飞快,向着郑好飞驰而来,破摩托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

转眼间就到了郑好面前。他飞快跳下车,冲到郑好身前,一把把郑好抱住,嘴里还不停地喊:“郑好,你不要鲁莽,这样是会送掉你一辈子前程的。”

原来郑铁山早晨回来。看到了郑好留下的信,知道不好,赶忙就把段天明找来说明了情况。

段天明就骑车赶过来。见了郑好在计生办门口。就赶忙把他抱住。

郑好说:“你不用担心了,宋大和已经被抓起来了。”“什么,这不可能吧!”段天明半信半疑,仍然抓着郑好的手,害怕一个不小心,郑好冲进计生办,做出违法的事情。

这时候,李胜水从计生办出来,看见郑好与段天明站在门口,呆了呆。

看见李胜水,段天明问:“他们说宋主任被抓了,是谣言吧?”李胜水说:“宋主任已经被抓到煤城去了,是真的。”

段天明问:“是杀人罪吗?”李胜水说:“应该是渎职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段天明松开了郑好的手说:“果然是被抓了。”

段天明看了看郑好说:“郑好,宋主任被抓,和你没有关系吧。”

郑好联想起李玉娟曾经告诉自己,或许她能够帮上忙,难道是她,可马上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她不过是个护士,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能量呢。

想及此处,就说:“他触犯国家法律,理所当然应该受到制裁,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段天明想想也是。如果他能让警察抓人,还用留下遗书吗?不过前几天郑好一拳击穿墙壁,带给他太多的震撼,不得不让他对郑好另眼相瞧。

回龙山路上,郑好坐在摩托车上,就计划生育,郑好与段天明展开了一场激烈辩论。

段天明告诫郑好:“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你不要掺和这事。”

郑好说:“我是这个国家的合法公民。你们用暴力对待妇女,难道就不允许别人有不同意见吗?”

段天明说:“不用暴力,谁会听。”郑好说:“用暴力去执法,就是用一种违法对抗另一种违法,是以暴制暴。倘若靠这种手段维护一个政策,那这个政策还不如没有的好”。

段天明说:“现在我国人口出现了问题,怎么可以坐视不管?”

郑好说:“我国人口有什么问题,是不够勤劳还是不够聪明?要知道我们中国人是全世界最勤劳、最聪明、最能干的人民。”

段天明说:“我们中国现在有十多亿人,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那如何得了。”

郑好说:“很多人口密度远大于我们的国家都在千方百计鼓励生育,比如日本,比如韩国。放心吧,大树再长也长不到天上去。”

段天明说:“人多生产出来的东西都被过多的人口给消耗掉了,怎么发展?”

郑好说:“没有了孩子,没有了年轻人,到处都是垂垂暮年的老人就更没有办法发展。不要忘记,人不光是有一张嘴,还有一双手,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他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消耗的。”

段天明说:“地球,就这么大,空间就这么多,如果不计划生育,多出来的人到哪里去,粮食怎么够这么多人吃。地球也会被累坏的。”

郑好说:“如果地球载人太累了,为什么全球只有中国在减少人口?如果粮食不够吃,同样的土地,隋朝养活占全世界50%的人口都没有问题,怎么到了现在,只养占全世界20%的人口,就出现了人口问题。为什么中国能养得起这么多宠物?大小饭店里有那么多浪费。为什么就不能节省下来供给下一代。难道不是我们太自私吗?”

段天明无语,郑好继续说:“古今中外都有独子不当兵的传统,未来如果发生战争,独生子女们怎么上战场?现在这么多人找不到妻子,成为光棍,难道和计划生育就没有关系吗?

如果把花在计划生育上的人力和物力改为花在教育上,不是更有利于人口素质提高吗。花在城市下岗工人身上,是不是让他们也能够感受到些许国家的温暖和关怀。花在农业上,我们的农村是不是要比现在更美好。”

段天明说:“郑好,即便你说的对,这是公家的事,我们能够改变这个政策吗?”

郑好说:“能,只要我们都发出自己的声音,总会有人注意到的,你是执行政策的人就更应该据实反应。也许从前这个政策是必要的,可是现在世易时移,还要继续执行下去吗?”

龙山脚下又添了座新坟。那是唐树贵的坟。郑好在坟前取出一把唢呐,这是唐树贵生前送给他的,想起唐树贵教自己吹唢呐时的情景,历历在目,犹如昨天。郑好心生感慨。

郑好说:“树贵哥,别人死的时候,你吹唢呐送葬,可是现在你去了,总不能没有一点声响……”

郑好心中一酸,说不下下去了,就举起唢呐吹起来。那是一首《哭别曲》,刚吹了个过门,后面和着他的乐曲想起了笙与锣的声音,郑好回头,是老严、秋燕、水生与小段,他们面容庄重肃穆。

一曲合奏完毕,郑好听到身后传来哭泣声,他回头,程培英站在不远处掩面而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