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土万里 > 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宝九载

唐土万里 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宝九载

作者:特别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5:19 来源:笔趣阁

武威城中,沈光叹了口气,刚刚过去的天宝九载,白衣大食终究还是灭亡了,那个艾布·穆斯里比他想象中的更加难对付,始终都没有给他介入大食内战的机会,当然这也和他忙于种田积蓄实力有关。

如今刚取代伍麦叶王朝的阿拔斯王朝,也就是黑衣大食正在残酷地清洗倭马亚家族,沈光在离开安西前,已经派人前往呼罗珊,试图救下伍麦叶王朝最后的王室血脉,作为日后对付阿拔斯王朝的底牌之一。

可是来自长安城的圣旨打乱了他的全盘计划,他只得骑乘骆驼快马日夜兼程地赶往长安城,因为就在去年刚刚身兼河西陇右两镇节度使的哥舒翰居然中风了,昏迷不醒数日后醒来时已是半身不遂。

而偏偏雪上加霜的是,哥舒翰当时正率军在大非川和吐蕃军队激战,虽然他的副将及时隐瞒并封锁了消息,但是军队还是撤出了大非川的防线,让已经改名马重英的恩兰·达扎路恭率领吐蕃军队夺回了大非川。

不过好在陇右和河西的这五万精锐后撤及时,再加上石堡城仍旧牢牢地控制在王师手中,哥舒翰此前修建的一连串堡垒也都囤积了充裕的粮草军辎,让吐蕃人打消了乘胜追击的念头,反倒是继续派遣使节前往长安求和。

陇右和河西两镇失去了哥舒翰这个统帅,虽然没有大乱,但是却也无力继续向高原推进,更何况吐蕃人在夺回大非川后,转而挥军攻打吐谷浑,试图拿回九曲之地。

如今沈光不得不吞下自己所酿的苦果,哥舒翰的中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酗酒和在女色方面没有节制,没有自家老丈人这位老上司,哥舒翰也是因为这两年对吐蕃人不断的胜利而变得自负桀骜,甚至恢复了他过去还是浪荡子时好排场的习性。

就在去年哥舒翰还朝领受河西节度使谢恩时,随行时便凑了五百头白骆驼,还用了从他那儿打赌赢去的称号,自称白驼山主,到了长安城后更是买了几十个回鹘舞娘和新罗婢,再加上李隆基赏赐的美貌宫女,坊间都传其夜御十女。

只是沈光赶到武威城,略作修整时,才从哥舒翰帐下幕僚那里了解道,实际的情况更糟糕,哥舒翰身兼两镇节度使后,满脑子都想着灭国之功,于是在李隆基的暗示下,他再次于冬季发动奇袭,试图越过大非川,深入吐蕃腹地打下逻些城,却没想到自从石堡城和积石山惨败后,吐蕃人虽然丢了大非川,可是举国上下剩下的精兵仍旧集中在大非川一线。

于是奇袭打成了对峙,哥舒翰不得不退防大非川,接着他便因为酗酒以至于中风不醒,导致大军不得不退出了大非川。

沈光怎么也没想到,最后是安西烧春提前结束了哥舒翰的军事生涯,而原本被套上绞索的吐蕃人则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在离开凉州前,沈光曾教会了党项人如何种植牧草,并且修建青储窖过冬,随后吐谷浑人也学了去,结果夺回大非川的吐蕃人集结大军打败了吐谷浑人,从吐谷浑人那儿得到了大量的牲口粮草,幸亏党项人见机得快,及时撤到了积石城据险而守,才没有步了吐谷浑人的后尘。

“大都护,还请您在圣人面前为我家主君……”

几个留守在节度使衙门的哥舒翰幕府属官朝沈光跪下道,纵然他们的主君犯了过错,可是为人慷慨大方,对待他们这些幕臣那是无话可说,如今圣人暴怒,能救下这位主君的也许就只有这位沈大都护了。

“你们且起来,哥舒兄的事某自不会袖手旁观,再说哥舒兄有功于朝廷社稷,圣人胸襟也不是尔等所能臆测的。”

沈光说道,李隆基或许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可是只要不威胁到皇权,他对待功臣还是比较宽容的,当年盖嘉运丢了石堡城,不也没有下狱问罪。

“多谢大都护。”

安抚完这些哥舒翰的幕府旧臣,沈光不知道李隆基究竟是怎么想的,哥舒翰被送回了长安城后河西陇右两镇节度使至今空悬,也没有接替的人选。

总不会让自己兼任吧!

想到那道召自己回长安的圣旨,沈光不由越发担忧起来,在旁人看来身兼两镇乃至于三镇、四镇节度使,乃是圣人恩宠,亦是求之不得的权势富贵,可他却清楚这会将他绑死在关内去对付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吐蕃人。

沈光宁可在中亚和大食人的军队打仗,也不愿率领大唐的军队深入高原数千公里去打什么灭国之战,吐蕃人拿回大非川和九曲之地又有什么用,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军力未损,李光弼和安思顺都是持重的名将,大不了再慢慢推回去就是。

更何况他彻底控制安西后,西北方向的各国都已经脱离吐蕃人的统治,就连车师和大勃律都已经派遣使者朝贡长安,剑南道那边颜杲卿也堵死了唐蕃古道的贸易通道,吐蕃人只会慢慢地在越来越紧的包围圈里困死于高原,这也是他们在夺回大非川后仍旧派遣使者前往长安城求和的原因。

……

“我要见大都护,我们党项人为大都护流过血,为大唐立过功,我要见大都护……”

武威城外,刚刚翻身上马的沈光便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哭喊声,他抬头望去,只见是十多个身穿唐服的党项武士被拦了下来。

“让他们过来。”

沈光开口高声道,然后武威城所属的河西士卒们才松开了手中长矛,放这些昨晚就到了城外守候了整夜的党项人过去。

“大都护……”

十几个党项武士飞奔到沈光面前后,都是跪倒磕头哭诉起来,原来这两年他们时常听那些商人说,大都护在安西招揽了十万的西突厥遗族,允许那些葛逻禄人、突骑施人、拔汗那人成为治下子民,而且安西富饶,土地肥沃远胜青海头,这让自诩忠心耿耿的党项人很不是滋味。

如今蕃贼又打了回来,他们听说沈光被朝廷召去长安,于是便赶来武威城,就是想全族迁往安西,好继续为这位大都护效命,免得留在关内被人轻慢。

“你们起来吧!”

“大都护若是不答应,我们也没面目回去见族人们……”

“行了,某答应你们就是。”

看着那些跪在尘土中的党项人,沈光自不会拒绝他们的投效,在他看来九曲之地也好,积石城也罢,没有了党项和吐谷浑的人口做附庸补充,吐蕃人就是拿回这些广袤的土地也没用,反倒是要负担沉重的防务,反而是得不偿失。

“多谢大都护!”

“你们回去告诉所有的党项人,守住积石城,朝廷很快就会派王师过去驱逐蕃贼,等某从长安回来,自会带上你们去安西。”

安抚过这些党项武士后,沈光没有再耽搁,直接招呼着封常清他们上路了,他这回回长安,也是带上了封常清,比起其他幕臣来,他最信任的始终都是和他志向相投的封常清。

……

当沈光离开武威城时,长安城里有很多人已经在掐着日子等待他的到来,而这些人里就有李林甫这位已经快走到人生尽头的宰相。

“阿耶,你不能再操劳了!”

从庐山凌云峰赶回来的李腾空看着满头白发,衰老得厉害的父亲,蹙着眉头说道。

这位身穿鹅黄道袍,修道有成的女冠便是李林甫最小的嫡女,从小便性子清冷,长大后更是离家修道,数年都不曾回过长安城。

“腾空啊,阿耶时日无多,只是想见一见沈郎罢了,有些话想和他说说。”

李林甫在女儿的搀扶下,坐在了书房外的门廊坐垫上,看着那已经泛黄的树叶,苍老的脸庞上满是担忧,这两年时间他可以说是心力交瘁地维系着朝堂上的平衡,不至于让杨国忠的新政太过冒进。

“那位沈郎真得值得阿耶你这般念着吗?”

对于那位名动天下的沈郎,李腾空心有涟漪,可她很快就将那已经模糊的身影给抛诸脑后,她不明白为什么阿耶如此执着于要和这位沈郎见面。

“你是阿耶的掌上明珠,虽然阿耶知道你不喜阿耶过去做的那些事……”

李林甫絮絮叨叨地说了起来,他是真的疼爱这个从小就被认为有出尘之姿的小女儿,所以他允许这个女儿可以按着自己的想法自在地活着,想学医就学医,想修道就修道,不想嫁人那便不嫁,“只是阿耶如今后悔了,当年阿耶就该把你嫁给沈郎啊!大不了便豁出这张老脸让圣人下旨……”

“阿耶,女儿说了此生不嫁便不嫁。”

“不嫁就不嫁,只是腾空啊,你若想自在地活着,做想做的事情,阿耶死了,就没人能再护着你了啊!阿耶要为你,为李家找个依靠啊!”

李林甫的手落在了女儿的额头,这个曾让天下人惊惧愤恨的奸相,在走到生命最后的时刻时,也和普通人一样,最放不下的还是骨肉至亲。

还有这大唐,圣人啊,你要做圣君,可是大唐的根基除了百姓,还有世家和豪强,五姓七望也好,北地的世族豪强也罢,当他们被逼上绝路的时候,同样是会造反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