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汉血长歌 > 第五百一十七章 鸟未尽,弓不可藏

对于许多士族来说,三千亩免税耕地的收益实在不足考虑,然而每一户士族名下都挂着上万甚至数万亩的耕地。这些耕地只需要向士族家族交税即可,一般士族只需收两成收益,而国家的田税也同样是两成。按理来说,农人向士族交税和向国家交税几乎相同,然而收税的是地方官吏,地方官吏在收税的时候,往往苛刻地压榨农户的田税,将他们的两成收入压榨到一成,以此来剥削百姓中饱私囊。因此农户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将自己的田地挂在士族账下,至少士族收租时甚至会奖励见面百姓的地租。

然而农户减轻了缴纳的费用的同时,士族的土地越来越多,国家的税收越来越少,所以为了增加说价税收,大德帝必须要推行改革。可比机构这条改革法,除了对国家朝廷好,对士族和百姓都不好。

圣汉帝国年年缺钱,年年借钱,大德帝深知其中艰难,于是向外公张宽请教。

张宽警告他,若一意改革必然会引起士族反对,奉劝大德帝小心谨慎行政,此时非同小可,即便大道帝和太乾帝,也不敢这么做。

“皇爷爷和父皇当朝时,缺钱吗?”大德帝彼时反问,张宽无语。

大德帝的改革势在必行,而反对声也不绝于耳,且天税法从策划到推出,从始至终受到几乎所有人的反对。但大德帝改革之心非常坚定,无论别人怎么奉劝,他始终不曾动摇。大德帝曾说,自己不想做一个亡国之君,而很多人此时却是亡国之臣。

众臣见大德帝执意如此,便不再劝阻,而是采用了其他的方式,例如警告。

为了阻止大德帝的改革,赵步派人暗中制造了大德帝溺水,而执行这次溺水暗杀的人,则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焦阳小龙王杨冠。

张孝武自然认识杨冠,他曾经潜伏在塞北将军府池塘内,还帮着义军赢了鬼卫的力士,但他万万没想到,杨冠竟然是暗害皇帝的人。好在杨冠并没有真的杀意,他只不过是在大德帝乘船钓鱼的时候故意制造船摇晃,并在大德帝落水时抓了他一把。杨冠担忧自己杀了龙子龙岁会遭到天谴,于是在最后时刻放弃谋杀大德帝的办法,遁水而走。

然而大德帝经过这次暗杀,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甚至将张孝武的鬼卫调入龙都,还任命他为银衣卫统领,执掌龙都治安。对于这次落水,甚至连大德帝都以为是意外,而他也完全信任了李沧澜和笃山伯,从而给张彪和赵步创造了新的机会。

就在一个月前,大德帝正式向百官颁布了税赋法改革,并且从明年也就是大德三年开始实施,而当此时,张彪与赵步认为不能再拖下去了,于是便与众臣私下联络,并且收买了李沧澜,从而发动了叛乱。

“李沧澜为什么会被收买?”张孝武好奇问道。

负责刑讯的人是李春城,他回答道:“就李沧澜一事我也刑讯过赵步,但他不予回答,坚持要亲自对你说才肯罢休,否则决不会说。”

张孝武道:“有什么特殊原因,是李沧澜的秘密太大吗?”

李春城摇头道:“他似乎是有求于你,想要用这种办法来见你,我们原本不答应让他见你一面,毕竟这个人着实可恶,最硬的很。”

张孝武笑道:“他还有事求我?必死之人,不会是求我放过他吧?”

李春城微微一下,便带着张孝武来到了督查院大牢。

督查院大牢自然关押的都是朝廷的贪官污吏,且督查院大牢建在皇城八部六院内,深入地下,终日不见阳光,只有头顶上访三丈处一小块防空可以呼吸,因此人们又称督查院大牢为天牢。

来到天牢之后,张孝武发现看守天牢的已经换成了御林军,经过几日审查,大概有八百名御林军被免除了怀疑并回到了工作岗位。只是从现在开始,没有任何人再享受假期了。

御林军在外执勤站岗,狱卒给张孝武引路,叮嘱他当心脚下,从地面到天牢需要走一条长长的地道,路面比较黑暗湿滑,但地下温度很高,越向下走气温越高,人也慢慢出了汗。

张孝武感觉呼吸有点问题,他脚步停了下来,慢慢地喘了几口气。

王一瑾忙关切道:“将军,你身体还没好利索呢,要不然咱们回去吧,我们把赵步给带上来审问。”

“算了,走都走到这儿了。”张孝武抹了一把汗道,不知怎了,他忽然想到了董太医的劝解,说自己如果不修养身体最多只能活到三十五岁。他赶紧摇了摇头,驱散心中的担忧:“无稽之谈!不过是一点点伤罢了。”他用手掩住了口鼻,继续向下走了一会儿,终于来到一处更加光亮的地方。

督查院狱卒介绍说:“少保大人,督查院天牢一共只有十八间牢房,其中第一间是刑房,其余都是关押重犯所在。不过前些年陛下宽厚,几乎没有大臣被督查院下狱关押,所以督查院天牢已经很久不用了,有点儿潮气和霉味儿。”

张孝武点点头,由狱卒带着来到刑房里坐着,这里霉味儿倒是很少,只是多了血腥味儿,看样子这五天里谋反的大臣没少被折磨,至于折磨的方法和程度,只要看着刑具上的血迹便能知道其中的惨烈。

也许下人送上来只是冰冷的真相,可这背后却是残忍与杀戮的逼供,他叹了口气,这就是失败者的下场,这就是失败者的归宿,在痛苦的折磨中死去。所以他绝不能失败,也决不允许失败,尤其是现在。

“将军,你不舒服?”兀松发现了他有些异样,忙问道。

张孝武道:“还可以。”

兀松可能感觉到了他的情绪,或者是他自己也联想到了此地,便说道:“如果张彪和赵步他们反叛成功了,被关在这里的会是我们了。”

张孝武笑道:“不会。”

兀松问:“为什么?”

“因为他们需要我们。”张孝武自信地一笑,“就像我放过张宽一样,他们也会放过我。我不能杀张宽,也不能铲除衡水伯府和张党,即便张党这次谋反失败了,如果我杀了他们全部,朝廷也没人了,我不能给陛下一个烂摊子。”

兀松看左右无人,低声道:“将军,你是否想过一句话,鸟尽弓藏。”

张孝武道:“没关系,鸟不会尽的,弓不能藏。晋王,也是不会被找到的。”

兀松愕然了一下,随后反应过来,笑着点点头。他终于放下心来,张孝武并非愚忠,他只是野心不大罢了,可是若有人能够威胁到他,他一定会尽全力反击,甚至包括皇帝。

不久,赵步被叉了上来。昔日的兵部右侍郎此时已经衣衫褴褛满是血污,一散发上粘着血迹,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垂死挣扎的气味,看样子他是受了不少的折磨。

赵步抬起头来,看着张孝武,好一会儿才认出了他,惨笑一声:“成王败寇,心服口服,只求速死。”

张孝武道:“你还算是英雄,不愧是玄武军出来的,昔日的英雄,便是死也死的磊落。”

赵步叹了口气,他也是为数不多玄武军桦树河战败后的幸存者,不过他并不是被围困在桦树河畔,而是因伤被送到了龙门关。其后赵步听闻玄武军被围,便带着两千死士赶往桦树河救援,虽然与北夷军死战数场,却始终无法冲破防线,最终只能遗憾撤军。而赵步也因作为唯一一支援救玄武军的军队统领而被太乾帝重用,最终官至兵部右侍郎。

想到了昔日的峥嵘岁月,再想到如今的落魄后果,赵步苦笑不已,时也命也运也,若不是张孝武力挽狂澜,恐怕今日的他便是当朝右相,取代向瑞执掌八部。

张孝武又问:“李沧澜为何要谋反,这一点我非常好奇,他完全不需要谋反,陛下曾与我说过,将来一定会重用于他,甚至会让他重建玄武军。”

赵步哈哈一笑,道:“陛下会重用于他?那不过是一句承诺罢了,你以为你作为太子少保,将来陛下会放过你吗?你能保住皇帝的天下,自然也能威胁到他的皇权,这一次,你不是保护了他,你是在威胁他。任何人,只要他有能力威胁皇帝的生命,他便不需要任何罪名,天生的死罪。”

张孝武也不得不点头承认这个道理,这也是他做好另一首准备的缘由。

赵步说道:“我可以告诉你李沧澜谋反的秘密,而且我还会告诉你一个重要的线索,但是,你必须答应我,放过我的儿子。我不求他为我报仇,也不求他大富大贵,你把他送到西南去,那里虽然丛林密布毒虫野兽众多,但是没有人的威胁,他反倒能活下来。”

张孝武想也不想便点点头:“我答应你。”

赵步反倒愣住了,反问道:“你就不考虑一下?”

张孝武道:“你们已经不成气候了,而且我也无需担心他会找我报仇,我听别人说起他的经历和性格,虎父犬子,他就不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更不会为你报仇。我需要担心什么呢?很快,你的儿子将被发配流放到西南地区,至于他能不能活下来,就要看他的造化了。”

赵步笑道:“原来你早就计划好了。”

张孝武道:“我虽然想到你的要求了,这点要求于我来说并不为难。你说吧,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李沧澜一定要谋反,我太好奇了,这个聪明人竟然做出这样的蠢事。”

赵步叹了口气,才缓缓地说道:“其实,李沧澜之所以谋反,其中内因大多出于笃山伯的对他的提防。”

“笃山伯提防他?”张孝武奇道,“笃山伯知道他要谋反?所以早早的提防吗?”

赵步说道:“李沧澜此人野心甚大且武艺精湛,笃山伯十八义子中,其余十七人均不是他的对手,仅仅是武功一项,李沧澜便是十八义子之首。单论武功,天下间也少有人能够胜得了他。但是他一心想要做玄武统帅,带领玄武军灭北夷国,这是笃山伯绝不能允许的,笃山伯认为穷兵赎武北伐一个冰原上建立的国家,对于圣汉帝国来说就是一种负担,更是一场灾难,绝不能因为个人的恩怨而导致国家的负担。”

张孝武心中想道:“对于农耕民族来说,冰原之地自然是负担,可是对于工业化国家来说,广袤的土地,那就是财富啊。”

赵步笑了起来:“另外,七年前李沧澜还曾经向笃山伯提过亲。”

“提亲?笃山伯的女儿?”张孝武想了想说道,“我记得的笃山伯有三个儿子,但是有两个已经死了,可我不记得他有女儿啊。”

赵步道:“李沧澜投奔笃山伯时,不过才二十一岁,彼时第一眼见到了笃山伯的孙女叶玉莹,便下定决心非她不娶。虽然当时叶玉莹不过才十岁,但李沧澜当即对笃山伯表示,愿意等她过十八岁而娶她。笃山伯因担心李沧澜野心甚大,便收了他做义子,从此之后李沧澜便是叶大小姐的舅舅,故而暂时不能娶她。”

张孝武张大了嘴巴,一旁的兀松也傻了眼,原来笃山伯和李沧澜还有这个故事。

“你说暂时又是什么意思?”张孝武问。

赵步又说道:“笃山伯后来又安慰李沧澜说,如果玉莹小姐十八岁之后还未成亲,便断绝与李沧澜的义父义子关系,由得他提亲,至于玉莹小姐愿意不愿意嫁给李沧澜,那便要看玉莹小姐的心意了。李沧澜于是便傻傻地等了她七年,然而就在玉莹小姐十七岁的时候,笃山伯突然宣布将孙女嫁给陛下做皇后。李沧澜虽然表面上装作毫不在意,似乎早就忘记了笃山伯的承诺,但他在内心中始终记着这个约定。而笃山伯公然违约欺骗了他。,你觉得以李沧澜桀骜不驯的性格,他会无动于衷吗?他会毫无在意?他会放过笃山伯?况且他从金衣卫和白虎军中得知笃山伯久病的消息——正所谓冲冠一怒为红颜,李沧澜便是这样的痴情种,他的情敌,便是皇帝陛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