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逃大侠 > 第三百四十二章 优劣之分

逃大侠 第三百四十二章 优劣之分

作者:启未来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1:23 来源:笔趣阁

星沙国京城,方涥找到一家还有房间的客栈住了进去,说是住其实就是找个无人的落脚地往返于别的地方。

当方涥从房间里再次出来的时候,一抬眼,竟然看到斗笠男子竹叶剑客和青青,“你们俩...”

“本小姐给你介绍的客栈,自然是我们住的,小子,欠我们一顿饭,可别想跑了!”青青就是话唠,相反竹叶剑客则是闷葫芦很少说话。

“哪能呢?嘿嘿,我这不是都住在这里么,你看...这京城这么热闹,不如我们去逛逛?”叫方涥在房间里待着,那是万万不能的事情,除非是睡觉,其余的时间他基本上都在忙碌。

“行!本小姐也正想出门!听说啊,京城的晚上也很好玩,尤其是一些见不得光的东西,都是晚上才拿出来卖。”青青说着,便转身带头走向客栈的楼梯。

方涥好奇,这古代还有什么是违法的?那些假丹药、毒丹药都在堂而皇之的叫卖,还有比这更假的玩意?

大街上,起初商贩少了许多,或许是因为白天的商贩收摊,晚上的商贩还没上班的原因,走了没几步,便看到一些乞讨的人,捧着一张植物的叶子,向来来往往的人伸着手,青青瞄了一眼方涥,结果看到方涥在掏银子,但凡身边走来一个乞讨的人,就会从一个布袋子里面拿出一块碎银子放在植物叶子上。

“喂!你钱还真多!如今京城,像他们这样乞讨的人,没有十万也有二十万,你的钱再多,也不够发!”青青看着方涥那么大方,心里是很佩服的,那些同样有钱的达官贵人,谁会施舍给别人银子?最多了给点米粮,或者是一脚踹。

方涥刚想说话呢,抬头看到自己的前方,有一个穿着白色长袍、粉红色衣衫的菇凉,正在向乞讨的人施粥,正在方涥犹豫的时候,那菇凉已经走到了方涥面前,同样抬头看到了方涥正在发银子。

与粉红色衣衫的菇凉会意笑了笑,两人交错了一下位置,方涥继续发银子,菇凉继续施粥,青青刚才说的话完全被无视了,抱着自己那把剑,噘着嘴不以为是。

在一个屋檐下,一个妇人正端着刚刚得到的米粥与一对父子俩争执着,看那架势,父子俩都不愿意喝粥,方涥拉着青青在旁边观看了一会儿。

“娘!您给爹吃吧,要么您多吃点,我是绝不吃嗟来之食!堂堂七尺男儿,有手有脚,明儿个我再去试试,一定能找个地方赚钱养活你们!”

“呸!你看你身上没二两肉,自幼只会读书,你不吃,老子也不吃!”

“老爷,宁儿是书生,那些文人不都有些傲骨的嘛!宁儿不吃,你先把你那碗吃了,咱俩一起逼着他吃!”

方涥揉搓下巴在那里继续听着,这么一通话下来,三个人之间的关系算是明确了,原来是一家三口,原本的家境应该不错,那个叫宁儿的小伙子,看上去十六七岁的年纪,比方涥稍微稚嫩了那么一点点,而另一个年纪大点中年男人,面容还是很有福运之相的,旁边蹲着一个妇人,应该是宁儿的母亲。

“爹娘!你们之前供我读书,不就是为了日后咱家可以出个识文断字之人吗?如今孩儿算是小成,虽谈算不上什么文人墨客,但也比凡夫俗子强,明儿个我再去找找,一定有人会请读书人的,这个天下不可能只认武功!”

“你看看...打小把他给宠的,就是那么倔!哎!”宁儿的爹说着说着便叹了口气,不再言语。

“老爷,咱家以前的家境好,宠爱孩子,那不都是人之常情?你也知道吴家和马家,他们家里十几个孩子那不都是一个个被宠上了天,他们家也被赶了出来,你再看看那十几个孩子,每天都在那里吵吵闹闹,不是喊饿就是喊脏,哪里有我们家宁儿懂事。宁儿,把粥喝了,娘支持你明天去找出工的地方。”

“娘...”宁儿的话,戛然而止,不是因为他屈服了,而是方涥走了过来,啥话都没说,伸手就给了宁儿母亲十两银子。

这一家人是属于人贫志不贫,之前应该是家境富裕衣食无忧,而今虽然一无所有了,妇人能放得下过往的身份,低得下头接着施舍的米粥,宁儿虽然执拗不肯吃嗟来之食,但他没放弃过自己动手赚钱糊口,那个老爹虽然很饿,但为了让孩子吃米粥,竟然陪着一起饿肚子,这一家人,倘若有十两银子,又会发生些什么?这是方涥最想知道的。

宁儿的母亲,突然看到十两银子落到自己的手心里,那惊愕的眼神,半晌都没回过神来,“银...银子!”

还在与孩子赌气的老爹,闻言抬起头看向十两银子,但很快又收回了惊讶的目光,“谁的银子,还回去!老子也照样能赚钱,喝一口施舍的米粥,足以让老子一生都活在阴影里,这银子拿来的?”

“那...那个人。”宁儿母亲颤颤巍巍的指向已经走远的方涥。

不等老爹说什么,宁儿从母亲手里抢过银子,站起身就追向方涥。

方涥给了银子就继续走了,根本没停留,他让青青和竹叶剑客帮忙看看这家人的反应,感觉走的够远,刚想拐弯绕回去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一个青年的声音,“这位公子请留步。”

方涥回头一看,“呵呵,米粥不吃,还有力气站起来,你并非看上去的那么弱!”

“公子是在讽刺我付平宁吗?”宁儿一脸严肃,走到方涥面前,伸手把十两银子抛给方涥,“我付平宁不吃嗟来之食,更不会白拿公子的银子!呃...不过,公子若是缺个助手,平宁愿意效劳。”

“助手?你都把银子还给我了,才问我要不要助手,万一我不缺助手呢?”

“既然...既然如此,平宁叨扰了!倘若公子有需要,请给平宁一次机会,吟诗作赋平宁还没那个才华,但为公子书写刻竹,平宁自认不差。”付平宁说着,对着方涥拱手一礼。

方涥掂量掂量手里的银子,“你们一家是哪里人?”

“呃...平宁一家之前是上河县人,呃...如今...暂居他人檐下。”付平宁虽然很难启齿,但事实如此,只得结结巴巴说了实情。

“我只问你两个问题,人分好坏,也分敌我,你是认好坏还是认敌我?”方涥这样问,就是因为自己的身份和立场,他正是让付平宁一家流落街头的始作俑者,但方涥看着那么乞讨的百姓,自认为没有做错,假如是岭安国战败,边界五百里被金乞和星沙占据,那些岭安国的百姓要比他们更加凄惨,甚至有可能没了性命。

“公子何处此言,人分善恶,心分黑白,善者不一定真善,恶者不一定真恶,世事无绝对,且黑白之分,更加难以断明,彼此立场不同,待事处事皆有因而论果,并非一人一言可明是非纷说。”

“好!”对于这个模棱两可的回答,方涥有点醉,但平宁能这样说,也可以看出他对一些事情的判断有自己的道,虽然还不明确,但只要日后稍加点拨,应该可以悟出他自己的人生标尺。

“敢问公子,第二个问题是...”

“呵呵,第二问题,恐怕你一人无法解答。”方涥说着折返回平宁父母所在的地方。

“不知公子何问?为何平宁一人无法解答。”付平宁不解,看着方涥是折返走回,便也不着急了。

“去问问你爹娘,可愿意迁居至河涧县或者河口县!”

“啊?!那两个县城如今也被岭安国占据了,去那里...”付平宁说到这里,心中隐隐的有点猜测,可如今身在京城,周围全是星沙国的人,面前的方涥怎么可能是岭安国的人,这种大胆的猜测,让付平宁呆愣在原地。

“去或者不去,总有个说法,留在这里,你只会浑浑噩噩的过一生,去了那里,你若努力勤恳,会有一番作为。”

“好!我去!只是...请公子稍等,待平宁告知爹娘。”与方涥说完,看着方涥并没打算移动脚步,付平宁立刻小跑了回去。

“你说什么?宁儿,你莫不是邪症了?”付平宁只说了去河涧县生活,并没说其他的,而他爹则是有点小激动,看着付平宁以为是得病了,谁都知道河涧县和河口县都被岭安国占据了,去那里不说是不是找死,只要踏进去,那就属于叛国了。

“爹,江湖人都不论什么国界之分,我是读书人,只懂握笔刻字,尽自己所能让天下太平,倘若...岭安国能让天下太平,百姓不再受苦受难,孩儿愿为其出一份力。再者,此次战事因果,星沙国百姓皆知,是星沙先挑起战争,如今兵败被岭安反攻,始作俑者应是星沙,有因才有果,我们不能用仇视的目光看待岭安国。而且岭安国攻占了我们家园,只是夺了我们的钱财,并未伤及我们的性命,可见岭安国有明君坐镇,孩儿有此想法,求爹娘成全!”

付平宁说话的声音很小,但附近的百姓很多很密集,大家几乎都是人挨着人,一番言语过后,陆陆续续有一些百姓也围了过来。

付平宁的老爹刚想开口,抬头便看到一堆围拢了过来,左右看了看,想说的话又咽了回去,他爹没说话,不代表别人不说话,一个也像是读书人的中年人凑了过来,“小友,不知为何言道要去河涧?”

“呃...这...”付平宁之前是跪下与爹娘说话的,此时被旁边的人问起,这才抬起头看了看周围,“我等来京城多日,皇族一粒米粮未发,只有一些好心人施舍,如今那么多百姓无家可归,缺衣少食,这样下去,那些好心人也维持不了多久,倘若继续期盼星沙国有何作为,哎!可能盼来的又一场无畏的战争,那些江湖人汇聚于此,正是因为皇子发出的英雄帖,倘若江湖人真插手国战,那么别的国家江湖人也会参与,届时一场更大的战争上演,苦的不还是我们这些百姓?星沙国的皇族,根本不顾及我们死活,我等又何必在此苟且?!岭安国攻城不杀我们,说明他们有一个明君坐镇,哎!当初没发现,如今对比之下,才有优劣之分。”

付平宁说的比较多,可能是想解释,也可能是文人的通病,一开口就没完没了,周围的人越来越多,方涥此时深感失策,他可不想在这个时候收那么多百姓,战事未定,那些士兵的军饷就是个很庞大的开支,如果再加那么平民百姓,那这开支...攻陷几个城池没赚多少,还要往里面赔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