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逃大侠 >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目的很大

逃大侠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目的很大

作者:启未来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3:19 来源:笔趣阁

北岸岸边,两百多个人,在听到那警报一直再响,每个人的神情,都表露出了一份担忧。

虽然不知道会发生些什么,但很多人在面对未知时,都会想不好的事情。

跟随武将前来的士兵,在警报响起后的几个呼吸,也看到了他们的将领,被人围了,于是拿着他们手里的长矛,将兵部总承护了起来,与方涥的士兵,进行对峙。

而那些不是兵部的人,听到警报已经够刺激了,再看到两边用武器对峙,吓的他们朝一旁大树躲了过去。

一群人,百多个,躲在一颗大树之后,那人挤人的场面,无比滑稽。

如果,事情发生早十几分钟,那些人的马车没有离开,或许,此刻会有很多人,麻利的钻进马车,返回京城。

可现在,岸边空荡荡的,马车没了,一颗粗大的树木,在那些不是士兵的人眼里,就是唯一可以躲藏的地方。

此刻的乱象,一切的始作俑者,兵部总承,也从警报中回过神了,回头看了一眼身后,那些人都躲了起来,而且身边五十个士兵,对战方涥那里十几个士兵,根本不用惧怕。

刚想开口说话时,他的视野里,出现了几十艘战船,靠近的速度,比划桨的船只要快许多。

兵部总承的嘴巴微微张开,想说的话,卡在嗓子里,呆呆的看着河面上。

从兵部总承的目光里,方涥和身边的士兵,都读懂了现在发现的事情,兵营里的士兵,已经赶来了。

十分钟后,五艘战船,侧身对着北岸,亮出了船舷上泛着寒芒的床弩,几十个士兵,端着弩箭,虎视眈眈的瞄着岸边上,每个不是治河兵营的人。

另一侧,之前为了给老兵渡河用的临时码头,一千士兵从那里登陆,正列队朝这边跑来。

士兵的脚步,很整齐,身上的迷彩服,还有后背的背包,手里的弩箭,让人看到了一只奇异的军队正猛扑而来。

一千士兵赶来后,不用方涥开口,把岸边两百多人都围了,其中,重点把兵部总承以及几十个士兵,围了好几圈。

士兵的前来,逆转了岸边的局面,几十个跟着兵部总承的士兵,显得慌乱,手里的长矛,不知道该对着谁。

而兵部总承,则是被士兵手里,统一的武器,还有装备吸引了。

之前,方涥身边的士兵才十几个,对于武将来说,出门时,身边带一些装备精良的亲卫,那是很正常的。

一般的武将,再怎么克扣士兵的军饷,也不会亏待身边的亲卫,所以,亲卫的装备比普通士兵精良很多,太正常了,所以兵部总承也没有多在意。

可现在,一千多个士兵,浩浩荡荡的跑来,身上的衣物,手里的弩箭,还有身后的背包,全然一模一样。

再仔细看看,刚跑来的士兵之中,还有几个手上有露出手指的手套,那样子,看上去更加威武。

别小看一副趁手的手套,士兵的对战,往往因为一双鞋垫,使得脚底得到保护,战时腿脚有力,胜算可以放大许多!

兵部总承把刚刚跑来的士兵,一一扫视,千来个人,看的他眼花,最后又把目光落在身前,方涥旁边的士兵身上,专注的打量,使得他忘记现在的局面,情不自禁的走了过去,对着一个士兵,上上下下的观看。

这一幕,方涥很无语,挥手让士兵解除攻击模式,仅仅保留战备姿态。

除了兵部总承,躲在大树后的人,早就一个个的趴在地上了。

怕死的他们,生怕被士兵误伤,虽然知道他们不该被这么对待,但聪明人都清楚,好汉不吃眼前亏,老实的认怂,是当下最明智的决定。

再者说,他们现在吃了亏,以后一定会找治河兵营算回来!他们是奉皇帝口谕前来,有口谕作为依仗,要找治河兵营的粗鄙汉算账,那还是很轻松的!

只不过,他们的想法,仅仅是想法,随后的发展,根本不是他们预想的。

“我说这位将军,现在这些打算混入我兵营的人,和你们带着口谕来的人,都跑不掉了,您老就帮个忙,把你认识的人,先都指认出来,其余的人,我会交给皇帝,据说前段时间,京城里杀了七个官员,不知道皇帝有没有爱上杀这些杂鱼?”

方涥不想耽搁时间,这里距离北岸的临时码头很近,来来往往的老兵以及新兵的家属有很多人,被人看到,治河兵营有这么大规模的行动,影响总是不好的。

听到问话,兵部总承也没有先前的傲娇姿态,再次看向方涥,眼神有点敬重感。

武将,有两种最直接的办法可以征服他们,一是自己的武力值勇猛,二是带兵有一套,战力爆表。

这两样,兵部总承都在方涥身上都感受到了,刚才提起方涥是很轻松,但之后,他的手不仅没有甩出去方涥,甚至被巨力坠弯了手臂,无力保持提着方涥的姿势,那一刻,虽然不知道方涥如何做到的,但兵部总承在方涥身上,发现了无法撼动的强大气势,也可以说,他在方涥面前,就像是面对着一座大山,而他,是非常渺小的蚂蚁。

随后,又看到治河士兵,在怪声响起之后,竟然那么快的就能从兵营里开拔,而且来到这里时,阵营不乱,包围的阵势丝毫没有漏洞。

千人如一的行动力,整个过程里,方涥连一个眼神都没有下达,这些士兵可以听从小将领的安排,从容不迫的执行到位,这一份统兵手段,足够一个名将的资历!

另外嘛,治河兵营的衣袍是怪异,但看上去很精练,跑步等行动时很方便,身上的装备,比他身边的亲卫还要齐全。

这些叠加在一起,兵部总承再也不轻视方涥,对方涥刚才的要求,认可的点点头。

大树之后,百多个人,或跪或趴,或匍匐在地上,兵部总承走了过去,先把工部新上任的总承,还有工部的同僚拉起来,然后是一些工部的匠人,最后是一些文人打扮的人,那些是给皇帝作画,画清楚战船模样的画师。

这些兵部总承知晓的家伙,被拉起来之后,地面上还趴着三十多人。

“王山松,这些人,不是你们工部的吧?”兵部总承指着地面上,还趴着的人,对工部总承问道。

工部总承王山松,是前些时间刚刚高升的,之前他连个总承副官都不是,但因为配合密卫,暴露原来总承的罪责,深受皇帝看中,破格提拔了他,担任工部总承一职,现在的他,可以说就是野鸡变凤凰,整个人还有点飘。

但是,刚刚提升上来的官员,骨子里,对一些老的高官,还有那种本能的敬畏,此刻对着兵部总承的说词,认认真真的打量了一下,然后才回答道:“下官...欧不,本官不认识这些人,此前以为,这些人是跟随您老前来的,所以一直没有过问。”

“呵呵,看来,这些家伙,是趁我们没有沟通,混入我们的马车队伍里的!”兵部总承一句话,就把这些人撇清了关系。

方涥在一旁看着,此刻,如果周围没有那么多士兵包围了这里,还趴在地面上的家伙,要么跑了,要么就会说自己走错了地方,然后开溜。

不过嘛,这些家伙到底是谁的人,兵部和工部的家伙,若说一点关联都没有,方涥绝对不信,从京城出来,一路上那么远的距离,期间要过夜住店,不可能没有发现,而且兵部来了几十个士兵,这些士兵的眼又不瞎,没有他们上官的命令,不会放陌生人混入队伍里。

现在两个总承都不承认,那么方涥也没有必要当众揭穿,“呵呵,既然这些人,并非是两位所带来的,那么,本官就以假传圣旨之罪,将他们扣押,至于皇帝要抄斩他们满门,还是本官提议的连坐三族或者九族,呵呵,要看皇帝的心情好坏了。”

“三族?九族?”刚刚上任的工部总承王山松,惊悚的神情仿佛白天见鬼般。

一旁的兵部总承听到王山松的反问,立即警觉了,与他分开两步,和方涥一样,用戏谑的目光,注视着他。

一个出卖上官的家伙,纵然他做的是对的,是为朝堂清理一个贪官害虫,但身为一个部下,这么样的手段,令其他的官员很不耻!

王山松这个家伙,可没有表面上看去那么胆小怕事,他在工部任职二十多年,如今已经五十的他,纵然升了总承,也做不了几年,若是不趁着自己在高位上,多得点钱财,那他好不容易熬到了总承的位置,岂不是很亏?

这次,令了皇帝口谕来治河兵营,他的目的很大,不仅收了钱财,带着其他官员派来的人一起进入兵营,而且还带来自己家里的子侄前来。

一旦登上大船,他会给他的子侄创造机会,好好的摸查一下治河兵营的船只,到底为何,无桨而动。

若是他的子侄运气好,学到了一点点门道,回去后,他就组织家人,开办一个造船工坊,以此谋利!

想法是好的,但现在的局面,王山松只能保住自己的子侄,那些人给他重金,跟随他而来的人,他无法拉起来。

如果把地上人全部拉起来,方涥一定会仔细的排查两百多人,那样的话,他的子侄并不是工部的官吏,定然也会被发现。

王山松这一招弃车保帅,自认为做的很高明,还未进兵营,论罪,也不会太大,而且地面上趴着的家伙,他们背后的主子,有能力把这些人从大牢里捞出来,不用他费心。

可方涥一开口,就是灭三族或者是九族,那牵连可就大发了,王山松实在没有想到,进入一个兵营,竟然会有这么大的罪。

当下,王山松看到方涥和兵部总承一直盯着他看,感受到自己好像暴露了,立即低头苦笑,以此来遮掩,“呵呵,本官对刑罚,也有研究,这三族和九族之说,乃是先古暴行,当今皇帝是仁君,定然不会采纳暴行,呃...既然这些无关之人已经清除,我们这些人,可是要遵照皇帝口谕,到治河兵营里一观的!”

话题被转的很快,王山松又一次把皇帝口谕搬了出来,就是为了吓一吓看上去年纪轻轻的方涥,让方涥知道,皇帝口谕是不可以违抗的。

而方涥,才不怕什么口谕,若是文本的圣旨,可能会有点难为他,但现在,空口无凭,方涥有千百种理由不认可。

但事情,不能总是这么僵着,于是挥手让士兵前来,把地面上趴着的,全部捆绑羁押。

“诸位,你们说是皇帝口谕,本官看诸位都不是欺世盗名之辈,应该不会也不敢假传圣旨,这样吧,拿出诸位的官凭,审核完,会安排诸位进入兵营。”

方涥慢悠悠的说完,走向一边,那里是通往北岸临时码头的方向。

兵部总承对于方涥说词,没有意见,看着方涥已经承认了他们是有皇帝口谕,那么他们也应该配合一下,拿出自己的官凭,让人家检查。

于是,兵部的人,在兵部总承的带领下,跟着方涥走了过去。

片刻后,六十七个兵部的人,连同两个伙夫,都得到了证实,确实都是兵部的人。

而工部就麻烦了,王山松是个他们的头头,他不带头拿出官凭,其他人也不敢越前。

只见王山松在身上和随从的包裹里各种摸索,似乎找不到官凭。

而在方涥的感知里,明明有一块木牌的官凭就在他的衣袍里,却装作没有摸到,还装傻的翻包裹,这么欲盖弥彰的举动,定然还有故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