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汉血长歌 > 第四百九十章 圣汉之血未干涸

汉血长歌 第四百九十章 圣汉之血未干涸

作者:西门吹灯零零七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2:20 来源:笔趣阁

所有叛军都心生怯意,张孝武越战越勇,左臂的血虽然流出来殷红了袖子,可他毫不知疼痛,手中的紫金锏飞舞着砸到对手。叛军刺向他的枪被荡开,却刺中了他的坐骑,大概对方也意识到杀人先杀马,纷纷刺向战马。

张孝武机敏地从马背上跳了下来,胯下的坐骑被数支红缨枪同时扎中,继而倒在地上哀嚎者死去。张孝武非但没有害怕反而兴奋不已,他哈哈大笑道:“今天晚上,让我杀个痛快吧!”

他身后远处的御林军们被张孝武的勇武感染了,彼此看了一眼之后,嚎叫着冲了上来,与叛军沙成一团。所有人的战斗力都翻了数倍,他们是仪仗兵,但他们更是年少热血的圣汉男儿,忠君爱国的圣汉男儿,他们纷纷用战马撞向叛军,此时只见叛军被骑兵装得分分飞了起来。随后御林军们手持红缨枪刺杀过去,将倒在地上的叛军彻底杀死。

惨叫声随着喊杀声传了出来,兵刃相击的声音很快消失,这场战斗结束了。

张孝武等人浴血奋战,以二十七人将对方五十人全部击毙,单单是张孝武一个人便杀了二十个人。他回身数了数,还剩下二十五个,只有两个人阵亡,但所有人都一身鲜血血脉偾张,眼中透露着杀气和浓浓的战意。

“经过这一仗,才是真的士兵。”张孝武点了点头,然而当他的眼睛扫到大德帝时,忽然笑了起来,因为大德帝手持红缨枪,一脸严肃地看着被他杀死的叛军,手紧张的还在发抖。

张孝武策马走了过去,抬起了大德帝的红缨枪,说:“陛下,力道用尽之后,应该活动一下身体,否则会脱力。”

大德帝猛地醒了过来,不可思议地看着四周,反问道:“我杀了叛军?”

在他身后的一个御林军道:“陛下,你杀了两个人,撞死一个,刺死一个。”

大德帝不可思议地看着自己的双手,半晌才说道:“我竟然杀人了。”

张孝武点了点头,道:“陛下,你的身体还行吗,还能打吗?”

大德帝兴奋不已,道:“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介文人,一个文皇帝,如今却知道自己也能上阵杀敌。”

“——”张孝武本想说你这只是打顺风仗,不是上阵杀敌,但看到皇帝如此士气高昂,一扫之前的萎靡不振,心中高兴,便没有说那些打击他的话。他看了看众人,问道:“你们,还能打吗?”

“能!”

“好样的,继续这样,骑兵作战用,先战马撞碎对方的骨头,再用马蹄踩死对方,然后用你们手中的刀枪结束对方对方的生命。”张孝武临时教导道,随后迁过来一匹马,翻身上马,道:“继续前进,不要停留!”

“喏!”

他们所有的人都斗志昂扬,再也不害怕前方任何叛军了,他们继续向前,每当遇到小股的叛军必然杀之,如果遇到了大队叛军则绕行躲避。经过了半个时辰,他们才最终来到了北门的门口。

然而远远望去,众人的心凉了一截,敌人已经占据了北门。在北门门口,他们俘虏了将近三百多个宫女太监,这些宫女太监跪在一旁不敢说话,而在门口还有三四具备斩杀的尸体。张孝武远远地数了一下,占领北门的叛军大概有两百多人,他们手持强弓立于城门之上,弓箭对准着皇宫内。

敌军的数量几乎是他们的两百,张孝武考虑了一番之后,认为此时他们应该去南门,因为银银衣卫应该集结在南门。

此时一个御林军士兵突然说:“大人,我知道有个地方可以出去,但是——”

张孝武连忙问道:“但是什么?你赶紧说!”

那御林军说:“但是那里是冷宫,冷宫的后面有一座山,那座山上经常有被打入冷宫的妃子自杀上吊。而在冷宫的西侧,有一座城墙,在城墙上有一个岗楼,那座岗楼的作用便是盯着小山丘,免得有人在此自杀。那岗楼有一个梯子,当发现上吊的妃子之后,御林军可以晋级下来,立即上山解救。”

张孝武笑道:“这地方好,我们沿着梯子上楼,在结绳爬出去。虽然距离远一些,但没关系。”

那御林军道:“冷宫靠近西宫,西宫又是大火燃烧起来的地方,我怕西宫那里有更多的叛军。”

张效武说:“有叛军不怕,我们也不是没有见过叛军,大家去西宫也好,西宫是大火最先燃烧起来的地方,正所谓灯下黑,有可能叛军没有注意到西宫。我们大家注意一些,谨慎一些,还是遇到小股叛军杀之,遇到大姑叛军避开。”

去西宫的方向上,火势渐渐变小了,可能能烧的地方也都烧了,他们绕过大火穿过树林,突然又遇到了一队大概五十几人的叛军步卒。张小武举枪便杀了过去,但却看到这队叛军并没有记者白围巾,连忙勒住了战马。

张孝武仔细看去,这队叛军的首领原来是李沧澜的四个师侄之一的吴迪,只见吴迪大喊一声便要杀了过来,张孝武立即摘掉面巾,大喊道:“住手,是我,张孝武。”

吴迪借着火光仔细一看果然是张孝武,他疑惑道:“张少保,你为何要加入叛军?你为什么也要背叛皇上?”

张孝武道:“何来此言?”

吴迪说道:“你看你还揣着揣着明白装糊涂,难道不是你和李沧澜带领着叛军攻打皇城?你当我不知道吗?你们这些叛军都系着白巾。”

张孝武哭笑不得,解释道:“我看到大火之后便入宫来救皇上,哪想到会有人趁机谋反作乱,我也遇到了叛军,并且发现了他们在脖子上系着白金,只是没有想到你也发现了这个秘密。这些人不是我的手下,是我在路上捡到的御林军,我带着他们杀了一道才到达此处。反倒是你,你是怎么发现你师叔成了叛军首领的?”

吴迪怀疑起来,不过凭借着对张孝武以往的判断,此人是一个忠君爱国之人,此人在塞北以一己之力独抗犬夷六国而大胜,应该不是一个反复的小人,这才说:“你可有证据证明自己?”

张孝武哪有证据,正在不知如何是好时,他身后的几个御林军纷纷接下面巾出列道:“在下是御林军仁字营第二阵宫亢,可有认识我的人?”

“在下是御林军仁字营第二阵金徽,可有识得我的?我家在平康坊,祖上世世代代打铁铁匠,人称平康坊金铁匠。”

“在下是御林军仁字营第四阵队荣东生,家在喜乐坊,荣家旁系。”

“在下御林军仁字营第四阵队年宗成,家在仙人坊,可有认得年家炒糕铺的,那便是在下的家。”

吴迪等人听着他们的话,终于相信了这些人并非叛军,顿时喜形于色起来,感慨道:“终有爱国之人。”

张孝武道:“你们如何发现李沧澜是叛军?”

吴迪这才解释道:“今夜是我和滕师兄当值,李沧澜先将我们叫去,告诉我们他已经决定支持晋王称帝。滕师兄当即反对,说绝不可能让他的计划实现,于是李沧澜便杀了他。我见势不妙,佯装答应,虽叛军入皇宫之后,立即纠结所部偷袭与他。然而李沧澜早有准备,他们杀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混战之中,我带着他们逃了出去。”

张孝武问道:“你们有多少人?他们有多少人?”

吴迪道:“他们有一千二百人,都是从北方招收的流民,一直藏在米山县米山夫爵的府上,米山爵以安抚流民为借口,私藏了一千二百兵。这些人表面上是米山爵的佃户,实则操练军阵,并藏兵在米山之中。”

张孝武怒道:“难道金衣卫和米山县令毫无发觉?”

吴迪道:“哼!那米山县令便是谋反众贼之一,而金衣卫,只怕也是与其有染,否则何以迟迟不见其踪影?”

张孝武叹了口气,道:“晋王才十几岁,如何能称帝?难道他不怕笃山伯率领大军救驾吗?难道他不怕天下共同反对吗?我以为他只是一个孩子,没想到他居然有这样大的能量。李沧澜啊李沧澜,他竟然谋反了,他竟然参与谋反,简直糊涂!”

吴迪道:“其中理由,我也不甚了解。少保大人,既然你在人群之中杀了出来,就一定能杀回去,我请求你与我一起杀回去,找到皇上。天地之下,唯有你的武艺能胜过李沧澜,只有你能杀得了他。我们一起杀了他,救出皇上,匡扶社稷。”

张孝武为难起来,皇上就在他身边,他如今该做的不是杀李沧澜,而是保护皇帝顺利平安地逃出去,于是说道:“如今杀不杀李沧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皇上,皇上的安危重于一切。”

吴迪道:“是极是极,我必须要先于李沧澜找到陛下。李沧澜疯了一样,他见到皇帝,一定会杀了他。”

张孝武道:“所以,我们兵分两路,各自寻找皇上。”

吴迪道:“我们便是要去寻找皇上,但我看你们似乎是在逃走吧?”

张孝武点头说:“我们要逃出去寻找援军,只有足够的援军才能救出皇上。我们才几十个人,他们上千人,此时在皇宫内与他们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自投罗网。”

吴迪大怒:“我看你们就是胆小怕死!哼!张孝武啊张孝武,我看错你了,我还以为你是顶天立地的汉子,我还以为你是圣汉最有骨气的人,没想到你也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也罢,也罢,你就逃走吧,但我要留下来。”

张孝武忙劝道:“吴校尉,你留在此地,只能是成为李沧澜的刀下亡魂,根本无济于事,倒不如与我一起出去,我集合银衣卫,我们一起反攻!”

吴迪道:“人各有志,张少保,我是圣汉御林军礼字营统领校尉,我的职责就是保护上上,我绝对不会舍弃皇上,我也绝对不会先逃出去。如果今天找不到皇上,我也绝不会走,如果今天被李沧澜先找到皇上,我将以死警示他,这悠悠天下还有人心存正义。”

众人感动不已,没想到吴迪是这样的硬气汉子,更没想到在生死危机面前,他能够保持赤心不变。大德帝已然泪流满面,未曾想到这个昔日相貌平凡普通毫不起眼的人,竟然是如此的忠诚。

张孝武道:“你是为数不多,我敬佩的汉子。”

吴迪哈哈大笑:“能让鬼将敬佩,在下这辈子就值了,张孝武,你逃出皇宫,若是不带兵杀回,我便做鬼都不会原谅你。若是你带兵杀回来,救出皇帝,我下辈子给你做牛做马。再会!”言罢,带着他的手下向南面火起凌乱之处冲了过去。

张孝武等人让开了道路,敬佩地看着这群决然赴死的人,许久才说道:“圣汉之血,仍未干涸。每每危难之际,总会有这样的一群人,用他们的热血与忠诚,唤醒人们心中的正义与斗志。走吧,我们先出去再说,希望他们能够坚持到我们杀回来。”

“喏。”

众人继续策马前行,不久之后便听到身后的喊杀声,众人心知这是吴迪等人陷入了与叛军的战斗之中,大家内心想回去支援他们,然而却不能这么做。他们的任务就是保护皇上,他们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早些离开血与火的圣汉皇宫。

在沉默行进之中,张孝武认为晋王才十几岁,绝无发动叛乱的实力,李沧澜与米山夫爵等人之所以支持他做新帝,也绝对不会是折服于他的才干,更非想要大权独揽,毕竟他们资历浅薄,想要大权独揽则需要面临笃山伯的挑战,而无论是谁都挡不住笃山伯的雷霆一击。

“莫非是张宽?不能啊,张宽已经如此高龄,断然不会冒此风险,且如若废帝无论成功与否,他都会成为笃山伯的刀下亡魂,可又是谁能够有如此能量?”张孝武大惑不解,仿佛有千百个疑问钻入了他的脑海,让他的头有些疼痛起来。也不知这疼痛是因为想问题太多,还是因为刚刚被大火燎烤又经过了寒冷的月华湖,导致他一冷一热生了热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