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汉血长歌 > 第二百零一章 大人没写过奏折?

汉血长歌 第二百零一章 大人没写过奏折?

作者:西门吹灯零零七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10-13 17:38:36 来源:笔趣阁

众人议论纷纷,讨论起方案可行性来,众人久居塞北,对塞北局势也算得上格外熟悉,至少比朝堂上那些没见过犬夷不了解异族的文官强得太多。

阮清文忽然说道:“大人,可你擅离防区无异谋反,慎重,慎重啊。”

张孝武语气平静,缓缓说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自会写一道奏折说明原因,还请阮司马执笔。诸位,帮助苏御使便是帮助我们自己。此行我只带三百骑兵随行,无需大军出动。萧开,即日起你便是副守备使,你看好家。若是有犬夷南下,给我守住城池,若是朝廷有人想要来木城摘桃子,你就给我把他弄死,再向朝廷报一个水土不服,突然暴毙的由头。”

“喏。”

众将大笑但心情复杂,万没想到享受几个月的平静生活,即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劫难。

萧开自然知道张孝武这番安排实则在托孤,心中为难不已,但他更了解张孝武倔强的性格,一旦做出决断便绝无更改之可能,便只能接下副守备使之责。

张孝武一拳砸在萧开肩头,大笑:“看你桑眉搭眼,我这么看好你,给我看好了木城,带好兄弟们。”

“喏。”萧开铿然道。

张通明却突然说,那乌桓人早就以万两白银通缉鬼将的人头,若是被认出来,必危矣。

张孝武浑不在意,道:“那通缉昭示我看到了,哪里画的是我,简直就是白皓嘛。等我刮了胡子,他们便认不出来了。”长胡子的张孝武和没胡子的张孝武的确外貌差得有点多,谁让他毛发旺盛,活生生满脸毛,须得每日清理。

萧开道:“三百骑兵太少,不如……”

张孝武摇头道:“此次北上最少两个月,我们要驻扎在野外,携带大量补给,所以必须得一人三马。斥候营一共八百匹马,再从其他地方凑一凑,土城也最多能凑到九百匹马,所以也只能带三百人同去。”

苏钰久久不语,长叹道:“这……谈判,为了减少消耗,我觉得我还是留下来。我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当时我也是被皇帝硬逼着来谈判,若非如此,又岂能由我来谈判?城主,我见识不如你,胆识不如你,对前线一无所知,还不如……”

张孝武瞪了他一眼,咬牙说:“我捅死你!”

苏钰干笑几声,问道:“这个玩笑是否有趣?”

张孝武给了他一拳,砸得他呲牙咧嘴,道:“有趣,有趣死了。”制定了计划,整个对塞北犬夷的攻略也便大致确定下来。众人完善了一点细节,例如和谈的顺序,大致是北夷、靺鞨,随后与乌桓谈判时,再将消息透露给其他犬夷部落,并利诱其他各国,最终鼓励乌桓,迫使乌桓不得不接受和谈。阮清文同时提出必须联合城内的守军,能够与顾雍配合得当,此计划势必更加顺利。

结束讨论之后,张孝武让阮清文留下代笔写奏折直抒皇帝。

阮清文问道:“这每旬的奏折,大人可呈送过?以往都是谁来代笔,在下贸然代笔,怕是得罪了别人。”

张孝武奇道:“什么每旬奏折?”

阮清文更是大惊:“各地守备使、府尹每旬须将本府军民要事呈送奏折上达天听。”

张孝武啧啧称奇:“居然还有这事……”

阮清文捂着脸,不可思议说道:“大人还真是会做官,每旬奏报居然没写过,难怪朝廷连饷银都不发下来,他们以为这城里就是一群莽夫咧。”

张孝武也很不好意思,他从未做过高级官员,当然不知道地方官员需要写奏折之事,便道:“你是右司马,以后每旬奏折你来写。对了阮司马,这奏折必须每隔十天写一次吗?要事没有什么事儿,也得写吗?”

“自然需要,此为朝廷惯例。”阮清文道,“地方县令每旬需写县报交于太守,各地太守从中挑选要事写奏折递给朝廷,这天下十五州郡、十三关隘守将及各地守备使,每旬必须写奏折汇报。不过有些地方的确无事可报,便随便写一些对皇帝歌功颂德的奏折。毕竟拍皇帝马匹的奏折,写出来肯定没错,尤其是什么地出祥瑞圣人治国有方,更是皇上乐意听到的话。

地方官吏每旬一封奏折是朝廷的最低要求,若是有些地方发生重要大事,可以每日呈送奏折或者一日数次呈送。若是皇上的寿辰,各地恭贺奏折更是如雪花一般送到京师。

今日大人欲助御使苏钰前往北方谈判,自是要紧急奏报,但在奏报时必须写清缘由,否则朝廷判你擅离驻地便是谋反大罪。而废太子囚禁于木城,亦需要解释清楚缘由,至于废太子未来也得询问陛下定夺。另外木城近况,守军情况乃至塞北详情,还需要向朝廷奏折。如此一来,大人至少需要写三道折子,这三道折子每道都是加急直达圣听。”

张孝武问道:“这奏折又如何写?是像我平时说话这种,还是圣旨中的之乎者也咬文嚼字掉书袋?”

“雅言可,俗语亦可,半文半白也可,地方奏折由驿站呈送翰林院,先由翰林院书办将其分类,分送八部六院尚书与司丞处理。因此最先接触到消息的,反倒是翰林院司丞,如果事关重大,司丞必须可将奏折直接交由皇帝。不过一般来说,翰林院司丞不会将干系民政的奏折直接交给皇帝,除非战争烽火这等军情大事。

翰林院分好奏折后交于六院八部各自处理,其中由六院处理的奏折先由各院司丞处置,最终交由左丞相定夺,由八部处理的奏折最终交由右丞相定夺。而朝堂上当圣上面奏报的,多是需要多各院部配合行事,本部大事处置得得当后由左右丞相交由皇帝批阅即可。这翰林院也会将各地奏折中拍马屁和无关紧要的屁事留置不发,毕竟六院八部都是做事的地方,把马屁奏折交给他们,足以让然笑掉大牙。”

阮清文又笑道:“大人的奏折若是送到翰林院定会直达圣听,震动朝野。”

“那就震动吧。”张孝武大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