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土万里 > 第三百零五章 欲谋

唐土万里 第三百零五章 欲谋

作者:特别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5:19 来源:笔趣阁

杨国忠怎么也没想到,沈光陪着圣人去了趟西市,回来后他手上便多了安西烧春的一成干股,他在蜀中的时候当过屯田使,后来在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手下当賔佐,管得便是钱粮支度的事情。

他后来自蜀中携带百万财货往长安结交宫中那位当贵妃的族妹和杨氏族人,除了他也姓杨以外,便是他还精通算数和货殖之道。

杨国忠十分清楚安西烧春在市面上的潜力,虽说沈光先前空手套白狼的本事很是高明,将那安西烧春的售卖配额卖给一众胡商让他也是开了眼界,但是沈光还是不明白长安乃至天下豪强们的购买力。

“沈郎放心,这酒坊的事情我会亲自盯着。”

有了一成干股做底,杨国忠整个人干劲十足,再说沈郎只是将关中和中原的配额都售卖出去,而蜀中的富豪可是不下于长安,而蜀中算得上是他的地头,到时候他光是垄断蜀地的安西烧春配额,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沈郎若是信得过我,不妨在蜀中也开家酒坊,蜀中乃是天府之国,沃土千里,这粮食可比长安城便宜得多。”

看着满脸认真的杨国忠,沈光倒是不担心杨国忠会得了蒸馏酒的酿制方法便另起炉灶,只因为他这安西烧春的生意里,圣人高力士安西陇右朔方三镇都各自占了干股,杨国忠只要不是愚蠢到家就不会做这种犯众怒的事情,更何况这家伙虽说被时人称作无德无行,但确实是个讲义气的。

“这是迟早的事情,等长安城外酒坊建起来,杨兄便派人在蜀中收购粮食,来年咱们大干一场。”

蜀中虽是重要的产粮区,但是蜀道艰难,转运不易,与其让那些粮食白白耗费,倒不如拿来酿制安西烧春,而且蜀中那边还有直通吐蕃的商道,那吐蕃使节数次求见自己,沈光觉得也是时候该见见了。

杨国忠大喜起来,“沈郎放心,我这就派人往蜀中传信……”

“杨兄,你如今身份贵重,这收粮之事务必得慎重,千万不能叫底下官吏趁机中饱私囊,残害百姓。”

沈光想到杨国忠以往经历,忍不住还是提醒起来,杨国忠是在蜀中起家,当初举荐他的那位鲜于仲通因此而当上了剑南节度使,这位蜀中大豪做事情可没什么底线。

“沈郎提醒得是,我如今已不是当年的杨大,再说蜀中乃我故土,岂能让家乡百姓骂我杨国忠是个无德幸进之辈。”

杨国忠面色变得严肃起来,自己那位举主是什么德性,他可是最清楚不过的,到时候这收购粮食的事情他得派手下心腹亲自过去盯着,免得鲜于仲通好心办坏事。

“杨兄,蜀地收粮的事情还得等到秋季,到时候这酒坊的账上,杨兄自可支取钱财用于购粮。”

“如此甚好,对了,沈郎上次不是和我说什么飞钱之事,这在蜀地购粮的事情上说不得能操作番。”

杨国忠听闻沈光言语,忍不住摩拳擦掌道,这些时日沈光在杨府,读书只是做样子,两人间聊得最多的其实还是经营之事,要知道他本就是兼着度支使,而且他天生对数字敏感,心算的本事很是了得,这也是他能在圣人跟前获用的缘故。

不过自从沈光住到府中后,听了沈光不少后世的经济理论,他感觉仿佛眼前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而且他自问自己玩朝堂狗斗绝不是李林甫这老奸巨猾的老狐狸对手,正该如沈郎所做另辟蹊径,从朝廷税赋上入手,为圣人分忧解难。

沈郎说得最是有道理,朝廷眼下诸多弊端不就是钱袋子出了问题么,莫看眼下圣人用度没出什么差错,一派太平盛世,可那都是王鉷这个奸贼逼迫盘剥百姓,杨国忠眼下已经决定要拿王鉷来开刀立功,在朝中和李林甫分庭抗礼。

不过这事情还得从长计议,杨国忠还是分得清主次的,自己得先展露出能为朝廷理财的手段,这样才能获得圣人的信任,就像沈郎说得,光会挑出问题不算本事,能解决问题才是本事。

“沈郎,你说我到时候让蜀中向朝廷奏请将征收的谷物绢绸折算成金银铜钱押解进京,然后咱们这边直接从酒坊的账上支取钱财作为蜀中税赋上缴朝廷,然后蜀中那边就地取用粮食酿酒,这其中光是转运耗费的差价就足够咱们让利于民了。”

杨国忠颇为兴奋地说道,然后很是期待地看着沈光,在他眼里深谙货殖经济之道的沈光便是称一声管仲再世也不过分。

沈光这时候是真的被杨国忠给惊讶到了,他没想到杨国忠那么快就能举一反三,琢磨出了银行的原始雏形。

大唐的税赋以征收实物为主,但是实物征收的损耗和其中贪腐相当严重,开元初吏治清明时状况尚好,可如今吗,地方百姓遭受官府盘剥,更是被加征的税赋逼得不堪重负。

偏偏这加征之事,李隆基还全然不知,杨国忠要对付的那个王鉷,便是沈光特意挑选出来给杨国忠立威和卖好于安西朔方等边军的。

天宝四载,王鉷以户部郎中充任户口色役使,当时李隆基下敕免除百姓当年租庸调。王鉷奏请征收百姓的运费,夸大钱数,结果百姓所交纳的税赋比不免除租庸调时还多。另外按照过去朝廷所定制度,戍守边疆的士卒应该免除租庸,六年替换一次,但是守卫边疆的将领都以战败为耻,对战死的士卒都不向官府申报,所以这些士卒在家乡的户籍没有注销。王鉷为了聚敛财物,将有户籍而没有人的都当作逃避赋税,按照户籍登记,戍守边疆六年以上者全部征收租庸,结果有人被一次征收三十年租庸,最后导致家破人亡者无数。

这些事情都是沈光在安西时就知道的,封常清口中这王鉷才是真正的奸贼,所以沈光和杨国忠关系亲厚以后,便说动了杨国忠将王鉷当成立威的对象。

只不过要动王鉷,杨国忠就得先证明自己能替圣人把钱袋子鼓起来,王鉷之所以能干了这等人神共愤的事情还能在朝堂上混得风生水起,不就是他这般干却是满足了圣人的诸般用度。

“杨兄聪慧,这般做确实有益于朝廷百姓,咱们可以一试,只是圣人那儿,杨兄需得提前禀报,省得咱们落人话柄。”

“沈郎放心,这个我心中有数。”

杨国忠大笑起来,这折色之法他也是自个琢磨出来的,大唐境内,金银铜钱流通最多的地方就是长安城,而地方上钱贵物轻,这中间的差价不小,将地方税赋折算成钱财,由他们这边直接支付,以蜀中缴纳的税赋计算,这里面就是天大的好处。

当然这么干的前提自然是他们得拿得出相等的金银铜钱,所以杨国忠心里已有决定,谁敢阻挠安西烧春的生意,谁便是他的死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