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汉血长歌 > 第五百二十五章 无眠之症

汉血长歌 第五百二十五章 无眠之症

作者:西门吹灯零零七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2:20 来源:笔趣阁

吕柏亭看着大家的表情,心里笑了起来,真被他猜中了,大家并不关心陛下是否恢复,而是关心自己的权力如何,如今这种情况下,只要能多一点权力,便多了一份利益。他拿出名册,声音清朗地说道:“任命开诚伯边学担任左相,总领六院行政;任命向瑞任右相兼太子太师,总领八部行政;任命施勇为兵部尚书兼太子少尉,任命石翀为户部尚书兼太子少师,任命——在下担任御书房总领御使兼太子少师,任命笃山伯叶向东担任兵马大元帅兼太子太尉。以上六人,除本职外还担任中枢府中枢知事。任命张孝武担任吏部左侍郎,此外担任中枢府中枢令。”

众人皆喜,吕柏亭又道:“八部主事:

兵部,兵部尚书施勇,左侍郎前飞驼关守将廊沧宇,右侍郎施泰恩;

工部,工部尚书由原兵部左侍郎具鸿枕担任,左侍郎王广靖,右侍郎夏侯敏;

户部,户部尚书石翀,左侍郎燕阳侯顾闯,右侍郎阮清文;

吏部,吏部尚书贾迟。左侍郎张孝武,右侍郎柯冲;

刑部,刑部尚书糜韬纶,左侍郎尹凭之,右侍郎赵起;

礼部,礼部尚书胡霆,左侍郎李培东,右侍郎罗瑜;

河部,河部尚书栗成功,左侍郎张斐,右侍郎吉海川;

农部,农部尚书王典,左侍郎古列,右侍郎邹敬道;

另外,牧东侯林枫任户部员外郎,梁南任吏部员外郎,苏钰任龙都府府尹,魏远任御林军中郎将,夏铭任御林军羽林将,印丰年任子龙军中郎将兼兵部员外郎,曹礼任殿前将军,闵八尺任前车将军,景聪任公车将军,兀松任银衣卫指挥使,金盛任银衣卫都指挥使,李春城任龙都府总捕头,王敬之任金衣卫指挥使,温如玉任金衣卫都指挥使……”

“这指挥使和都指挥使是?”施勇奇道。

张孝武道:“金衣卫银衣卫将来会略加改制,改统领统帅为指挥使,皆为从三品,都指挥使为四品,金衣卫依旧执掌情报,银衣卫依旧执掌龙都治安。”

众人心中明白,张孝武这是把银衣卫的官阶强行提升了,银衣卫众人自然也水涨船高。随后吕柏亭继续宣布人事任命,基本上都是八部六院下层的官职,很多人都是顺位升官,并不存在过多的强行安插鬼卫部将,毕竟他的手下大多数都是武将。不过有意思的是,张孝武顺带提升了萧开为塞北统制将军,总管塞北军民大事,当初塞北将军因他而取消,如今又因他而重建了。

官员任命的圣旨有八十道,大家对此并无异议,毕竟如今朝廷中因为谋反而被诛杀的大臣有点多,许多官位空着,而且这是张孝武第一次对朝廷官员进行提名,大家都不敢阻止,于是这八十个任命便顺利地通过了中枢府的议论。

当天下午,御使们便前往各个大臣家中宣布众人升官的圣旨,龙都之内一日之间八十人被提拔,算是创造了一项历史了。虽然刚刚经历了一场官场“大屠杀”,众人们的内心依旧非常高兴,甚至有些人已经高兴得跑去青楼载歌载舞庆祝去了。

在这场政变中,晋王以及张党全都失败了,而笃山伯一系也备受打击,反倒是代表军中少壮的张孝武、边文、陈青等人初露狰狞。盛世的文官乱世的武将,张孝武也知道自己以武将身份执掌朝堂,日后必然会成为历史上的污点,也许他将来会落得汉代大将军霍光一样的悲惨下场,可当下此刻,他已经无路可退,不得不掌权天下了。

天色将暗,张孝武让人在中枢府备好了床铺,众人也只能留宿皇城,陪着这个“工作狂”继续工作。

张孝武又忙碌到次日天亮,竟然毫无困意,依旧指挥大家,反倒是跟在他身边的王一瑾受不了了,只好请假。张孝武知道他疲倦,便准许他休息去。王一瑾回到中枢府给自己留的卧室,正准备睡觉,却见胡三万走了过来,忙上前恭喜道:“见过龙洋县县令胡大人。”原来这胡三万被任命为了天下第一县之称的龙洋县做县令,当真是让这位大字都不识的胡大人美掉了下巴,当然,随他一起赴任的还有康天恩。将康天恩赶到龙洋县做县丞的建议是兀松提出来的,兀松担心康天恩留在张孝武身边会鼓噪他谋反,于是便巧妙地建议让胡三万和康天恩共同治理龙洋县,以此来物尽其财人尽其用。

康天恩的心情怎样,别人不知道,但是胡三万的心情却是异常美丽,他迈着四方步,问道:“你看我走的官步,是否像样?”

“像样,像样,绝对人模狗样。”王一瑾取笑道。

胡三万倒也不生气,他美滋滋地说:“睡什么睡,别睡了,别睡了。”

王一瑾气道:“合辙你昨天晚上睡得好了,我昨天晚上一宿没睡。”

胡三万道:“你一宿没睡?”

“对啊。”

“咱们将军呢?”

“当然一宿没睡了。”

胡三万忽然跳脚道:“那他岂非三天三夜没睡了?”

王一瑾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不由得奇道:“你不说我都没在意,这三天里,他加起来只睡了一个时辰,这……这……将军该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不出问题才怪了。”胡三万痛心疾首道,“你怎么不早发现呢,你们不是常在太医院吗?就没让太医给他看看吗?”

王一瑾道:“你是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将军得病了?”

“废话,能不得病吗?”胡三万气得顿足道,“正常人谁能几天几天不睡觉?将军这种状态多久了?”

王一瑾想了想,后怕道:“十天,十天了,大概就是平叛的那天夜里开始的,一直在非常——额,怎么说呢,就是非常兴奋的状态下,说话都比平日快了几分,考虑问题更是非常快。对了,行事也更加果决狠辣,比在塞北的时候还要甚,而且有一点强迫自己的感觉。我让将军休息一下,将军说必须忙完手头的活儿,可是你也知道,哪有忙完活儿啊,尤其是他现在的位置。”

胡三万急道:“将军一定是得了什么怪病,不行,咱们得去找太医,必须找太医给将军看看。”

“这会儿——还有两个时辰就早朝了。”王一瑾道,说到了早朝,张孝武将早朝点名由卯时改为了巳时,大家都不用起这么早了,他继续说:“但今儿是大早朝,文武百官都要上朝的,今儿也是将军执政的第一天,太医院十六个主要官员都要去上朝。”

“那我不管,必须去,现在去。”胡三万拉着王一瑾便向太医院跑去,然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太医院的太医们竟然全都早早地到了,而且正在围着董太医,讨论着皇上的治疗方法。

王一瑾和胡三万立即将董太医拉到房屋外面,将张孝武的症状说给他听,董太医也是忽然才意识到,原来他都没注意到张孝武的身体出现了状况。他再仔细回忆了一番,自从张孝武昏迷之中苏醒后,便始终精神亢奋,仿佛不觉得疲惫,也不需要睡觉休息。

“我需要翻查古籍。”董太医道。

王一瑾道:“你这大夫,怎么没事就翻古书啊,万一这病是古书里没有的,你是不是就不知道怎么治了?”

董太医道:“我之所以能做太医,不是因为我能治多少疑难杂症,而是因为我只治疗有把握的病人,所以但凡我点头,我都能治好。但凡我不敢点头的——例如皇上的病,那我就治不好。”

王一瑾揶揄道:“所以其实你根本治不好陛下的病咯。”

董太医道:“那不一样,我们怕把皇帝乱治给治死咯,万一真治死了,谁能担待得起?”

王一瑾道:“你赶紧去查方子吧,等一会儿不是要早朝吗?趁着早朝之前快点翻一翻古籍,兴许就能找到办法了。”

两人只好乖乖等着,等了大概一个时辰,两人已经不耐烦了,董太医这才走回来了。两人连忙恭敬地上前询问张孝武现在这种情况是不是有病,是有什么病,有哪些危害。

董太医凝思着说道:“这种病我在古书中找到了,叫做无眠病,虽然治疗的方子没看到,但是病例却看到了。在古代十国之乱时,便有这样的一位将军,守城的时候杀敌太多,以至于不能睡觉,到守城结束之后再也睡不着觉了——享年二十八岁。”

王一瑾顿时怕了,问道:“他是因为不睡觉病死?”

董太医摇头道:“那倒不是,他是因为打仗的时候跟人家单挑,没打过人家被杀了。”

两人恨不得掐死这董太医,这老头,当真让人生气,有种让人想掐死他的冲动。

正在两人犹豫要不要掐死他的时候,董太医又悠悠地说道:“我想少保大人应该是激战李沧澜叛贼当夜,身体非常亢奋,继而体内生出了太多的精髓。我在古书上看到过这种精髓一说,说人生而长存便是因为体内源源不断地生出着精髓,而这种精髓让我们精力充沛,让我们斗志昂扬。等到人老的时候,精髓稀少,人会萎靡不振,更会无精打采。古书上说,每个人一天体内生出的精髓固定,所以早上的时候精神百倍,而到了晚上,精髓耗尽,便困顿嗜睡。”

王一瑾道:“你的意思是,将军身上的精髓非常多?是不是?你是说他身体异于常人,是不是?”

胡三万拉了他一笑,道:“听太医说完,别插嘴。”

王一瑾道:“他不是在夸将军吗?”

“我怎么没觉得他在夸将军?”

董太医道:“你们没听懂我的意思,我是在说,人精髓有限,用过了就没有了。而那天晚上,他为了诛杀叛贼,导致体内疯狂地生出精髓,从而让他力战叛军,保护了皇上。不过,他的身体始终处于一个随时准备战斗的紧张状态,所以他的体内始终在源源不断地生出精髓,从而导致他迄今为止依旧精神亢奋。然而等他身体耗干了一生的精髓,他便会油尽灯枯而亡。”

两人目瞪口呆地看着董太医,异口同声道:“不可能吧?”

董太医怒道:“我是大夫,还是你们是大夫?”

“您是大夫。”

“这就对咯。”董太医捋着山羊胡子道,“所以我分析的应该没错,若是不及时治疗,少保大人定会因为此病而亡,甚至用不着活到二十八,因为我看那古代的病例,那人生病的时候只有二十七岁,而他二十八就死了。”

王一瑾道:“董太医,你就别说那些废话了,你告诉我们,怎么才能治好?你有没有什么办法?”

董太医道:“治疗的办法倒是有,而且还特别简单,如今他身体不断生出精髓导致他夜不能寐实施亢奋的原因,是因为他做了中枢令,时时刻刻担心有人害他,所以他时刻保持着入十天之前的战斗状态。你们想要救他,就要让他放下所有权力,在一处山青水静之地修养三年——但你们认为可能吗?”

两人面面相觑,这当然不可能。

“咚——咚——咚——”

三声鼓响,准备早朝了,太医院众医官们纷纷准备就绪,便有人上前来叫董太医,董太医向两人笑了笑,拱手而别,两人连忙还礼。随后太医院十六个官员前往光华门,与其他朝廷官员们一起准备早朝。

胡三万和王一瑾依旧呆立一旁不知所措,许久之后胡三万才说:“油尽灯枯,是不是把自己给活活熬死?就像熬鹰一样?”

王一瑾猛点头。

“那该如何是好。”

“连太医都治不好,唉——我以为陛下病重,哪成想病重的是将军。”

正说着话,一个年轻的医官远远地招手,两人走过去,那医官说:“两位大人,我是董太医的学生,倒是有一个法子能治得了将军的病。”

“什么办法?”

“让他睡觉。”

“我们自然知道让将军睡觉,可现在将军不睡觉。”

“迷烟!”

“迷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