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不让江山 > 第四百九十八章 八千破五万

不让江山 第四百九十八章 八千破五万

作者:知白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2:58 来源:笔趣阁

在中军的李叱得到前军送回来的消息,前军斥候未归,而此地距离燕山已不足三十里。

前军领军的是燕先生,李叱听闻后就知道一定出了什么事,以燕先生之谨慎,一定是察觉到了不对劲。

他赶到前军,队伍已经列阵戒备。

燕先生看到李叱赶来,脸色有些沉重,他伸手往前指了指:“按照你的要求,所有斥候十里一停,于军前五十里探路,到这未见斥候踪迹。”

李叱要求,军前探路斥候,最少要领先大军五十里,每隔十里,或留人或留标记。

等到大军上来,斥候再增补上前,如此循环。

“你看那边。”

燕先生指了指燕山方向。

李叱接过来千里眼看了看,看了片刻后,手就不由自主的抖了一下。

“还记得吗,我们下山出征的时候,差不多走到此处,我还与你说过,回望山寨,可以看到山寨的瞭望塔。”

燕先生道:“现在看不到了。”

李叱嗯了一声。

前面的密林之中,密密麻麻的都是白山贼的士兵,他们埋伏于此,只等李叱的兵马回来。

这里虽然还没有到山下,但地势起伏,林子也很密,大路从这地势起伏之中穿过,两侧都是高坡,若李叱的兵马经过,白山军就可居高临下而击之。

劳易站在高坡上一棵树后,举着千里眼看向李叱队伍那边,脸色已经有几分兴奋。

可是很快,他的兴奋就被疑惑取而代之。

“怎么停了?”

虽然他埋伏人杀了宁军斥候,可是正常情况下,哪有斥候十里一停的要求,都是遇事回报。

别说是白山军,就算是朝廷府兵也是如此,斥候探路遇事回报,不然的话就一直保持在军前几十里距离。

劳易算计好了时间地形,这里最适合伏击,若无意外的话李叱的队伍很快就会在此地被他合围。

宁军这边,李叱连续深呼吸,然后对燕先生说道:“队伍交给先生,带兵后撤,往西三十里就是刚刚渡过的小清河,先生让队伍在过河后,在河西严阵以待,若有敌兵追上来,可借河道阻敌,半渡击之。”

燕先生问道:“你要去哪儿?”

李叱道:“我去后山。”

说完上马,朝着北侧绕了出去,一百名亲卫紧随其后。

燕青之按照李叱安排,带着队伍后撤三十里,过小清河后,就在河岸一侧列阵,同时派人务必星夜兼程赶去告知唐匹敌。

李叱带着亲兵队绕过林子往后山方向去,绕山而行,走一天也到不了那地方,等李叱赶到的时候,已经第二天的天黑,足足走了两天的时间。

一个时辰后。

李叱一直站在那,似乎没有任何情绪上的波动,哪怕是听到虞朝宗已死的消息,黑暗中也看不出他有什么变化。

黑夜降临的山林中伸手不见五指,他们看着李叱,只是看到了黑暗之中的那个安静不动的身影。

“我知道了。”

许久许久之后,李叱听完后只回应了四个字,他解开衣服,从白色里衬上撕下来一条白布,一只手抓着,用牙齿咬着另外一头,将这白布绑在右臂上。

“你们在这里等着,我会来接你们。”

说完后转身离开。

高希宁一把拉住李叱的手,急切道:“带上廷尉军。”

李叱缓缓摇头:“留在这保护大伙,他们都交给

你了。”

说完后李叱上马,在夜色之中离开。

又两天之后,李叱回到了小清河,此时白山军已经追至河岸东侧,只是一时之间没敢贸然进攻。

西岸这边,燕先生带着队伍设防,双方隔着一条河对峙。

李叱是在上游就渡河到了西边,顺着河道一路回到宁军营地中。

燕先生看李叱归来,稍稍松了口气。

“敌兵不下数万,看旗号像是......”

燕先生的话还没有说完,脸色平静甚至有一些冷意的李叱点了点头道:“是白山军,我已知道了。”

他走到河岸边上看向对面,对面的白山军极为猖狂,隔河嚣张的叫骂着,骂的格外难听。

“虞大哥死了。”

李叱看着对岸说道。

燕先生的心猛的一紧,片刻后点了点头:“明白。”

李道:“告诉将士们,家没了,虞大哥战死,还有至少两千兄弟也被对岸的这些敌人所杀。”

燕先生看了一眼李叱右臂上的白布,转身离开。

李叱一直站在河岸看着对面,小清河的水浪不小,拍打起来的水都溅在他身上。

“对面那人!”

就在这时候,河对岸有一群人骑马到了,为首一人坐在马背上,以马鞭指向李叱喊了几声。

“告诉你们当家的,若肯降服,我可饶过你们性命,自此之后便都是白山军兄弟,若不肯投降,待我大军渡河过去,片甲不留!”

李叱并没有回话,依然站在那,没有任何举动,仿佛对面那些人的喊声根本就没有传进他的耳朵里。

良久之后,李叱转身回到营地中,很多人都围拢过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悲愤之意。

看着兄弟们那一双双满是仇恨和战意的眼睛,李叱一共只说了十个字。

“后撤五里,放他们过来打。”

号令立刻传达下去,五千人的队伍开始向后退去,他们这一退,对岸的白山军很快就察觉到了。

“报!”

手下人迅速跑到劳易身前俯身道:“少当家,燕山营的人正在后撤,显然是要逃走。”

劳易听完后看向一侧的那个年轻人,此人大概三十岁左右,身形笔挺,面容冷峻。

劳易问道:“狄春,你觉得燕山贼是要逃走吗?”

狄春沉思片刻后说道:“未必,可静观其变,不可贸然渡河追击。”

劳易又问:“若他们是真的要逃走呢?”

狄春回答:“燕山贼若走走停停,必是诱敌之计,趁我们渡河的时候反攻。”

劳易点头道:“我大概也是如此猜测,那就且先观望。”

河西岸,李叱的队伍退了三四里远的时候,李叱回望,白山贼没有渡河迹象,于是他下令道:“全军不停,继续后撤,再退五里。”

于是,本来要在五里处停下来的宁军没有停,继续向后退去,虽然士兵们也有些疑惑,可执行军令绝不含糊。

河东岸,劳易举着千里眼看着,脸色越来越着急,他又问狄春道:“你确定燕山贼是要引诱我们过去?他们已经退了差不多能有快十里,再不渡河,他们便真的逃了。”

狄春道:“少当家,可放他们二十里,那些燕山贼少骑兵多步卒,且兵力最多不超五千,放他们二十里再追也不迟。”

劳易看着越去越远的燕山营队伍,心里急切,可还是点了点头,同意了狄春的

话。

狄春是他父亲手下最重视的人之一,白山军能有今日之发展,和狄春关系莫大。

此人曾是边军校尉,极勇武,可因为出身寒微,军功屡屡被抢夺,他也毫无办法。

劳水泽久闻狄春勇武之名,于是派人接触,许以重金利诱,狄春不为所动,又许以将军之位,答应狄春白山军都可归他指挥调遣,狄春心动。

后狄春到白山军中,被劳水泽任命为大将军,那时候白山军不过三五万人。

狄春率军接连击败官军,甚至连兖州节度使周师仁亲自率军攻打白山军的时候,也被狄春击败。

狄春名声大振,在白山军中威望越来越高,劳水泽反而怕了,担心狄春会动摇他大当家的地位。

于是假意让狄春去训练出一支精兵,实则去掉了狄春兵权,结果没有想到,狄春用一年多时间训练出来一万朴刀营,战力堪比府兵。

劳水泽知道这一万朴刀营士兵有多强悍,所以对狄春更为忌惮。

他以为自己增加亲兵营为由,硬生生从狄春手里抢走了一半朴刀营兵力,只给狄春留了五千人。

河西岸,李叱回望,白山军依然没有渡河迹象,于是李叱下令道:“丢弃粮草辎重,加速撤走,再退五里。”

河东岸,爬上高处的劳易举着千里眼看着,当他看到燕山营的士兵纷纷丢弃辎重物资,开始跑起来的时候,他立刻就急了。

“传我军令,渡河追击!”

狄春听到后脸色大变,连忙劝道:“少当家不可,燕山营的人越是如此,越可能是要趁着咱们渡河之际反攻过来。”

劳易怒道:“他们已经退出去超过十里,就算想杀回来,我们已有不少人渡河过去,难道还挡不住?只需坚守一个时辰,我就能让两万人过河,他只有五千人,凭什么和我打?”

狄春还要再说,劳易却道:“狄春!我知道你心里有怨恨,莫不是故意想放走燕山营的人,以后成为我白山军的祸根?!”

狄春张了张嘴,心里一阵冷笑,俯身道:“少当家恕罪,是我太小心了,我这就去让朴刀营渡河。”

劳易瞪了他一眼,然后不断催促手下人渡河。

李叱看到白山军的人马已经开始争相渡河的时候,眼神里的凌厉闪烁了一下。

“宁军!”

李叱振臂高呼,抽出长刀指向白山军大声喊道:“杀回去,凡面前之敌,不留活口!”

“呼!”

宁军将士们呼喊一声,调转过来,后队变做前队,阵型却丝毫不乱。

李叱为箭头,五千人的队伍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锋矢阵,朝着正在渡河的白山军冲杀过去。

十一二里的距离,宁军冲回去的时候,白山军已有万余人乱糟糟的渡河过来,队伍建制都乱了。

“血仇之敌,纵跪地不饶!”

李叱第一个冲进白山军队伍里,横刀泼血。

这一天,在小清河西岸,过了河的万余白山军士兵被屠戮殆尽,后续渡河到了一半的人,被宁军临岸放箭击杀,数不清多少人淹死在河道里。

因为尸体太多,以至于河道都被堵塞了一段,尸体密密麻麻的挤在河面上,几乎看不到河水。

就在此时,从上游有一支数千人的骑兵队伍杀来,为首两人,一持长枪一持长槊,犹如凶虎,率军杀入白山军中,虎入羊群。

白山军大败,五万人被杀三万余,投降万余,还有数千人逃走。

逃走的,就是五千狄春的五千朴刀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