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诸天地球大融合 > 第五十四章

诸天地球大融合 第五十四章

作者:人已成球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1:07 来源:笔趣阁

他跑去找了朱樉三人,希望他们能够帮他去山海关外的宁锦防线取代关宁军的位置。

好让他能够调人去山西和江南,他都准备好了,之前的禁军里面挑出年轻力壮的派去江南,直接将江南的官场豪商们一网打尽。

而那些被他收服的客军直接去宣大,把宣大的人马全都替换了,利用这次皇太极南下接粮的机会,把他和八大皇商一起干掉,即便是不能干掉也要把他们打残,让他们未来几年内不能南下,好让自己有一个重整河山的机会。

本来三王是不打算答应他的,在他们看来三大塞王一起出马,这明末天下就算是平淌了,即便是他们中任意一人出马,这天下也没有人能和他们的大军相提并论的。

可是三人却被朱标说服了,他告诉三大塞王,这里的事,他们只是个压秤的不是能做主的,他们的作用是让朱由检在做事时没有顾忌能任意放手施为,再说了不把朱由检培养出来,你们能帮他打天下,还能帮他治天下么?

说到底朱由检才是这天下之主,他才是这个大明的主人,不是三王,所以三王只能时打辅助的,绝对不能直接和对方对线的。

不然朱由检怎么成长,以后要是遇到了其他的大明帝王,又该怎么办,这些都是要考量的。

最终三人都答应朱由检的要求,带着人马前去山海关和宁锦防线了,离开的时候三人身边跟着个王承恩,王承恩手里带着圣旨跟在三王的身边,他是去宣旨的,朱由检决定要彻底的废掉将领的家丁,这一点就先从关宁军开始,他也是跟着朱元璋看了史书了,他发现史书里的关宁军虽然和他的关宁军不一样。

但是在坑害友军和索要粮饷上双方是同出一辙的。

这就让他忿忿不平了,觉得这种军队要来没用,只能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除此之外,是一点用都没有的。

“要是关宁军管用的话,那后金早就被打死打残了,说白了,后金就是他们辽东将门养的贼寇,是用来对朝廷进行威吓的,就是养寇自重,而且这些人养寇的时候,还没有什么底线,还让后金的兵马不停的在边关进出,这一点他们还不如李成梁呢,别看李成梁一样养寇自重,但是人家时时都能拿来军功,这样大家的面子上都能过的去,可是现在的辽东将门,连最起码的有军功这一点都做不到了,连看门都不会的看门狗就该死了。”

朱元璋看着朱由检说道:“自北宋开始以文压武以后,着当兵的就无师自通了一项技能,那就是养寇自重,那些贼寇也会了一项技能,就是杀人放火等招安,说白了这都是北宋的锅,你可一定不要学,我们大明是两只脚走路的,文武是要并行的,这次你重整天下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的,关键是你在重整天下之后手里没人,为此我特意去找来了不少的文臣,都是名臣之属,都是我花了大价钱从北宋弄来的,那些人能力上可能还有些欠缺,但是在操守上绝对是比你这边的文臣好的,做先祖的也只能帮你到这了,你们世界的是还是要让你自己来处理,咱只希望二三年内,你就能将这大明的河山重新整肃完成,然后成为这世界之主,真正有资格和咱并排而坐。”

朱元璋可是为了朱由检费尽心思了,为了了解明末乱世,他还特意的去请教了不少的明史的大佬,从那些人嘴里知道了明末的乱局真不是一般人能搞定的,至少朱由检不行,这孩子没脑子,被人耍的团团转,就连自己的国丈都瞧不起他,整个人就是废物。

身为皇帝需要钱的时候居然是让人去捐钱,这么傻额的主意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连自己家的文武百官是个什么性子都不知道,还怎么当皇帝,当皇帝可不是勤政爱民就行了的,勤政爱民是当不了好皇帝的。

当初的晋惠帝也爱民呀,虽然何不食肉糜被人笑了上千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能说这话,那就表示他对百姓还是有所关心的,只是脑子不好使,也不知道民间的事情罢了,那也没什么值得嘲笑的,总比那些不顾国民生死的人要好吧。

本来他是打算让朱标带着朱由检的,反正他们的大明世界已经是步入正轨了,内阁和东西厂也都是组建起来了,一切东西都是按照朱标的构想开始了,现在的大明看起来比朱元璋的时候好多了,至少底层的那些官吏在干活的时候都是卖力去干的,而不是想朱元璋那时候一样的混日子。

朱标在和朱元璋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就是动了动嘴,但什么话都没有说。

他对治理吏治是有自己的看法的,他其实什么也没做只是给那些官吏们都发了工资,让后把各级官员的权利全都给分散了而已,说白了就是把古代那种一个人管一个县的方式,变成了一群人管一个县。

又将那些吏员们也就都变成了有品级的官员,给了他们上升的渠道,又将他们按照现代的方式进行了划分,这样那些吏员就全都是感恩戴德了,一个个做事别提多用心了,而且这些人的专业水平和能力都在科举官吏之上的,朱标对这些人的提拔也是相对公平的,就这样现在的大明皇权直接的被这些人直接的吓到乡镇级别了,这段时间还在想着要下沉到村一级,这一点看的北宋世界眼馋的紧呀,他们世界政权下沉的速度都没有这么快的。

原因倒不是别的,就是因为人口问题,明朝洪武建国的时候,全国人口就已经将近六千万了,这可比宋朝巅峰期都要高了。

再加上这几年的粮食问题解决了,脱产人口比例也加大了,大明也没有怎么向外扩展,一直都是一步步稳打稳扎的向外扩张领土,也没有像北宋一样出现本土人口危机,统治能力直线下降,大部分地方全都给分了出去成为了各家的封地,而是每一地都是中央直属的,而那些藩王的海外封地也都是中央指派官员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