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汉血长歌 > 第二百五十章 鬼卫塞北

汉血长歌 第二百五十章 鬼卫塞北

作者:西门吹灯零零七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15 11:12:26 来源:笔趣阁

虽然大德帝信任有加,并委以重任,但王敬之哪敢替皇帝做决定封赏臣子,为官多年的他立即表现出惊恐来,鞠身恭敬道:“金衣卫只听陛下的话,不能给陛下任何意见,此乃金衣使命。”

“你这个人好生无趣。”大德帝微微一笑,心中更加信任王敬之了,他起身踱步,忽然问:“鬼将可忠?”

“臣请将此人过往报与圣上,还请圣上判断。”王敬之道,“此子平民出身,其父张检,为雍州平安镖局一名普通镖师。但臣经过查访还曾探知张检曾为宁王侍卫,后离开宁王府居住雍州。”

大德帝问道:“宁王之乱,那张检参与了吗?”

“并未。”王敬之道,“那张检离开宁王府后三年,宁王才开始作乱,金衣卫调查这张检与宁王作乱无关。”

“这张检为何离开宁王府?”

“宁王荒淫残暴,有志者无不厌弃。”王敬之道,“据说张检离开宁王府,只因他的好友劝阻宁王,却遭宁王迫害,于是张检看透了宁王面目,便就此离去。”

“倒是一个满腔正义之士。”大德帝笑说,又道:“这张孝武啊,平民而为将,圣汉三百年未有。”

王敬之拍马屁道:“若非陛下提携,又岂有这三百年之才。”

大德帝大笑不已,为自己发掘了一个人才而得意。

王敬之继续说道:“张孝武在石敬手下时助其坚守土城,并以神射三箭射退乌桓联军,险些将乌桓小王兀立塌射死阵前。后土城破城,他杀出重围之后辗转于木城,并以勇武赢得了程处赏识。塞北战事僵持,有逃兵近千人押至木城,程褚遂以张孝武领逃卒组建死士营。这张孝武率死士营歼灭塞北沙匪,此后塞北无匪盗。后青龙军鸦山战败时,这张孝武领三百骑兵反杀乌桓三千追兵,大破之,张孝武斩杀乌桓可汗七子之一耶谷查什。此番护送苏钰至鸦山谈判,此子又以三百轻骑破阵两万乌桓铁甲骑兵,打得兀立蹋不敢不敢出阵,陛下识人之明,亘古未有。”

大德帝听得热血沸腾,恨不得现在提刀上马也一并出塞杀敌,不由得拍着龙椅哈哈大笑道:“此子乃良将,良将耶!为何此子如此骁勇,却名声不见于朝野?”

王敬之道:“回陛下,只因此子非士族出身罢了。”

“士族,平民,皆为朕之子民,有何不同?”大德帝还是年轻气盛,他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来回踱步,道:“你说,此人能否为我所用?”

王敬之想了许久方道:“那苏钰曾说过,这张孝武有恩必报,有仇也必报,倒是一个恩怨分明的人,并弑杀残忍,曾当街斩杀一冤陷他的老妪,并生食其髓。此人手刃之人,前后数百,甚至有塞北传闻千人以上,煞气慎重。”

大德帝吓了一跳,这张孝武不愧是鬼将,所作所为当如恶鬼一般。

王敬之又道:“臣妄测,废太子病死应与他有极大关系,张孝武与那石敬关系极好,石敬将其从役徒提携为校尉,又为其赐婚,可谓恩重如山。鬼将大婚之日土城陷落,其妻遭犬夷毒手。此人对废太子和顾雍怨恨极深,废太子被关入木城地牢终日不见阳光,想来任何人数月不见阳光,也会百病缠身,更何况废太子早已疯癫。”

见大德帝沉思之中,王敬之又道:“陛下,臣与笃山伯接触时曾听说,他说此子乃双刃利剑,用之得当可为除魔利器,用之不当可伤其主。故而兵部一直压制木城,迄今未予木城军饷职务。这木城守军虽然是我圣汉精锐,却既非禁军,也非边军,最多算是乡军。”

大德帝忽然哈哈笑了起来,道:“笃山伯是想压一压这鬼将的风头,等鬼将磨砺性子后再收买人心,好计谋,好计谋。”王敬之点头称是,大德帝冷笑道:“木城守军乃我国之英雄,又岂能寒了他们的心,拟旨,以木城罗兰为界,木城守军增补边军卫所,其部拟五千之兵饷之数,所部名为……既然他叫鬼将,所部便成为鬼卫吧。”

“陛下是想收了这把双刃利剑?”王敬之问。

大德帝诡异一笑:“既然连老谋深算的笃山伯都无法掌控此人,我倒要看看他能不能替我动一动一些人的根基。”

金衣卫的情报虽然准确及时,却非兵部呈报,因此大德帝的封赏暂留宫中不表,只有王敬之和贴身太监知晓。而当下朝廷的重心,便是对于乌桓提出的嫁公主和亲要求是否要接受。

和亲并不是没有,不管是前朝还是本朝,和亲都是政治外交的手段之一。本朝曾经外嫁过公主,这三公主将中原文化文明传播到周边国家,许多藩国也因此将圣汉视作主国。此和亲是为下嫁和亲,然而被乌桓要挟被迫和亲,这在圣汉三百年历史上尚属首次,哪有被迫外嫁公主祈求和平的道理。

于是朝野中也是吵成一片,温和派和强硬派各有各的说法,温和派说以和为贵者,强硬派却骂温和派丧权辱国。笃山伯自然是强硬派,他直接在朝堂之上呵斥张宽等人,送女人和亲,连脸都不要了,祖宗的让你丢得干干净净。

左丞相张宽与右丞相王承虽然私下彼此争斗,但那属于文官之间的内斗,至少在规则之内,而笃山伯掌朝却是武人执政。历史上多少王朝因武人执政而乱国,又有多少执掌兵权的武将推翻皇帝而自立。张党与王党在面对笃山伯后,迅速统一意见,集合自己的力量对抗笃山伯。

笃山伯掌权,自然不会听他们的,可笃山伯爱惜名声,不愿百年之后留下骂名,便允许百官在朝堂争讨。大德帝听得两方都有道理,并未轻易下结论,作为一个年轻皇帝,他的内心中自然不愿公主外嫁丢祖宗的人,可他又不能轻易遂了笃山伯的意,故此内心矛盾重重,迟迟不答。

苏钰只能继续等待吩咐,倒是让许多人又重新认识了周围笃山伯的狗腿子,未料到他居然有几分能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