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汉血长歌 > 第一百六十三章 鸦山之谜

汉血长歌 第一百六十三章 鸦山之谜

作者:西门吹灯零零七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10-13 17:38:36 来源:笔趣阁

笃山伯让人重新收拾好了帅帐,已经到了晌食时间,便招待他一起吃饭。王敬之哪敢不从,他也有一肚子话要与老帅讲,笃山伯便屏退了其他人,连十八虎贲都不许留在帐中,王敬之感觉伯爷有重要事与他商议。

然而笃山伯秉承着食不言寝不语的原则,两人支持沉默地吃了饭,一句话也没有说。倒是吃完之后,伯爷喝茶漱口,道:“敬之小友,你金衣卫消息灵通,可知近来身上身体如何?”

王敬之低声说:“四方告诉我,他问过几个御医,陛下身体支持不了多久了。”

笃山伯大惊:“皇上身体果真难以支持?”

王敬之道:“果真如此,全靠各种药物支撑着,太医院已然束手无策,几个太医担心受到责罚此去太医远遁他乡。”

笃山伯突然明白为什么王敬之放弃支持轩辕子循,毕竟青龙军团覆灭,太子最大仰仗没了,而王敬之也迅速做出了判断,太子的储君之位,也怕是要丢了。金衣卫此时此刻定然要与太子党划清界限,选择和笃山伯合作铲除太子阴谋,王敬之这一手将自己洗得干干净净。

两人心怀鬼胎默默无语,笃山伯绝不会支持刺杀自己的太子,王敬之也放弃无能昏庸的太子,算是彻底与太子党划清界限。笃山伯又喝了一口茶,才缓缓道:“鸦山之败,败于何因?”

王敬之老老实实回话:“内因外因皆有,内因者,太子党人小人众多,诸将争权夺利,只要顾雍不在太子身边,那些小人便上蹿下跳。太子沉迷吹捧之中,日日以为自己不日便可称帝,每日打探皇上的身体情况,缺不关心军事。”

笃山伯问道:“我听说李存义被收押牢中?”

王敬之道:“此事缘由主簿崔卫,此人能言善辩口舌如簧,一般人辩驳不过他。李存义看不过,经常呵斥羞辱,这崔卫不敢拂逆。但八月时犬夷偷袭第四团,因李存义失误导致第四团折损过半。这崔卫便联合众将弹劾李存义,太子便接机敲打李存义,将他收押起来。但李存义不过是留在第二团王郸将军军中,那王郸是李存义的师叔,李存义气愤不过自己把自己关起来不见外人。”

笃山伯皱眉道:“引兵在外,将相不和,背地里弹劾自己人,这太子用的是什么人?他能力平平也就罢了,偏偏听信小人谗言,当真糊涂。我记得他从前并不是如此性格,现在怎地如此了?”

王敬之想了想说:“土城之战后,二十七团余人归来,石敬自戕于木城,参军王绅在太子面前自掘双目后自杀身亡,并发下毒誓二十七团亡魂将日夜向其索命。王绅刚烈自尽之后,太子时常梦中惊醒,于是二十七团及土城便成了太子大忌,他愈发行为乖戾不喜拂逆,渐渐地鸦山大营中无人敢拂逆太子了,所有人都说好话,说顺着他的话,因此崔卫等小人才能得逞。”

“那二十七团,是被太子所害?”

“也是也不是。”王敬之道,“彼时太子与顾雍皆犹豫万分,便是这犹豫不决,才彻底葬送了二十七团和土城百姓。”

笃山伯怒道:“哪有犹豫不决三个月的,他们分明是不想救援,都说顾雍乃天下第一军师,我看他是天下第一毒士。”王敬之未置可否,他与顾雍接触不多,但觉得顾雍其人心思太深沉,让人捉摸不透。

笃山伯又问:“外因是何?”

王敬之道:“那犬夷大军提前决战,并且总能寻找到我军薄弱之处,鸦山大营本最不易攻克,可无论是第四团被袭还是鸦山大营被大火点燃,我觉得应该是有人勾结犬夷,出卖了国家。”

笃山伯慎重道:“你细细讲来。”

王敬之回忆道:“那日太子得了一个美人,便召众人饮酒欢庆,半夜时分鸦山军粮出忽然失火,并且火光冲天,兵士们援救不及。再加上那日北风大起,风卷火行,一下子将第一团过半营帐给烧了。便在此时营门被打开,乌桓精锐铁甲骑兵径直杀向帅帐,先破了主营之后,又有数万犬夷分兵攻打其他各营。太子卫军拼死保护,我护着太子逃出帅营。伯爷,军营之中必有内奸,若非内奸设计,犬夷根本不可能知道太子那日恰逢宴请所有军候将军,以至袭营时各团各营群龙无首各自为战!”

“谁献的美女!”笃山伯怒目圆睁。

“崔卫。”王敬之道,“我已经派金衣卫追查崔卫,并在京城内控制了崔家,可崔家并无证据表明族人勾结了犬夷。崔家甚至清贫得很,在京师也是难得的清官家庭。为今之计,只有找到崔卫才能解开真相。”他拱了拱手,道:“伯爷,他日反攻犬夷,请准我一同随军,卑职必要查明真相,还上万袍泽一个清白。”

笃山伯点头道:“有小友作伴,老头子倒也不寂寞。”

王敬之咬牙切齿道:“崔卫,吾必杀之。”

笃山伯忽然问道:“那李存义,此人如何?”

王敬之道:“李存义乃勇将,论武艺果然天下第一,小子不敌他。但李存义却非为帅才,你让他冲锋杀敌领军破阵,此人无可抵挡,但是让他统兵几十万行军布阵,远远不如顾军师。但他心思单纯却不是一个坏人,只是先前在龙都城内打遍天下无敌手,让陛下误以为此人能统兵百万罢了。”

笃山伯道:“兵丁过万,猛将陷阵,不可取也。”

王敬之苦笑:“天下第一将,指的不过是马上的将,而非领兵的将。”

“他也战死了吗?”

“应该不会。”王敬之道,“那日王郸太子宴请众人时王郸因年龄大了并未赴宴,倒是他帐下军候都去了。鸦山破营时,最先乱起来的是第一团和第四团,第二团因驻扎在最东侧反倒有时间整军备战。”

“你可知当日有多少敌人?”

“不知,那日火太大了,火比人跑得快。”王敬之苦笑道。

笃山伯敬了一杯茶,王敬之对饮后方问说:“伯爷,我有一事不明。”

“请讲。”

“白虎军为何屯兵于此,不进不退?”

笃山伯也无奈地放下茶盏,道:“你可知去年至今日,中原有多少叛乱发生,陛下为了支持塞北征战而争役天下,而地方官员呢,却又趁机搜刮民脂民膏,导致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那天火教又死灰复燃,在各地挑唆信徒叛乱,尤其是在江南富庶之地江州郡和杭州郡,官员更是频频被刺杀。唉……贪官污吏,杀之不尽灭知不觉啊。白虎军团吞并两狼关,一事在青龙军不敌之时可及时支援,二是在国内叛军作乱之时能及时回援,故此停滞不前,三是陛下有旨,吾不得进退也。”

王敬之恍然大悟,长揖道:“晚辈是误会了伯爷。”

笃山伯道:“误会我的人多了,我若是一一解释,岂不要烦死。来来来,饮茶饮茶。”

太子疯癫之后被秘密囚禁于白虎军团内,而自诩太子嫡系的程褚则立即下令第六团向白虎军团弃械投降。面对白虎军团的威压,包括李存元在内的所有人都只能乖乖交权,程褚像一个兢兢业业的卖国贼一样上蹿下跳,并以舔狗似的表现赢得了笃山伯的好感,准许其继续担任第六团统领将军一职。

刺杀笃山伯一事没有任何人流血,也没有人任何人提及太子去哪了,仿佛太子从未出现过一样。

笃山伯接到第六团将录册时向参军周文琪一一询问,众人,他有一个惜才提携的习惯,十八虎贲便是他在各地发觉的优秀武将,而他也是多次听过张孝武的名字。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是张孝武带领死士营灭了塞北沙匪,清理了塞北多年的匪患。虽然有一点歪打正着,可这么多年来困扰众人的沙匪却被一个小将解决,这可是十足的真本事。

笃山伯又看到张孝武的名字前面居然是“木城守备使代”,不禁哑然失笑,却也大感兴趣,纵观圣汉三百年历史,能以不到二十岁领一城之主的人,只怕他是独一份。

“程褚由此人代守备指责,可是胡闹之际。”笃山伯道。

周文琪却道:“回伯爷,任张孝武为代守备使,乃卑职的建议。”

笃山伯问道:“为何故?”

“此人二十不到的年纪,但武艺、胆识、计谋、果决皆超第六团所有军候将领,可以说此人便是一把神兵利器。”周文琪如实说道,第六团被迫并入白虎军团后,所有官佐各降一级,周文琪也没了昔日的风光。他知道笃山伯老谋深算,不敢在老帅面前卖弄隐瞒。他又说道:“人说第六团第一将是李存元,但卑职看来,李存元不过虚张声势,两人数次交锋,这李存元却反被张孝武治得服服帖帖。但张孝武杀心甚重,乃双刃利剑,可为伤人亦可伤己,且傲骨反骨,谁又能说得清呢。”

笃山伯点了点头,他最忌讳别人骗他,但见周文琪倒也诚实,觉得此人可以留用。

周文琪又道:“但此人重情重义,他为石敬旧部,石敬自戕城门后,只有他敢为石敬立碑修坟。”

笃山伯微微一笑,笃信道:“这把利刃,还是需要一番磨砺才能降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