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逃大侠 > 第四百四十九章 国相府的说客

逃大侠 第四百四十九章 国相府的说客

作者:启未来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1:23 来源:笔趣阁

一场动手不到三分钟的打斗,让仙岛十几万江湖人看到了不一样的对战,他们仅具备的什么拳法、掌法、剑法、刀法、棍法又或是什么动物演化来的招式,统统被视作孩童打闹。

什么叫武林高手?那些平日里自视甚高的老者,此时没了言语,和弟子们一样惊讶的看着比武台,刚才方涥的出招,以他们的眼力根本看不清路线,甚至是一些残影都难以察觉。

仙武榜的比试突然变得没有了趣味,方涥和鬼毒衣走到台下,所有人纷纷退让出一条道,让鬼毒衣找个舒坦的地方坐卧下来。

方涥又从背包里,取出一个小小玻璃瓶,瓶里是那些海里石窟鱼的鱼骨髓精华,是异能者六号基地华教授专门提炼出来的。“前辈,这是治疗您骨头的伤,会加速伤骨痊愈。”

鬼毒衣不知道是什么药,但方涥给来的东西,他没犹豫,打开小瓶,一股脑都吃了进去,然后便陷入了似乎昏迷状态。

良久,方涥寸步不离的守护着鬼毒衣,所有人看着方涥站立在那里也没敢靠近。

一天的比试,仅仅四场,大多数人都很低调,自视武功不高,即使打败了对手,也只是花拳绣腿的打闹,方涥和鬼毒衣的对战,激发了人们习武的热情,但也抹杀了他们的自信,说起来很矛盾,但事实就是如此。

夜晚,方涥特意去了沿山,为鬼毒衣准备了许多有营养的食物,红烧仔排、酱牛肉、母鸡汤,经过一天的休息,鬼毒衣恢复了许多,尤其是身上的毒,解开缠绕的破布条,身上的皮肤竟然变成了正常肤色,曾经黑红中毒的肤色遍布全身,而此时,全身上下看不出一点点中毒的样子。

“前辈解毒容易,疗伤难,这些日子您可别大幅度活动,需要什么,告诉我就可以了。”方涥在一旁为鬼毒衣换上新衣服,曾经中毒的鬼毒衣,头顶一根毛发都没,甚至连眉毛也消失了,原来黑红色的皮肤倒看不出什么异样,但此时,肤色正常了,总感觉有点怪怪的。

给鬼毒衣带食物过来时,方涥也多带了点分给众人,母鸡汤很多,香菜和蒜苗以及各种调料相伴,喝的四个门派之人各个揉搓着肚子,好像这辈子就没喝过那么美味的汤。

二长老和柳慕昆等七个老头,也沾光品尝了那些肉食,在得知方涥的实力后,根本不敢对方涥指指点点,看到美食一份份端来,几个老家伙的口水,都淹没了嘴巴。

最先吃完的柳慕昆,看出方涥的不凡,风林国的江湖,他是有能力问鼎的,“方小兄弟,日后有何打算?”

“继续北上,还要去源水国走走。”方涥没有隐瞒他的行踪。

二长老低头沉思了一会儿,“那绮涯派...是否真的在向海县?”

“噢,二长老问起此事,在下突然想起一事,刚才疏忽了,二长老若是不嫌弃,可以到向海县开设分派,之前泉溆长老已经说过了,她会带弟子到向海县开设分部。”

“嘶~她冷幽谷真打算重出江湖了?”二长老说完,看了一眼远处冷幽谷所在的位置,“既然如此,老夫回去就禀明掌门,期望能赶得上。”

方涥和二长老沈慕石说话,别人听的糊里糊涂,碍于颜面,不好当面去问那么清楚。

之后的仙武榜比试,方涥也没兴趣看,交代了一声胡果果照料鬼毒衣,还有记得等待刃气派的黄金,方涥便偷偷摸摸的离开了。

不过,虽然是偷偷摸摸,但还是被人一直盯着,那就是国相轩辕旭唐,始终没有放弃拉拢方涥,想借助方涥的武功巩固他们轩辕家的地位。

国相轩辕家,到轩辕旭唐这一代已经连续四代出任国相,但下一代的子嗣中,没个能够格继任的,日渐衰老的轩辕旭唐,早就清楚自己儿子的品性和能力,根本没个能成事的,只好另辟蹊径为他的儿子们寻找可辅佐的高人,这也是唯一能够继任国相的办法。

方涥没利用铜镜返回,原因是他还打算继续在风林国浪一浪,趁着江湖人都聚集在仙岛,他想多看看风林国百姓的生活。

刚刚到河岸边,踏上汤林的水上树时,就察觉到被人跟踪,方涥也想知道是谁,于是脚力加快,趁着夜色穿梭在汤林的水上树之间。

湾河县,是汤林以北距离最近的一个县城,因为靠近源风河,又因源风河在此改变方向,故而得名湾河。

源风河从入海口进入以来,方向一直是朝着西北,到了湾河县此地,才转向朝着正北,距离源水国边界也只有一千两百多公里。

县城之内一片安静,没有了江湖人的吵闹,仅仅只有平民百姓的环境,一时间让方涥有点不太适应,进入县城的时候午时刚过,此时大太阳火辣辣的炙烤着地面,街道上也见到一个人,只有一些店铺里能看到打盹午休的掌柜。

原本还打算好好浪一浪的方涥,没了兴趣,走进一家客栈,打算玩消失,可就在脚步刚刚踏上客房的台阶时,一直跟踪他的人也进到客栈里。

一个带着斗笠,斗笠外还有一层黑纱遮面,一身灰麻粗布长袍,左手里还握着一把长剑。

让方涥意外的是,此人并不打算继续莫不做的跟着方涥,而是开口说话了,“方少侠,可否聊几句。”

见状,方涥收回自己的脚步,慢悠悠走到客栈的饭厅,“老人家,跟随我一路,也是累了,请坐!”

来者一点不客气,一把剑放到案几上,很自然的坐在方涥对面。

“老朽汪海釜,是当今国相府武老,前日在仙岛见识过小兄弟的武功,令老朽倾佩!”汪海釜的声音很沙哑。

方涥指着汪海釜面前的一碗清水,“前辈,先喝一口,赶路至此,应该不是为了说这些的吧?”

“呵呵,当然不是如此,老朽是为了国相轩辕旭唐来当说客,不知小兄弟可有仕途之念。”

方涥没犹豫直接回了两个字:“没有!”

“嘶~小兄弟,可要想清楚了,国相轩辕家,连任四代国相,不仅仅是家财万万金,还有国相之地位,无论在江湖还是朝堂,那都是一言动山河之势。”

“没兴趣,不过就是一国国相,地位不过如此,而且万万金很多吗?呵呵,这么穷酸也拿出来炫耀?回去告诉轩辕旭唐,他的下一代若是没合适国相就放弃,免得被皇族屠了都不知道。”

“你~”汪海釜说着,伸手下意识的摸向案几上的长剑,但很快手又收了回来。

“怎么,不敢动手了?告诉你,若是凡夫俗子和我说叨这些,我还不会那么反感,身为国相,眼界也太低了点,回去叫你的主子,好好打听打听这个字号究竟是谁,弄清楚了,再考虑一下他的处境!盲目派人来当说客,这盲目一词,总会有所代价。”方涥说着,丢在桌上一张名帖,那是方涥自己印着玩的,唯一的用途便是在发现一些适宜合作的人,让持着名帖的人可以享受一些岭安国货品的优惠待遇。

不过递给汪海釜的名帖,方涥折去了一条边,那就说明持有这名帖的人,绝非善类,不仅不能合作,还需要远离并防范。

接到名帖,汪海釜仍旧没有收敛自己的怒气,拿起桌上的长剑站起身:“告辞!”

客栈外,一个街道弄堂里,还有几个人是随着汪海釜而来的,此时汪海釜走了,那几个人还是要继续跟踪方涥,这些人所有的一举一动,都在方涥的感知内。

风林国源风河上,夜晚方涥便返回了客船,风仑几人将船停靠在湾河县附近的水面上,之所以没让风仑等人继续前行,主要的原因是源水国边界上会有两国的战船防卫着彼此的国界,贸然的闯过去,那是要引发两国的战事,更有可能客船会和两国战船打起来,总之无论谁和谁打,都不是好事。

客船上,方涥不想耽搁时间,加速朝着源水国边界而去。

仙岛,在方涥离开后,还是发生了一些琐事,比如仙武榜比试,所有登台的弟子更加卖力了,放弃了所有花哨的招式,快准狠攻击成为比试台上的主流,这也是许多弟子参悟方涥和鬼毒衣一战的结果。

招式花哨固然博人眼球,但也同样会破绽百出,随意的一个破绽都致命的弱点,更何况在高手的眼里,那就是在作秀,根本不像什么武者倒像是个戏子所为。

林边县狮凤楼,幻瞳拒绝了轩辕风月,被打了两个巴掌后,幻瞳也看到了轩辕风月的真实面貌,就是为了骗幻瞳而编造的归隐山林之说,他此时一心想要继承父业,坐到国相的位置上,临别时,还恶狠狠的说出:“若我为国相,尔等皆会死无葬身之地。”

这句话声音太大,不仅仅狮凤楼的人听到,就连外面大街上的江湖人也都能听到,渐渐的,这句传开了,国相轩辕旭唐起初并没严惩风月,不过,当接到汪海釜拿回来的方涥名帖,轩辕旭唐有点蒙了。

别人不知道方涥是谁,但最近一段时间来自岭安国的商货络绎不绝,同时也把岭安国的一些消息传递了过来,在岭安国谁不知道方涥国师的大名,全国大部分商货出自京都东路,论钱财,方涥能胜于轩辕旭唐百倍千倍,论地位,大家是同等位置,只是名称一个国相、一个国师所有不同罢了。

“海釜,你与他都说了什么?”轩辕旭唐一脸紧张,看着面前弓腰的汪海釜,都想把脸贴上去问问清楚。

汪海釜也有些不知所以然,结合方涥最后的语气和态度,此时的他,好像察觉到了什么,“回国相,此人只是让国相打听一下他的身份,还有...”

“还有什么?!”

“还有说国相大人的儿子若无合适继任国相之人,就该放弃,否则会有事端。”

“哎!大意了,想不到堂堂一国国师竟然会是如此年轻胆大之人,哎!”

汪海釜此时还是不了解实情,狐疑的问道:“国师?国相大人的意思,是那小子是国师?莫非是南卓国的?”

“哼!若是南卓国倒没什么可怕,毕竟南卓国的格局,皇族是绝对的第一位,哎!可惜,他是岭安国的国师,而且从那些商船上的人嘴巴里,根本不需要刻意去问,他们自己都会报着国师的大名说话,呵呵,好像他们那些低贱的商贾,出门在外若有什么异样,岭安国就会为他们讨回公道一样!”

“报!边界紧急军情!”就在轩辕旭唐和汪海釜说话的时候,一个士兵打扮的人急匆匆跑了进来。

“呈来!”轩辕旭唐很紧张,数百年没有听说什么边界军情,只有西海岸会有灾情,这么突兀的消息,让他此时很尴尬,不在京城,不能参与朝堂议政,此时只能算是个清散国相。

接到汪海釜转递来的军情,仅仅瞄了一眼,轩辕旭唐就双目圆瞪,厉声质问送信的士兵:“军情可发往京城?”

“回国相大人,算算时日,应该是先到的京城!”

“混账!本国相在林边县,天下人皆知,为何此地会耽搁?!”轩辕旭唐不解,按照边界到达京城和达到林边县的路程来说,林边县会早三五日,怎么会是几乎同时呢?

“回国相大人,小的只是奉将军之命传信,详情并不知晓。”

“你先下去歇歇!”轩辕旭唐双眼微眯,将手里的白布信函给了汪海釜,“此事有点蹊跷,为何偏偏老夫不在朝堂,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回国相,源风河一向太平,而且和源水国素无战事,突然出现军情,是有点蹊跷!”汪海釜是一介武夫,根本不懂里面的弯弯绕绕,跟在轩辕旭唐身旁几十载,仅学会了人云亦云。

“皇帝慕森广应该不会有察觉到西海岸近岛屯兵之事,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岔子,最后一批赈灾粮根本没有运去近岛,倘若此时有打算拿我问罪,应该一点把柄都找不到。”

“国相,若是有江湖人意外察觉了什么,报给皇族,也不无可能。”

“老夫每年都会组织仙武榜,在江湖人的眼里,多少有点分量,一般的江湖人不会听信传闻,更不会把扣发赈灾粮的事情,联想到本相身上。”

国相轩辕旭唐与汪海釜说的事情,是发生在当年七月的台风,袭扰了整个风林国西海岸,皇帝慕森广拿出所有国库存粮存银赈济灾区,巨大的台风肆虐了半个风林国。

一向喜爱中饱私囊的轩辕旭唐,没放过那么好的机会,四百万斤粮食被他扣下来三百万。那么多粮食正是为了养自己的私兵,如此正是日后不时之需得以自保。

倘若轩辕家下一代无法继承国相之位,很有可能被朝堂上那些对立的大臣打击报复,多年为相的轩辕家,早就成了许多大臣的群而攻之的首选目标。

轩辕旭唐做事还是比较有章法,无论何事,总会预先想好计划,做好万全的布署,然后一步一步达成自己想要的目标。

巨大的台风肆虐而过,受灾最严重的并非风林国,而是他养在西海岸最近岛屿上的五万私兵,三百万粮食,分了十几次运送到岛上,最后几次察觉到有点异样,便停了运输,还有几万斤粮食藏在西海岸的一个山头上。

轩辕旭唐和汪海釜也没商量出什么对策,只是命人兵分三路打探消息,一则速回京城,二则赶往源水国边界,三则查看西海岸存粮,还有近岛上的情况。

这样做法是稳妥,不过,也有个致命的问题,此时虽然是按兵不动,但打探消息的方向太多了点。

国相轩辕旭唐始终不知道他身边的这个汪海釜,早已背叛了他,成为了皇帝慕森广的棋子,之所以没将国相府一锅端了,就是因为那么多赈灾粮还有近岛上的士兵,汪海釜一点都没机会参与,想要一网打尽,而且是要证据确凿拿掉轩辕家,那就必须掌握最大的罪证擅养私兵、贪墨赈灾粮,如此才能让群臣和江湖人信服皇帝所为。

听到国相安排人去打探消息,汪海釜也悄悄的联系了皇族的探子,跟着轩辕旭唐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希望可以找到轩辕旭唐的罪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