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不让江山 > 第九百九十六章 或许这也是宿命之战

不让江山 第九百九十六章 或许这也是宿命之战

作者:知白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2:58 来源:笔趣阁

别不承认,运气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别不承认,哪怕是小运气也会让人开心不已,安身立命发大财,都是运气,小运气。 大的那个不叫运气,叫气运。 有人曾经说过,运气是实力的一种,也有人曾经说过,靠运气的人不会长久。 这种事怎么来解释呢? 大概就是,一时好运一时爽,一直好运一直爽。 李叱自己都不可能想到,沈珊瑚会带着十万兖州军南下,并且在青州挂了半境的宁旗。 然而再想想,这真的可以归结于运气吗? 为什么这样的运气只有李叱有,杨玄机为何没有,李兄虎为何没有,那些想争雄天下的人为何都没有? 他们没有,多好啊。 就李叱自己有,哎,就是爽。 夏侯琢看向李叱道:“消息已经传回来,那么可能杨玄机现在也已经知晓了,所以他会立刻做出判断。” 李叱点了点头,他当然想到了,不然的话刚才也不会说出那句,现在就看杨玄机如何应对了。 支持杨玄机的人太多,所以即便是在青州那边,给杨玄机通风报信的人也不会少。 夏侯琢继续说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杨玄机必会判断此时我们在豫州兵力不足,老唐率军往东南方向行军就算他发现不了,可是只要沿途被人察觉,就会给杨玄机报信。” 他看向李叱:“也许天命军很快就会再次渡河北上。” 李叱道:“是啊......也许很快,河南岸那支十万人的天命军,就会接到强渡的命令。” 夏侯琢起身道:“我去吧。” 此时在豫州城里,原本剩下的守军数量不足一万,夏侯琢带来的兵力是八千。 全加上也不过一万五千左右,况且还不能全都带走去河边设防,最多可以带上一万人。 李叱道:“咱们一起去吧。” 他也起身,看向高希宁:“家里就交给你们了,我和夏侯去河岸营地,可能会有一阵子不回城。” 高希宁点了点头:“放心。” 吃了一半的饭,李叱和夏侯琢就带着队伍往河岸营地那边赶过去。 此时留在河岸的宁军其实只有四千人左右,留在这的作用,大概也只是迷惑河对岸的天命军。 每天都会照常操练,在距离河岸二十里左右的地方,还有大量的民夫扮作宁军,所以河对岸的天命军,并不知道这里其实已经是一座空营。 李叱和夏侯琢带着人马往这边赶过来,而此时此刻,杨玄机派的人也在往这边赶路。 杨玄机确实已经收到了消息,而且比李叱还要早一天。 巧合的是,杨玄机派的人也比李叱和夏侯琢早到了一天。 消息一传回来,杨玄机就几乎气炸,若李叱真的已经拿下青州,那么北境三州尽在李叱之手。 不管是兵源还是粮产,都足以让李叱成为一方诸侯。 这种情况下,就算杨玄机先一步拿下大兴城,顺利登基称帝,也不可能轻而易举的一统中原。 有了这三州之地,李叱就有了和任何人抗衡的基础。 大楚十三州,北境三州,民风最为彪悍,招募上来的士兵也就最为善战。 杨玄机在大兴城称帝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率军北伐,不然的话给李叱几年时间,就不是他北伐的事,而是宁军南下。 所以,现在唯一的 机会就是趁着宁军主力不在豫州,天命军先把豫州拿下,然后封堵青州的宁军归路。 趁着李叱根基不稳,把最大的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 而让杨玄机烦恼的则是,他的军师荀有疚还不在身边,跑去找什么绝顶高手刺杀大楚皇帝去了。 可是到了现在,荀有疚那边也没有什么好消息传来。 坏消息倒是一个接着一个,李兄虎大军已经进入京州,距离大兴城比杨玄机还要近不少,李兄虎的结义兄弟翟礼也已经起兵北上,试图与李兄虎联手。 这种局面虽然都是已经预见到的,然而该有的好消息都没来,就会让人心情烦躁。 杨玄机哪里知道,一场巧合,荀有疚要找的人,可能不怎么好找到了。 大楚皇帝又哪里能知道,一场巧合,让他躲开了很危险的刺杀之局。 豫州距离河岸大营距离并不近,需要赶路几天才能到,队伍几乎没有任何耽搁,比以往最快的速度还要快一些。 可等到李叱他们到了江北大营的时候,对岸的天命军显然已经在调动了。 “我好像许久没有打仗了。” 夏侯琢深呼吸。 李叱道:“杨玄机派来的人比咱们快了些,为了争取时间,他们大概不会准备很久。” 夏侯琢嗯了一声,看了看河岸上的布防,已经足够优秀,连改动都没必要。 这里有四千宁军,都是唐匹敌训练出来的善战之兵。 仔细看过之后夏侯琢非但没有看出来这排兵布阵的漏洞,甚至感觉自己学到了什么。 这还是老唐不在的情况下,想想看,若是唐匹敌此时在大营里,夏侯琢可能会有更多感悟。 “营中将军是谁?” 夏侯琢问。 李叱指了指正从远处往这边跑的那人:“小将军卓青鳞,是老唐亲自调教出来的,有领兵之才,亦有万夫不当之勇。” 夏侯琢看着那小将军过来,忽然有了一种自己都已经上了年纪的错觉,可是算起来,他也才二十几岁罢了。 人生的阅历足够丰富之后,心理年龄也会远超生理年龄。 有些时候,你觉得和一个同龄人聊天说话,处处都舒服,不管聊什么对方都能和你聊的很投机,有见解,又不会把见解强加于人,只会让你引起共鸣,或者你以为你让对方起了共鸣,聊的久了,你甚至还会生出一种原来我自己如此博学的错觉。 别怀疑自己是不是变得厉害了,只是人家降维了。 对方的生活阅历,各种经验,还有学识品味都远超与你,所以你才会有这样的错觉。 换句话是,是人家在捧着你。 夏侯琢看过唐匹敌调教出来的军队和将领,心中觉得自己差距甚大。 可实际上,这世上能及的上夏侯琢之人,又有几个? 小将军卓青鳞跑到李叱面前俯身行礼,李叱让他把情况对夏侯琢介绍一下。 听闻面前这雄壮威武的将军就是在北疆力抗黑武人的夏侯琢,卓青鳞的眼睛都亮了。 年轻人心中有偶像,他的偶像就是大将军唐匹敌,就是夏侯琢这样的人。 “对岸从昨日开始调动人马,河道上聚集起来的船只也越来越多,但是敌军仓促之下,能搜集到的船只比起上次渡河的时候要少许多,而且没有大船。” 卓青鳞道:“卑职观察过敌情,猜测敌人或许不是要用渡船过河,而是用渡船造浮桥。” 李叱点了点头,刚才他已经看过,从对岸的准备来看,确实有造浮桥的可能。 天命军的船数量并不是很多,且以小船为主,所以运载能力就很差,零零散散的把人马运送过来,就是给宁军杀着玩的。 把小船横着连在一起,然后往河底打入木桩拦住船只不漂流下去,就这样一个挨着一个的往前递进,后续的士兵,在船身上铺木板而行。 如此一来的话,就能迅速造出来几座浮桥,浮桥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可以让士兵踩桥过河,还能让泅渡的士兵有中途歇一歇的依靠。 看得出来,这是上次天命军强渡失败之后总结出来的经验。 “对岸领兵的是谁?” 夏侯琢问。 卓青鳞连忙回答道:“回大将军,对岸领兵的是裴芳伦,原楚右侯卫大将军。” 夏侯琢眼神恍惚了一下:“曾经带兵在兖州,血屠了二十万渤海军的右侯卫大将军?” 那时候夏侯琢还是少年,裴芳伦是他心中的偶像。 就像是现在的少年卓青鳞心中的偶像是夏侯琢一样,那时候夏侯琢听闻右侯卫在兖州击败渤海国入侵之敌,并且下令不收俘虏一律格杀勿论的时候,热血翻腾。 他在那时候就确定,军人,为将者,就要如裴芳伦那样。 在面对外敌入侵的时候,带着他的右侯卫站出来,非但将敌人击败,还让敌人记住中原之地不可犯。 那时候的裴芳伦,是何等的英雄气概? 一战杀敌六万余,俘获降兵十五万。 大将军裴芳伦一声令下,十五万人被尽数屠杀。 他说......狼心狗肺的渤海人,不管是哪一个,但凡有一只脚踏上我大楚的疆土,便不可能得恕罪。 当战事传回冀州,书院里的教习用一种无比激昂的语气告诉大家的时候,夏侯琢真的感觉自己的血液都在燃烧。 因此,他还在自己的书桌上用小刀刻下了一行字。 一仗新添十万坟,为将当如裴芳伦。 “怎么了?” 李叱看到夏侯琢脸色有异连忙问了一句。 夏侯琢长长吐出一口气,看向李叱,语气低沉的说道:“我之所以坚定信念要去北疆抗击黑武人,其实是因为他。” 李叱心里微微一震。 他知道,偶像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大楚战神徐驱虏,影响了他身后多少人? 澹台家镇守西凉州,就是因为徐驱虏的影响。 那时候,裴芳伦一战几乎全灭了侵入兖州的渤海二十五万大军,逼的渤海王不得不上降书献赔礼。 大楚最近这二三十年来,那是为数不多的可以被世人铭记的对外战争。 一百多年前有大楚战神徐驱虏平草原荡西域,为大楚续命,之后就很少再出现这样的英雄人物。 有人会把武亲王和徐驱虏相提并论,可是领兵的人都知道,这两人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徐驱虏这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与外敌厮杀,而武亲王这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和叛军纠缠。 呼...... 夏侯琢再次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他沉默着,看起来脸色很不好看。 李叱把手放在夏侯琢的肩膀上,陪着他沉默。 李叱知道,有朝一日,和自己曾经的偶像在战场上相遇,不死不休......那感觉并不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