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不让江山 > 第四百六十九章 诡道

不让江山 第四百六十九章 诡道

作者:知白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2:58 来源:笔趣阁

听虞朝宗把话说完之后,沈如盏很认真的回答道:“沈医堂是救人的,不杀人。”

虞朝宗怔了怔,然后语气之中竟是带着些许祈求。

“对你来说救人不难,杀人应是更简单的事。”

听到这句话,沈如盏回答道:“对于任何一个医者来说,用药杀人的手段都不是难事,但老祖宗没教杀人,老祖宗只教了我们治病救人。”

虞朝宗还想再说什么,沈如盏却没有给他机会。

沈如盏道:“你别再低估李叱了,我替你觉得脸红。”

虞朝宗没懂。

沈如盏道:“你以为这样做就能改变李叱?若李叱要想这样做又何须你自己求死?”

虞朝宗懂了。

李叱若是那样的话,他何必要把虞朝宗救回来?

“别替他做主。”

沈如盏平静的说道:“也别干扰他做人。”

虞朝宗因为这句话而深深震撼,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每天都在干扰别人做人,越是位高者越是如此,且沾沾自喜。

沈如盏并不是一个温柔的女人,她对自己看不惯的事情也不觉得容忍是好事。

所以她又补充了一句:“他不能替你做主,所以你败了,你现在又想替他做主,是想他也像你一样败了?”

虞朝宗脸色一白,苦笑道:“这真是诛心之言了。”

沈如盏眼神里的鄙夷更浓,她看着虞朝宗的眼睛说道:“你的话我也不会告诉李叱,一个字都不会对他说,你这看似遗言的话里,难道就没有再想利用他的心思在?”

“李叱是一个谁对他好他便对谁好的人,若他知道你要自杀以成全,他会拼尽全力的继续保你,你大概是这样想的吧。”

虞朝宗摇头:“我没有。”

沈如盏只是耸了耸肩膀,转身走出石室,似乎已经不打算再和虞朝宗说些什么了。

她说归说,她也希望虞朝宗没有这样想。

虞朝宗坐在那发呆了好一会儿,他问自己,在做出这样决定的时候,内心之中,是否真的有沈如盏刚刚说的那些想法。

他之前无比笃定的想着,自己绝对没有这样的念头,也不可能有,因为他发自真心的要把燕山营交给李叱。

他仔细想过之后,忽然笑了起来。

“我真没有。”

他自言自语了一句。

靠坐在那,虞朝宗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心里无比的轻松无比的踏实,没有心计没有贪念,没有算计人只想付出,这是他人生至此唯一的一次。

只是在临死之前想好好帮一个自己在乎的年轻人,他觉得无愧,这么多年来,他第一次如此得意。

他甚至一点儿都不怪沈如盏说了那些话,反而替李叱觉得开心。

有沈如盏这样的人在李叱身边,对于李叱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而非坏事。

不多时,李叱端着一大盘饺子进来,热气腾腾。

虞朝宗想自己坐直了身子,两只手却使不上力气,李叱连忙把饺子放下扶着他坐好。

“我喂你。”

李叱毋庸置疑。

虞朝宗嗯了一声,看着李叱,笑的越发释然和开心起来。

“无敌他以前和我说过,如果他这辈子有个弟弟,应是李叱那般样子。”

虞朝宗说道:“现在我明白了,以前想的没有

这么简单,无敌他,一直都比我简单。”

李叱夹起来一个饺子送到虞朝宗嘴边,叹了口气后说道:“大哥你确实没有二哥简单,若是二哥的话,这会儿饺子已经吃掉半盘了。”

虞朝宗一口把饺子吃进嘴里。

从这一天开始,虞朝宗没有再和任何人提过求死之事,似乎也再没有求死之心。

他向人要了大量的纸,每天都坐在床上写写画画,李叱不在的时候,他就一直在写。

李叱在的时候,他就会变得开心起来,仿佛回到了孩子时候,有说不完的话。

他和李叱聊了很多,什么都聊,从他自己这半生的各种遭遇,到朝廷的弊端,从朝政到民心,又从民心到风土人情,风土人情到天文地理。

他所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做过的事,有过的感悟。

都在话中。

都在纸上。

他写燕山营,也画燕山营,李叱现在不想那么多,他这个做大哥的要想。

就算李叱无心去抢燕山营的大当家,可只要他回燕山营,不管是黄金甲还是西篱子,都会对李叱充满敌意。

其实这又不能完全怪那两人,他们大概会想着,殊死一战的时候不见李叱,要抢大当家位置的时候李叱回来了。

若只有他们两个这样想也就罢了,怕的就是燕山营的兄弟们都这样想,若如此的话,李叱不可能把燕山营接手过来。

冷静下来的虞朝宗这才醒悟过来自己之前的安排有多草率,李叱又怎么可能单凭他一块令牌回去就能接管山寨。

所以他开始写,开始说。

把燕山营的一切都写在纸上,画在纸上,又不只是燕山营的事,还有天下事。

以至于他每天都专注于此事,连自己病都忘了,看起来心情和身体都好了不少。

他们在地宫之中一天一天的藏着,而在外边,冀州城里的日子也逐渐归于平静。

可是在某些人之间,却越来越不平静。

豫州军将军于玮殷俨然已经把自己当做第一功臣来看,以为有皇帝为后台,态度狂妄跋扈。

除了对武亲王杨迹句和皇帝不敢造次之外,对谁的态度都很倨傲,就算是对罗耿也一样。

夺冀州之后第三天,皇帝下旨犒赏三军,但是这犒赏也只是口头犒赏而已。

从曾凌的府里搜查出来大量金银,府库里也搜出来不少,数额之巨其实足够用于发放奖赏,但皇帝没打算发。

所有搜查出来的钱款,不管是幽州军搜出来的还是豫州军搜出来的,皇帝一声令下,全都交给武亲王的军队接手清点。

这一下,于玮殷不敢怪罪皇帝也不敢怪罪武亲王,只能是怪罪罗耿。

想着若非罗耿和他抢,闹的大家脸面上都不好看,而且幽州军和豫州军的士兵在城里打架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皇帝也不至于把所有银子全都收走。

皇帝的意思是,你们不是都想抢吗,那朕就谁都不给了。

然而于玮殷并没有想到,这样的局面,就是皇帝故意放任,甚至是安排人怂恿造成。

皇帝就是想看到罗耿和于玮殷不和,闹起来,打起来,甚至水火不容。

不然的话,皇帝有什么借口把钱款全都收走。这些银子皇帝都要带走,一个铜钱都不想发下去。

最主要的是,皇帝从一开始就希望罗耿和于玮殷不和,一直不和才对朝廷有利。

青州军的降兵不下六七万人,

全都被归入武亲王大军之内,燕山营的厢兵更多些,不下七八万人,亦被武亲王收编。

以至于这一场大战,罗耿和于玮殷,全都一无所获。

于玮殷心里当然不爽,很不爽,豫州军冲锋在前,最终竹篮子打水,他如何能爽。

算起来,豫州军最惨,和燕山营在城外厮杀的时候,就已经损失至少两万余人。

后来皇帝让于玮殷带兵攻城,当时冀州军还有七八千人,燕山营也差不多,死战之下,豫州军虽然灭了这两支残兵,可是豫州军的损失还多些,又死伤了大概两万余。

当时的冀州军和燕山营残余兵力,都自知在绝境之中,所以打的极狠厉。

况且一开始豫州军就被燕山营和青州军夹击过,损兵两万余,这样算起来,豫州军现在剩余的兵力已经不足五万,而且其中还有大量的伤兵。

这就是皇帝想看到的局面,不给于玮殷钱粮,不给他兵源,什么都不给,就让他用这四五万残兵守冀州。

甚至,皇帝都还想用他守冀州。

曾凌的节度使府,大门外的匾额已经被摘了,如今皇帝陛下就住在这,他打算再住三五日就要南返回京。

把冀州事料理清楚得当,他回京城心里也就踏实些。

武亲王坐在皇帝身边,谢过皇帝赐茶之后说道:“昨日罗耿来找过老臣,说是他想带兵返回幽州,有军报来,黑武人又在边疆集结兵力了,不过料来是假的,黑武人若集结,老臣也应该得到军报。”

皇帝点了点头道:“他只不过是不想去攻打燕山贼,又不想在冀州这继续浪费时间。”

皇帝笑了笑道:“他还说别的没有?”

武亲王道:“罗耿说,他的人来的时候是夏末,穿的都是单衣,现在已经快初冬,士兵们都冻的受不了,想让老臣给他的士兵分发冬衣,老臣昨日里也问过封查冀州府库的人,冀州库房里的府兵冬衣数量足够多。”

皇帝道:“给他发又怎么能不给于玮殷的人发,给于玮殷的人发,又怎么能不给那些投降的士兵们发,这些队伍,只有王叔的队伍来时便带了冬衣。”

武亲王道:“都发也足够,曾凌这个人,想不到如此能储备物资,几十万件冬衣也发的出。”

皇帝笑道:“可是罗耿和于玮殷并不知道有多少。”

他算了算后说道:“罗耿的队伍大战之后,还有四万余人,于玮殷的队伍也有四万余人......这样,王叔让罗耿去领冬衣,告诉于玮殷也有他的,让他等着,罗耿的队伍领完之后就轮到他的人来领。”

武亲王垂首:“臣遵旨。”

皇帝又道:“给罗耿的队伍发六万件冬衣,不要对罗耿的人说,多给就是了......”

皇帝略一停顿后,笑着继续说道:“给于玮殷的人发三万件冬衣,剩下的,不管剩下几万件还是几十万件,全都装车运走,立刻发给王叔帐下的新兵,新兵要发,老兵也要发,发光为止。”

武亲王眼神一亮:“然后大军南返,带走所有钱款物资,于玮殷发现冬衣少了,必会派人来问,只需告诉他,是罗耿领多了即可。”

皇帝笑着点头,缓缓吐出一口气后说道:“这两个人,朕都不放心。”

武亲王道:“因为一些冬衣,那两人就会不死不休。”

皇帝起身,走到窗口看向外边,一字一句的说道:“其实朕也不想这么做,这是诡道而非王道,朕为大楚皇帝,不该用此诡道之术......可是朕也没有办法,朕现在不管是诡道还是王道,什么道都好,只要有益,朕都要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