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田园 > 第二百五十章 灯火阑珊处

大田园 第二百五十章 灯火阑珊处

作者:如莲如玉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7:15 来源:笔趣阁

“这可怎么办,不会留下残疾吧?”童爷爷也心疼孙子啊。

田小胖又叫小丫他们抓了几把雪,轻轻揉了一阵之后,这才长出一口气:“软乎了,血脉又通了。耳朵肯定能保住,不过得扒一层皮。”

遇到这类的冻伤,要不是当地人,还真处理不了。按照老辈人留下来的法子,就是用雪搓。其中的道理很微妙,要是专业医生来说,这种法子肯定得挨批。但是要叫中医来说,肯定行得通。

给小胖墩重新戴上帽子,这小子一天之内,两次遭殃,也有点蔫吧了。

回到家里,小胖墩的耳朵肉眼可见地红肿起来,比原来大了不少。小家伙坐在炕上不吭声,看到桌上的烧羊肉,也没了往日的劲头。

田小胖很快就从仓房拿着一个罐子回来,拧开瓶盖,把里面的獭子油倒到掌心,用手指蘸着,往小胖子耳朵上轻轻抹着:“哎呀,大耳朵有福啊,俺家这獭子油,就是给你预备的。”

当初,还是沙雕抓的一只旱獭,田小胖借机会熬了点獭子油,这玩意治疗烫伤冻伤,都有奇效。而且,獭子油跟其它动物脂肪很不一样,比如猪油牛油啥的,凉了会凝。獭子油则不同,还是稀溜的,保持液体形态。

以前的冬天更冷,走长路的人们,都会在脸上抹一层獭子油,保准不会出现冻伤等情况。

还真别说,抹油之后,小胖墩感觉耳朵也不那么火烧火燎的了,凉丝丝的挺舒服,于是在小胖叔叔一声“开饭”之后,这小子就戳了一大块羊肉,开始狼吞虎咽。在外面疯了一天,真饿了啊。

童爷爷和童奶奶也放下心来,觉得宝贝孙子的抗打击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以后肯定有出息。在当今社会,各方面的竞争都越来越激烈,还真得像童麟阁这样的,必须得心大啊。

等晚上都要睡觉了,外面开始咣咣砸门,小丫刚开门,四个大黑瞎子就挤进来。

“还知道回来吃饭是吧,以为你们要玩一宿呢!”跟这几个夯货,田小胖也生不起气,把大馒头倒进它们各自的饭盆里。几条黑大汉风卷残云一般,吃个肚圆,然后又摇摇晃晃出门。

田小胖也上外面解个手,准备回屋睡觉。本以为黑瞎子会进仓房休息呢,结果可倒好,一个个又溜出大门,不用说,肯定是继续玩滑梯去了。

一帮傻熊,不管了!田小胖往炕上一躺,睡觉。结果还没等睡着呢,接了个电话,还是国外打过来的。

是鹰猎节上混熟的伊万诺夫,邀请田小胖过去帮忙。要是放到年前那会儿,田小胖肯定就往后推了。

可是现在他好不容易积攒的那点家底都换了中药,穷得叮当的,就盼着到哪去划拉点呢。

就算是伊万诺夫家的金矿不好下手,可是找几个废弃的金矿,以燧石之珠那种如饥似渴的自主吸收能力,都能弄个沟满壕平。

于是满口子答应下来,不过伊万诺夫也说了,就是现在形势比较严,过关的手续不好办理。

办啥手续啊,到时候俺直接溜达过去就成——田小胖早就打算好了,这大冬天的,哪都能过去。

于是安心睡觉,第二天就是正月十五了,吃过早饭,村民就忙碌起来。一伙人帮着高小帅鼓捣冰灯,一伙人跟着萨日根去杀猪,还有一伙人去包二奶奶家滚元宵。

游客们主要也分成两伙,一伙看杀猪,一伙去瞧滚元宵。城里人基本都没见过这两样,所以都觉得新奇。

国人好吃,所以不管过啥节,都少不了吃喝: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还有正月十五的元宵。

北方的元宵和南方的汤圆略有区别,汤圆是包出来的。北方的元宵是“滚”出来的,所以叫滚元宵。

二奶奶会这个手艺,往年做的不多,今年村里人口多,所以弄得也多,老胳膊老腿儿忙不过来,找了不少帮忙的,做完之后,每家分几斤拎回去过节。

游客看热闹,不少嘴馋的小娃子也跟着瞎闹哄,屋里都挤得没地方。二奶奶就把滚元宵的大笸箩和大筛子搬到窗根下边,晒着太阳,还挺暖和。

馅料昨天就加工好了,往年以芝麻白糖为主,今年因为林子里的物产丰富了许多,所以多加了几种馅料,都是加工熟了的:比如松仁的,各种干果的,还有苏子馅的,打鼻子香。

“你个小猴儿,就属你嘴急。”包二奶奶伸手把小猴子的毛爪拍回去,不过小猴子手多块啊,还是抓了一个馅儿,扔进嘴里,又香又甜。

其他小娃娃也眼馋,没法子,二奶奶只好一家分了两个,这才消停。

把抟成球状的馅料放到水里过一遍,然后就扔进大笸箩里,开始摇晃。笸箩里是粉碎的江米粉,慢慢裹到馅料表面。很快,一个个白色的小圆球就被滚出来。

这时候,就要再把元宵沾水,然后再滚。如此三遍,基本就算完成了。这样滚出来的汤圆比较瓷实,所以不容易煮熟,多数人家都像蒸豆包那样,放到帘子上蒸熟。

不知道是哪个小娃子淘气,扔了个雪球过来,掉进笸箩里,也被滚了两下,沾了一层江米面。

二奶奶给捡了出来:“谁扔的就归谁吃——”

说完又想起了从前的一件乐子事儿,跟大伙讲起来:那还是包二狗刚会爬的时候,在炕上玩;二奶奶在炕上滚元宵,中途去外屋地做饭,结果包二狗拉了几个粑粑蛋儿,也不怎么,就滚到破锣里一个,估计情况是二狗子那时候太小,抓着瞎扔给扔里边的。

等二奶奶做好饭回来,也没太注意,以为小粪蛋儿也是馅呢,就继续滚元宵。

一直到元宵节当天晚上,包大明白端着饭碗来找他家,劈头就问:“二嫂砸,你家元宵是啥馅滴?”

“芝麻白糖的呗,年年都是这个。”

包大明白急赤白脸地又嚷嚷上了:“那咋还有屎馅儿滴涅?”

想不到大明白还有这种黑历史,这也太倒霉了,游客们也都差点乐颠馅。于是照相的照相,也有上手帮忙的,大伙都是黑瞎子屯的常客,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动手,吃的才香。

不过也有例外的,在杀猪那边,游客们就没有敢尝试下刀子的。这玩意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实在太吓人。

萨日根带领的杀猪队早就非常熟练,入冬以来,都宰多少头猪了,现在,猪不戒看到根哥,都撒腿就跑。

杀猪菜要是没有酸菜的话,总觉得不是味儿。可惜的是,酸菜都被换走了。还好,包二狗经常去邻村收牛粪,都混熟了,赶着车去那边要了几盆酸菜回来。

拾掇利索之后,就在食堂的大号铁锅里面烀肉炖酸菜煮血肠,到时候再分到各家。剩下的猪肉,一家还能分二斤生肉,包顿饺子啥的够了。

忙活了一个白天,高小帅那边的冰灯也搞定了,于是心满意足地回家吃饭。然后就被包大明白通知:他也可以和其他村民一样,领一份元宵和猪肉。

有待遇了,这是算正式入伙了呗,高小帅心里美滋滋。他对这里是真的有感情,不仅在这收获了爱情,还有友情。而且黑瞎子屯的发展前景十分光明,最主要的是,在这嘎达舒服啊,不管干啥,身心都十分放松,没有压力,这种环境,是城市里万万找不到的。

等晚饭吃元宵的时候,绝大多数听二奶奶讲故事的游客,咬一口元宵之后,都忍不住瞧瞧是啥馅的。

天渐渐黑了,家家户户的灯笼杆上都挑着通亮的大灯笼。灯节嘛,不仅仅人过节,为家里做出贡献的那些家畜,也得跟着亮亮堂堂的过节。

所以,在田小胖家里,几个小娃娃都跑进跑出的,手里都拿着蜡烛,仓房里点一根,给熊大和大狼一家照亮;鸡架里也点一根,给公鸡母鸡照照亮;小囡囡还要把柴火垛也放一根,说是给小黑和它老娘也过过节。

幸亏被田小胖给及时制止了这种错误的做法,要是把柴火垛点着,那就放个大焰火了。

忙活完了,小娃娃们就穿戴整齐,都拿着小灯笼,去大道上聚齐,然后到大榆树那边看冰灯。田小胖也没啥事,溜溜达达的跟着娃子们一起去。

半路上,看到不少村民拿着纸灯笼,三五成群地往村外溜达。小娃子们喜欢凑热闹,小囡囡也嚷嚷着要跟着去玩。

田小胖连忙把小丫头给拽回来,人家村民是去坟地送灯的,你跟着去算咋回事?

按照当地的习俗,元宵节嘛,人间亮亮堂堂的,逝去的亲人也不能黑灯瞎火的啊,所以就在坟前放一盏灯笼,希望这灯光可以照耀到两个不同的世界。

小囡囡听明白了之后,就眨了一阵大眼睛,思考一番之后,忽然说:“干爹啊,那等你去世之后,俺也肯定给你送灯!”

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对死亡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所以,田小胖一点都不生气,还弯腰在小囡囡的脸蛋儿上亲了一口:“好闺女,真孝顺!要送就送俩,咱们亮亮堂堂的。”

说完才想起来一个茬:还有小丫呢,得送灯啊。

于是叫娃子们先去玩,他赶紧奔回家里,果然,小丫从仓房里拿出两个纸灯,正要出门。

“你应该叫上我的。”田小胖摸摸小丫头的脑袋,小丫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以前,她觉得在这个世界上特别孤单,但是现在好了,不仅是大晃哥病好了,还有了小胖哥。

于是,田小胖也领着丫丫,加入到送灯的大部队,一起来到村子大后边的坟地,村里故去的人,大多埋在这里。到了地方,找到各家的祖坟,把灯点着,嘴里再念叨几句,仪式就算结束。

“大明白,走啦,就数你磨叽。”包二懒吆喝一声,别人都完事了,就包大明白在那双手合什,念叨起来没完。

田小胖鸟悄儿凑上去一听,忍不住扑哧一乐,原来包大明白在向祖宗祷告,保佑他媳妇生个大胖小子,把香火延续下去。

四下望望,只见星星点点的灯火陆陆续续被点亮,就像是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无穷无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