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土万里 > 第九十七章 纨绔英杰

唐土万里 第九十七章 纨绔英杰

作者:特别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5:19 来源:笔趣阁

清点物资,封存入库,乌鸦和他那些伙伴们干起来熟练得很,他们在延城的时候,虽说都是群纨绔子,二世祖,可到底也是从小跟着父辈们跑过商路的。

只不过家里富贵后,父辈们就未必再舍得让他们风沙里来去,要不然也不会逼着他们读书,试图能在都护府治下的那些地方谋个小吏职司,好摆脱胡商的身份。

像是乌鸦,就是学文不成,学武也不精,他阿耶都拿他没办法,最后随他去了,至于他那些伙伴也大底都是差不离的样子。

看着在仓库外,满脸认真的乌鸦,沈光暗自点头,这些胡商子弟并非全都一无是处,他如今麾下不缺能上阵厮杀的好汉,反倒是缺他们这些能识文断字能书会写的人。

安西这地方的读书人少得不能再少,都护府里的那些文吏书记官,大都是长安那边发配过来的,全都心心念念想着早日熬完任期,好回到关内去。

都护府里,封常清自个手下能用的精干文吏都捉襟见肘,更别说帮他了。

“郎君。”

见到沈光,乌鸦连忙停下手上的活计,他正要招呼其他同伴时,沈光挥手阻止道,“不必喊他们,某只是有些事问问你?”

“郎君询问就是,我知无不言。”

乌鸦颇为高兴地说道,能够被人信任重用,对他们这些人来说是从未有过的体验,更何况能够离开父辈们的视线,跟随郎君干一番事业,总好过回去继承家业。

“延城那里,似你们这般的还有多少人,某是说能识文断字,能书会写,最好还会些算术。”

“郎君可是问对人了,延城那里的胡商子弟,就没我不认识的。”

“郎君若是要招募他们,我自修书一封,他们必定星夜来投。”

乌鸦大包大揽道,这火烧城如今已是郎君囊中之物,又是百废待兴,他和同伴们都猜测,这火烧城说不准就会成为都护府直接辖管的城池,只要跟着郎君,他们说不定都能得个一职半官也说不准。

“你就那么肯定他们会来投我?”

沈光似笑非笑地问道,这火烧城不出意外当会落在他的手里经营,只不过他发觉乌鸦他们似乎比他更有信心。

“郎君名动延城,我等不过是胡商子弟,在郎君面前自惭形秽,似我这般厚脸皮的终究没有几个,只要郎君愿意,他们必定喜不自胜。”

乌鸦面带诚恳地拍着马屁,当然他心里确实是这般想的,莫看他们这些胡商有钱,可即便是在安西,也是隐隐为人们所嫉妒和轻看的。

大唐盛世的气度包容得下他们这些胡商,可是他们内心始终隐隐不安,因为他们所拥有的财富地位就像是在浮沙之上,所以他们渴望融入大唐,能够参加科举考试,参军入伍,而不是只能经商,奔波于丝绸之路。

这么多日相处下来,沈光自然清楚乌鸦他们心中深藏的不安和自卑感,这也是他愿意接受他们的原因,只要给他们以尊重和理想,他们的忠诚不会比汉儿们差多少,而且他们和他们背后的家族也能成为他的助力。

“那你便修书一封,就说某这儿还缺些能做事的属吏,能吃得起苦的便过来,某日后自会许他们个好前程。”

在乌鸦隐隐期盼的眼神里,沈光笑着说道,安西这儿要吸引关内的人口来落户,谈什么虚的都不好使,只有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能让人们不远万里也愿意过来。

这便需要很多很多的钱,而说到赚钱这件事,还有比那些胡商更精通的么!

乌鸦看着郎君意味深长的笑容,想到那些在延城的花街柳巷里虚度岁月的狐朋狗友,自以为明白的他忽地躬身行礼道,“郎君能看得起咱们,不以我等为卑贱,我等必誓死以报。”

“说什么话呢,某这儿不兴虚的,某更看重你们做事是否踏实,只要实心任事,你们的前程,某保了。”

知道乌鸦他们这些胡商子弟渴望的是什么的沈光,拍了拍乌鸦的肩膀,然后道,“修书的事情不急,等忙完了,和你那些朋友好好商量下,某这儿可不收滥竽充数的庸才。”

“喏,郎君。”

乌鸦直起身时,沈光已经施施然而去,而乌鸦激动得浑身都在颤抖,这么多年下来,终于有真正愿意接纳他们这些胡商子弟的贵人,他绝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大半个时辰后,忙完手上活计的乌鸦召集了同伴,除了正在拼命教那些弗菻人唐言的康六郎外,其余五人都到齐了。

“乌鸦,什么事那么高兴?”

“是啊,当日郎君收下咱们,都没见你这么高兴过!”

“都听我说,方才郎君找我询问,延城里咱们那些友人可有得用的人才。”

乌鸦看着脸上虽然疲累但却都充实无比的同伴,将沈光的意思缓缓道出,这顿时让另外五人都兴奋起来,说起来他们当初跟着乌鸦一起来投奔郎君,没想得太长远,只是不愿意就那么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

“那可真是太好了,马三郎他不是写得一手快字么,正好让他来誊写户籍账册,好让我等歇歇……”

“还有杜家的两个小儿,不是常吹嘘自己过目不忘,什么数字看一眼就能记住。”

听着同伴们七嘴八舌地在那儿说起来,乌鸦不由大声道,“一个个来,都慢慢说,我来记名字,到时候让康六郎修书一封送于石大郎,这事情交给他办最是妥当。”

“对对对,石大郎得了郎君那么大的恩情,肯定得把这事情办好,不过他还在延城么?”

说到石荣,乌鸦他们都是羡慕不已,延城那么大地方,有些事情根本瞒不了人,谁能想到高大都护的嫡女居然瞧上了这石大郎,要不是郎君为之说媒,只怕石大郎脑袋都要不保,哪还能像现在这般得以迎娶那位四娘子。

“怎么不在延城,高大都护何等身份,我听说石大郎早就派了心腹随从前往长安请他阿耶赶回安西了……”

“这么说,咱们马上就能吃石大郎的喜酒了?”

“咱们在这火烧城,能赶得回去么?”

“你傻了不成,郎君为石大郎保的媒,这石大郎成亲,少谁也不能少了郎君。”

听着同伴们越扯越远,乌鸦忍不住咳了咳道,“先把正事办了再说,石大郎要成亲,也得等他阿耶回来,先拜见了高大都护再说。”

“这婚事再快,也得等明年了,关汝等鸟事!”

听着乌鸦的笑骂声,另外五人都哄笑起来,有胆大的道,“怎地不关我等鸟事,石大郎能娶高大都护的嫡女,说不准咱们也能请郎君为咱们保媒,迎娶位汉家女郎做妻。”

乌鸦听了一呆,才想起大唐律里,他们这些“胡人”若要获得大唐户籍,除了朝廷准许外,便只有与正经的大唐人家结亲才行,而且得明媒正娶,通报官府,否则便是“流两千里”的大罪。

只不过安西这地方的汉家女郎可不多,而且家中大都是安西军出身,便是他们愿意出再高的聘礼,也没多少媒人敢上门说亲,那些汉家女郎家里的阿耶阿兄可都是厮杀汉。

不过若是有郎君出面,那便不一样了!

乌鸦很快便回过神来,然后压下心里的遐思,督促着同伴们赶紧把知道的有本事的友人都给卖了。

“咱们这可算不得卖友求荣,而是有福同享,大家都是好兄弟!”看着最后写满了二十多个名字的名单,乌鸦这般想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