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辟道立心 > 第八百五十八章:孟兰盆经

辟道立心 第八百五十八章:孟兰盆经

作者:尘下散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6:54 来源:笔趣阁

事实上,《佛说盂兰盆经》并不长,单纯念诵的话,一刻钟都不必,内容也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大众一些道理,经文虽短,却回味无穷,否则也不至于变成一个节日。

其实,这个故事的结果,算不得善果,从经文之中,“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可知。

这几句,乃述其母恶习未忘,而不得食的劣缘。

初中,母见钵饭,因恶习深故,依然显出旧时悭贪状态,恐饭被人所夺,“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搏食。”这种举动,是其恶习未忘,也可现出目连母亲的悭贪程度,已到了极点。

关于《佛说孟兰盆经》,还有一处值得一提。

佛教的六道轮回继承自巫族的五道轮回,却加以发扬光大,以至于而今浩然局面。

其中,《佛说孟兰盆经》这部经文完善了饿鬼道一道,内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堕入饿鬼的三种缘由,在佛门之中,也被称为三障。

一、外障,谓此饿鬼,常受饥渴,皮肉血脉,皆悉枯稿,头发蓬乱,其面黯黑,唇口干焦,常以其舌,自舐口面,慞惶驰走,处处求食,所到泉池,便见其水,变成脓血,自不欲饮,如是等鬼,由外障碍饮食,是名外障。

二、内障,谓此饿鬼,咽如针,口如炬,其腹宽大,由此因缘,纵得饮食,不能噉饮,如是等鬼,由内障碍饮食,是名内障。

三、无障,谓有饿鬼,名猛焰鬘,虽以饮食,无有障碍,然随其所饮之物,皆被烧然,变成火炭,由此因缘,饥渴大苦,是名无障。

根据经文及三障的描述,目连母亲所感的饿鬼道报,是属内障饿鬼,此种劣缘,皆由心缘所变,非是外境所致。

目连母亲既是这样悭贪,纵是其子神得六通(目连佛祖除却这《孟兰盆经》故事之外,便是六通最为闻名了,分别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漏尽通,旁人但得其中之一,即可傲视一方),道证四果(目连佛祖乃是混元级别的佛陀,属准圣),也不能解其恶缘。

所以其母感受“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的恶果!

从此经之中,也可窥见佛门众生平等之意,是真的写进了经文之中的,不似道门残留诸多上古陋习。

巫族五道有很深的种族歧视之意,而佛门对六道的改造,则是除去种族之意,以善恶为区分。

比如三恶道,即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一切众生造作恶业而生其处,在佛门的语境下,三恶道是可怕的迷惑世界。

首先是地狱,这里是因极度愤怒怨恨而造作恶业的人,死后在这里接受身心极度痛苦的折磨;

第二饿鬼道是因贪心不足,不择手段获取利益的人,死后饱受饥饿,贫穷和痛苦的果报;

最后是畜生道,是因忘恩负义寡廉鲜耻的行为而带来的愚痴果报。

正是因为佛门之中,有如同目连佛祖这样的大佛,对六道轮回加以不断地改进,佛门才能够打破道门独大之势,甚至逆袭。

如果要用两个字来介绍佛教,最好的词汇,便是“因果”二字,一切的经义都是围绕着这两个字来进行的,有因方有果,六道轮回,便是因果体系下的重要支撑。

若是没有人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那么也可以预料,没有了六道轮回,整个因果体系,即崩塌大半。

而因果一道,不入原始三千大道,然则却时时刻刻存在着,影响着世界的运行,是如同本源,时空,命运一样的至高之道。

因果一道,本就存在,只是真正被人所运用以改造天地,则是佛门之能。

从这个角度而言,因果一道其实是如同人道百家提出的法道,仁道,霸道一样,都是人为创造出的。这便是佛门被道门讥讽为旁门的缘故。

但最后的结果,却是这个旁门逆袭了“正门”,世事变化,莫过于如此,当年你所看不起的,说不定有朝一日,便会将你踩在脚下。

目连佛祖神像讲道完毕,即消失不见,如果不是残留在满空中的佛元耀眼刺目,很多人恐怕还会以为自己之前做了一个梦吧!

竟然有佛祖亲自讲道,何其荣幸,即便是说给自己孙子的孙子,也是老脸有光。

目连佛祖退去,随其而来的诸天菩萨罗汉,也消失退散,漫天异象也渐渐暗淡。

佛祖离去,经阁之中,就如同炸开了锅一样,所有人都在讨论《佛说孟兰盆经》的经文内容,仿佛不说上一些,就对不住佛祖的宣讲一样。

一黄袍僧徒宣言道:“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遶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又一赤袍僧徒附和云:“假使有人,遭饥馑劫,为于爹娘,尽其己身,脔割碎坏,犹如微尘,经百千劫,犹不能报父母深恩。”

……

这些僧徒将父母对自己的恩德说得无比重,意识回归的吴毅听着,报以暗暗一笑,就在不久前,这些人还说着,一入佛门深似海,从此家人是路人呢!

现在嘴脸变化之快,令吴毅瞠目结舌,如果不是目连佛祖专门宣讲《佛说孟兰盆经》,恐怕他们根本不会去翻阅这本经书。

这场讨论,注定就是捧目连佛祖而已,一丝异样的观点吴毅也没有听见,不过也不能够怪他们。

这可是佛陀弟子目连佛祖,那等神话中的人物,不知存活了多少个量劫的存在,谁敢谩骂反驳,不要命了吗?

《佛说孟兰盆经》的谈论稍歇,很多人开始问起了为什么目连佛祖会来此讲道,这等盛事是好事,但是如是能够请得目连佛祖真意长存,岂不是更加好。

而这个话题一起,大部分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吴毅,眼中有不屑,有疑惑,有讶异,更多的,其实是忌恨。

一个外道之人,竟然引来佛祖神像,何等打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