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汉血长歌 > 第四百二十三章 王德跃

汉血长歌 第四百二十三章 王德跃

作者:西门吹灯零零七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2:20 来源:笔趣阁

张孝武这个御前带刀侍卫完美地展示了什么叫做背景灯,他就是一个背景灯,一个大大的背景灯。站在大德帝身后,他也逐渐发现了大德帝的最大的优点,忍辱负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最妥善的时间里给予政敌致命一击。他觉得大德帝接下来还会继续装软弱,装可欺,等待给予下一个政敌致命一击。

随后他又想到了大德帝对待自己的态度,大德帝今天能如此信任自己善待自己,未来一旦自己威胁到他呢?面对政敌,大德帝与他的父亲太乾帝一样不留情面,只是太乾帝是要灭绝对手,而大德帝则是废黜对手,手段更加柔和一些,可果决丝毫不差。

张孝武无权参与军国大事,在皇帝与笃山伯、张宽等人商议之时,他站在养心殿外,正巧看到李沧澜,两人相视一笑点了点头。

等了大概一个时辰,三人商议完毕,笃山伯匆匆离开,倒是张宽看到了张孝武,他显然知道张孝武的身份,但此时此刻无暇顾及张孝武,只看了一眼便走了。

笃山伯也离开皇城,并在家中召集了几个义子,紧急叮嘱好了一切之后,立即赶赴五关县的白虎军营。

白虎军大军启程南下需要一番准备,作为白虎军的前锋,通常都是第七团第一个出发。但第七团皆为骑兵,在江南水乡之地,骑兵反而陷入被动。且第七团一半士兵来自幽州,一半士兵来自青州,这两个地方都是北方寒冷地带,对于平原作战甚至沙漠作战经验丰富,可在水乡作战还是第一次。所以选谁做前锋又是一个难题,以何种方式开拔,还是一个问题。

笃山伯一路之上忧心忡忡,到了白虎军大营之后,他得到了更多的情报。

南阳郡王兵败自戕,是因为他们非但没有夺回岳州大败叛军,反而丢了江州,被叛军连胜十八阵,朝廷大军也丢盔卸甲一泻千里。更让南阳郡王无法接受的是,伪吴叛军并非依靠刺杀或阴谋获胜,叛军是实打实地在正面战场战胜了朱雀军团,打得朱雀军团溃不成军。

性格骄傲的南阳郡王将自己绑在马背上与叛军拼杀,但耐不住朱雀军团溃败,南阳郡王心灰意冷,孤身一人骑在马背上冲入叛军之中连斩十几员伪吴将领,最终力竭被擒。伪吴王王德跃怜惜南阳郡王忠勇,下令让人将南阳郡王放走。南阳郡王只求速死,自戕于阵前,其尸首被南阳郡王府家将抬回来,朱雀军团戴白孝布跪迎南阳郡王尸首回营。

伪吴王王德跃知道此事朱雀军团重聚了士气,于是毅然下令全军停止前进,回身攻打杭州。而原本应该趁着哀兵必胜之际南下攻打叛军的朱雀军团,此时内部争吵不已,最终错失良机。

“这个西门烈在做什么?”笃山伯失望至极,西门烈是十八义子中的第二个义子,朱雀军团第十四团的统领将军,如今竟然控制不住局面,笃山伯对他自然非常失望。他不由得想到了大德帝身边的那位将领,鬼将张孝武,于塞北混乱之际力挽狂澜,以杂牌兵接连战胜了数支犬夷大军,为朝廷和帝国挽留了最后一丝丝脸面。

如果张孝武换成了西门烈,他一定会先把其他统领将军给杀了,统一军权挥师南下,只可惜西门烈不是张孝武,更不可能有张孝武那种置死地而后生的勇气。毕竟张孝武一介平民出身,无牵无挂敢于得罪任何人,而西门烈出身士族,身后有庞大的雍州西门氏家族,做不出果决的决定。

“王德跃是个枭雄。”欧阳宏叹道,“百年不遇的枭雄啊。”

笃山伯也不得不认同,道:“若非两军对垒,我倒有意收他为义子。广之,这王德跃,你说一说其人。”

欧阳宏道:“王德跃生于大道十八年,今年不过三十四岁,此人岳州庐江府人士,出身于渔民家中,自幼学习文武,并在十二岁时参加乡试(考)活得童生资格,一时之间被誉为庐江府神童。不过三年之后在参加岳州州试(考)时却意外落榜,其落榜理由极有可能是他的试卷被人掉包成别人,有人取代了他的考试成绩取得秀才资格。”

笃山伯震惊道:“冒名顶替?”

欧阳宏道:“对,白纸人打探出来的消息是这样的,顶替他的便是岳州河道总监的公子高新城,义父应该对他没有印象,但是我说一件事,义父一定知道。”白纸人是欧阳宏手下负责打探消息的细作,而欧阳宏也是白虎军中专门负责消息的参将,朝廷虽然知道白纸人的存在,可却不敢将触手伸到白虎军中,连金衣卫都对白纸人忌惮三分。在笃山伯的打造之下,白虎军团宛如一座铁山一样,固若金汤油泼不进,这也是为何外人无法撼动笃山伯根基的缘由。

“你说。”

“太乾十四年时,宁王曾经举办了百诗宴,期间先帝也乔装其中,那日有一个喝酒喝醉的人口出狂言,说自己必定中得天榜。后来先帝大怒,认为此人品行不佳,绝不可能中榜,然而此人大言不惭与先帝打赌,说自己要是不中便滚出龙都,若是自己中了,先帝滚出龙都。”欧阳宏笑了起来,摇头说,“结果太乾十五年科举,这高新城竟然高中天榜第三十名,气得先帝免了礼部尚书和吏部左右侍郎,连右相娄勃也被免了。那高新城这才得知与自己打赌的是皇帝,竟然吓死了。”

笃山伯记得此人,原来他就是顶替王德跃参加科举国考的人。

欧阳宏继续说道:“王德跃得知自己被人冒名顶替之后状告到了庐江府,庐江府不予受理,又状告到了岳州知州府衙,但依旧不语受理。他的父母气得自戕于岳州知州府衙门口,而他也因为寻衅滋事被关入牢中。后来天火教将他救了出来,他便加入了天火教,可能因为天资聪慧,此人成为天火教教主的义子。更在十年之前,因天火教教主战死,他以二十四岁的年龄成为了新教主。”

“在天火教杨教主时,天火教不过时朝廷的疥疮之痛,虽然难受但无生命危险,然而王德跃担任教主之后,他大力推行百姓均等士民公平的口号,抢夺士族土地分发给百姓平民,以至于受到平民支持。”欧阳宏道,“这王德跃最为危险的,便是秘密发展教众,他宣扬人生而平等,无论如何出身只要信奉天火,便是天火教众,因此秘密参加者甚多,甚至龙都中也有众多教众。”

“冒名顶替,害死人啊!”笃山伯苦笑连连,谁能想到一个几乎将圣汉帝国半壁江山打下来的人,竟然是被科举冒名的神童,由此可见地方官员猖狂到何种程度,连百姓上升的通道都给垄断了,如此下去百姓焉能不反?如果张孝武在此,一定会说,原来高考成绩被冒名,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当权者生了个蠢儿女后,便想尽办法将百姓平民的人生道路夺走,其残忍程度堪比杜鹃鸟了。

欧阳宏又道:“王德跃虽然刚刚建立吴国,但为了准备建立吴国隐忍十年,而建立吴国之后的第一战,便是正面击败朱雀军团。义父,若不早日战胜吴国,只怕后患无穷。”

笃山伯又说:“疏忽大意了,他们不是散兵游勇,他们依然成长为强大的对手。”

朝廷上下所有人都以为叛军东躲西藏了七八年,一定是实力弱小不堪一击,一定是因为打不过朝廷,可从这次朱雀军大败来看,叛军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甚至将朱雀军团摸得一清二楚。而叛军之所以迟迟数年不击败朱雀军团,目的便是休养生息,给自己充分的准备时间,也让更多的江南百姓心中对朝廷充满怨恨。毕竟朝廷在江南的三州之中,岳州江州民心尽失,如今叛军若攻取了杭州,只怕朝廷真的无法控制了。

欧阳宏道:“义父,我已经派出白纸人深入打探消息了,但如今最大的问题,便是朱雀军团中到底谁是细作,有多少敌人间隙。江南叛军与犬夷不同,犬夷的细作是异族人乔装打扮,可叛军的细作却是汉人百姓。”

“你可有办法?”笃山伯问道,他骑马的速度不快,由于昨夜大雨,导致路面有些泥泞,若是纵马狂奔反倒会摔倒伤马,且大军出发也非一朝一夕之举,笃山伯正好在路上谋划对策。

欧阳宏道:“义父,吾以为,必要时将朱雀军团调回龙都大营南营。我白虎军将士皆为北方人,更加忠于帝国,而朱雀军团有许多南方士兵,不可信任。将朱雀军团调回南营之后,再仔细盘查,即便查不出来,也避免被间隙打探到消息。”

笃山伯道:“此事交给你吧,就按照你说的办,周骞事,帮我写一份奏折。”

“大帅,江南河流众多,我大军行军必定受阻。”另一个坐骑马跟随的人说道。

此人便是昔日程褚的参军周文琪,如今周文琪担任白虎军骞事之一,负责为军团提供谋略。周文琪是为数不多受到重用的第六团出身的人,而正因为他的出身原因,笃山伯才安排他做了一个骞事。

“周骞事,你可有何建议?”笃山伯问道。

周文琪道:“卑下以为,白虎军当水陆并行才是。”

杨振说道:“我白虎军没有水军,白虎军将士多在北方选拔,不习水性。”

周文琪道:“白虎军没有,可车迟县却有现成的水军,那车迟县境内河流湖泊众多,人人会水,各个都是现成的水军。若大帅有意,可抽调车迟县境内兵丁组成一支水军,只需稍加训练,便是白虎军的水军。”

笃山伯点头道:“大善!周骞事,此事交给你操办,务必组成三千人的水军,由你单独带领。”

周文琪大喜道:“卑下必定完成任务。”

大德帝从养心殿内走出来,阳光照射在他的脸上,衬托着他的笑容,许久没有这么酣畅淋漓这么痛快了,大德帝忽然说道:“糟糕!《易筋经》忘记练习了,先之,速速教我。”他说着活动活动身体,阳光照在他的脸上,看上他的神色好了许多,江南叛乱伪吴建立,反倒给陷入掣肘中的大德帝创造了机会。

张孝武哭笑不得,不过皇帝有命,他岂敢不从,便带着皇帝重新做了一遍第九套广播体操。大德帝今天也许是太过兴奋了,有一次嚷嚷着去钓鱼,太监宫女们听到他要去钓鱼,顿斯吓得跪在地上。先前大德帝钓鱼差点淹死,这祖宗今天这是闹得哪一出戏?

“陛下,不可啊。”苟德禄跪在地上,春喜就是这么不明不白死的,他可不想成为下一个春喜。

“你这人真是不知好歹,我这次不去湖心钓鱼就是。”大德帝道。

苟德禄道:“陛下,不如我找一个鱼缸……”

大德帝气得给了他一脚,怒道:“混账,我是为了钓鱼吗?我缺鱼吗?”

正在大德帝与太监宫女们怄气的时候,便远远地看到张太后的凤轿被众人抬来,身后带着一百多个太监宫女,如此隆重且焦急地赶来,可见张太后此时内心的愤怒。大德帝不笑了,起身望向远处,忽然说道:“先之,我若是让你杀了太后身边的太监,你怎么办?”

张孝武笑道:“臣忠于陛下,自然是听陛下的。”

大德帝道:“可朕不会保护你。”

张孝武沉默一会儿,反问道:“不是臣保护陛下吗?”

“哈哈哈……”大德帝大笑,眼中充满了野心和**,这才是一个随时能生杀予夺的皇帝。大德帝是个文人不假,可文人发起狠来,对待对手同样毫不留情。

张太后凤轿来到养心殿门口,随后放了下来,她坐在凤辇上并未下来,一众宫女太监走上前来下跪问安,口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大德帝言呼免礼,随后他向张太后问安,但张太后却紧锁眉头,气势汹汹地问道:“皇帝,我来问你,你九弟为何被你赶出龙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