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明第一吏 > 第516章 正式开府

大明第一吏 第516章 正式开府

作者:纸花船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5:41 来源:笔趣阁

这次过来的天使不是别人,正是老熟人魏忠贤。

此番去京师报功的时候,李春来是很想与魏忠贤多多交流,加深一下感情的。

奈何,魏忠贤比李春来还要更为清明,节奏把握的很不错,并没有与李春来纠葛太深。

之前的时候,李春来还对魏忠贤有些不爽,但此时再见到满面春风的魏忠贤,李春来已然明白,这是魏公公又给他好好上了一课啊。

虽说因为京师的事情,李春来与魏忠贤之间,已经有了某种不好言说的隔阂,那种不信任感很甚。

但不论是李春来还是魏忠贤,自都是场面人,不多时,气氛便欢快起来。

在封赏前的饭局上,魏忠贤也对李春来透露了此次封赏的最大核心!

在加封李春来勋衔的同时,李春来这一次终于明确了食邑的标准,而且并非是寻常的五百户,而是六百户。

别小看这一百户的差距,这可是个重要的信号。

另外,便是李春来新建军户所的权利了。

天启小皇帝已经允诺,允许李春来重新开一个新所。

不过,魏忠贤这话说的漂亮,李春来又如何能不明白他其中的深意?

天启小皇帝这是想自己能加速开拓辽海啊!

……

吃过了午饭,封赏仪式正式开始。

李春来先要沐浴焚香之类的就不消说了,沂源各界有头有脸的人物,基本上都到齐了,过来观礼。

虽说比不得青州那等大城,但在此时的李府之内,场面同样不小了。

待一通流程走完,李春来换上崭新的副总兵官袍,登时将场内的气氛推到了**。

各种恭维恭贺声犹如潮水一般,不断的朝着李春来涌过来。

特别是一身喜庆的杨德山,那等感觉,直比他自己升官发财还要更为骄傲。

谁能想到,他们老家那小小山沟子里,竟能出了李春来这等人才啊。

而此时,在中院花园阁楼上,遥遥的看着这一幕的三娘姐妹,脸色也是颇为复杂。

妹子晴儿便不用说了,自从李春来那次装神弄鬼之后,她基本上已经认命了,已经决定要好好伺候李春来。

奈何,李春来最近着实是太忙了,脚不沾地一般,她便是想勾引李春来都没有什么机会的……

三娘这边自是比晴儿要深刻许多。

看着此时意气风发的李春来,她恍如看到了当年的父亲……

可惜啊。

他的父亲纵然有不少才干,却又怎能与眼前的李春来相比?

这小李三儿,简直就是个人精中的人精!

三娘有一瞬都在止不住的幻想,若,若她是这个宅子的女主人,这人生,未尝便不好。

奈何,她究竟不是……

不过,三娘的心志很快要坚硬起来,坚若磐石。

这才到哪儿?

她想要的东西,她自会用她的双手去争取,去创造,又哪需要什么男人了?

……

此时的京师究竟千头万绪,魏忠贤自也不可能在沂源停留太久。

在当晚与李春来进行了一次长谈之后,次日一早,他便是急匆匆返京了。

一路将魏忠贤送到十里长亭,看着他们几十人快步策马离去,李春来的眼睛止不住微微眯起来。

新的时代,开始了啊。

以魏公公的这等性子,这等手段,他真正开始掌握大权,怕已经是为时不远了!

……

送走了魏忠贤,李春来也开始投入到了更为忙碌且复杂的工作当中。

升官发财虽是可喜可贺,但后续的人情往来俨然也不能不做。

随着李春来升任为青州军主将,并且,兼任了整个山东的副总兵,之前没有来参加李春来封赏的青州众人,包括山东军各部的其他人,都是赶到沂源这边来,拜见李春来。

别的不说,至少先跟李春来混个脸熟不是?

更不消说,从李春来一路声名鹊起到现在,多少人,早就想跟李春来搭上关系,却是一直不得机会了。

而就在这等纷杂之中,李春来也逐步拉拢了一部分人才,特别是文职人才,或许不用他们有什么大才干,能独当一面,但至少能维持正常运转。

毕竟,这种大才干、独当一面的能力,也不是生来就有的,还是得慢慢培养。

此时这般状态,李春来除了自己培养,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了。

甚至,李春来还特地去拜访过沂源那位有名的袁秀才,希望请这位伙计出山。

奈何,袁秀才虽然穷困潦倒,饭都吃不上了,脊梁骨却是比擎天柱还坚挺,根本看不上李春来的这三瓜俩枣,还是要一心苦读圣贤书。

李春来倒也不生气,反而是赞助了他几十两银子,祝福他有好运气。

毕竟,能力先不说,袁秀才的这等骨气,还是很让人佩服的。

再者说,以李春来此时的丝蕴,三十两银子而已,他养个小老婆都不够,去投给袁秀才这等潜力股,沉了便就沉了。

可万一这厮真考中了呢?

难道,沂源出身的他,还能逃得过他李三爷的影响力?

就算袁秀才以后拼命撇清,难道还能挣脱乡党这等束缚吗?

袁秀才显然也明白李春来的心思,晚上他老娘做饭的时候,虽是比以前丰盛的多的多,有好几个肉菜。

可袁秀才却是止不住失笑着感慨,‘他读了一辈子书,到头来,却是已经被一个武人算计的明明白白……’

……

就在这等纷杂之中,李春来逐渐把幕府的架子撑起来。

当然,因为种种原因,这是缩水很大的幕府。

原本,李春来的构架中,幕府是能军方五五开,能对立牵扯的局面。

可此时,只能是‘九一开’,幕府只能是先当做李春来的‘传声筒’,去做一些繁琐的统计与统筹工作。

两个主官自然还是文师爷和杨德山。

以文师爷为主,杨德山为副。

若是真按能力来说,杨德山明显还要在文师爷之上,毕竟,这是搞了一辈子实务之人。

文师爷倒是懂得多,却也沾染了不少读书人的毛病,太虚头巴脑了。

但李春来究竟也要‘千金买马骨’,为此,还做了杨德山好几次的工作,总算把他哄好了。

因为这颗种子着实是太过渺小了,简直小的让人不忍直视。

所以幕府成立的时候,李春来也并未举办太大的仪式,只是小小的在内部搞了一下。

但李春来也并不着急。

只要幕府真正开始运转起来,并且他李三爷逐步把一些事务、乃至是核心事务,交到他们身上,他们自然会显示出他们的存在感来。

幕府的办公室设在李春来这沂水畔新宅的前院,用一道简易的墙,单独隔出来一个小院子,供他们六七十人,工作办公之用。

当然,麻雀虽小,却是依然

五脏俱全。

此时,幕府虽是集中制,但依然分成了‘士农工商’等数科,李春来也是费劲了心思,逐步让他们适应这种责任到人的细分工作。

待到以后时机成熟,再搞隋唐时或者后世的那种‘执笔制’。

说到此,不得不说,后来满清的四阿哥,搞的‘军机处’还是蛮不错的,很符合李春来此时的工作纲要。

不过,若李春来要搞,显然不会跟那位‘无头皇帝’一般,小家子气的,一点权利不给人。

抓住核心的便是足够了。

……

而随着李春来幕府的正式上线,三个重头工作便是直接推给了他们。

一是李春来食邑的确切安排。

虽说天启小皇帝给了李春来食邑这种恩宠,却是并未给李春来切实的人口。

显然,他也是明了了李春来与李如柏之间的一些交易。

基本上就等同于他只开了空头支票,便是对李春来和辽东李家几方面人,来了个通杀。

李春来对此虽略有小不爽,但俨然不可能跟天启小皇帝去较真,谁让人家是天子呢?

但李春来此时要把麾下这两千余丁口,加之匠户们的千余丁口彻底安排妥当,俨然不是件容易事。

一点便卡死所有了。

沂源弹丸之地,究竟还是太小了啊。

不过此时这些问题俨然不用李春来操心了,到底去哪里开拓,到底去哪里买地,便轮到文师爷和杨德山去操心了。

李春来此时做的,便是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条件,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

第二点。

便是后封赏时代的工作了。

前番,李春来虽已经对青州左营的儿郎们发放了一部分先期的封赏,但后续还有诸多事务,都需要协调、总汇。

这也是个极为庞大的工作。

不仅要与军方那边牵扯,同时,也要求幕府中的文人们,切身实地的到儿郎们家中,查看情况,做出评估,然后,再给出正确的方案。

第三点。

则是酒厂方面的事务了。

不仅要帮酒厂解决诸多问题,还要帮酒厂开拓市场,扩大影响力。

俨然也不是个轻快活……

李春来这是真的把人当牲畜使唤了……

不过,虽然李春来对幕府的要求极为严苛,给他们的待遇也是真的高。

不仅没人都有招录名额,可以将同僚好友之类的招进来,本身的薪水也是极为丰厚的。

单单底薪,便是有二两现银,五十斤米面。

若是做的好,还会有各方面的奖金。

而出门方面,基本上是人人都配马,单是马车,李春来就给他们配了十五辆至多。

不说还有十几顶轿子了。

可以说是极尽体面。

这使得工作虽累,幕府众人却是都充满了斗志,一个个都如打了鸡血一般。忙来忙去。

沂源上下,时刻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而随着幕府这边的工作逐步展开来,李春来也迅速便尝到了大甜头,终于可以将他解放出来了……

李春来真的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可以稍稍缓缓节奏,休息一下。

但,李春来的好日子还没过两天,正忙着与各部军官交流,准备开战‘参谋制’的时候。

老娘杨氏,却是一大早便怼住了李春来,跟李春来谈及了一个十分严重的话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