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家请我当皇帝 > 第二百零二章 我的婆娘有点多

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二百零二章 我的婆娘有点多

作者:四代重奸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5:30 来源:笔趣阁

“打土豪,分田地”乃是张顺前世学到的“屠龙之术”。

只是这种政策太过激烈,一旦启动,便不会轻易因为个人意志而停下。

俗话说:“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而动人耕地,何止是断人财路,这是要断人子子孙孙的活路,地主士绅不和自己拼命才怪。

到时候地主和农民双方就会以土地为目标,赌上全部身家性命,穷尽一切办法,反复争夺,直到一方流尽鲜血为止!

既然自己打开了潘多拉魔盒,那么以中小地主出身为主的读书人,肯定会因为遭受一定的损失而怨恨自己,那自己又何去何从?

自己若是无法笼络足够多的读书人,又如何建立健全团队?又如何对抗新生的满清力量,阻止历史上的悲剧发生?

失去了地主阶级的支持,就算张顺个人有天大的本事。他也不过长了两条胳膊、两条腿、一个脑袋,没有大量的官吏、将领辅助,他也无法撑起一个政权。

将领还好办一些,哪怕大字不识一个,久经战阵以后,多少能选拔一批有天赋之人。

而文官就不好办了,就算张顺办补习班,以十年二十年之功进行培养出一批人来。

且不说这人手够不够用,但是仅仅断绝地方势力上升中央通道这一个难题,张顺也得付出十倍百倍的代价去弥补。

因为如果自己人占据了从中央到地方文武官员的位置,那么全国其他地方势力就难以有出头之日。大明之前的大元就很形象的展现了,一个政权如果上下通道断绝,最终会有怎样的下场。

这正是“统一天下易,变革天下难”。说来说去,还是农业社会的生产力和传统社会的结构问题。

自隋唐以来,中国古典社会逐渐进入以军事贵族为皇权背书,文官制度为皇权支柱,科举制度为触角的社会结构。

对这个时代来说,读书人进着官僚,退则士绅。虽然古代有“穷文富武”的说辞,但是要想供得起脱产的读书人,非得有中小地主的财力不可。

当前情况和后世近代情况截然不同,后世虽然生产力尚未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终究先进的技术、思想开始蔓延开来,新兴的资产阶级方兴未艾。

而在国家又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民族主义思潮如同惊涛骇浪,所以阶级矛盾一定程度上能够让位于民族矛盾。

如今情况则不然。彼时,虽然有后金占据东北、虎视眈眈,农民起义纵横七省,但是无论后金自身还是农民起义军,都没有意识到大明有被替代的可能性。

如今正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加,一个不小心天下便有覆亡之危,由不得张顺不万分谨慎。

“土改”这条道若是走的通,便是通天坦途;走不通,那就是万劫不复。

但是,若是对如今激烈的土地矛盾视而不见,那这天下姓张姓朱,与百姓又有何异哉?

一个新兴的政权,如果无法解决前朝的弊病,那么它不可能长久,甚至不可能维持稳定的统治。

张顺其实对当今天下的土地问题十分重视,对当前形势心里也十分清醒。他晓得若是不改变土地所有制,哪怕自己已经割据一方,也是镜花水月罢了。

如今既然萧擒虎引出了此事,他还真有几分意动。

只是兹事体大,张顺也不好贸然做下决定,便先含糊过去了。

众人一路无言,在南阳百姓的欢呼之下,走回了唐王府。

那曾氏、黄氏和朱氏身着盛装,立在唐王府门以里,早已经翘首以待。

她们远远的望见张顺在众人簇拥之下,缓缓走来,恨不得扑过去,以诉离别之情。

张顺身为三军之主,不仅是义军的顶梁柱,也是她们的顶梁柱。

既然如今她们成了张顺的女人,只要张顺屹立不倒,她们就是人上人。

若是没了张顺依靠,她们的下场和当初王府被人攻破情况相比,恐怕只会更糟,不会更好。

遭受过不幸往事的三女,比更多人心有感触。

如今见了张顺活生生走了,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总算有了依靠了。

张顺看着熟悉的街道,看着熟悉的唐王府,看着熟悉的三人,笑道:“我回来了!”

“回来就好!”曾氏眼里噙着泪,心中千言万语化作了一句轻轻的应答。

曾氏、黄氏和朱氏有很多话想和张顺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欲言又止。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月许未见,张顺亦有恍如隔年之感。

眼前的一切都那么熟悉,又有些陌生之感。

张顺有几分感慨的捉住了曾氏和黄氏两人的小手,一手一个,独留了朱氏,这就有几分尴尬了。

好在朱氏年轻,不敢和黄氏、曾氏争抢,只好委委屈屈的拽着张顺的一角。

四个人簇拥成一团,一步一步往王府里走去。

这三人都是贵族女子,言行举止非一般小女儿所能比拟。

虽然此时此刻,她们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张顺看。

可是一路上依旧温言温语,举止有度。她们偎依在张顺身边,轻声指点着哪里又种了花草,哪里发生了什么趣事儿。

走了一会儿,愈发深入了,张顺突然看到前面有几处房屋坍塌了,就奇怪的问道:“这是怎么了?年久失修了吗?”

“哦,那是城外官兵的炮弹打进来,坏了屋舍。”曾氏淡淡道。

张顺闻言不由沉默了下来,他本就久历战阵,当然知道红夷大炮对这个时代的人造成多大的震撼。

不要说几个弱女子,就是初上战场的丁壮,也常常会因为巨大的炮声,一哄而散。

他皱了皱眉头,这才下定决心决心道:“此地事毕以后,你们随我回洛阳吧!”

那曾氏、黄氏和朱氏闻言不由一愣,随即大喜道:“此事当真?”

“哄你们作甚?”张顺笑着摇了摇头道,“只是我家里已经有几房婆娘,我担心你们之间会起了龃龉。”

这三人如何不知,张顺将她们带回去,多少会给她们一个名分。

这代表自己再也不会像货物一样,被张顺轻易的丢弃或许赏赐、转让给他人,哪里会介意?

纷纷保证道:“相公且把心放在肚子里,吾等会以姐侍之,勿忧也!”

三人保证了半天,那曾氏这才好奇的问道:“不知姐姐性情如何,还请相公细细说说,我等将来也好与之相处。”

“也好!”张顺点了点头道,“一个善良贤惠,做饭缝衣,无所不精;一个女中诸葛,勤俭持家,执掌辎重;一个女中豪杰,冲锋陷阵,七进七出;一个书香门第,岐黄再世……”

“等等,等等!”曾氏有点懵了,“这到底一个人,还是几个人?”

“哦,我的婆娘有点多……”张顺不好意思挠了挠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