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美大唐 > 213 禁唐货

北美大唐 213 禁唐货

作者:白面黑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0:11 来源:笔趣阁

(); 金瓦金銮殿,乾隆坐中间。△,

作为一名皇帝,乾隆处理政务尚算勤勉,不早朝这种事鲜有发生,终究是不愧他“贤君”之名。

首席军机大臣于敏中,清了清嗓子,出班唱道:“臣有本奏。”

这位汉臣是乾隆一朝,在位军机大臣最久的政坛常青树,出身金坛望族,虽不具备什么经天纬地的奇才,但擅长察言观色,而且谨小慎微,更聪慧警醒,低调谦和。作为一名军机大臣,他最为让后世铭记的不是他的本事,而是他逢迎上意的能力。乾隆文才出众,又喜欢附庸风雅。每每各种场合,喜欢吟诗撰文,而于敏中作为近臣,总是能够在当日将乾隆所作诗文默写出来,基本一字不差,令乾隆对其大为宠信。

不过跟乾隆一朝大多数臣子一样,名声廉直的于敏中也贪腐,他死后因为家人争夺家产,惊动乾隆,对其财产进行清点,居然达二百万两之巨。再然后有牵扯出了甘省捏灾冒赈的贪污大案,冒赈贪污银款达二百八十一万一千三百五十余两,而于敏中正是这件贪污大案中核心人物。

尽管如此,至少在生前,于敏中还是位极人臣,极为受乾隆信赖的。此番于敏中奏本天听,说道:“自四十年广州粤海关与唐夷通商起,奇淫唐货如潮如涌,泛滥于我天朝,时人皆以唐货为美,有富商官属,穷两千两白银,购唐夷皮货,攀比争富。如晋时石崇旧事。人心不古。德行沦丧,令人齿寒。又有粤省商贾,以贩售外夷商货,累惊人之财富,进一得十,不在少数。粤人皆受其蛊惑,弃田毁耕,成贩夫走卒。兜售唐货,国本之蚀也。”

这位老学究一样的军机大臣,洋洋洒洒讲了千言,中心思想就是一个,从1775年大唐商品进入满清以来,虽然才三四年的工夫,但是唐货在清国内部的销售是爆炸式的,昂贵奢侈的大唐商品不仅滋生了很多富人的攀比情绪,更使得小民逐利,放弃农耕而转行成为商人。严重破坏了国本。

乾隆对于这些事情没有感触,但是于敏中讲来。颇有触目惊心的感觉,而这个时候,又有大臣启奏。

“臣有本奏,粤海关通商唐夷三年有奇,每年进口之物,值银巨大。四十年进口唐夷货物,去银一千一百万两,四十一年粤海关计,进口唐物,已至一千九百万两,四十二年突破三千万两,唐夷以奇淫诡物,盗我国资,已是不可不察。广东一省,连带东南数省,因银两皆入唐人之彀,银价飙升,自我皇登基以来,粤省银价基本于千文一两,如今四十三年,粤省银价已抵一千三百余文,百姓无以为继,怨声载道!如不断绝白银外流,或有更多子民家破人亡,以此危局奏达天听,希以雷霆手段禁海,护持国体,以安社稷。”

对于这一群没有经济思想的腐儒派官员来说,他们广东百姓称为商贩,不仅是因为大唐商品受欢迎,更重要的是当地的土地兼并严重,越来越多的民众得不到土地耕种。本来广东一地商品经济就远比内陆甚至江南发达,大唐商品更是成为了商业发展的一个催化剂。

至于银贵钱贱一事,本来就是一个事实。另一时空鸦片战争一节,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人使用鸦片作为法宝,使得大量白银外流,而不仅仅是鸦片,工业革命之后英国人的棉布棉纱在华销售都是存在爆炸式的增长。这种情况对于清朝的经济产生了严重的破坏,现在大唐商品倾销清国,虽说情况没有糜烂到鸦片战争前期那个程度,但是也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忧。

特别是唐人终究是汉人,他们不蓄发,行径与外夷无异,更重要他们不服王化,这让许多已经打断了脊梁骨,自认是大清重臣的腐儒官僚们,十分不满。对于这些人而言,满不满汉不汉的无所谓,关键是没了祖宗规矩,缺了礼仪德行的唐人,是大大的混帐,坚决不能让他们污染了我大清的亿万子民。

这一波针对大唐的问题尚没有结束,乾隆和他的一众臣子们,还需要进行更多的讨论,大殿中乌泱泱的辩论让乾隆十分头疼。一派大臣坚决认为大唐商品导致了白银外流德行败坏,必须禁售;而另一派人,以封疆大吏这些地方势力为首,认为大唐商品进口,活跃了地方经济,使得沿海子民得利,不应严格控制。

退朝后乾隆在养心殿,还是心烦气躁。太监送上一物,道:“皇上,这是内务府献上来的冰脑糖,提神醒脑,您试试?”

乾隆随手将那精美玻璃器皿中糖丸塞入嘴中,一股凉意冲上来,果然整个头脑都清凉许多,乾隆笑着点点头,道:“果然是好东西。”

太监并不知道皇帝在因为什么愁烦,他卖弄地道:“皇上,这是内务府特意购的唐夷的糖果,要说这唐夷果然会做糖呢,不仅这冰脑糖颇有奇效,唐夷还做了几十种口味的糖果,后宫的贵人们都是喜爱呢,内务府这次进的唐夷糖果本来不少,但各个宫里分了一分,很快便没有了,再让内务府献,却是已经没了,内务府的管事派了人去广东,说是再等唐夷抵港,多备上一些呢。”

乾隆听了之后并未说话,但是心中却已生波澜。他突然觉得自己似乎要被唐夷的货物包围,那盛放冰脑糖的玻璃器皿,也是前些年李侍尧进献的,他喜爱这些东西晶莹剔透,又干净精致,所以平素常用。养心殿角落中那落地钟,也是唐夷物,表盘上不是阿拉伯数字,而是每个时辰的汉字,用起来颇为顺意,而且精准许多。

乾隆越想越惊,感觉自己这宫中也这么多唐人货物了。一会儿,他的一个宠妃前来拜见,正是快入冬的时候,这宠妃一身华丽貂裘,加上如玉小脸,果然人比花娇。

“皇上,您瞧奴婢的这身,可是好

乾隆笑道:“确是不错。”

然后这宠妃的下一句是,“这是奴婢娘家送来的呢,说是极为稀少的唐夷貂裘,一年也产不了几件,都是最好的皮草,价比千金呢。”

乾隆脸色骤然冷下来了:“滚出去!”

次日,就当乾隆下决心要做什么的时候,有人又踢破了一个大案。

“云贵总督李侍尧,任两广总督期间,与唐夷勾结,受贿不下一百万两,更囤积高价大唐商货,价值不下百万两,李侍尧更纵容粤省一地无地百姓出洋,等同售卖我大清子民与唐夷为奴,其罪当诛!”

这是海禁派手中的终极武器,李侍尧本来就不是什么屁股干净两袖清风的清官,虽然在两广总督任上,做事还算隐秘,但是这种情况想要查还是查得出来的,毕竟每次唐人的商船到了广州,都少不得遣人给李侍尧送礼,就算唐人做的也私密,可是李侍尧家中总有一群奴仆,管不住嘴巴的人也有。特别是他从两广迁任云贵,一些侍从也遣散了,这些人被有心人找到后,自然掌握到了很多情报。说李侍尧受贿百万两,基本上都是虚数,海禁派只需要把这个事情捅出来,乾隆自然会找人去查。

“和珅,着你前往云南,将此案查清!”

此时还没有达到人生巅峰的和珅立即跪下:“臣接旨。”

最终,乾隆做出了决定:“武断海禁无济于事,唐人奸猾性恶,才是祸患,令广东十三行即日起,停止与唐夷通商,不许唐夷任何一人入我大清国土,若有人受唐夷煽动出洋弃土,当严惩之!”

昨晚这些决定,乾隆还有些微微不满足,如果唐夷跟缅甸或者大小金川一样,就在大清国旁边那就好了,他可尽起精兵,直接打上门去,对唐夷教训一番,说不定还可以征服唐夷之土。唐夷的那些奇淫器物,虽说上不得台面,但也都算良物,等闲小民不应该享用,但他作为九五之尊,自是应该享受最好的东西。

只是乾隆早就瞧过地球仪,唐夷的土地,距离大清国,万里有余,还隔着那么大一片海,大清国实在是力有未逮。这让乾隆好一番惋惜。

1778年冬,粤海关接到乾隆旨意,全面终止与大唐共和国的一切商贸行动。在广州暂住的大唐国贸公司职员被直接驱逐,当然他们留在广州财物,也被无良兵丁给直接侵占了。

和珅最终将李侍尧案查清,李侍尧两广总督任上,收受唐人贿赂总额达一百七十三万两之巨,乾隆震怒,将李侍尧抄家问斩。而和珅也因为办事得利,受到了乾隆帝的褒扬。

1779年1月,原本计划到广州贸易的大唐商船队受阻,被迫将货物运至婆罗洲海外领,大批唐货面临滞销。

2月中旬,消息传回大唐共和国,举国震荡。(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